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9节

  “雷达未能截获目标,请重新确认目标位置。”

  一句话,让塔台里面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霹雳11是半主动雷达制导,如果雷达连目标都截获不到,也就不用进行什么武器测试了。

  “目标位于你正前方12点钟位置,距离17km。”

  指挥员的声音中也带上了一些紧张。

  常浩南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大概已经想起来问题出在哪了。

  按理来说,毕竟是新导弹的打靶测试,依照常规流程是应该用成熟型号作为载机。

  等到导弹定型了,再用新飞机去打。

  但歼8B/D的情况比较特殊。

  它们那个看似硕大无比的机头里塞着的依然是古老的208A火控雷达,探测能力本来也没比晴朗天候下的飞行员目视距离远多少。

  这还不算完,虽然这部雷达的功率很低探测距离也拉胯,但是它的耗电量偏偏又很高,老型号涡喷13搭配的发电机功率只有可怜的6kw,甚至不够同时给雷达和改进之后的连续波照射器提供足够的电能……

  总之根据过去,或者说未来的经验,这个组合上天之后的极限工作距离也就是10公里出头。

  虽然勉强迈入了“超视距”这个门槛,但实战意义着实不太大。

  霹雳8的极限射程都有15公里呢……

  总之完全浪费了霹雳11大概40公里左右的有效射程不说,就算是从应试角度出发也很难通过。

  因为从雷达截获目标到发射导弹还需要几秒钟时间,如果截获距离只有10公里多一点的话,等导弹发射出去的时候很大概率就已经不满足考核项目中的最小射击距离要求了……

  就在这个时候,冯林的报告也验证了常浩南的猜测:

  “12km,雷达捕获目标!”

  显然,并不是雷达出了故障,只是单纯的性能太差。

  几秒钟后,冯林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导弹准备好!”

  但这个时候,大屏幕上面显示的目标距离已经只剩下9km了。

  塔台指挥员只好无奈地命令道:

  “发射距离不满足测试要求,中止发射程序!”

  导弹打靶测试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只要导弹载机和靶机都有足够的燃油量,就可以重复进行多次试验。

  然而直到靶机油量耗尽坠毁,一连三次下来,冯林的19号机都没能在15km外完成目标锁定。

  ……

  十几分钟后。

  带着两发霹雳11导弹的19号机降落在鼎新机场的跑道上,又被牵引车重新拖回了机棚。

  601所和机电二局的工作人员重新来到这里,只不过现场的气氛相比于大概一个小时之前变得压抑了很多。

  当冯林从机舱里爬出来的时候,即便是站在远处的常浩南都能感受到老飞行员情绪中的惋惜。

  一般情况下,从靶试失败到确定问题、解决问题再进行下一次靶试,怎么都要几个月的时间。

  而那个时候,到了年龄的冯林显然已经不再有参加试验的机会了。

  “杨总。”

  常浩南挤过人群,来到正准备和飞行员交流的杨奉畑身边:

  “这次靶试失败明显是飞机的问题,连续波照射器的输出功率不够,导致没办法在足够远的距离上截获目标。”

  “既然这样,不如直接让咱们的歼8C原型机来打这个弹?”

  神色黯然的冯林自然是眼前一亮,如果只是换飞机重新测试,那应该用不了几天时间,他就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杨奉畑只是低头沉思不语。

  而机电二和607所两边的人则是满脸紧张,毕竟问题是出在他们这边。

  “可是,新机配新弹的话……”

  旁边试训基地领导有点迟疑,上次他们新机配新弹就是用歼8B试射阿斯派德,结果打了个3发全脱靶,都已经留下心理阴影了……

  常浩南也知道自己这个提议看上去确实有点不着调,只好从旁边找来了一块小黑板,边说边写把刚才的分析给重复了一遍。

  最后又特别总结道:

  “歼8C不仅装备了性能更好的1471G型雷达,更重要的是,经过我们改进之后的涡喷14,可以带动一台功率高达18kw的发电机,两台总共36kw的供电能力,是目前歼8D的三倍!”

  “充足的电能供应,也是我认为歼8C完全能够胜任靶试载机的最主要原因!”

  这两句话,成了影响决策的最后两根稻草。

  杨奉畑沉思片刻之后,缓缓点了点头:

  “哪怕出现最糟糕的情况,无非也就是再过一次剩弹节嘛,没什么好担心的!”

  “剩弹节”,是试训基地对于飞机因未能完成测试而带弹着陆这一结果的乐观说法。

  “让歼8C来试试吧。”

第164章 霹雳震长空!

  2023-10-25

  随着新的测试准备工作开始,试训基地内部又重新忙碌了起来。

  之前在那架19号机上面做过的弹机适配工作,还得重新在旁边机棚里停着的05号原型机上再做一次。

  尤其是歼8C上面的1471G脉冲多普勒雷达,跟老型号上面的单脉冲雷达根本是两个时代的产品,不仅主波束完全不同,连续波照射器的布置方式也是大相径庭,因此需要分头对雷达和CWI-F进行兼容性调试。

  这对于试训基地的地勤人员来说同样是个全新的挑战。

  直到第二天下午三点钟,在601所和14所等多个单位的协同配合下,歼8C的05号原型机终于连夜完成了靶试前的各项准备,并挂上了两枚测试用弹准备起飞。

  试飞员自然还是冯林。

  由于是第一轮靶试,为了稳妥起见,这一次的预定发射距离仍然是10-15km,目标也还是两架常规的HB170B亚音速无人靶机。

  这种型号可以携带角反射器,有足够的RCS面积,易于被雷达截获,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均处在大部分对空武器最舒适的杀伤区间中,属于训练和测试中的基础科目。

  虽然在常浩南看来,让歼8C和霹雳11的组合去打这种东西属实有点大材小用,但凡事都得讲究个循序渐进,总不能一上来就去打超音速实体靶机。

  尽管八三工程的几架原型机已经进行了多轮试飞,甚至也已经在香洲航展上大出了一次风头,但是试训基地此前只测试过未经大改的03号原型机,而在电视上看到的东西毕竟也不如现场直观。

  所以今天冯林在带弹状态下干脆利落的起飞动作还是在塔台指挥中心里面引起了一阵阵的赞叹。

  当然,对于601所的众人,尤其是常浩南而言,这种情况已经见得太多了。

  大家甚至都没什么情绪波动,只是紧盯着那块显示着空情信息的CRT显示器。

  “05号机已经进入测试空域,雷达启动正常!”

  一切准备流程似乎都和上一次全然无异。

  但经验丰富的指挥员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细微的区别。

  比如飞行员报告雷达完成启动的时间比之前稍早了两分钟左右,以至于这个时候靶机才刚刚完成起飞准备。

  于是,只好又等了一会才向飞行员通报目标情况:

  “靶机已经起飞,预计两分钟后进入目标区域!”

  “收到!”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正轨。

  然而一分钟后,当指挥员在无线电中进行第二次通报时,情况却出现了一些变化。

  “靶机预计一分钟……”

  “05号机报告,35km,雷达截获目标!”

  说到一半就被打断的指挥员手里拿着通话器,直接愣住了大概一秒钟时间。

  他已经在试训基地担任塔台指挥将近10年时间,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35km这个距离倒还不至于让他如此惊讶,毕竟之前苏27打靶的时候,发现目标的位置甚至还要远上不少。

  关键在于角度。

  一般来说,战斗机雷达的搜索范围是一个以机头为圆心的扇面,对于机械扫描雷达来说,扇形范围内不同区域的搜索能力不会出现太大差异。

  但目标跟踪,或者说目标截获则不同。

  这个过程要求雷达波束的中心始终照射于目标,随目标的移动来改变波束的照射角度,以获取到目标相对雷达天线的角度信息。

  当目标处于瞄准线,对于大部分战斗机来说也就是机身轴线上时,角跟踪的误差为0。

  偏离轴线的程度越大,跟踪精度越低,截获难度也随之变大。

  而这次冯林报告截获目标的时候,靶机还处在05号原型机的大约40°方向上,高度也低了一千多米。

  甚至都可以算做下视下射靶试了。

  雷达探测比自己更低的中低空目标时会受到地杂波的干扰,截获目标的难度也要更大。

  因此下视下射一般会被作为进阶科目来完成。

  只是机缘巧合之下,歼8C+霹雳11这一组合第一次上天,就给自己加了难度。

  要说这个年代的空军也确实没太多见识,试训基地此前总共也只测试过歼8B/D和苏27两种有超视距作战能力的飞机。

  前者的208A雷达性能自不必说,已经通过昨天的12km捕获目标证明了自己完全不能适应90年代的实战需求。

  而后者的N001雷达探测距离确实够远,不过除此之外也就没什么特别出彩的优点了……

  所以除了常浩南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预料到,这次靶试的目标捕获过程竟然会如此顺利。

  实际上,这就是换装新发动机之后的诸多好处之一。

  除了动力更加充沛之外,更好的发动机也可以带动大功率发电机,为机载设备提供更加充沛的能源。

首节 上一节 119/9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