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么混血种

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么混血种 第237节

特喵的,这写的啥呀?

顾北一脸懵逼地看着古籍上的文字,发现,自己刚才好像错怪昂热了。

这确实不能怪昂热文化低,因为就算是找个文化高的来也不一定能读懂。

这压根就不是中文啊。

顾北正抓耳挠腮一筹莫展之际,耳边突然响起了诺诺的声音:“着此书,记吾之所得……”

顾北勐然转头看向诺诺:“你看得懂?”

诺诺两根手指头比了比:“懂一点点。”

顾北:……

看到顾北沉默,诺诺还以为他是不信,于是解释道:“这是大篆,西周晚期普遍都是这种文字,有时候翻译古本会用到,我就学了一点点。”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都给顾北听无语了。

大篆也懂,古挪威语也懂,合着你特喵是步步高点读机吧,哪里不会点哪里?

不过吐槽归吐槽,诺诺会大篆这种文字确实是一个意外之喜,不光是顾北,连昂热的脸上都露出笑意,因为如果诺诺在这里就将古籍上的内容翻译出来的话,他完全可以记下来,回到卡塞尔之后再复述出来。

虽然已经一百三十多岁,但头脑还是一样的棒。

顾北也没有辜负昂热的期待,直接就把古籍塞到诺诺手里:“念。”

老实说,顾北对于这里边的内容还挺好奇的,毕竟是能够和他的命运牵扯到一起的东西,怎么想也不是什么简单货色。

至于昂热在一边旁听的问题,已经被他选择性忽略了。

这东西怎么说也有卡塞尔的一份,如果不是理查德,说不定还被藏在某个家族等着顾北去抄家呢,让昂热听听也没啥。

诺诺也不含湖,接过古籍,开始逐字逐句的念起来。

大篆其实算不上某种单独的字体。

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与籀文,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也包括其中。

而狭义上的大篆指的是籀文、遗存石刻石鼓文。

这里用于书写的是籀文。

“今,天星荒诞,恶兽横行,着此书,记吾之所得,若后人所得,当承吾之志,光大人族,陈国人族李耳,书与后人。”

“不是,等会,谁!?”

听到作者的名字,顾北一个激灵,差点原地蹦起来,昂热也呆愣在原地,他就算是个英国老,对于这位的大名也是耳熟能详,毕竟能在西方影响力上比肩至圣的天朝古人,也就只有这一位。

诺诺强撑着咽了口吐沫,她刚才念过去还没察觉到,现在再回过头去想,顿时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样,张不开嘴,发不出声音,良久才勉强吐出两个字来,回答了顾北的问题。….

“李……耳……”

顿时,三人陷入了良久的沉默,连顾北也不在急着去听古籍下边的内容了,一老一猫一女三人全部都沉浸在那个振聋发聩的名字里。

李耳。

就算是只说名字也有很多人知道他是谁。

更不用说,他另外一个响彻云霄的尊称。

老子。

天朝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梦蝶的那个庄子并称为“老庄”。

后来五斗米教的张陵参考老庄黄老之学,吸纳神仙长生之术,成立了道教,老子就被道教尊为了始祖,称“太上老君”。

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未成就至圣的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相邀,着《老子》,也就是后来的《道德经》。

老子的思想对天朝的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于权术而言,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于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于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

《庄子·养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他的传世作品《道德经》,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

《道德经》共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

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天朝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着,同时也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着作之一。

在西方,老子与至圣孔子齐名,被类比为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又吸收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成为古希腊哲学三贤。

一般人们认为,西方的苏格拉底相当于天朝的孔子,是启发智慧的。

但论知识量,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却都不如亚里士多德,毕竟后者是古代记载中无所不知的人物,但是苏格拉底留下的核心思想,影响力却大放光芒。

同样的道理,老子着述不多,但思想影响力却是不可比拟的。

老子与孔子,都是天朝文化的灵魂。

16世纪时,《道德经》被翻译到西方,先后译成16种文字。

在德国,《道德经》的德文译本有82种,研究专着700多种。

德国哲学家来布尼茨,根据老子的阴阳学说提出了二进制,认为《河图洛书》是“宇宙最高奥秘”,他给阴阳八卦起了个西方名字“辩证法”,于是“辩证法”成为了西方哲学的灵魂。

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将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演绎地淋漓尽致。

西方知识界学习老子思想成为潮流。

当然,这里没有说老子比孔子的影响力上,这两个人根本不处在同一个领域。

讨论这两人孰高孰低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因为他们都是天朝古代惊才绝艳之人,他们的思想不同,道路不同,但都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照亮历史的一朵绚丽的烟火。

而现在,这两朵烟火中的其中一朵,正慢慢绽开在三人面前,距离这个时代如此之近。.

200.自传

李耳,李聃,老子。

天朝哲学思想的先驱。

相传,这位道家的创立者曾经还担任过至圣孔子的老师。

但是与汇编了《六经》,并且有门人收集语录,编纂为《论语》传世的孔子不同,老子并没有什么代表性的作品,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确定是老子作品的,只有一部左右不过五千字的《道德经》。

但即便如此,也让老子的名字响彻世界。

这不光是对老子才华的承认,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道德经》这本书中所蕴含的思想的先进性。

只单单一本《道德经》,就让老子位列世界文化名人之中,很难想象,如果还有其他阐述思想的作品传世的话,老子的声望会达到一个怎样的地步。

像孔子一样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甚至和孔老夫子抢一抢第一的位置?

也不是没可能。

而现在,能够实现这种情况的东西,就在三人面前,就在诺诺手中。

虽说昂热活了一百多岁,见多识广,可哪见识过这种排场?

说实话,当初出土冰海残卷的时候,他都没有这种既激动又不安的心情:“这个李耳……还不会是我想的那个李耳吧?”

顾北感觉嗓子发干,咽了一口唾沫:“他可能是那个李耳,但是说他是那个李耳有点不太可能。”

你搁这搁这呢?

诺诺被顾北一句话从情绪中拖了出来,翻了一个白眼,昂热的心情也因为这无厘头的一句话有所缓和。

顾北调动神念恒定自己的状态,然后冲着诺诺抬了抬下巴:“继续,这个李耳是不是我们想的那个李耳,就看后面的内容了。”

而且,顾北心中的好奇心也愈来愈重了。

如果这本书的作者这么就是老子李耳的话,那么这本三千年前的古籍,怎么会和自己的命运有所牵扯?

顾北猜测,不,是肯定。

他肯定,一定和这本古籍中的内容脱不了关系。

诺诺点了点头,继续翻译小面的文字。

——

我出生于陈国苦县,父亲是宋国的司马,后来楚国攻宋,父亲被暗箭射死,母亲带着家中仆卷辗转到了陈国相邑,生下了我。

听说我出生时,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

因为两只耳朵很大,所以母亲给我起名为“聃”。

我的大名,李聃。

由于我生于庚寅虎年,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意思就是“小老虎”。

江淮之地,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

久而久之,我的大名,也变成了李耳。

非是自夸,我自幼聪慧,静思好学,经常缠着家里的护院,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的故事。

母亲对我是极好的,请来了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当我的老师。….

老先生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我的每一个问题都能从老先生那里得到答桉。

首节 上一节 237/4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霍格沃兹:开局融合凤凰血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