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90节
“只不过,当时的测试主要还是依托地面设备完成,而海洋卫星由于其遥感对象的时敏性,需要在星上进行一部分数据处理,以提高时效性……”
这个话题,说起来其实和常浩南关系比较密切。
不过,长篇大论的部分,主要还是由栾文杰本人来完成,常浩南只是在领导对具体技术问题,以及资源二号卫星的情况感兴趣时,才需要偶尔插上一句嘴。
然而。
躲过了海洋一号卫星这个明枪,却没躲过接下来的暗箭。
座谈会甚至一直开到了晚饭之后。
航天科技集团的王恒礼总经理开始介绍正在规划当中的下一代运载火箭,并且集中表明了低温结构动力学、重型箭体应力分布优化、液体燃料高频燃烧震荡、雾化蒸发燃烧过程的理论研究和模型验证等一连十几个问题。
即便不说全部,至少有三分之二都跟火炬集团直接相关。
这下子,常浩南总算明白为什么今天要特地把自己叫过来,还安排到这么靠前一个位置了——
王恒礼的汇报一结束,在场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他这里。
要不是这些年来已经身经百战,见得多了,恐怕面对此情此景都会有些发抖。
好在,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
尽管是昨天才收到的消息,但常浩南对于火炬集团的情况绝对是了如指掌。
如果不是为了表示尊敬,他连稿都懒得拿:
“既然刚才王恒礼总经理提到了不少于我们集团相关的技术问题,那我就在这里给航天系统的同志们喂一颗定心丸。”
“或许有的同志知道,我在今年上半年的第一期华夏科学院学报上面发表过一篇论文,内容是一种经过修正之后严格守恒的水平集方法,而这也是我们火炬集团后面一阶段,或者严格来说,从今年下半年就开始的主要工作方向。”
“在今年年底,最晚明年初发行的TORCH Multiphysics 2.0版本当中,将会涉及到两类新方法、两种新模型和十五种新的缺省问题框架,以解决重点用户最迫切的问题……”
常浩南每次动手翻页,其实都不是为了念稿,而是借著动作看时间。
如果他没记错,那惊天一撞应该是发生在美东时间的早上上班前。
也就是京城时间的当天晚上。
而在开了一下午加上半晚上的会之后,距离那个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
尽管常浩南从几天之前就告诉自己,他重生以来并没有做过什么会导致此事出岔子的举动。
但蝴蝶效应有时候不讲逻辑,所以要说心里一点担心没有,那绝对是假的。
毕竟,兹事体大。
即便把美国的衰落完全归咎于其失败的中东政策有一定偏颇,但后者也至少是相当重要的原因。
以及导火索。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就在常浩南把资料翻到第九页时,会议室的门禁系统突然响起了提示音。
说明有人正在外面按铃。
一时间,众人纷纷转过头,用或是惊讶或是不解的目光看向门口。
通常来说,这种高级别会议,如果不是出了什么惊天大事,是不会有人随便打扰的。
只有常浩南,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然后,没有掩饰地,抬手看了一眼表盘。
如果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变,那么应该是8时46分。
当然,中间还要经过消息确认、传递和转达,肯定要耗费一些时间。
所以现在……
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
晚上9时11分。
一个完全由巧合构成的数字。
这个时候,会议室的门也被里面的会务人员打开。
两名秘书模样的工作人员快步走进房间,接著径直来到位于首位的两名领导旁边,弯腰低声耳语了片刻。
常浩南非常肯定,二人在听到消息的那一瞬间,脸上同时闪过了一丝错愕。
丁高恒的左手甚至猛地颤了一下,把一滴墨水甩在了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面。
但他甚至都没注意到这点。
过了足足有一分钟时间之后,来参会的领导才重新有所动作。
稍稍晃了晃身子。
显然是想要起身。
但却没有成功。
好在旁边的秘书不动声色地扶了一把,领导本人也眼疾手快地伸手撑住了座椅扶手,这才站直了身子。
“同志们,因为一些突发状况,今天的会……就先开到这里。”
“辛苦各位,今晚都在办公室值一下班,相关消息,应该很快就有简报送到各位手中……”
像是这类大事件,不同级别的人能够获得什么样的信息,是有严格区分的。
因此,即便是上级领导,也不能马上把自己听到的消息全部抖落出去。
所以才来了这么一段近似谜语人的表态。
不过坐在这个会议室里的,也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同志了,对于这方面,自然是理解的。
“散会!”
趁著领导收拾东西的功夫,丁高恒赶紧在旁边补充了一句,然后示意所有出席和列席的人员分别退场。
常浩南现在是强忍著兴奋的情绪,准备以第一人称视角,看一看这T+0当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以,听到散会二字之后,他飞速把文件和笔记本收进公文包,直接就准备走人。
结果,事与愿违。
还没等他站起身,就听见丁高恒跟著补充了一句:
“浩南同志先别急著走。”
“?”
那一瞬间,常浩南的呼吸几乎停滞了。
“上级领导刚刚说……让你留一下。”
第923章 首长,这真和我没关系啊
原本,常浩南还在思考,自己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合情合理地参与到对本次事件的应对当中。
毕竟,和之前的盟军行动的情况不同。
那个时候,他是从很早之前就开始进行布局。
而破局的核心,则是经他之手研发出的技术装备。
有了这层关系,自然可以顺理成章地加入到决策行列当中。
而现在,毕竟是面对突发事件。
一方面常浩南不可能表现得过于先知先觉。
另一方面,也确实没办法提前做什么准备。
别说是他,实际上整个华夏,都只能被动做出对策。
在这种情况下,他一个主要负责搞技术的央企管理人员,似乎没有任何参与其中的理由。
而且,退一万步讲。
哪怕不从出谋划策的角度出发,仅仅考虑吃瓜的便利性,也是留在决策中心附近更加合适。
信息由内向外,自上而下扩散,是存在一个时间差的。
而这个扩散过程,又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信息出现失真。
尽管由于事件发生在美国本土,华夏这边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手消息”。
但更加靠近消息源的地方,仍然具备更好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于。
上一世,常浩南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通过新闻得知了这一消息。
而现在,他大概只比太平洋对岸晚知道了二十多分钟而已。
在2001年这会,绝对是非常高的效率了。
好在,还没等常浩南自己想出个一二三来,上级就主动发话,让他单独留下了。
很快,偌大的会议室里就只剩下了包括常浩南在内的寥寥几人。
“二位领导,能不能问一下……到底出了什么事?”
做戏做全套,常浩南刚才实际上并未听到任何东西,理论上是不应该知道为什么突然整暂停会议这一出的。
坐在首位的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丁高恒一边动作飞快地整理文件一边和常浩南简单解释了目前的情况:
“由于不明原因,一架波音767客机……”
“……”
“目前已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火灾,但还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息。”
他的声音在明显地发出颤抖。
说到最后时,甚至带上了几分嘶哑——
并不是因为情绪。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