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428节

  马库斯点头:“没错。

  阿美利肯是第一个禁止本土领空超音速飞行的国家。

  伦敦飞纽约要3个小时,如果没有禁飞令,那将只需要花2个半小时甚至更短时间。

  对于超音速客机来说,它的成本决定了它的售价要比普通客机更贵,就像我们现在坐的空天飞机票价远高于普通客机。

  但领空的超音速禁飞令导致,协和式客机在进入阿美利肯领空前就要减速,把速度降低到亚音速,后续越来越多的国家学阿美利肯通过禁飞令,最终导致超音速客机的速度优势变得非常小。

  最终它在商业竞争中落败,事故只是最后全面停运的导火索罢了。

  无论是德意志还是英格兰或者法兰西,大家都没有想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阿美利肯禁飞后,其他国家也会在阿美利肯的要求下跟着一起禁止本国领空超音速飞行。

  商业上的失败从波音停止研发超音速飞机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定了。”

  大把参与了协和式客机项目的空客老工程师还在,协和式客机最后的停运是2003年,几乎所有老工程师都对协和式客机的消亡悲痛不已。

  尤其是乘坐过华国的长空号空天客机,这种伤感更是倍增。

  这些工程师里,不少已经身居高位,都在想办法劝说空客重启超音速客机项目。

  “原来如此,可为什么我见它没有受到禁止令的限制呢?”维奇指了指飞机的天花板问道。

  他以为是老中足够强大,不用遵守规则。

  “因为它的飞行高度都已经超过卡门线了,这个高度压根就不属于各国领空范畴,他们无论是民航规定还是说其他法律规定都管不到这个高度的飞行器。

  它当然不用受到限制!”

  卡门线是指海拔100千米,在这之上就被认为是太空了。

  “它为什么快,一个是在空气稀薄的卡门线进行飞行,第二个是因为它不用受到传统的飞行通道管制。

  我们坐传统客机,它飞的从来都不是直线,而是要按照所在国家的空中管理机构要求进行飞行,很多时候甚至要绕圈。”马库斯显得意犹未尽。

  “先生,刚才你提到了空天客机有这么多优势,所以空客也会发展自己的空天飞机技术吗?”维奇多少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马库斯面容惆怅,“欧洲已经不具备发展长期技术的基础了。

  即便是空客,要是换做今天,它也无法成为今天的空客。

  现在的欧洲已经很难以十年为维度,去坚持一个项目的大手笔投入了。

  民众们只在乎自己的福利有没有保障,不愿意为了这个国家减少半点假期,媒体只追求噱头而不是说真话。

  而且哪怕欧洲的政治家们,我们就算欧洲有政治家,他们能够联合起来给空客投入,让空客投入到空天飞机的研发中去。

  只要波音没成功,那空客就不可能成功,阿美利肯也不会允许欧洲有自己的空天客机的。”

  这就是欧洲的悲哀。

  所以本质上在PCF们看来,他们并不是要靠近华国,而是要摆脱阿美利肯的影响。

  因为无论如何和华国交易,购买华国的商品或者服务,华国都不可能像阿美利肯那样干涉他们的具体事物。

  如果阿美利肯变成华国,协和式超音速客机发展到现在,大概率能成为空客的王牌产品,独占整个超音速客机市场,为欧洲再增加超过一万个高收入就业岗位。

  结果就因为波音没搞成,所以空客也不准搞。

  有识之士们看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因为和维奇相谈甚欢,所以维奇一直把眼前这位年纪略大的日耳曼老哥送到了浦东国际机场的出站口,一直等到有人来接他才转身离开。

  维奇打算好好回去把整个视频减成上中下三集放出来,里面可都是精华素材。

  而马库斯则由大众华国方面的人来接他,用的正是大众今年最值得称道的产品-自动驾驶机器人。

  这玩意在老欧洲也卖的很好,有一些创业公司已经在打算购买自动驾驶机器人来抢夺Uber的生意了。

第471章 光甲大众超级工厂

  “先生,你来的时间点恰到好处。”负责接待他的华国籍大众员工小朱说,“今天莱特先生和SpaceX的埃隆·马斯克会一起来视察大众和光甲航天合建的智能工厂。

  DLR那边表示,让大众帮忙创造你和莱特见面的机会,如果你不用休息的话,那今天下午也许会是一个机会。”

  休息?休息毛线,别说从里约热内卢到申海的空天客机才两个半小时的航程,就算刚飞完四十个小时没睡,那也得等见完莱特再休息,马库斯心想。

  “不需要,帮我安排,莱特和埃隆不是在燕京开国际航天大会吗?”马库斯接着问。

  他需要知道更多的信息,越多越好,这才有助于他和莱特的第一次见面。

  过去德意志专家或者企业家能够单独见陈元光的机会非常少。

  哪怕大众和光甲航天之间有着密切合作,但这种合作他们见到的都是林甲,而非陈元光。

  所以DLR和大众帮他创造了这样的机会,马库斯绝对不会错过。

  法兰西有巴文迪教授在,加上法兰西几乎是光甲航天最早的风投方之一,有着先天优势。

  德意志要想在航天竞争中获得相对有利的地位,获得和法兰西差不多份额的蛋糕,那么和陈元光以及其背后的光甲航天打好交道至关重要。

  “他们在国际航天大会的议程已经结束了,所以马斯克提出想要来参观一下大众-光甲超级智能工厂。

  所以这次莱特先生才会全程陪同。

  过去像光甲汽车,都是莱特先生的妻子林女士,也是光甲航天的CEO,全程参与,莱特先生过去从来没有露面过。”小朱的德语相当标准。

  得益于智能眼镜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过去两年时间里,在跨国企业需要广泛和外国同事或者客户沟通的人发现,对方的语言表达要准确得多,口音也有所提高。

  小朱自然也不例外,在智能眼镜的帮助下,他几乎能够达到专业汉语-德语同声传译的水平。

  这也导致大量同传面临着失业风险。

  原本只有你能做的事情,现在一个刚回国的留学生也能做,那你凭什么拿一个小时大几千rmb的薪酬呢?大学生把同传当副业来做,卷起来大几百甚至两百块都做。

  老中卷起来实在太吓人。

  “时间?”马库斯听完后问。

  “现在暂定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小朱说:“但过去林女士来视察预定的时间只会提前不会迟到。”

  马库斯点头:“好,我回酒店把行李放一下我们就去工厂。”

  小朱解释道:“先生,因为你要在申海呆至少半年以上,大众已经帮你在徐家汇附近租好了房子,现在S1开车前往的是公寓而非酒店。”

  “好。”马库斯说。

  申海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自然是很出名,尤其是在华国开放过境免签,大量外国人拍了China travel视频后,就更出名了。

  但申海具体的地点没那么出名,过去哪怕是陆家嘴这样的地方,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也无法和纽约的时代广场、伦敦的大本钟又或者是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相比。

  现在情况又不一样,得益于自动驾驶机器人开着捷达在申海大街小巷乱窜,摄影师抓拍下了其在徐家汇西岸传媒港周边行驶的照片,该照片集合了霓虹招牌、环形天桥、红绿灯和机器人所有赛博朋克需要的元素。

  该照片堪比霓虹投降消息传回纽约后时代广场水手和护士的世纪之吻,获得当年普利策奖是小事,被大众认为是人工智能入侵的标志性时刻,连带着徐家汇成为了申海在外国知名度最高的地点。

  徐家汇自己都感觉莫名其妙。

  西部传媒港的地租连带着上涨了超过20%,大把老外在落地申海后选择去那周围拍照,最好是能租一辆捷达,照出相同的视觉效果。

  如果你晚上去,无论什么时间,都绝壁能发现五辆以上的捷达在那天桥上面转悠,后面跟着汽车在试图抓拍。

  做这生意的摄影工作室不但赚老外的钱,也赚华国人的钱,老外去拍之后,大把的华国人也爱去拍,拍了之后发小红书获得大量点赞。

  别提不可能,就是有人好这一口,之前提到的世纪之吻,2015年的时候光是申海就有70对情侣分别穿海军服和护士服模仿这一画面合影留念,要知道原场景是时代广场还不是申海呢。

  更别说申海本地有这样的历史时刻照片,会有多少小红书er去模仿。

  这拍照在小红书上都成为申海旅游必备打卡项目了。

  其中光甲航天的员工是能够在内部办公管理系统里申请借当年那辆捷达的,用那辆捷达拍照,则在车牌号上都进行了致敬,还有隐隐暗示我男朋友在光甲航天工作的意思。

  而且哪怕不借给女友拍照,自己要是能借到,租给摄影机构,摄影机构开出的租车费是单日10000元,差不多是劳斯莱斯租车费用的一半。

  所以哪怕女友要拍照,光甲航天的员工把车申请借到之后也是先租给摄影机构,然后跟摄影机构谈一个抵扣价格,让摄影机构帮女友拍一张致敬照片。

  所以小朱提了徐家汇之后,马库斯压根不需要对方解释,他就知道是在哪。

  没少在抖音或者推特上刷到。

  当马库斯洗漱完在工厂一边等待陈元光的到来,一边在笔记本电脑上准备着要和陈元光聊的话题时,维奇的视频也已经剪完分上中下三集发在了抖音上。

  “观众朋友们,我们的头等舱采访今天迎来了全新升级,这次要去采访的是空天飞机的乘客,空天飞机的机票是8万美元,比过去最贵的头等舱,阿提哈德航空的空中官邸还要贵。”

  阿提哈德航空的空中官邸主要航线是阿布扎比到伦敦或者到纽约,其价格在2万美元到5万美元不等。

  “所以我这次也是为了观众们看的开心,花高价买了张空天飞机的机票,从里约热内卢回到申海。希望观众朋友们能够多给我三连,让我能回点血是一点!”

  可以从维奇表情里看出,这价格是真担心肉痛。

  视频迅速登上了当天b站的热榜,获得了b站的官方推流。

  在广大b友们的扒皮之下,马库斯的身份一下就被扒出来了。

  “马库斯,前德意志航天中心工程师,曾参与过阿里安系列火箭的研发,是阿里安5火箭的总工程师。

  离开德意志航天中心后,马库斯参与了小型火箭研发公司HyImpulse Technologies的创办,为该公司的首席技术官,该项目失败后于2018年创办了致力于可回收火箭研发的新公司Isar,为该公司CEO。

  卧槽从履历上看,绝对的大咖啊,看来Isar也失败了。”

  “在外网上搜了下,德意志的航天中心官网上现在都还有他的照片,身份应该是真的,只是奇怪这样的角色怎么会跑去大众任职?哪怕对方失败了两次,以他的履历想继续在航天领域找个工作应该随随便便吧。

  哪怕去阿美莉卡,像蓝色起源和波音给他个高管职位不成问题,这种人才跑去大众不是暴殄天物吗?还是大中华区的大众,大众的发动机研发又没放在华国。”

  “有没有可能他是来加入光甲航天的呢?明面上不敢这么说,实际上是被光甲航天挖来?”

  “也不可能,他没搞定的可回收火箭,光甲航天一年就搞定了,而且众所周知光甲航天现在的火箭发射技术都是基于电磁加速装置的基础上进行的研发,他的技术栈和光甲航天的发展路线一点都不搭。

  至于重新培养,那就更不现实了,他都快六十了,光甲航天从清北任意一所高校招个理工科博士都比他的培养价值高。”

  “还有一种可能,其他公司想进入火箭发射领域,毕竟航天是未来,火箭发射又是航天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其他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公司把他挖来担任总工程师?

  可能这些新公司觉得他在德意志搞不定是因为德意志的人或者供应链不行,而不是他不行,换到华国这个环境来,有光甲航天培育好的供应商,他作为总工程师绰绰有余?”

  “不可能,作为航天领域的从业人士,我想告诉各位一个很明确的事情,那就是所有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公司,都得做好你和光甲航天的差距是一千亿到无限大这个区间范畴内,无限大到底是多大,取决于你花多少钱可以搞定常温超导技术。

  所以在有第三方实现常温超导技术突破前,是不可能会有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哪怕常温超导材料被研发出来,你也要投一千亿,只是为了追上现在的光甲航天,等你投完这一千亿,光甲航天和你的差距可能没有缩小,还反而增加到了两千亿。

  所以别说普通初创公司,就算燕京现金王来也做不到。”

  网友们讨论的最激烈的就是马库斯到华国来的目的。

  这就是国情的差距。

  作为老欧洲的民众,对阿美莉卡实在是又爱又恨,尤其像马库斯的身份,本国利益要让渡阿美莉卡利益的屈辱感更是常年萦绕在他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换老中,那可不一样,老中自始至终就没给阿美莉卡当过狗,压根无法对马库斯的忠告感同身受,你说珍惜自主?华国有不自主的时候吗?

首节 上一节 428/4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