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49节

  二战之后的法国航空产业,也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所以,其中并不像是有什么猫腻。

  唯一的问题是。

  太快了。

  华夏人的进度,实在是太快了。

  尤其是最近四五年功夫,几乎能赶上其它国家二十到三十年的进度。

  这就给人感觉十分割裂。

  不过,作为一个技术人员,艾德斯坦纳知道,有些事情仅凭自己是分析不明白的。

  华夏人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你不认可是没有用的。

  倒不如把这一点给利用起来。

  反正,这两个相隔近万公里的两个国家之间,本身是没有太多利益冲突的。

  因此,看著身边举棋不定的老板,艾德斯坦纳决定给对方上一上强度:

  “达索先生,其实,在我们之前,欧洲直升机公司早就已经跟华夏合作,设计NH90直升机的主旋翼和传动机构了。”

  他的角度非常刁钻。

  并没有说我们目前已经没有其他路可走之类的话。

  一来这样听著很丧气,至少会让对方的心情变差。

  二来,这件事情达索肯定也知道。

  只是迈不过心里那道坎罢了。

  而要帮他迈过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他。

  欧直集团也干了。

  而且也是军用型号。

  所以,不需要有心理负担。

  果然,原本埋头往前走的达索登时停下了脚步,用惊愕的眼神看著艾德斯坦纳。

  那眼神中包含著至少两层意思。

  首先是,“竟然还有这种事?”;

  其次是“这种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虽然都是航空企业,但固定翼和直升机除了都能飞以外从根本上就不一样,所以达索和欧直的关系仅限于字面意义上的“友商”。

  “我有个大学时期的同学,就在欧直集团负责NH90项目。”

  并不需要达索开口,艾德斯坦纳就直接回答道:

  “当初他们的项目因为技术问题陷入僵局,而华夏方面恰好可以解决……嗯……说起来跟咱们的情况也差不多。”

  实际上,NH90的情况要复杂很多,除了技术方面存在缺陷以外,还有多国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扯皮。

  但现在是要说服达索,自然要捡重点说。

  “那参与NH90,还有准备购买这个型号的其他国家难道没有意见?”

  “为什么会有意见?”

  艾德斯坦纳耸了耸肩:

  “纸面上,NH90的技术和零部件100%来自北约成员国。”

  看著仍然一脸费解的达索,他又继续道:

  “实际上,有很多办法可以把来自华夏的技术洗白成我们自己的,当然这需要华夏那边的配合,但我想只要能坐下来谈,那就没有什么是不能达成一致的。”

  跟达索不同,艾德斯坦纳除了是个技术人员以外,更是个无情的职业经理人。

  这意味著他很少受到不必要的情绪干扰。

  当然也更容易被利益所说服。

  达索的眼睛转了转,虽然还没有马上给出答复,但内心显然已经松动了。

  二人就这样面对面站了很长时间。

  终于,达索微微点了点头:

  “就按照你说的,跟他们谈一谈吧。”

  “不过,不要表现得过于著急,尽量争取到好一些的合作条件……”

  听到这句话,艾德斯坦纳总算露出了一个笑容:

  “当然,我保证。”

  ……

  不平静的十月终于还是过去了。

  尽管达索已经同意与华夏方面进行接触,但这种大活又不是菜市场买菜几分钟就能讨价还价完。

  双方刚开始提出的条件差距过大,显然还得拉扯几个来回才能真正开始有实质意义的谈判。

  所以,常浩南这段时间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火炬实验室,以及对涡扇10的装机测试进行中期检查。

  相对来说,算是一段不那么耗费心力,甚至于有些无聊的时光。

  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11月初的一天,常浩南正照例在办公室里测试著一个经过姚梦娜改良的流形学习算法,就看到柳晨晨一脸怒容地出现在自己办公室门口。

  “柳老师?”

  常浩南看著对方在外面徘徊了好几圈,最后还是忍不住主动开口:

  “有事的话,进来说吧?”

  柳晨晨是实验室的行政秘书,不过在学校里面嘛,反正是个带编制的就能叫老师。

  所以当著人家的面,还是这么叫比较好听。

  “常教授,这太过分了!”

  柳晨晨柳眉倒竖,走进来的步伐重得让常浩南甚至担心地上的瓷砖会不会被她的高跟鞋给踩碎……

  来到办公桌前面之后,前者把一份报纸放在了常浩南面前,然后调转180°。

  “试论华夏为何做不出世界一流的科学成果——从一个破格成立的实验室说起……”

  常浩南直接把那篇报导的标题给念了出来。

  虽然还没细看下面写了什么,但从刚刚柳晨晨恼火的表现来看,这显然就是在说火炬实验室……

  “所以……这是在说我们?”

  常浩南只感觉有点想笑。

  “当然!”

  柳晨晨可笑不出来。

  她刚一毕业就加入这么一个前途无量的课题组,正是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最爆棚的时候,加上……

  这么说虽然有点奇怪,但课题组老板又是她之前当辅导员时候的学生。

  总之比她自己被骂都生气。

  常浩南目光稍微向下,一目十行地看了一下内容。

  跟他预想的差不多。

  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特色的公知文。

  以他这个政策特殊的校企联合实验室作为由头,攻击整套社会运转体制。

  尤其对于火炬实验室在经费管理方面的漏洞大加攻讦,认为完全是假公济私浪费国帑,又质问为何占用大量经费却拿不出与之对等的研发成果云云。

  最后还给京航大学,以及火炬集团扣了个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

  陈词慷慨激昂,甚至都能当做一篇檄文。

  也难怪柳晨晨看过之后会觉得红温。

  只不过,对于经历过因特网公知年代的常浩南来说,杀伤力实在是太低了。

  只能算古墓派公知。

  甚至于,常浩南自己都能写出一篇更好的出来……

第786章 你这不是撞枪口上了么?

  “常教授,你怎么一点都不生气啊?”

  看著脸上毫无愠色的常浩南,柳晨晨觉得自己有点绷不住,当即双手叉腰:

  “这文章可是通篇都在针对您啊……”

  常浩南总不能说我上辈子看过写得更好的,只好摆了摆手:

  “这篇文章针对的不是我,甚至也不是火炬实验室,只是拿咱们当个引子罢了。”

  实际上,如果这篇文章作者真的知道火炬实验室,以及常浩南本人的情况,恐怕就不会敢碰这个瓷了。

  毕竟,他们要是真有勇气,

  对方显然只是从京航大学之前发出的公示上面看到了一些只言片语,然后就脑补了一出“实验室负责人勾结学校和国企损公肥私”的剧情,就写成小作文发了出来。

  实际上,任何人只要到火炬实验室的主页上看一眼常浩南的履历,就会知道这篇文章里写的内容跟实际情况大相迳庭。

  但别说在因特网还没扩展开来的1999年,哪怕放在5G时代的2019年,也不可能有几个人专门去查证的。

  这也是很多谣言明明质量低劣,但却能长期传播的关键原因。

  而作为一个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人,柳晨晨对此并没有太多概念,更不会想得到,这一类文章的写作和发表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

首节 上一节 649/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