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77节

  而是面对著一副键盘、六块屏幕,以及一张宽敞到足以放下一个咖啡杯的桌子。

  显然,这是一个无人机地面控制站。

  作为一名从RC135上退下来的老飞行员,林奇由于其丰富的侦察飞行经验,在到寿之后并没有像大多数同行那样转去纯行政岗位,或者去飞行学校任教。

  而是通过选拔,成为了一名无人机地面操作员。

  虽然没了亲临天空的那种刺激感,但好歹也算是继续以另一种形式留在了飞行员的行列里。

  而他所负责的型号,正是一架两年前才刚刚服役的RQ4A“全球鹰”。

  还是block10批次的前九架飞机之一。

  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原型机,甚至每一架都有所不同。

  只是因为急著发挥作用,所以才强行服役——

  相比体量巨大,但航程只有9000km左右的RC135,全球鹰有著夸张的26000km航程和超过40个小时的最大留空时间。

  并且,得益于完善的卫星通信网络,也可以飞到距离控制站成千上万公里的位置。

  除了受制于起飞重量而导致载荷不太全面以外,几乎可以接替传统侦察机的绝大多数任务。

  只不过最开始的时候,这几架飞机连自动飞行系统都不太完善。

  好在,资深飞行员出身的林奇并不是那些只会开著自动设备的萌新,反而更喜欢这种可以亲手操纵的感觉。

  甚至在经过系统升级之后,他还是保留了尽可能手操的习惯。

  就比如现在。

  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只需要在距离边境线50-60公里的位置绕圈,即可接收到目标的卫星信号。

  但旁边的设备操作员却表示,除了几个明显能分辨出来特征的已知信号以外,飞机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发现。

  因此,他只好把航线不断向东偏移。

  地面上有一个正在工作的S波段信号源,应该是64N6系列雷达,但只要他们的飞机不越线,就没有任何威胁。

  当然,无人机的操纵精度略差,所以这种行为肯定要冒些风险。

  而他的操作似乎也得到了回馈。

  就在全球鹰进入第14个侦察周期时,旁边设备操作员的屏幕上突然显示出了一个此前从未见过的S波段信号。

  符合一般天地通信的频率。

  “抓到了!”

  操作员提起精神,飞速操作著面前的键盘:

  “维持航线……至少五分钟时间!”

第1099章 隔空交锋

  S波段,实在是再常见不过的信号源。

  从无线电通信,到搜索雷达,再到测控网络,全都有可能用到S波段。

  当然,被动侦察,肯定是是要对信号性质有所甄别的。

  否则会发现四面八方全都是辐射源,也就没什么“侦察”的意义了。

  而全球鹰作为目前美军最新型的战略侦察无人机,其设备可以直接在设备操作人员的屏幕上显示出所接受信号的方位和特征。

  比如同为S波段,100公里外来自东侧下半球的那个信号,脉宽高达上百Mhz的水平,功率也足以烧穿一般干扰机,显然是一部正处在工作当中的搜索雷达。

  但刚刚探测到的新信号,几乎来自飞机正上方,脉宽只有个位数Mhz且功率相当微弱,符合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全部特征。

  考虑到无人机此时正飞在1.7万米的高空,似乎也不太可能恰好有一架处在更高位置的飞机。

  因此,操作员判断这是来自一颗通信卫星的信号,其实也没什么问题。

  而泰德·林奇也赶紧将航向从110调整到40,也就是基本沿著边境线的方向朝东北飞行。

  作为一名老牌的侦察机飞行员,哪怕如今已经不在座舱里,他仍然保持著应有的谨慎。

  尤其是在中亚这个情况复杂的鬼地方。

  如约飞行了五分钟后,林奇转头看向旁边的搭档:

  “怎么样,结束了么?”

  虽然带有卫通天线的无人机几乎不存在操纵半径这个概念,但毕竟是在别人吉尔吉斯斯坦的空域内飞行,他还是希望尽量不要偏离事先通报的航线太多。

  并且,上级事先还规定了任务执行的时限。

  在本地时间凌晨1时(京城时间5时)之前,必须撤离任务区域。

  然而对方却犹豫了一瞬间:

  “最好能掉头……重新飞一遍。”

  “Ah?”

  林奇的手差点抖了一下。

  “这个信号……有点奇怪。”

  操作员皱著眉头,顺便端起杯子喝了口咖啡:

  “虽然特征满足卫星通信……但是分析结果又太简单了,不像是在传输什么有用信息的样子。”

  全球鹰的另一个优势,就在于依靠高通量数据链和位于地面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实时情报分析。

  就算无法破译具体的通信内容,也可以通过通信容量判断分析对象是否为假信号。

  这个功能实际上是为了战时的电子侦察所准备的,只是恰好被用在了现在这个环境下而已。

  考虑到卫通信号几乎不存在造假的可能,加上这么大一架平直翼飞机进行180°转向其实是个很耗时间的活,因此林奇有些不太情愿:

  “但上面只是要求我们捕捉这一区域的陌生卫星信号,本来也没有提供有关信号特征的信息?”

  一时间,操作仓内陷入了一片寂静。

  其实这次任务从一开始就显得非常古怪。

  多数时候,作为全球鹰这样战略侦察机的飞行员,他们有权限了解更具体的情况,甚至可以在任务过程中进行适当的随机应变。

  但今天,他们几乎只是拿到了一个“去哪里,找什么”的简单要求,因此在面对意外情况时,机组成员之间便很容易出现分歧——

  由于无人侦察机的特殊性,负责飞行的机长并不具有说一不二的权威,很多时候反而是侦察任务的需求会占据上风。

  最后,还是林奇选择了妥协。

  “好吧……”

  说著开始小心翼翼地调整飞行姿态,准备把刚才的航迹重复一遍……

  然而,就在他完成转弯,准备回到之前的航在线时,旁边操作员却猛地坐直了身子。

  甚至差点把手里的咖啡都洒出来。

  林奇用有些疑惑的眼神看向对方。

  而后者却直勾勾地盯著眼前的屏幕:

  “信号……突然消失了?”

  ……

  几乎与此同时。

  疆省西部某地。

  一辆54K6E2防空指挥车内,身穿棉大衣的祝学军正坐在操作台前,目不转睛地盯著面前屏幕上的一个目标航迹。

  相距大约50米以外的地方,一部64N6E雷达正处在低调的工作状态下。

  这是只有旅/团一级指挥部才会配属的大型战场管理雷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64N6E搜索雷达的工作压力。

  至于发射阵地,则部署在更远的地方。

  之所以进行这种布置,主要是为了防止被反辐射手段一次性端掉全部作战能力。

  四年前还只是一名旅长的祝学军,由于多次参与重大战术战法验证以及演训任务,此时肩膀上已经扛了一颗星星。

  而他的老部队,原金城军区防空混成4旅,如今也已经升格成为地空导弹4旅。

  只不过,因为还处在接装新装备之后的适应期,因此已经进入金城军区空军工作的祝学军又回到老部队,负责新战法的研究和训练。

  这本来只是正常的工作流程,但却在眼下这会带来了个意外的好处——

  很多旅一级主官无法做出的决策,祝学军是有权限的。

  相当于减少了中间一个指挥环节。

  “参谋长,上级指令。”

  通讯员手里拿著一份联络稿,行色匆匆地来到指挥车门口:

  “对目标维持监视跟踪,如果到京城时间5时许对方仍然在附近徘徊,就对其发出警告。”

  “好。”

  祝学军面色平淡地点了点头。

  眼下这个情况,航空兵应该是不方便出动了。

  那就只有靠他们地导部队来作为最后一道盾牌。

  但坐在旁边的新任旅长樊荣建却没有这么坐得住:

  “参谋长,我们是用导弹的……怎么发警告……”

  航空兵可以伴飞可以干扰可以打红外诱饵,甚至能用机炮做告警射击。

  但防空导弹要是打出去,那可真就收不回来了。

  再说别人全程在境外飞行,别说打出去,就算只进行锁定,也是完全不占理的。

  祝学军犹豫了一下,并没有马上给出回答,而是接著问道:

  “电子侦察营,还是没有探测到目标发出的信号么?”

首节 上一节 977/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