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么混血种

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么混血种 第238节

有一日,老先生在授课时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我问先生:“天为何物?”

老先生答:“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我不解,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

老先生复答:“清清者,太空是也。”

“那,太空之上,又是何物?”

“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之上又是何物?”

“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

“清者穷尽处为何物?”

“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这是先生第一次没有解答我的问题。

夜晚,我用同样的问题问了全家的人,但是没有人给我答桉。

坐在房顶上,仰头看这漫天都是日月星辰,那天上之天到底是什么呢?

黑暗中似乎有巨兽掠过。

又一日,老先生教授道:“**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

我问:“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

先生答:“皆神所为也。”

再问:“神何以可为也?”

再答:“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

“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

“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回到家,我再询问家中之人,依旧无一人能答。

这世间的运转,到底是何道理?

再一日,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

问:“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

答:“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

“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

“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这个问题,家中之人亦不能回答。

于是我四处求教相邑的名士,足迹踏遍了相邑的土地。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则祸己。”

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

先生反问:“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

我再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

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三年,先生不能回答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多。

商老先生本就是名士,他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即便我拜访了相邑的所有士人,遍读了相邑里所有的典籍,却依旧没有答桉。

我已舞勺之年,这些年来,除了商老先生以外,没有人能够再回答我的问题,而即便是老先生,大多数时候也是将答桉推到没有记载的古籍上去。

我虽然没有放弃学习,但每天很多人的时间,是坐在房顶上,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后来,经过商老先生的介绍,我被引荐给了周都的太学博士。

周都,比之陈国要更加繁华的地方,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那里一定会有人解决我的问题吧。

在母亲依依不舍的眼神中,我离开了家中。

三日之后,我抵达了周都,拜见了博士,入太学之中。

太学的课程涉猎范围极广。

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

《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

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

我在太学中学习了三年时间,学会了很多。

后来,太学博士又推荐我进入守藏室为官。

守藏室是周都的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这下当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又用了三年,通读了守藏室内的所有藏书,没有遗漏,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渐臻佳境,渐渐通晓了礼乐之源,明白了道德之旨。

三年后,未满二十岁的我任职守藏室史。

天下文人,皆知我名。

但是,我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这个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天上之天有何物?

神明因何而存在?

在明白了很多东西后,这些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答,相反,他们更让我困惑了。

我终日沉浸在这些问题的思考中,茶不思,饭不想,但我没想到,我还没有得到问题的答桉,就发生了一件将我所学的一切全部推翻,甚至让我开始怀疑世界的事情。

——

“所以……这是一篇自传?”

顾北皱着眉头,看着诺诺一点点慢慢将帛书翻页。

因为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能让这本帛书完整保留到现在,但是翻阅的时候还是要多加小心,防止损坏。

昂热还在边上一点点梳理文章的内容,他的文化水平是不错,但是文言文这种东西是天朝人刻在骨子里的本能,天朝人只要打眼一看就能猜个**不离十的文言文,对于西方人来说无异于天书。

顾北抓着头发道:“这故事也没什么特殊的啊,和《史记》里的记载差不多啊,难不成这是老子写的一本自传?那这应该是世界上第一本自传体了吧?”….

顾北嘴里说些有的没的,诺诺翻开下一页,没有急着翻译,而是顺着顾北的话说到:“至少,我们确定了这个李耳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位老子,而且,故事的重点应该还在下边,在那件推翻了老子所学的一切,甚至让他怀疑世界的事情上……”

“……你觉得会是什么?”

昂热也反应过来。

三人对视一样,异口同声:“龙。”

一个能够让博学者对于自己所处的世界产生怀疑的事情,那必然就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

那种无与伦比的冲击感,甚至比混血种第一次知道炁这种东西的时候要更加震撼。

顾北催促到:“快,下边呢?”

诺诺低下头去,翻译起接下来的故事……

——

那一日,灵王唤我入宫。

会面地点在王的书房,我抵达的时候,王正在批阅奏章。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好批阅的,如今的形式已经修建明了,诸侯自立,王畿所属越来越小,国将不国,大周气数已尽。

那些所谓的奏章,不过是诸侯们为了麻痹周王,释放出来的一点点迷雾。

王上自然是明白这些的,不过这么些年却依旧坚持稳定着王室的存在。

我知道,灵王是在守着姬家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至少,这块布不能因为他掉下去。

王看到我,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的笔,指了指一旁的蒲团:“先生坐。”

我端然落座。

王问我:“先生可知如今的天下?”

我犹豫了一下,点头称是。

王慨叹:“大周,危矣。”

我不知道说什么,如果是别的臣子,这个时候应该抱着王的大腿,哭喊着自己誓要与王上共进退。

就是不知道他们的心里真正的想法是不是这样就是了。

但是我不会这些。

我自入朝以来,就一直与书为伴,守藏室史是个清净活,也不用和朝堂上那群酒囊饭袋勾心斗角,平白耗了心神。

所以我和其他人之间好像在无形之中隔了一层厚厚的障壁了。

不过这样也还好,我乐得清净。

但也不是没坏处,就比如现在,我思考着是继续呆立着不动,还是跪下抱王的大腿。

好在王没有给我抱大腿的机会,他从位置上站起身来,拉着一张蒲团,坐在了我的面前。

我们靠的很近,中间隔的距离连一张方桌都放不进去,我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王。

但我并没有心思去看王的脸,因为在王坐下的一瞬间,周围的侍卫也一起动了,他们围成了一个圆,将我和王圈在其中。

我问:“王,你这是……”

王摇了摇头:“你现在有两种选择,第一,立刻转身离开;第二,听完我说的话,然后帮我一个忙。”

好家伙,我这辈子还没见有人求人帮忙的时候这么豪横的。

首节 上一节 238/4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霍格沃兹:开局融合凤凰血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