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81节

  “借鉴F16的技术……”

  尽管姜胜镇并不太懂这两种方案之间到具体有什么差别,但也能听出来,三星航空希望能搞出一种更先进的型号,而且计划不仅仅装备韩国空军,还要出口到其他国家:

  “这样的话,在定位上会不会和F16产生冲突?”

  出口归出口,但是跟美国企业抢市场是事情,姜胜镇是决然不敢做的。

  最初之所以把型号确定为一种亚音速的中级教练型号,就是为了避免这一点。

  “不会。”

  郑宇锡当然也不蠢,明白对方在担心什么:

  “新飞机会比F16更小、也更便宜,主要面向负担不起标准三代战斗机的第三世界国家,既可以担任教练机,也可以承担一定的作战任务。”

  话虽如此,姜胜镇还是有些犹豫。

  对于他来说,重点在于围绕航空产业的那些从业人员能够提供大量选票。

  只要生产线能维持下去,就能在权力层维持足够的地位。

  至于具体造什么,反而不太重要。

  更先进的型号确实能带来更高的潜在效益,但相应地也会带来风险。

  万一研发受阻,在KF16停产后长时间无法实现转产,那么整个产业的规模都可能收缩,他的地位也很难保证。

  见到姜胜镇并不回话,郑宇锡继续抛出重磅筹码:

  “这个路线其实已经在华夏那边得到了验证,最近一段时间,他们的航空产业宣传报刊都集中在一种类似的型号上面。”

  后者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报纸。

  岁数大点的韩国人,多少都能看懂些中文。

  所以他们在对华信息搜集方面要便利得多。

  姜胜镇从小在美国长大,倒是没这个条件,但那上面印着的一架飞机总能看见。

  乍一看上去,有点像F16和F18的结合体。

  “根据这上面的报道,已经有一个非洲客户采购了12架,华夏本国空军则计划购买更多。”

  郑宇锡知道对方不懂中文,因此简单翻译了一下上面的核心内容,然后才继续道:

  “华夏之前能生产的飞机,也就是改进型的米格21,和被他们叫做歼8的放大版米格21,而我们从三年前开始,就能够自行生产第三代的KF16战斗机,在制造水平方面要强得多。”

  “现在,既然他们能造出这样一机多用的超音速高级教练机,而我们还有通用动力和洛克希德马丁在设计上的协助,完全没道理造不出来!”

  应该说,郑宇锡是懂激将法的。

  从80年代开始,韩国总体上进入了一个自信心极度爆棚的时代。

  当然,再怎么爆棚,跟美国比划的胆量那肯定是没有的。

  所以他们重点的比较对象就是日本和华夏。

  具体到航空制造业这方面,考虑到前者在十几年前就得到授权组装重型的F15J战斗机,所以总的来说……

  也没有胆量。

  但是面对后者,韩国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日本我比不过,难道我还比不过你个五常?

第502章 抱紧常浩南同志的大腿!

  常浩南当然完全不知道,自己本意只是拉一把贵航工业的随手而为,给一些计划外的国家带来了充分的自信。

  甚至还把华夏航空工业给当成了对手。

  不过,就算知道了,倒也不会太当回事——

  韩国这个高级教练机的最终产物是T50/FA50“金鹰”战斗/教练机。

  从技术上讲,这个型号有点类似枭龙,属于中规中矩甚至有些乏善可陈的轻型三代机。

  算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不过,FA50对于韩国来说属于要动用举国之力的大项目,而教练9也好,或者在这条时间线上还不好说要怎么发展的枭龙也罢,对于华夏,或者说对于常浩南而言都属于随手而为的小活。

  没什么可比性。

  至于军售外销这种事情,很多时候跟装备本身的关系并不大,而是受到诸多外部因素影响。

  从这个角度上讲,华夏的主要对手从始至终都只有美国一家。

  没必要分出太多精力来对付一些杂鱼。

  实际上,常浩南甚至也是最近两天才得知歼教9已经首飞,甚至已经成功实现外销的。

  孙惠中大概半个月前以贵航工业的名义给他寄过一封感谢函,不过当时后者正在盛京处理涡扇10项目的事情,回来之后这封感谢函就已经被埋在诸多文件下面了。

  直到他看见一张航空工业发行的报纸,打电话给对方祝贺时,才得知感谢函的事情,最后从桌上某一摞文件的下面给翻了出来……

  总之,这件事只能算是他日常忙碌工作中的一個小插曲。

  ……

  自从歼教9的报道被发出去之后,常浩南最庆幸的一件事情便是,他相比之前定下的时间表更早掌管了火炬集团。

  虽然这家年轻的企业乍一看仍然有点草台班子的意思,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除了最核心的业务和决策以外,其它事情都可以交给相应的部门领导(尽管其中很多都只是光杆司令)去完成。

  若非如此,光是因为贵航的起死回生而打听到TORCH Multiphysics,又通过TORCH Multiphysics摸索到火炬集团,甚至抽丝剥茧发现最近风头正盛的金陵汽车也和火炬集团之间关系匪浅的各路企业,早就用无数个电话把常浩南本人给烦死了。

  至于现在么……

  到时候给杨慧梅老师多加点工资好了……

  京城西南部,槐树岭,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场有些特殊的兵器工业系统内部的座谈会正在这里召开。

  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与会者除了北方车辆研究所内部的领导以及一些业务骨干之外,还有不少来自兄(竞)弟(争)单(对)位(手)的同行。

  而坐在首位的,又并非兵器工业总公司的领导,而是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二司的司长,张永。

  按理来说,这种整个系统内部的大范围会议应该放在兵器工业总公司,或者干脆是国防科工委去开。

  但这一次,则是张永本人特地要求把会议地点定在这里。

  “同志们,前两天,航空工业那边发的新闻稿,还有喜报,应该都已经看过了吧?”

  从职级上说,张永和兵器工业总公司下属的二级企业负责人相同,但毕竟有着业务上的管辖关系,自然是处在领导地位。

  一番面面相觑之后,众人纷纷点头。

  在航空工业系统最近一年签下的外销订单里面,12架歼教9算不上多么惊人。

  但是跟卖出去上百架歼7F的蓉城飞机工业集团,以及给波斯人改进上百架F4和F14战斗机的盛京飞机工业集团相比,贵航工业,实在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小角色。

  航空工业系统以外的很多同志甚至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单位。

  所以在科工委系统内部,这个事情的宣传重点其实是“三线老军工企业谋求发展绝地求生”。

  把贵航工业集团直接塑造成了一个国企,尤其军工企业改革成功的典型。

  连带着整个航空工业系统,乃至主管航空工业的系统工程三司都一起沾了点光。

  火炬集团的业务量猛增,也正是这个原因。

  但有对比就有伤害。

  系统工程三司主管两块业务,航空和船舶。

  前者自不必多说,最近一年多几乎脱胎换骨,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什么超自然力量相助。

  船舶工业系统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也不声不响地出口了好几艘改进型护卫舰和导弹艇,还把海军那边急需的新一代主战舰艇方案给搞出来了,据说海军领导非常满意。

  系统工程一司是国家航天局的另一块牌子,地位超然,几乎不参与这些人间事务的竞争。

  国际合作司更不用说,最近的几项对外合作简直是把“赚爆”两个字写在脸上。

  这样一来,科工委业务部门里面最拉的就剩下张永负责的系统工程二司了。

  “同志们,要知耻啊,知耻!”

  张永伸出两根手指,痛心疾首地敲了敲面前的桌子:

  “最近一年,整个军工行业的面貌几乎全都焕然一新。”

  “我们兵器工业系统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跟其它几个系统的同志们比起来,还是落后了一些……”

  “司长,前些天,有湘省那边的同志去贵航那边取了取经。”

  北方车辆研究所的一名项目负责人开口说道:

  “听那边的林总经理说,他们在歼教9项目上,获得了不少来自一个叫做火炬集团的企业的技术援助。”

  “我专门查了一下这个火炬集团,发现是一家三个月前才成立的新国企,规模也很小,按理来说不应该有这么强的技术实力才对啊。”

  旁边另外一个来自内蒙的工程师也紧接着点了点头:

  “这次来京城之前,我还专门联系过这个火炬集团,想问问他们能否在重型车辆的结构设计方面进行业务合作,但是……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但意思总归差不多。

  就是这个火炬集团神龙见首不见尾,实在是没办法联系上,更别提寻求技术援助了。

  “这就是我今天把大家叫过来开这个会的目的。”

  张永的一句话让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火炬集团的情况比较特殊,我没办法透露太多详细的信息,但他们的总经理常浩南同志,最近正好要主抓一个大型模锻件制造工艺开发,实际也就是研发重型模锻压机的项目。”

  “通过一番努力,这个项目,被我争取到,落在了这里,北方车辆研究所。”

  实际上,模锻压机这个项目交给兵器工业总公司,是常浩南和丁高恒几个人敲定的,张永在决策过程中完全是个局外人。

  不过在自己的部下面前,他肯定还是得体现一下自己作为领导的价值。

  总不能说我莫名其妙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给砸中了。

  反正结果又没什么差别。

首节 上一节 381/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