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79节

  那个年头,华夏和西方之间的关系尚处在蜜月期,因此澳洲人也没什么太大防备。

  墨尔本号运到华夏的时候虽然已经接近一个空壳,但仍然有一些不方便拆的设备留在上面。

  当时几乎所有国家都觉得,华夏方面应该是准备把这艘船收拾收拾用起来。

  不过最后经过考察,发现这艘二战时期服役的航母实在是太老了,翻新成本极高而且投入使用之后也无法维持稳定。

  因此最后还是拆掉了。

  进入90年代之后,华夏又陆续购买了两艘退役之后的1143型。

  不过这两艘船作为“重型载机巡洋舰”,定位非常奇特,显然不是华夏想要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而且也一样存在跟墨尔本号一样的问题——船体太老、设备损毁严重,哪怕修缮起来也难以维系。

  最后同样没有进行翻修,而是成为了海上游乐园。

  法国还提出过将克莱蒙梭级“免费赠送”给华夏,只收取维修改装费用的提议,但这里面显然是个天坑,最后也被拒绝了。

  总之,过去的经验似乎表明,华夏人虽然有“搞一艘航母”的想法,但在具体实施的步骤上还是非常谨慎的。

  除了少部分专门搞海军情报分析的人员,以及在海峡两边亲眼所见的吃瓜群众以外,整件事情所收获的关注不算高。

  至于华夏国内,则更是采取了低调处理,只是在某天的新闻上面报导了与土耳其之间达成的协定,完全没有提过还有一艘半成品航母的事情。

  当然,上面这些都只能算是次要因素。

  最主要原因还是。

  这段时间,绝大多数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另外一件事情上——

  随著华夏代表在入世协议上正式签下自己的名字,这场复杂程度举世罕见的多边谈判,总算画上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句号。

  按照WTO的章程,一个月后,华夏将正式成为WTO成员。

  全世界的大企业都在因此而狂欢和庆祝,准备杀入到这个占据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常人难以想像的巨大市场当中捞取梦想多年的巨额利益。

  而华夏国内同样在因此而狂欢和庆祝。

  毕竟,过去十几年中,全国上下始终在为此而努力。

  而无论如何,加入到世界贸易体系当中,对于华夏这样一个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经济体来说,都是利远大于弊。

  相比之下,别说是一艘半成品航母,哪怕是一艘完整的航母被华夏买到手里,恐怕都算不上是一件大事……

  ……

  常浩南是在丁高恒的办公室里,跟后者一起观看的签字仪式现场直播。

  相比于别人,他的心态倒是平稳很多。

  一来是上辈子就经历过一次,新鲜劲已经过去了。

  二来么,作为重生者,他对于加入WTO这件事情的两面性有著更加深刻的认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于现在的常浩南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在实验室和项目里面的单纯技术人员了。

  上辈子只在新闻和纪录片里面看到的那些挑战和威胁,如今需要他和其他人一起想办法应对。

  “想不到啊,这件事情竟然会发生的这么突然……”

  兰新志站在常浩南和丁高恒落座的沙发旁边,看著电视屏幕有些怅然地说道:

  “之前每年写总结的时候,都少不了一章跟加入世贸组织有关的内容,现在就这么进去了,感觉……还有点空落落的……”

  常浩南倒是能理解这种心情。

  有点高三学生刚高考完的那种感觉。

  旁边的丁高恒整个人放松地靠在靠背上:

  “也算是顺理成章吧。”

  他说著看向旁边正端起茶杯吹著气的常浩南:

  “这几年,我们确实也干了不少对推动入世有巨大意义的事情。”

  “尤其是美国人借助盟军行动搞垮欧元的企图破产,算是最后推了一把。”

  后者则在旁边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这条时间在线加入WTO的时间点比上一世早了大约一年零十个月。

  主要就是得益于去年四月到五月的那一波操作。

  一方面,驴党手里的军事牌宣告作废,2000年末的大选基本进入了垃圾时间。

  而如果想要给四年甚至八年以后稍微留下点念想,那仅剩的手段就是抓紧机会利用WTO打开华夏市场。

  否则要是等到象党上台之后干成这个事,那恐怕要把驴党的铁票仓都给得罪到对面去。

  另一方面,华夏在去年年末已经和欧盟签署了基本等同于WTO条件的双边贸易协定,开放了相当多领域的市场。

  如果继续在入世谈判上卡著华夏,那就相当于让欧盟独享开放程度扩大之后的华夏市场。

  后者怕是要笑死。

  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停滞了很长时间的谈判进度突然加快,双方几乎每次见面都会产生新的成果。

  按照谈判代表团负责人的说法,他“从未见过诚意那么足的美国人”……

  “新志啊。”

  丁高恒稍稍抬起头,看向站在自己侧后方的兰新志。

  “加入WTO,对于咱们国家来说,总体上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你们装备工业司来说,恐怕要做好受到冲击的准备咯……”

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与失

  对于丁高恒的担忧,以兰新志的立场,当然不可能跟著附和,而是需要表态:

  “丁主任放心,我们一定跟一线企业以及兄弟部门密切协作,妥善应对入世带来的新挑战!”

  说著还用略带感激的眼神瞟了一眼旁边的常浩南。

  虽然最近一年来,装备工业司的运转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但是作为司长,他绝对不会忘了,当年在工作刚起步的时候,是谁在背后给了巨大的技术和市场支持。

  可以说,如果没有两年前轴承齿轮产品线在欧洲的那一轮惊天翻盘,华夏的机械制造行业恐怕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

  至于什么应对挑战……

  想都别想。

  能在别人的冲击之下保命成功都是好的。

  当然,直到目前,华夏产品在欧洲的高端市场仍然没什么竞争力。

  不过,能从“除非其它产品全都卖光否则看都不会看一眼的杂牌”变成“走量的高性价比选择”,本身就已经是个巨大的进步了。

  品牌效应,有和没有,属于质变。

  与此同时,沙发上的常浩南也感受到了从身后投来的目光。

  坦率地说,华夏提前将近两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就连他也无法估计。

  正如丁高恒所说,大部分行业,都要做好受到冲击的准备。

  而在这个过程中,吃亏和损失肯定无法避免。

  但另一方面,通过外力来倒逼某些行业做出改变,本来也是华夏加入WTO所希望追求的目标之一。

  常浩南突然有了一种当家长的既视感。

  又想让孩子到外面接受历练,又担心孩子受伤吃亏。

  这中间的平衡如何把握,简直是千古难题。

  “兰司长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他并没有回头,只是盯著电视屏幕上的新闻画面:

  “咱们当初筹建装备工业司的时候就定下来过,要抓大放小,有些领域受到一些外来冲击,也未必就是坏事……”

  这句话,虽然是在回应兰新志,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常浩南在说给自己。

  好消息是,他目前的两部分主业,航空动力集团和火炬集团,基本都不会因为华夏加入WTO而发生什么变化——

  前者本就相对封闭,而后者则早就已经满世界在卖了。

  ……

  华夏签署协议的这天,是2000年1月11日。

  常浩南本来以为,就算再怎么效率,加入WTO的影响也要等到协议正式生效之后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他在处理完瓦良格号船队通过黑海的事情之后,就又把主要精力放回了火炬实验室。

  先是给栗亚波找了个来自镐飞集团的课题,开发一种直径1米级别的全复合材料壳体。

  然后,就是继续推进手头流形学习算法的课题。

  以及关注微分几何方面的一些动向——

  按照之前定下的时间表,佩雷尔曼将会在本月末到访京航大学。

  虽然常浩南并非职业数学家,但面对这样一位大佬,尊重总还是要给到的。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能持续太长时间。

  在等到佩雷尔曼之前,他却先等到了另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熟人。

  “老秦?”

  常浩南接到通报,说有几名来自石油系统的同志要找他谈项目。

  而当他进入会客室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了正坐在左手边沙发上面的秦文贵。

  见到常浩南走进房间,本来坐在沙发上聊著天的众人几乎同时站起身。

  唯一此前就跟常浩南认识的秦文贵快步上前,和他握了握手:

  “常教授,您好。”

  随后,又侧过身子,介绍起身后的另外几人:

首节 上一节 679/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