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43节
逐渐地。
美国代表团,笑不出来了。
这哪里是在活跃气氛。
这是要刨我们的根呐!
但郑国刚的进攻却并没有停止,反而还愈发猛烈:
说到这里,也没管台下听众们的反应,只是不紧不慢地从面前的文件夹中取出了两张表格。
其中一张是一副折线图,因为距离太远,即便通过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也看不太清上面是什么。
但第二张却一眼就能看出,是整个北美大陆的排放浓度示意图:
“而且,相比于可以被生物手段吸收并转化的二氧化碳,甲烷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更加持久,如果以100年为周期计算,那么其平均GWP值将达到二氧化碳的80倍以上,对于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
“在进行过排放源合算之后,我们发现美国范围内甲烷浓度排放过量的地区,与其集中发展养殖业的区域高度重合,因为圈养而非散养状态下的牛羊等偶蹄类动物,会因为营养代谢平衡失调而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甲烷气体……”
“除了破坏气候以外,超量的甲烷排放还会在附近地区上空形成积聚化的甲烷云团,美洲大陆近些年来的超恶劣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也正是与此有关,美方必须为此而承担责任……”
“至于具体分析过程,我们已经发布了完整的报告,各位可以自行查阅……”
“……”
这一番发言,郑国刚是喷了个爽——
他虽然刚刚上任气象局副局长,但IPCC和联合国有关环境和气候的会议却不是第一次开了。
过去只能单方面的被动防守,而且面对的还都是毫无根据的造谣中伤,要说不感到憋屈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终于有机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别人指指点点,自然要把心中积压已久的郁气一扫而空。
就差指著鼻子痛骂美国人是地球的癌细胞了。
而面对这一通直球进攻,美国代表团的第一反应却相当混乱。
大部分人甚至直到郑国刚全部说完都还没反应过来。
显然,他们甚至都没想过自己也会有被别人指责的一天。
至于反驳……更是无从谈起。
这就像是你上台毕业答辩,事先都没准备,面对评审的质疑自然只能唯唯诺诺。
但是,答辩可以只答不辩,只要平安落地就好。
美国人这一波要是不说点什么,就要闹大笑话了。
最先上台的巴西代表更是直接傻眼——
我只是照例过来讨个钱,怎么突然就成为了风暴的中心?
亚马逊雨林快不行了我就是随便说说,可不能当真呐!
你们离远点,血别溅我身上.jpg
总之,在郑国刚话音落下之后,足足有大概半分钟时间,整个会议厅内竟无一人公开发表意见,只剩下一些微不可查的窃窃私语声……
好在经过了最开始的乱套之后,美国代表团那边也很快组织好了反击的节奏:
“我们反对!这是无端的指控!”
刚才上台的美国代表愤怒地咆哮起来。
其实照理来说,在发言环节之后会有一个集中的提问和讨论环节。
但正如之前所介绍的那样,IPCC这种组织开会和菜市场的区别真心不大,尤其现在大家都想要看美国和华夏两边到底会如何撕X,所以主持人只是出于责任稍微制止了一下,见到不起作用之后也就跟著一起吃瓜了。
而郑国刚这边其实可以不管下面的反对继续说下去,但这个甲烷排放问题本身就是给美国人挖的一个坑,所以他干脆停下动作,示意对方先说。
“10亿吨甲烷,这根本就不现实!”
美国代表的声音继续响彻会议室:
“先不说这样数量级的甲烷能造成多么可怕的温室效应……如果真的按照华夏代表所指出的那样,那么只要在空气里划著名一根火柴,都有可能在美国上空引发一场大火……”
“另外,据我们所知,华夏迄今为止并未发射过任何一颗具备甲烷探测功能的卫星,也并未向任何国家开放空域进行气象探测研究,那么请问华夏代表,你们是如何获取到报告中的数据,又如何证明其可靠性?”
应该说,这个切入角度算是有理有据——
虽说偶蹄类动物消化过程中发酵生成甲烷的原理没错。
但10亿吨,而且还是点状排放?
如果真的动笔算算,就知道确实是说梦话一样数字。
这几乎相当于美国遍地都是天然气井,并且随时随地在往空气中喷天然气。
真有那么多的话,收集起来卖钱难道不好么?
就算无法收集起来,也应该像油田那样搞个引气管烧掉才对。
因此,在这段反问过后,现场的气势似乎又重新倒向了美国一方。
不过,郑国刚却仍然面色如常,甚至没忘了喝口水润润喉咙。
显然是有备而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很奇怪了……”
他故意用了比较夸张的语气,同时又从面前拿起了另外两页纸:
“我国确实没有发射过甲烷探测卫星,但我们在报告中所进行的一切分析,都是依据美国环境保护署自己发布的数据而进行,例如北美上空的甲烷浓度,就是利用浓度已知的二氧化碳作为参照物,对它和甲烷在红外光谱上的共同吸收带进行浓度反演而来。”
“除了北美以外,我们还利用同样的方法对东亚、西亚、西欧和北非地区进行了甲烷浓度反演,结果与这些地区本身的测量值或估计值相差都在15%以内,足以证明这一算法本身的有效性……”
“当然,这些文件同样在我国相关部门的网站上公开,各位可以自行查验……”
说到这里,郑国刚重新抬起头,锐利的目光直视美国代表团的方向:
“如果这一计算方法仅在北美出现如此巨大的偏差,那只能说明……美方公布的污染物排放原始数据,存在严重问题!”
!!!
一瞬间,全场哗然。
就连一些原本对这类口腔体操没有兴趣的国家代表,这会也来了精神。
虽然大家多多少少都怀疑过美国方面公布的数据不准确,但华夏人这是第一次把事情拿到台面上。
更重要的是,还端出来了证据。
所有听众们的注意力都重新转移到了代表席上,准备听听美国又会拿出怎样的说辞来反驳……
第1164章 不仅要做题,还要出题
面对这般突如其来的转折,刚才还非常自信的美国代表当场就惊了。
实际上在大概十分钟前,他也曾经怀疑过,华夏人是不是还留著什么后手。
毕竟,排放10亿吨甲烷这种说法实在是过于离谱,哪怕信口胡诌,也应该说一个相对贴合实际的数字才对。
但毕竟事前毫无准备,只能先针对华夏人留出的唯一一个明显漏洞发起反击。
结果万万没想到,这看上去的漏洞,反而才是死局。
现在他要么承认自己刚刚第一次反驳的点有问题,要么承认自家发布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有问题……
进退两难了属于是。
“狡猾的华夏人!”
他的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但偏偏还得在表面上维持一副客客气气的姿态——
撕逼这种事情最基本的逻辑是,谁先破防,谁就输了。
而看著面前脸色阴晴不定的美方代表,郑国刚整个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通畅!
围师必阙,这可是真·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
学吧,孩子!
他端起杯子,优哉游哉地喝了口水,接著又低头稍微整理了一下手中的发言稿。
后面还有大概三成左右的内容,其中一半是应对各种情况的预案,不过还不急著继续开炮。
今天这个会议只是代表第四次评估正式启动而已,本来也不会有一个什么结果,所以就算是吵翻天也只是口腔体操而已。
真正重要的,是最后15%。
那是华夏有关应对气候问题的全新倡议。
终于,在郑国刚刻意拖延了大约一分钟时间之后,美国方面总算想到了新的说辞:
“华夏方面所使用的,借助红外光谱的信号强度,以二氧化碳为参照物反演甲烷浓度的算法,本身还没有得到充分验证,更不是得到IPCC和我国环境保护署承认的甲烷浓度测量方式,因此我们无法认同任何与之有关的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
“……”
这番话还没说完,整个会议厅里就已经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一次,是无情的嘲笑——
尽管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详细看过华夏方面公开的报告,更不太可能知道这个“改进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具体是怎么回事。
但华夏人既然敢正大光明地把整个计算和分析过程都放出来,说明大概率是没有致命错误的。
不然你美国怎么不敢把涉及到二氧化碳遥感的卫星原始数据给大家看看呢?
至于美国人口中的“不认同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
在会场内的老油条们看来,除非你能给出不认同的理由,否则相比于辩驳,这个说法更接近于打滚。
性质类似小学生吵架失败之后的“反弹反弹”或者“我去告诉老师”之类。
无能狂怒了属于是。
美国代表团当然也知道这样的反击实在苍白无力,但一时间又想不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强撑住面子当做无事发生。
反正算算时间,华夏那边也快到时候了。
再说他们这边已经高挂免战牌,对方总不可能说单口相声吧?
你别说,还真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