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杯战争开始的旅途 第1078节
从者召唤什么的,这种东西对御主而言似乎已经久违了。
说起来还是挺有趣的。
当初的迦勒底可以说是什么都缺,不仅缺少战斗力,更缺少魔力。
于是便陷入了一个糟心的死循环之中。
没有战斗力便没有办法在特异点投入更多,但如果不尽快解决特异点的问题回收圣杯、那迦勒底也不会有充足的魔力。
总之,仔细想想当初的确处在一个相当糟心的情况之下。
而本来据说重叠在冬木市上的两个破碎的特异点之中的圣杯理论上来讲应该是能回收的。
然后就这么没了。
2004年的特异点之中的圣杯貌似在一场战斗之中被波及、摧毁,这直接导致了特异点的崩毁。
至于1994、处在同一位置的那个圣杯则被完全榨干、粉碎。
最后回收的仅仅是冬木市地下大空洞与爱因兹贝伦家的技术结晶存在的爱丽丝菲尔小姐。
而后来,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特异点被解决,迦勒底内部的‘科研人员’越来越多,来自各个时代的天才全都加入了后勤行列。
在大幅度改良了迦勒底的状况后,现在的迦勒底可以说是不缺魔力了。
而在贤者之石的缔造之下,即便是在特异点之中也不用顾忌魔力的缺失,而御主也能真正意义上的放开手脚、不用时刻呆在从者的身边。
战术的改良、更新换代。
迦勒底内部也正在发展、重振曾经所拥有的繁荣。
在特异点之中,迦勒底甚至已经能提供无比富裕的战斗力、独自形成一个绝不容小觑的势力。
而在这种状况之下,从者召唤好像已经是一个很久都没有举行过的仪式了。
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讲,如今的迦勒底并不缺少什么正面战斗力,而后勤也并不缺少。
在巴贝奇这种精通计算的从者的支援下,观测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不用那么吃力了。
但现在,仍然有一份困难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那便是关于迦勒底未来的发展问题。
虽说如今仍然处在人理烧却的灾劫之中,但在少部分人眼里、关于未来的日程却已经被提了上来。
也就是说,如今的迦勒底应该如何是好?
当时,作为阿尼姆斯菲亚家的重要设施,天文台本身是受到各个魔术组织还有联合国管控的。
无论是从者召唤还是灵子转移,像是这样的东西都是需要报备的。
虽说为了拯救人类的未来、解决人理烧却这种灾难,如今的迦勒底完全将这种条例抛在了脑后。
但是,一旦人类的历史重新恢复,那么迦勒底势必会成为眼中钉。
不是藤丸立香还有达芬奇他们对那些人抱有恶意。
但这就是事实。
或许是出于贪欲、又或许是出于某种警惕心。
总之,因为迦勒底本身所持有的各种技术已经足够引起重视了,而包括时钟塔在内的这些组织显然不会希望这个本来隶属于某个家族的大型魔术工房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甚至,他们还会采取强行控制手段也说不定。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迦勒底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独立。
彻底脱离时钟塔、成为一个近似半公开但却又秉持着魔术师们特有的隐匿理念的组织。
而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抗衡那些家伙的战斗力。
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什么,如今的迦勒底并不缺少正面战斗力。
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但是,想要从各个魔术组织之间幸存、甚至是作为一个毫不逊色的独立组织存在,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战斗力。
依靠从者构筑出的战斗力就像是空中楼阁一般。
一旦降灵术方面出现问题,那就会满盘皆输。
而对魔术师们……甚至是对人类而言,最值得关注的东西只有一个:知识。
因为只有知识与智慧才能铸就底蕴,只有这些属于人类的知识才能相互碰撞、铺就出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
但很显然,现在的迦勒底天文台就连成立都不过十多年的时间。
底蕴?
那玩意根本没有。
发展?
不吃老本就不错了。
不管从什么角度上来看,底子实在是太薄了。
在这种情况下,藤丸立香他们得出的结论便是‘充实’。
简单来讲就是什么都要、什么都可以研究。
只要不触犯普世道德,那么什么都可以,像是巴贝奇这样的人物完全可以继续追求他生前的理想。
而海伦娜也可以在空闲之余继续与她认知中的‘伟大之魂’进行沟通。
至于其他人那就更简单了。
斯卡哈提供了原初的十八卢恩符文、梅芙提供了古老的欧格玛文字。
甚至,海伦娜还从第六特异点抄了一批阿萨辛教派所收藏的咒术书籍。
而这些所构成的便是迦勒底如今的‘底蕴’。
很杂、甚至就连学派都没有完全分好,但的确能引起一部分注意。
也许是震慑、也许是拉拢。
反正如何运用这部分底蕴是后来需要考虑的。
而现在,立香他们需要做的便是继续充实。
而仅仅只有这些仍然是不够的,至少在立香自己看来不够。
现在的迦勒底仍然需要继续收集,无论是魔术还是文化。
“阴阳术、仙术、萨满教义……算了,实在是想太多了。”
行走在廊道之中,藤丸立香不由苦笑起来。
在此刻,他甚至觉得自己好像有些贪婪了。
甚至就连神明祭祀仪式都想要抄录一份下来。
而就在走到拐角处时,他听到了不远处传来的吵杂的声音。
那些对从者召唤仪式感兴趣、亦或是单纯为了以防万一、保护自己这个御主才到来的从者们已经在这里集合了。
但明显看得出来,这一次的人数比以往更多。
因为就连巴贝奇那巨大的躯体都赫然在列。
“你们说,海尔辛这一次会召唤出什么?”
可能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特别忙的缘故,海伦娜不由伸了个懒腰。
她左顾右盼的样子可爱极了。
甚至会让人忘记她这个形态的年岁。
“奥本海默……”
然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样一个声音。
“什么?”
当海伦娜循着声音望过去的时候,见到的却是一个白色的、看上去无比无辜的狮子头。
“没什么,我说像是对科学有着独特见解与杰出贡献的人物。”
幕间:迦勒底派系
事实上,像是海伦娜与爱迪生这样的对话其实并不在少数。
他们之间的窃窃私语并不算是开头,而且也绝不是结尾。
而且隐约之间,迦勒底的从者们似乎都有了与众不同的立场。
在迦勒底之中,他们根据自己的出身、学识与信仰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派系。
比如说爱迪生、特斯拉还有巴贝奇他们便是光明正大的科研派。
这里指的所谓科学(science)概念早已与这个词在现代所指的常识含义相去甚远,甚至回归了其原本指代的含义。
所谓科学(science),东西方都将这个词定义为对于世界的认知(scire)。
这是一种已经系统化的知识,而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孱弱的人类对这个世界、对自己所接触到的一切有更好的了解。
甚至是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而对于一般人而言,因为他们的生活从来都接触不到更高层次的东西。
所以对他们而言,这种知识系统是被定死的,无法更新换代。
但科学家们却不一样。
从古至今,科学家们都充斥着勇于探索还有质疑的精神。
好像对他们来讲,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固定’的知识。
地心说可以被推翻,禁忌可以被打破。
所谓常识、所谓的科学知识系统从来都不牢固。
上一篇:让你当面壁者:你反手投靠三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