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94节
“忘了你也是在两边兼任院士了……”
屈良生略带无奈地摇了摇头,接著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这下子,我倒是成了拖后腿的咯……”
常浩南顺势上前,准备扶起屈良生的另外一边身体:
“就是分工不同,哪有什么后不后腿的说法……”
却被后者给连著旁边的工作人员一起挣脱了:
“行了行了,小刘你先去开车就好,我还没老到路都走不动……被你们俩这么架著,让人看见还以为是老头子犯什么错误被带走了……”
说完整了整脖子上的领带,继续道:
“陆院长刚才也没说,但是会有车在前面带路,所以咱们只要跟著就好……”
……
从大会堂,到三里河路52号,甚至连弯都不用拐。
沿著长安街和复兴门内大街一路往西,就到了。
总共也就两公里左右的路程。
所以,没过多长时间,常浩南和屈良生就已经坐在了科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
而陆永祥也如他所说,并没有让他们等待太长时间,很快就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实在不好意思……我主动提出来的见面,结果把你们二位给扔在这了……”
他一边脱掉大衣外套,一边向二人道歉。
当然,谁也不可能真为了这点小事怪他。
因此三人很快进入正题。
“常院士,之前院士评选阶段,我看过你提交上来的材料……其中有一份是说,你们已经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过电磁轴承技术了?”
陆永祥开门见山。
这一下子,常浩南倒是有点懂了。
电磁轴承是未来超高速旋转机械当中的必要的支承元件,而对方主攻的流体传动领域,正好需要这一类设备。
“没错,我们是有这方面的应用向研究。”
他回答道:
“不过,具体项目的话,目前只是用在一个联合研发的外国发动机上面,而且还留有机械备份,主要是用于收集用户数据,所以还没有在我们自己的型号上用过。”
“原来是这样……”
陆永祥语气虽然平淡,但从表情上看,常浩南的回答反而让他感到几分惊喜:
“不知道常院士是否方便透露一下,你们是如何解决在超高速转动过程中,因为负荷过大而导致的转子寿命问题?”
电磁轴承本身,其实研究已经算是比较成熟了。
但这总归是个附件。
轴承能支持几万甚至十几万每分钟的转速,不意味著轴承负载的设备也可以。
尤其电磁轴承因为没有刚性接触,因此从根子上就必定存在更严重的陀螺效应和振动干扰,而且在超高速下转子在工作转速范围内需要通过多个临界区,控制逻辑还要比传统轴承更加复杂。
也难怪陆院士会如此急切。
不过,常浩南却苦笑著摇了摇头:
“没什么不方便的,因为我们根本就没解决……”
“嗯?”
“啊?”
对面的两位院士同时一惊:
“那你们是怎么通过的寿命和可靠性测试……”
常浩南见状赶紧解释:
“我们选择电磁轴承,只是单纯为了提供一部分电力,以及减少零件个数而已……”
“所以,SeA650其实只有一号支点,也就是最外面的那个风扇上用了电磁轴承……这方面陆院士应该了解一些,风扇的转速远远低于压气机和涡轮,一般只有每分钟几千转,巡航情况下可能还要更低,所以并没有径向载荷方面的压力……”
听到这个回答,陆永祥和屈良生的目光黯淡了一瞬间。
不过,很快就重新恢复了原样。
毕竟都是院士级别的大佬了,本来也不可能单单指望著别人喂现成的。
“情况是这样。”
这一次,开口的是屈良生:
“我和陆院长目前正在研究与超高速旋转设备配套的电磁轴承-柔性转子系统,不过金城那边在这方面的软硬件基础都比较差……如果从头开始建设,那必定要消耗难以估量的资金和时间,所以我就想,能否和常院士你合作,顺便也可以利用一下贵集团现有的经验以及测试平台……”
对于这种操作,常浩南倒是很熟。
只不过,之前一般都是从他这边发起的而已。
“超高速转子……如果我们未来在新一代航发上面打算全面使用电磁轴承,那确实也有需求……”
思索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
“但我想知道,二位从事的这个研究,原本是打算应用在什么方面上的?”
陆永祥和屈良生对视了一眼。
“超高速离心机……或者更直接点说,就是提取高浓度核燃料!”
第1116章 大大黑鱼?
第1116章 大……大黑鱼?
常浩南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会被别人惊得连杯子都端不稳。
好在里面的茶水已经喝了一多半,这才没有因此而湿身——
常浩南上辈子倒是有所耳闻,华夏在五六两代离心机上确实依赖过一段时间的进口设备。
所以对于先进铀浓缩设备的研究,倒是不太感到意外。
但核能技术发展到21世纪,对于核燃料的浓度需求其实早已经非常宽松了。
出于成本、安全和环保考虑,核电站用的燃料棒,平均丰度一般都在2%-5%之间。
哪怕高一些的,也基本不会超过10%。
肯定和“高浓度”不搭边。
一般只有武器级浓缩铀,才会达到90%,甚至95%以上。
但众所周知,华夏在96年7月29日进行过最后一次核试验之后,核力量的发展和建设就进入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平稳阶段。
说直白点就是核武库规模没怎么涨。
一方面是这东西的建造和维持成本确实太高,有限的军费还要发展用途更普遍的常规力量。
另一方面,华夏这会只有区区几十枚东风5A能打到强敌本土的主要区域。
单弹头不说,精度也非常抱歉。
至于剩下的……
基本型东风31严格来说只是远程弹,只能够得到少数目标。
巨浪1本质上接近东风21,射程还不到3000公里,而09II核潜艇的性能也不足以突破岛链进入发射阵位,只能算是解决了有无问题……
之前弄回来的几架图160航程倒是够远,但空军涉核岗位才刚刚开始训练和建设,也没来得及形成战斗力。
况且非隐身机的生存能力……
总之就是核投送能力极为有限。
而下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扩!核!
那都是常浩南重生之前的事情了。
再者说,人们一般也不会管核弹用的原料叫核燃料。
因此,他甚至再次确定了一遍:
“核燃料?”
“还是高浓度的?”
面对常浩南的反应,对面的两个人并没有感到意外。
很明显,并不是第一个人表现出如此的诧异了。
“没错。”
屈良生点点头:
“当然,整个计划现在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甚至连预研都算不上,我们研发的新型离心机,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先导部分而已。”
这会,常浩南好像也有点转过弯来了。
“所以是……”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平伸出手,比了个缓缓向下的手势。
几乎只有一种情况,会让核反应堆用到武器级浓度的燃料。
就是核潜艇。
相比于动辄几万吨的核动力水面舰艇,核潜艇的设计显然要紧凑很多,不可能预留出足够进行换料操作的空间。
因此,俄亥俄或者德尔塔这类早期核潜艇所用的低浓度堆如果要换料,那么就必须经历一次大规模的“开膛破肚”
成本高耗时长不说,关键是难免伤筋动骨,对操作人员和潜艇本身的安全都很不利。
因此,一些新型号的核潜艇干脆在设计时就考虑让堆和艇同寿,这样在整个服役生涯内都无需再费二遍事。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