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143节
要援兵,要钱粮,然后打赢了军功自然要往高了算,不能以寻常贼寇待之。
这是明显的伎俩。
童贯也认为如此,但心中隐隐有不安。
十节度就算要凸显梁山威胁不小,做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是有些过火了。
一路溃败,一路接近溃败,陆路粮道被断……
这是明显往大败的路子上走。
公平的说,童贯在古往今来的宦官中是一个真有本事的。
宋朝的宦官体系很怪,在大内的宦官,地位低,实权低,俸禄待遇低。
但宦官有上进之路,可以从军领兵。
从仁宗朝开始就如此,神宗朝有一个节制十几万大军的李宪,到了徽宗朝又出了个因为军功封王的宦官童贯。
但宦官没有自己的军队,他领的是禁军,他也是在禁军的体系内获得军功和地位,和宦官体系无关。
就象是宋朝的宗室也能出仕一样,宗室只是他的背景和标签,而不是他的助力。
宦官也是一样。
其实这是相对高明的作法。
主要原因是宋朝有强大的士大夫力量,富弼刚对天子说要废了对方,文彦博和皇帝说大宋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而不是和百姓共治。
强势的士大夫能把宦官老老实实的压在体系内,而不是自成体系,这和汉唐还有明朝的宦官截然不同。
童贯也是确有本领和军功的,最少在其前半生是如此,勤勉当差,获得赏识,提升品阶,带兵立功,一步步向上,一直到成为枢密使为止。
以宦官为枢密,这在宋朝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尽管这在唐朝原本就是宦官的职位。
位高权重,手握兵权。
童贯反而如履薄冰。
他没有到前线领兵,但身为枢密使,一旦失败,责任他肯定有一部份。
朝廷是打算叫梁山消耗十节度。
可不是想叫十节度败亡。
这是两码事。
一旦败的太惨……
对童贯的形象和地位不可避免的有极大的影响。
他们宦官和文官不一样,文官哪怕是党争,了不起不当官,不会丢命。
回乡闲居照样是大佬级人物,对朝政还有潜在的影响力。
宦官一旦失势,无数同辈等着取而代之,也根本无处可去。
他们的根在皇宫,失势后的宦官在皇宫内是个人都能踩一脚,日子比文官难过多了。
所以童贯人虽在宫中赴宴,脸上看似轻松,心却是一直在记挂着郓州前线。
待看到一袭便袍,潇洒若仙的徽宗时,童贯脸上也堆满了笑容。不能叫官家看出不对……
惟愿能传来好消息。
“你们几个来了,自己找地方坐。”
赵佶心情很好。
这一片园林区域还没有彻底完工,主要是缺乏一些点景造型的山石。
大体上已经是完成了。
亭台楼阁山光水色都极为出色。
夏初时在这里休闲消夏,实在是一个好去处。
哪怕逼死几十万人,浙东路一路全失,在赵佶看来还是值得。
倒是遗憾的是因为方腊造反,山石运送停止了,这反而是赵佶最难忍受之事。[]
坐在左侧下首的是皇太子赵桓,然后是郓王赵楷,这是赵佶最喜欢的儿子,灵秀机巧,极为得宠,赵佶将皇城司都交给了郓王,这在大宋也是绝无仅有之事。
搜suo45:9*7[七5050[
这导致赵桓觉得自己的太子之位不稳,走在哪里都有一种坐立不安,愁眉苦脸的感觉。
然后是肃王,景王,济王,益王等诸王,他们都在二十左右,青春年华最好时因为靖康之耻被俘虏,不象赵佶和赵桓父子死亡都有纪录,这些亲王被俘后待遇很差,生卒年都不详,估计在北方也活不过多少年。
诸王下首,身形高大,颇有些孔武气息,眉宇间颇有刚毅之色的是康王赵构,此时年十五六,正是少年意气之时。
此时的赵构和十几年二十年后的赵构也确实是两个人。
少年习武,身体康健。
性格坚毅,意志强悍。
而且很有章法,有见识,有手腕,有执行力。
眼光也确实很强。
中兴的一群将领,都是赵构亲自于万军中认可能力,然后一直提拔向上,成为方面大将。
也包括他认为忠诚的几个,包括张俊这样的庸才在内。
确实是对赵构本人忠心耿耿。
赵构的个人能力,甩南明的诸王一百条街。
南明弘光帝有赵构一半本事,不光南明不会亡,还能杀回北京。
此时的赵构更是有点雄姿英发的感觉,武艺本事,谈吐,仪表,包括身高都是在诸王中一等一的存在。
在金人临城,赵佶父子惊慌失措时,肃王等被迫去金营求和,只有赵构是主动前往。
到了金营,比武较艺,射术骑术都远超常人,令金人大开眼界。
加上仪表堂堂,谈吐过人,且从容镇定。
金人怀疑赵构的皇子亲王身份,将他送回,令宋廷再送一个过来。
后来又叫赵构回去,此刻情形大变,赵构看出东京不保,父皇和皇兄也要被抓,于是果断决定出逃……
这个决定算是救了赵宋。
没有皇子,南宋也是群龙无首,很难推出一个叫的有人信服的新君人选。
其后没有几个月赵构就监国,后来就顺利称帝,他的合法信也无人怀疑。
赵构的变化来自扬州之变,金军突临,行在大乱,赵构差点被擒,因为仓促间受到惊吓,赵构还就此阳痿,从此丧失了生育能力。
这一夜的惊吓和危险彻底毁了曾经还有点英气的赵构,也可能赵家的人都这样,从骨子里就没有什么坚强武勇的基因,受到惊吓和打击后,懦弱的骨血占据上风,此后赵构根本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了,只想能偶安一隅就好。
赵构之下,就是祈王,仪王,徐王,沂王,和王,信王,这还是长大成人的诸王,还有好多个刚封王没几年就死了的,也有封国公的小皇子,还有几个在襁褓之中,有的被抱来赴宴凑热闹,多半都留在各自宫中没有前来。
赵佶的儿子是三十八人,女儿是四十二个。
有十来个还是到金国之后生的。
这人,从生育能力来说完全不象老赵家的种。
宋太祖只有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宋真宗六个儿子,没等他死儿子就只剩下一个。
宋仁宗干脆无子,只能过继。
宋英宗倒是有三子成年,但宋神宗又只有一根独苗,宋哲宗再无嗣而死,这才有宋徽宗赵佶入承大统。
赵佶就是开挂了,靖康之前他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大成人,到金国当俘虏还生了几个。
也是个牛人。
皇子们对面就是帝姬,人数更多。
最年长的是赵玉盘,已经嫁人,嫁的是曾布的后代,二十来岁,正处人生好年华。
帝姬也就是公主,是赵佶改的名,可能觉得更有韵味。
二十来个十几岁到二十左右的帝姬,正都是青春年华之时。
论长相则是无有差的,赵佶本人长相过关,毕竟赵家在唐中期就发家,富贵快三百年了。
有钱就有资格选择。
从先辈就是挑的美艳姬妾生下后代,眼前这些帝姬也多半是侧妃所生,都是挑的世间最美丽的女子为妃,生下来的女儿怎么可能差?
其次是荣德帝姬赵金奴,年近二十,刚嫁国初大将曹彬的后人。
接下来是顺德帝姬,茂德帝姬,仪福,顺德……
最引人瞩目的是柔福帝姬赵缳缳,年龄并不大的少女,身形刚刚长开,身姿容颜却是压过了所有在场的帝姬们。
她的五官精致而高贵,肤色白皙的耀眼,给人润泽无暇之感,哪怕是在帝姬群中,她也是最为引人瞩目和令人嫉妒的绝世美女。。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家内宴,恐怖王伦
赵缳缳虽美,在场的不是她的兄弟,便是姐妹。
要么就是宦官。
毕竟深宫大内,外臣无法进入。
因此也无人过多注意这个柔美动人,美到不可方~物的少女。
待赵佶举杯时,诸多皇子,帝姬,宦官们也是赶紧举杯应和-。
但多半人只是浅浅一尝就放-下了。
宋人还是秉持着分餐制的传统,每人面前都有一个大的几案,摆放着看盘,果碟,干果碟,以及佐酒小菜等等。
宫廷宴席和达官贵人家宴流行起“看果”“看菜”,只看不吃,相当于主人家摆阔。
很快,第二轮菜肴上来了,由荔枝、龙眼、香莲、榧子、榛子、松子、银杏、梨肉、枣圈、莲子肉、林檎旋、大蒸枣12道干果组成,也属于“看果”。
第二轮菜肴叫缕金香药,由脑子花儿、甘草花儿、朱砂圆子、木香丁香、水龙脑、史君子、缩砂花儿、官桂花儿、白术人参、橄榄花儿10盒鲜花组成。缕金香药的作用是让空气变得清香怡人。
缕金香药撤下去后,第三轮菜肴上来了,叫雕花蜜煎,由雕花梅球儿、红消儿、雕花笋、蜜冬瓜鱼儿、雕花红团花、木瓜大段儿、雕花金桔、青梅荷叶儿、雕花姜、蜜笋花儿、雕花橙子、木瓜方花儿12品蜜饯。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