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61节
这一阶段的重点还是飞机结构布局,以及核心子系统的基本性能。
主要是给出一个在性能和时间表上都能让达索方面接受的反馈。
至于具体研发工作,那至少要等到达索把猎鹰8Z的完整设计数据分享出来以后再说。
因此,在简单对了一下已知情况之后,梁绍修便从项目组中分出了几个人手,开始协助刘永全整理相关文件……
这段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充实的。
但对于一直在法国等消息的艾德斯坦纳来说,就不一样了。
考虑到猎鹰8Z本体都还没商业运营,他倒是也不急著看方案。
但询问函都发过去了,总得有个表示能或不能的反馈邮件吧?
过去,华夏方面在业务问题上的回应速度一般都是在一周以内。
一些重要的事情甚至可以按小时来算。
但这次,却是一连将近一个月时间杳无音信——
双方在猎鹰8Z试飞工作中的交流还是照常进行,但只要他在会议或者邮件中提起和预警机有关的内容,华夏方面就一概以“正在积极讨论研究”这样的套词应付过去。
他也曾试图直接联系刘永全询问情况,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刘总正在出差,无法接通电话……
这在艾德斯坦纳看来,显然是对方在有意回避自己。
但事已至此,他除了沉下心死等以外,也没了别的办法。
直到七月初的某一天……
助手火急火燎地推开门。
手里还拿著几页公文纸。
看样子像是刚刚打印出来的,甚至都没来得及装进文件夹里。
“博士,华夏方面发的回函到了!”
说著大步流星地上前,把文件放在办公桌上。
虽然对方并没有直接说明具体是什么回函,但看著这副火急火燎的样子,艾德斯坦纳也不难判断,正是自己最关心的事情。
他几乎是瞬间就坐直身子,动作之猛甚至让屁股下面的椅子都发出尖锐的声响。
但下一秒,或许是考虑到自己的领导形象,艾德斯坦纳还是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同时强行放缓了动作。
“知道了。”
他故作轻松地点点头:
“你先回去吧,等会我有事再找你。”
接著从笔架上抽出钢笔,不慌不忙地把视线投向桌上文件的第一页。
然而……
在下意识略过前面几行例行的客套话之后,他看到的第一句话却是——
应贵方提出的请求,我们已完成预警机天线的总体结构设计……
“???”
艾德斯坦纳握著钢笔的右手猛地抖了一下,差点把扣在后面的笔帽都给甩飞出去。
他闭上双眼,轻轻捏了捏自己的两侧太阳穴。
然后重新睁开眼睛。
这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并不是仅仅回复了一个“可以合作”的意向。
而是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把总体方案给鼓捣出来了……
艾德斯坦纳抬手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虚汗,一时间甚至有点无所适从。
不过转念一想,合作研发预警机的计划本来就是华夏人最早提出。
那对方早有准备,似乎也很合理……
虽然找到了个貌似合理的解释,但他最开始本就是强行冷静下来的,又经过这么一遭之后,也实在是装不下去了,赶紧一目十行地往下看。
华夏方面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基本方案已经有了,但因为还没签署正式的合作研发协议,所以按照规定没办法直接送出去,需要你们派个代表团过来。
而且现在的设计只是个大概,要想进一步深入细节,还需要获得猎鹰8Z平台的详细设计数据。
在回函最后,还特地加了一段,说最近两到三年可能是轻型预警机市场大爆发的关键时期,目前的竞争对手还不算多,希望双方能够团结一致,不要因为一些小的分歧而造成双输结局云云。
不难看出,对方这是话里有话。
至少已经知道了艾德斯坦纳前段时间想要找第三方合作,结果走投无路被迫只能吃回头草的事情。
只不过大家都是体面人,有些话不可能说的太明白而已。
当然,也是在催促达索方面尽快做出决定。
甚至还带著点PUA的嫌疑。
不过,看出来归看出来。
但这段话确实抓住了艾德斯坦纳的心理。
于是,刚刚回到自己办公室,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的助手,又被一个电话给叫了回去……
……
仅仅一周之后,一个由迪迪埃·卡索雷带队的代表团,便从法国启程,前往了华夏。
尽管卡索雷此前和航空动力集团的接触并不多,更是第一次跟刘永全见面,但他本来也支持在预警机项目上和华夏合作,算是完全相向而行。
因此,双方的会谈进展倒是非常顺利,很快就结束了务虚阶段,开始确认初步设计方案。
其实照理来说,预警机天线的布局总共就那么四五种。
在卡索雷看来,既然华夏人已经装备了一种采用T字形截面天线的中型预警机,那么这次拿出来的,很可能就是一个按比例缩小之后的方案。
关键还是如何把功能完整的系统集成到猎鹰8Z这样一个体量不太大的平台上,又不会对飞行品质和机体结构产生致命影响。
然而,当刘永全打开投影仪,把方案呈现在幕布上的时候,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还是太年轻了。
出现在达索代表团众人面前的,是一根一字体的天线。
按说,这应该算是平衡木结构的经典设计。
但却并不像爱立信公司的方案那样,靠几根粗壮的支撑架安装在机背上。
而是由一个类似挂架的细长结构被固定起来。
只不过,这个“挂架”是倒过来的。
相当于机背上多了个腹鳍……
得益于这种设计,天线与机体之间的距离很近,大大降低了整个结构对于垂直尾翼效率的影响。
而平尾由于完全高出阵面,更是完全不存在问题。
又因为没有扰乱气流的挂架,也无需担心高速飞行时的稳定性……
总之,在气动上似乎完全规避了所有隐患。
而唯一的问题是。
为了保证T/R元件的数量,这根一字体天线的尺寸……
太长了。
几乎占据了60%的机背。
而且,整个天线的重量,都集中在那窄窄的一条在线。
一架民用飞机,在结构上不会留出特别夸张的余量。
这种安装方式,虽然对升力面和操纵面没了影响。
但卡索雷几乎可以肯定,机体本身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负荷……
第1083章 我很大,但很轻
尽管迪迪埃·卡索雷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可能存在的问题。
但几乎是与此同时,他就已经在心里主动开始找补——
预警机对于飞行品质的要求是没有公务机那么高的。
军用产品嘛,很多地方都可以让步。
速度慢点?
问题不大,反正预警机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战场边缘徘徊,只有赶到任务区域这个过程需要速度。
而且猎鹰8Z作为一种巡航速度接近马赫数0.9的飞机,结合这个阻力一看就很小的一字体天线,再怎么样也比螺旋桨,或者是ERJ145这样的平台要快,走够了。
气动噪音大点……问题也不大。
打仗呢,又不是度假,忍忍就过去了。
实在不行操作员人手发个降噪耳机就行。
操纵性和勤务性不太好……
没事,军机飞行员和地勤,都可以练!
至于什么运营成本之类,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思路,倒也不完全是因为他本人一开始就主张和华夏合作,现在要是无功而返面子上会挂不住。
仅从技术上讲,猎鹰8Z的机体结构设计和生产完全由达索负责完成,属于可以100%掌控的部分。
相比于在气动和操作层面会带来巨大额外风险的爱立眼平衡木或者费尔康共形阵方案,刘永全现在提出的设计虽然同样存在风险,但如果真想简单粗暴的解决,也能以损失微小的飞行品质为代价,只从结构补强的层面下手。
里里外外算下来,达索方面能控制在自己手里的部分反而还能增加不少。
卡索雷本人虽然是空气动力学部门的负责人,但毕竟也是负责猎鹰8Z项目的高级领导,因此,这会已经开始盘算著,该怎么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来给机体提供足够的补强程度了。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