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78节
“没有,目标全程保持静默。”
樊荣建摇摇头,然后朝雷达屏幕示意了一下:
“目前只能根据雷达探测到的轨迹推测,对方有可能是一架最新服役的RQ4A全球鹰无人机。”
“呼——”
听到这个推测,祝学军长长呼出一口气,表情也跟著凝重下来。
没有主动发出信号,加上时间又是深夜,说明大概率是要进行被动电子侦察。
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动干戈地进行反应,反而是遂了对方的愿。
但他又不能什么都不做。
最后,只好选择一个折中方案:
“让30N6E雷达做好准备,到时候可以进行一次开机试探,但是一定要短促,不能让对方捕捉到太多信号特征……”
进口装备有一个不好,就是小幅度的升级更新频率跟不上。
所以,需要更加注意保密才行。
“是!”
樊荣建敬了个礼,接著便转过身去,开始和部署在最西侧的防空导弹一营进行联络。
而这个时候,雷达上面显示的目标也已经完成了180°的迟缓转弯,似乎是准备按照原来的路线重复一次。
“TMD……”
看著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的美国人,祝学军不由得低声爆了个粗口。
尽管华夏军队,尤其是空军,近些年来的装备更新频率已经不慢,但相比强敌来说终究还是有些差距。
就比如正飞在天上的这个全球鹰,就没什么可以拿来对标的型号。
而更麻烦的,还是别人在地缘层面占据的优势太大了。
在地图上看可能还没什么感觉。
但如果放在地球仪上,就会发现华夏周围几乎遍布美军基地。
而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对方明摆著就是来侦察和挑衅,但在国际法上却找不出半点问题。
不管怎么应对,都只能吃个闷亏。
想到这里,祝学军的念头不由得飞回到了几年之前——
尽管他至今仍然不知道事件全貌,但自己测试过的技术转眼间出现在国外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战果,与此同时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又出现了离奇的误炸……
很难不把这些事情关联起来。
作为军人,他明白保密条例的要求,从未把自己的猜测和任何人说起来过。
但面对此情此景,祝学军也难免开始思考。
地空导弹或者战斗机拦截这种手段,在和平年代几乎没有操作空间的手段。
况且,防空防空,十防九空。
就算再怎么先进的防空系统,如果只是被动应对,那早晚也要出现漏洞。
而如果能想个办法,干扰,甚至误导对方的航线……
似乎是更加可行的对抗方式……
第1100章 反制无人机的思路
就在祝学军陷入思考的这短短几分钟时间里,显示器上的目标航迹便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报告!”
操作员注意到两名领导都没有盯著操作台的方向,于是大声汇报导:
“目标突然向西转向,正在远离边境空域!”
樊荣建和祝学军闻言均是面色一喜,迅速重新坐回到指挥台前。
然后发现果不其然,那个让人感到难以处理的高空目标竟然主动转向并降低飞行高度,显然是准备迅速脱离探测范围。
“这是……被我们吓走了?”
前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露出有些惊讶的表情。
“单单一部战场监视雷达,不可能发挥出这么大的威慑力……”
祝学军这会也没太想明白情况,但还是摆了摆手回答道:
“对方突然离开,说明要么是已经实现了侦察目标,要么是侦察目标已经脱离了范围……”
樊荣建明显轻松了不少:
“那说明……我们不是侦察目标?”
到目前为止,他们只打开了一部64N6E雷达,而远程警戒雷达的信号价值并不高,至少不值得大动干戈,专门起飞一架战略侦察机来进行探测。
“大概吧……”
其实到这会,祝学军心里已经有了一些猜测,就是美国人这趟有些无厘头的飞行恐怕是和载人航天任务有关。
而之所以这会赶著撤走,也是在避让飞船返回的路径——
毕竟,大家有冲突归有冲突,但面子上都还过得去。
哪怕美国人,也不愿意在安全问题上冒险。
但上级没有明说的情况下,他也只好把猜想憋在心里,向樊荣建下令道:
“不管怎么样,赶紧把情况通报上去……”
而另外一边。
东风航天城方面,也在大约二十分钟后收到了来自金城军区的情况通报——
大家毕竟不是同一个系统,这会解放军本身的指挥链也不甚通畅,因此并没有那么快的反应速度。
“报告总指挥,那个疑似大型侦察无人机的目标,已经向西离开了危险空域范围。”
尽管常浩南之前就说过,对方应该探测不到什么重要信息,但真到了这个时候,大家还是难免松了口气。
“看起来,美国人这次是无功而返了……”
总指挥缓缓坐回到指挥席上,语气中带著些许欣慰。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沈俊荣表面上否认,但翘起的嘴角说明他只不过是在开玩笑而已:
“飞船在上一圈要进行变轨准备返回,疏勒站和飞船之间的控制和反馈信号,他们应该还是能捕捉到的……”
说完之后,旁边又有几个人跟著笑了出来。
毕竟,测控信号这东西几乎属于完全公开的范畴。
相当于美国人花了大力气,结果只拿到了打个电话就能得到的信息。
怎么看都不亏。
其实按照原本的计划,疏勒测控站除去测控信号以外,确实需要肩负一大部分的通信任务。
但得益于青鸾卫星群的工作,这部分功能得以被暂时转移到镐京进行。
而那里,自然是处在探测距离以外的。
不过,轻松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对于这里的大多数人而言,还远没到可以真正放心下来的时候——
现在已经是京城时间的四点一刻,距离神舟五号的降落时间只剩下一个多小时。
因此,在确认紧急空情不会对飞船再入大气层产生威胁之后之后,众人便陆续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过了有一会,沈俊荣忽然再次来到常浩南身边:
“浩南同志,你觉得面对这种情况,能否通过干扰卫星定位系统的方式误导目标航线,以实现对这类侦察方式的反制?”
“啊?”
常浩南听完之后,直接就是一激灵。
这个思路,很容易和四年前他在巴尔干那边的操作联系起来。
然而沈俊荣那会已经离开科工委,按理来说不应该知道那件事中的细节才对。
不过,后者只当常浩南脑子还没转过来,当即解释道:
“金城军区那边后面又补了个更详细的情况说明,在报告最后提了这么个设想。”
直到这会,常浩南才注意到,沈俊荣手里正拿著一份比刚才更厚的报告。
这才松了口气:
“原理上可以……不过难度很大。”
“首先是GPS定位系统目前已经在更新第三代,军码的加密水平比上一代高了几个档次……如果只是单纯压制性干扰,那依靠地面设备的功率优势,或许还有可能实现,但你说误导……”
他摇了摇头:
“要么,我们能通过某种方式直接获得相关参数,要么就是在破译水平……包括算法和计算设备两个层面都取得巨大的突破,否则很难实现。”
四年前他能导演那一场惊天误炸,实在是诸多巧合之下实现的极小概率事件。
不可能指望再复现一次。
而且,就算是当年,也多亏了干扰对象是几颗航弹。
JDAM作为低成本的一次性用品,在很多地方都是能省则省。
哪怕对方换成战斧巡航导弹,都不可能取得那么完美的效果。
而无人机,还是单价上亿美元的无人机……
不可能只有一种航迹规划模式的。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