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433节
历史上单一国家在制造业领域占比最多的时候也就40%,二战时候,阿美莉卡占比40%,这还是得益于特殊历史时期,从欧洲到亚洲都打了个稀巴烂。
而现在华国能够通过能源优势,把全球制造业份额全吃,这是多么夸张的一件事。
阿美莉卡希望的是把华国制造业份额降低,准确来说全球除了华国自己以外,其他所有国家都希望实现这一目的。
发展中国家希望分点蛋糕,发达国家希望别被华国一家独大。
结果就是打了半天,各种招数都用尽了,结果你告诉我,不但没把对方手里的筹码赢过来,对方反而把我们的筹码全赢走了。
然后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安德鲁一时间神情恍惚,年纪大了确实经受不起惊吓。
这有点过于惊悚了。
“没错,现在世界的未来完全取决于华国想要怎么做。
如果华国的高层是华盛顿那帮人,那么未来一定会是逐渐蚕食,花数十上百年,实现全球的统一。
但如果是华国,我不知道他们会选择怎样的未来。”
第476章 科技与迷信共存
“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华国主导下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未来?
你应该知道我马上要重回唐宁街了吧?”尽管这家酒吧是奥斯本男爵的家族产业,但他说起这个的时候依然压低声音。
事以密成。
在还没有回去之前,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你们可以猜到,但不能从我自己嘴巴里说出去。
“知道。”安德鲁同样低声回答道。
“我昨天一天都在阿宾顿的原子能管理局,和专家们呆在一起沟通这项技术突破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
“现在不是单一技术实现突破,而是大量技术都实现了突破,只是过去没有一个力量能够把这些技术捏合在一起。
前面提到的优势只是局限在生产端,人工智能也要消耗大量能源,有了可控核聚变之后,华国能够把算力推高到新的高度。
核聚变为AI算力提供电力供应,ai算力为生产端提供放大劳动力的作用,这样会进一步压低华国制造业的成本。
考虑到同水平单一劳动力,印度又或者其他发展中地区确实要比华国更便宜,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华国一个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印度100个甚至1000个劳动力一样。
未来华国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深挖人工智能在生产端的潜力,无限堆高自己在制造成本上的优势就可以了。
没人能在这场制造端的竞争中战胜华国。
这已经是既定的现实。
然而这还不是更残酷的现实,更残酷的现实在于,航天技术同样出现了曙光,华国已经初步完成了地月系统的构建,华国的核聚变材料可以大量从月球获得。
从宇宙获得资源、利用可控核聚变提供无限能源、由人工智能解决劳动力不足或者劳动力昂贵的问题,没人能够限制住华国了。
华国同时解决了生产端、资源端,他们唯一的短板就是在金融端,而这部分短板什么时候补上无非是时间问题。
甚至在我看来,华国不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到了这个地步,华国已经可以选择全新的玩法了。”
“我们现在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此时的华国燕京,大把智库云集燕京,大家在开会,讨论华国要采取什么策略。
因为现在已经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博弈进入到了新的阶段。
要讨论的东西实在太多,金融、教育、军事、科研等,这些领域的战略全部要推倒重来。
以金融为例,为什么我还要承认美元这样无锚的货币,纯靠阿美莉卡信用呢?
在当前形势下,阿美莉卡还能输出什么独一无二的产品或者服务或者高科技,来支撑美元成为全球货币,无限增发收割全球过剩生产力吗?
华国完全可以基于电力和算力,重构一套货币体系。
用遍布全球的核聚变发电站,构建起全球化能源矩阵,作为新全球货币体系的基石,大海上的氘元素精炼厂、核聚变发电站和算力中心共同构建成浮动算力岛,由华国互联网卫星提供网络支持,由此构建的算力体系作为另一块名为算力的基石。
由传统的海权逻辑,转变为能源-信息双通道控制体系。
失去美元的阿美莉卡,能不能稳住美洲大陆都是问题。
教育领域,在当下,是否要全面提高教育难度,增加高水平人才的选拔标准,增加底层民众福利保障的同时,加大高水平人才的供应。过去所谓素质教育、减轻家长和学校负担的教育模式,是否适合当前华国发展的需要?
甚至要提高教育体系的强度,现在的这帮老师又是否能适配?
即便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能够选拔出对应的人才,而到了大学阶段,注重科研大于注重教育的大学又是否能够适应这样的转变?
总之有太多东西要讨论。
这个5月对华国人来说是难忘的5月,对华国官员群体来说,则是工作量爆炸的5月,不止5月,整个全年都工作量爆炸。
当然,这里特指燕京的官员们,其他地方还轮不到他们去想这个问题。
前面在安德鲁·尼尔的脱口秀中有提到申海有了核聚变体验中心。
体验中心被光甲航天方面建在了陆家嘴世纪大道的国金中心门口,和苹果在浦东的旗舰店只有一步之遥。
“要不是公司内部有专门的申请通道,我感觉排一辈子都申请不到羲和的体验券。”周瑾吐槽道。
为什么能源如此重要。
换其他东西,哪怕是一模一样的品质,也有消费者会为品牌付费,为正版付费,像奢侈品,华国的仿品即便能做到以假乱真,有钱人照样会买正品。
但能源这玩意,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地方发出来的电,有区别吗?
除了网上为了吐槽那帮玩HiFi的人,说什么水电偏冷、火电偏暖,但无烟煤比例越高,通透感越好,风电的话层次感差、听感朦胧。
除此之外,就没看到过哪里有提到不同的地方充电有什么区别。
但架不住老中们就是对羲和核聚变体验馆趋之若鹜。
整个场馆占地面积很小,就二十来个平方。
里面就两种东西,一种是墙上密密麻麻的充电宝,充电来源就是这次可控核聚变试验发出来的电。
要想采购的话,扫二维码,付个199元就能带走,上面有光甲的logo和火焰标识。
这玩意在网上已经被炒到了50000元,而且在闲鱼上放一个出来秒一个。
毕竟每天羲和体验馆的门票就100张。
第二个玩意就是在正中间的头戴式耳机,下面有一排字做注解:
“在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的加持下,我们终于抵达音频狂想的终极疆域——声波将挣脱经典电磁学的桎梏,呈现出颠覆认知的四维听觉景观。”
说人话就是,这玩意是用核聚变发电的音效设备。
就一个耳机,每个人进去能听四分三十七秒,这是国际歌的时长。
就这么简单,场馆里正中间有个耳机,墙壁上全是充电宝,除了这两玩意之外没别的了。
但架不住趋之若鹜,号称老中不得不去的打卡地。
这几年申海不得不去的打卡地有点多了。
每天羲和外面密密麻麻的人,进不去,在外面拍总没问题吧?
和人山人海的羲和比起来,国金中心里面的Apple store旗舰店压根就没人去。
你AirPods再牛,能和我核聚变发电的声音碰一碰吗?
如此紧俏之下,每天100个名额是对大众开放,不代表它的接待能力只有100个。
除了对大众开放外,每天还有50个名额提供给一些机构。
例如申海各大高校学生、光甲航天、某蓝色行、申海电子等,这些申海本地的重要机构。
如果不是有这样的机会,靠抽签,那不知道要抽到猴年马月。
知道有这东西的外国网友都在吐槽,为什么只对华国人开放,申请页面为什么只能填身份证号。
“网上不是说羲和里的耳机能够听出等离子通透感和产生量子听觉现象吗?”林天旻调侃道。
他是陪周瑾来的,他没能抽到签,不过他还是想跟着来看看。
今天是五一节后的工作日,现场仍然人山人海,排队区大把情侣在这里排队。
“听他们乱说,不都在玩梗么?纪念馆里面的标识率先玩梗,这帮人也跟着玩梗啦。”周瑾解释道。“话说也就这里设置了严格的人脸识别加身份证核验,不然包被黄牛转卖门票。”
“现在不就在炒作核聚变充电宝么,价格都被炒到天上去了。
你进去除了拍照外,一定记得买个充电宝。”林天旻提醒道。
抽到门票要是不买充电宝那就亏大了。
“肯定好吧,包买的啊。”周瑾说。
林天旻问:“你会转手卖不?”
“你想买?”周瑾说,“如果你要买的话,我给你打个折。”
林天旻解释道:“我不买,我想拿回去给我老婆看看。”
周瑾属于赶了个大早结果被天价彩礼和苛刻条件吓退最后被分手,而林天旻则是靠着相亲短短一年时间就从认识走到了结婚。
“嫂子不是对这些玩意不感兴趣么?”周瑾说,他丝毫不羡慕对方结婚了,反而觉得现在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
林天旻说:“想着拿回去给她拍个朋友圈炫耀一下。”
羲和核聚变体验馆之所以这么火,除了充电宝转手就是大几万之外,里面随便你拍照录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总之最重要的打卡功能提供了,还有超值纪念品,情绪价值拉满了。
“你说这核聚变发电的声音效果是谁的想法?
我总感觉是光神在玩梗呢。”林天旻问。
周瑾想了想:“也就他有这权限,在这里面设置这样一段话吧。
另外我总觉得也许这段话另有深意也未可知。”
体验馆形似坠入陆家嘴的微型戴森球,钛合金曲面外壳镶嵌着蜂窝状发光矩阵,表面流动的蓝金色光纹模拟着托卡马克装置的等离子湍流。
入口处的全息门楣循环播放着可控核聚变点火瞬间的微观动画,氘氚离子碰撞的路径被艺术化为《千里江山图》的笔触。
等了足足两个小时才来到场馆门口,在经过人脸识别和身份证刷卡两道关卡后才进入场馆内部。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