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将夜:吾为当世仙

将夜:吾为当世仙 第64节

  酌之华问道:“陈先生,能赢吗?”

  莫山山坚定的说道:“此战,必胜矣!”

  冲天火光,恍然间坠落于马匪群中,离得近的马匪,沐浴着火光,发出了凄厉的哀嚎。

  陈玄看着那未曾消散的半道神符,说道:“修道年来二十五载,倒是不曾,仗剑杀一个,人头满地打滚!”

  仙道贵生,可他今日,为那死在马匪手中的冤魂,来讨要一个公道。

  为生存求火而杀人,就得做好被杀的准备,无错,可当被杀时,也不应当喊出什么天道不公!

  “剑去!”

第91章 行走在北风中的太平道人!

  盈盈火光,弥漫天际!

  道人仗飞剑而去,剑长三尺,气出三尺,六尺之剑,腾挪于方寸之间。

  无论是多么精壮、悍勇,杀人不眨眼的马匪,触之者即死!

  数百骑的马匪,顷刻间少了,八十有余。

  那不惑境界的马匪头子,颤颤巍巍的说道:“这这.这究竟是何人啊?”

  在荒原上厮杀多年,攒下了好大一份基业的马匪头子,这一次受了那位贵人的雇佣。

  本以为就是抢夺个粮草,吓一吓这墨池苑的弟子,他怎么也不会想到。

  居然会碰见,这等知命手段,虽修为微末,可纵剑千里,取人头的话本子,也没有看过,逢人也没少吹嘘过。

  可当马匪头子,真的看到这纵剑取人头的手段时,还是吓得心神具碎。

  聚在山岗上的马匪,四散而逃,想要逃离这必死之地。

  两腿的人,是跑不过四条腿的马,可四条腿的马,也跑不过道人的飞剑啊!

  剑气纵横剑,有剑鸣声,颤抖如龙吟虎啸,那晦暗晦明的天穹下。

  马匪皆是人头落地,在雪地上满地打滚,没了主人的马匹,限于来自生灵的本能,依旧狂奔不止,上百马匪,就被这发了癫的马匹,踩死在了蹄子下面。

  运粮车队伍旁,燕军校尉间道人,施展如此玄妙神通,也是激动的喊道:“诸位,建功立业,就在今朝,且随我冲杀!”

  两百燕军骑卒,自运粮车附近,朝着被那道人,一人杀得溃散的马匪冲杀而去。

  燕国数次败于唐国之手,可打一打顺风仗,还是相当的拿手。

  残阳如血,马匪奔逃!

  陈玄感知着那道,快要完全消散的火符,曲指一弹,言道:“既要消散,何不燃尽其罪业?”

  “狂风,招来!”

  那本来要熄灭的盈盈火光,忽然间暴涨,火符借了狂风,朝着那片山岗烧去。

  冬日的雪地,在火光中消融得一干二净,那些马匪尸首,在这火光中,付之一炬。

  陈玄左胳膊上绑着的那三指宽的黄色布条迎风飘摇,双袖内灌入了狂风,好似天上谪仙,行走于荒原上。

  火光随之也是冲天而起,陈玄转身而行,念诵道:“福祸无门,唯人自招”

  袅袅道音,回荡在这荒原上,那柄未曾染血,却沾了两百余马匪的秀剑,落于陈玄掌心内。

  墨池苑院诸生,看向陈玄的目光中,充满了敬畏,如此玄妙手段,即便是她们老师,王书圣或许,也是多有不及。

  然而这时身着符甲的神殿护教骑兵,渐次而起驱散了,那些正在追杀马匪的燕军。

  在联军中地位最低的燕军,自然不敢与神殿骑兵抢功,只得是幸幸离去。

  只是那些神殿骑兵,却不敢让脚下的战马嘶鸣声,吵到那个在如诉如泣的风中行走的道人。

  陈玄扯掉了左臂绑着的黄色布条,将其

  送入了这呼啸北风中。

  三指宽的黄色布条,在这迎着呼啸北风,被这呼啸北风,送到很远的地方。

  狼狈不堪的燕军骑卒,回答了粮车旁,放弃了那唾手可得的战功。

  莫池苑诸生,见此亦是愤愤不平,神殿骑兵如此抢功,神殿莫非就不管上一管吗?

  天猫女说道:“神殿骑兵抢夺了,你等追杀马匪的功劳,你们就这般退了吗?”

  燕军校尉看了眼天猫女,说道:“不退,又能如何,神殿向来如此。”

  今天敢与神殿抢功,他日就会成为,与魔宗余孽勾结的罪人。

  神殿骑兵代神殿行事,神殿可是昊天在人世间的代言人,昊天大老爷都不管,谁又能管得了呢?

  墨池苑诸生沉默了,白塔尚能让她们举步维艰,那神殿又该如何呢?

  莫山山走到陈玄身旁,施了一礼,说道:“多谢陈先生相救,若无陈先生仗剑而行,恐怕这运粮前队,必定是死伤惨重。”

  “那半道神符后,我已是念力枯竭,无法施符。”

  那半道神符,已是她的极限,若她为知命境界,又何须让陈先生,一人行险呢?

  陈玄受了莫山山这一礼,说道:“本该如此,神殿骑兵来援,后队之危,应该也解了。”

  “金帐王庭受灾的牧民居住的地方快到了,今夜就暂时在此停歇吧!”

  酉时末,燕国的军卒们,从车上将营帐卸了下来,开始安营扎寨。

  墨池苑的少年少女们,也是取下了粮车上的粮袋,开始取火造饭。

  ——

  运粮后队!

  唐征西将军舒成,亲率麾下骑军来援,在那危机万分之刻,救下了书院十三先生。

  唐征西军骑军,结阵而行,严阵以待,防范着那隐藏于马匪中的修行者。

  来自天枢处的那位,洞玄境界的大念师赵修,看着退去的马匪,说道:“舒成将军,此此事本该回禀南门观,查一下那符师身份。”

  “可十三先生宁缺,记不得那人的相貌,又该如何是好啊?”

  那是一名洞玄上境的符师,其施符手段之玄妙,不像是没有师承之人。

  而且书院十三先生,看到了那符师的相貌,只是他很好奇,书院十三先生,既有颜瑟师叔,书写的神符,于此危机关头,为何不用呢?

  书院诸生也有几人,在此丢掉了性命,剩下的也大多,受伤不轻。

  甲胄在身的舒成,看着远远观望的神殿骑兵,说道:“或许这些马匪,本就是为了十三先生宁缺而来。”

  “曲妮大师虽然蛮横,可却也不敢,在天谕院副院长的眼皮子底下,派遣洞玄境界的修行者,袭杀书院弟子。”

  “胆大妄为,却不敢行以杀戮,这便是白塔曲妮。”

  赵修微微点头道:“可此事该如何追查呢?陛下那边,必然会问起,天启元年的那件旧事,不见得有错。”

  天启元年,帝国的王位发生了更迭,陛下先是出征,征讨荒原不臣。

  后巡游于清河郡,镇压那些存在了,将近千年的遗老遗少。

  宣威将军满门抄斩,便是在那时发生,无论是书院、亦或是南门,都坐视那件灭门惨案的发生。

  那是永夜将至的大恐怖啊!

  舒成看着不远处,烧的一干二净的粮车,说道:“赵兄,甚言啊!”

  “书院十三先生宁缺,只能是书院十三先生宁缺!”

  “书院不可以出现一个通敌叛国的余孽,为夫子的亲传弟子。”

第92章 西陵光明离幽阁奔长安!

  西陵,桃山!

  桃山背面的陡峭崖壁上,光明神殿留在这偌大桃山上,最后一位能够在神殿议事中,说得上话的红衣神官,拿着掌教下发诏令,行走在陡峭的崖壁之上。

  桃山之北,是为幽阁,崖壁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其中瘴气横生,又有千百年前的阵法交织,时至今日,还未曾听说,有谁掉下深渊后,能够从中走出。

  这里是幽阁,曲径通幽,却是囚禁之所!

  唯有那些极罪恶之人,方能被送入幽阁中关押,死亡对于幽阁中的罪人,是一种无法企及的奢望。

  红衣神官嗅着萦绕于幽阁中的血腥味儿,脚下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也唯有裁决神殿的黑衣神官,才会对异端,施以最残酷的手段,用以震慑世人。

  幽阁两侧那昏黄,终年不曾熄灭的灯光忽明忽灭,这是昊天的光芒,也无法照耀到的地方。

  不知走了多久后,红衣神官驻足而停,在这幽阁的尽头,那崖壁的缝隙间,居然有几缕昊天的光芒,落入了幽阁内。

  那是一方木栅栏,一方平平无奇,看上去一踹就会倒下的木栅栏。

  可这一方木栅栏,却困住了神殿,有史以来最光明的光明大神官。

  红衣神官虔诚的看着,那个一身黑衣,手握昊天经典的老人,神情激动的行礼道:“昊天不灭,光明永存!”

  “大神官,您当年并未看错啊!”

  “那并非是冥王的儿子,而是冥王的女儿,唐天启元年,在宣威将军府被灭门的当夜,隔壁通议大夫府,有一名女婴诞生了。”

  光明大神官从未看错,冥王的影子,的确在唐天启元年,降临了长安城。

  他虔诚着信奉昊天,向往着光明,如今冥王的女儿来到了这人世间,神殿岂可安坐于此呢?

  背对着红衣神官的老人,缓缓的转过了身子,老人的目光显得格外的平和,但那一双能够看穿人心的双眸中,满是无限的光明。

  老人看向了那透过崖壁缝隙间,落入此间的几缕,平和的说道:“我从未看错过,那是昊天,给予我的启示。”

  “你不去主持光明殿事务,为何又要来此呢?”

  他相信光明,所以不会怀疑,若是怀疑,那他又怎会相信呢?

  老人对光明的信仰极为虔诚,哪怕是被打落了天启境界,囚于幽阁十五年,亦是如此。

  红衣神官的神情有些忐忑不安,他说道:“启禀神座,前些日子,夫子招收亲传弟子一事,扰动了人世的安宁。”

  “据查书院十三先生,便是宣威将军之子,而与宣威将军之子,一同去往长安的正是那晚通议大夫府内的小女婴。”

  “我光明神殿信奉光明,背剑人无影神官、持铃人无声神官,看门人无名神官,皆往唐国长安而去,欲诛杀冥王之女。”

  为了光明,死又有何妨呢

首节 上一节 64/1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英雄?那必须是我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