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163节

很多百姓的房舍,农具,种子,都是这样抵换来的。

梁山收的也不少,六四分的也多,借的多的还有七三分的。

但梁山没有一文钱的苛捐杂税,治下的农田都是水利好,肥力足,家家户户都是丰收,外头的田亩,平均一石半到两石,就算是丰年的收成。

梁山的地,三石算普通,三石半还行,四石也很常见。

去年最多的亩产是五石半,简直是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要知道,亩产最高的江南地方,地是好地,还有河泥上肥,精心细作,还不缺水,能到五六石的亩产也很不得了了。

梁山这里,平均三石以上,加上地亩分的多,哪怕交出六成还有七成粮,一家最少也得有个十几石粮剩下。

等他们还清债之后,一年最少二三十石,好几千斤粮。

就算有五六口人,畅开肚皮吃也肯定是吃不光了。

梁山也是向来以市价收粮,贸易司专门按外地粮价征收,不叫梁山治下百姓吃亏。

出售一些粮食,换来的便是衣袍,家俱,药材等必须品,生活质量自然会上去一大截。

原本的七州之地,养鸡,猪,牛,羊的也越来越多。

甚至还有不少人家养了马,这种金贵东西,在王安石变法时可是害惨了不少普通百姓,为此破家的人家还真不少。

整个梁山境内,都是弥漫着一种难言的气质。

柴进想了几天才突然恍然大悟。

这东西,就叫希望。

人人都是对未来有着希望。

不论城里的市民还是集镇村落里的百姓,都是对未来抱满着希望。

他们也是敢花钱,不象别处的百姓,就算偶尔丰收,家里多了几石粮,也是得储存起来,防止疾病,灾年对他们的打击。

战战兢兢,谨慎小心。

如履薄冰。

而梁山治下则不光是百姓富足,地方治安良好,交通发达,还有医疗,教育,这些百姓最关注最着紧的东西,也是样样不差。

大环境下,人和人都容易互相影响,整个群体也就容易产生昂然向上的群体心理,梁山治下,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游历数日后,为了不耽搁行程,柴进等人也是继续赶路了。

青州这里距离掖县五百余里路程,一路急赶也得三天多的时间。

这还是道路状况良好,马车给力的情况。

换了一般的百姓和行商,最少得七八天时间,甚至十几天。

五六百里路,对当时的人来说算是相当长的远程了。

在梁山这里,也就三四天的事罢了。

而且,车马舒服,毫无颠簸之感。

车厢里温暖如春,隔着玻璃窗向外看,皑皑白雪,村落人家,炊烟顽童,暮归途人,给人一种旅行的享受感。

这个时代,估计也就梁山这里可以了。

接近掖县时,路上的车马渐多。

连续多日晴好,附近各县多征了一天徭役,动员几千人,将州道和县道上的残雪打扫的干干净净。

不光是柴进几人的两辆马车,公共马车的数量也多了起来。

年前这一阵子,商人要盘帐,催债,最后进一次货,比农人要忙碌的多。

一车车的公用马车,估计九成都拉的各地的商人。

另外便是普通的马车也多了起来。

有的是车厢一体,并未安装玻璃,有的就是形制普通,没有经过抛光打磨上漆,看起来普通的多。

礼宾司的人看看窗外,笑道:“这些马车都是普通民用版,营造司面对整个十二州售卖,最低版的连车窗也没有,价格是二百贯,配玻璃窗的三百贯,最高的镀银版的是五百贯.~。”

饶是柴进是大富豪,此时也是有些咋舌。

一辆车几百贯钱……

不过转念一想,玻璃,镀银,磨光上漆,车身也更精致华贵些,五百贯也不算贵。

柴进是没有家小亲人。

要不然也会买上一辆给家人用。

柴家虽然落魄了,柴进随身带着的金银细软也值二十多万贯,可比一般人都强的多了。

几百贯的马车钱,算不得什么。

“咱们七州之地,现在有钱人也并不少。”

礼宾司的人一脸含蓄的微笑,接着说道:“虽说有不少作恶多端的士绅田主是被查抄了田产和家财,但为数并不很多。咱们梁山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杀人,有不少并未作恶的,咱们是按价赎买农田,这帮人得了大量的钱财,都是先搬到城里住,也有不少搬到梁山以外居住的,咱们也不会拦着不给走。郓城大战之后,还有不少人搬了回来,故土难离啊。这些人有钱,无田,又不给买田,所以多半是投资工商买卖,俺们梁山治下,别的不敢说,论工商贸易,真的是大宋境内第一……”

柴进连连点头,表 搜索四5^97.7-50㈤0+ 示明白!

梁山贸易司,营造司早就准许私人入股,或是自己组建工坊,承接营造司下发的工程。

相关的产业极多,只要有心,想办法从外州雇来工匠,发财只是指日间事。

也怪不得柴进沿途过来,看到的州县都是无比繁华。

似乎人人都是有钱人。

这就不足为怪了。[]

一个普通工匠,因为地方发达,工匠稀缺,在营造司的一天也能赚二三百钱起步,而且相比较来说更稳定,还有很多有形和无形的福利,比如分房,发放物品,给予奖金等等。

外头的工匠,高手一天三四百甚至五六百钱,一个月近两贯钱收入,一年二十贯以上。

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

普通工人,一天也是一百五六十文钱,比起梁山之外一天五六十钱左右的收入,也是要高出两倍到三倍之间。

大宋别的州县,一天六十钱也就够买主食,隔几天还能吃点荤腥。

但要积累家产,就得几代人的努力。

几间瓦房要几十上百贯钱,要得一家几代人攒钱才够。

然后衣袍,家俱,这些家产也得几十贯。

若家中有人生病什么的,一夜破产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有从牙缝里抠出来一枚枚铜钱,尽量俭省,以十年为单位,才能负担的起大宗开销。

梁山这里,完全不同了。

若俭省些,两三年就能在城中买房了。

翻新旧屋,一年就足够了。

五年时间,房舍,小院,家俱,衣袍,这些必须品就备办齐了。

若是能投资个小工坊,或是入个股,一年几十贯上百贯也很轻松。

这类小商人小工坊主不光有,还在不断的持续增长。

各州,县,都是越来越繁华。

新加入的五州,也有不少到旧七州游历的,只要来转悠过的,心里都是火急火燎恨不得(钱吗好)立刻加入其中。

“用俺们大当家的话来说,这就是一业兴,百业兴,田产,矿业,营造,交通,治安,厚生,这些是一通百通,咱们只要把戏台搭好,不愁没有来唱戏的人。七州,十二州,八百军州,其实是一样的。朝廷治理天下,要紧的不是做那些有的没有的,就是将框架打好,规矩立好,剩下的就是日常的维护。结果呢,朝廷架子没搭好,只能拼命敛财来维护修补,负责维护修补的人又没有管好,更进一步使框架歪斜……这样一来,尽早有一点就得塌了!”

提起大当家,这个礼宾司的官员也是满脸的崇敬。

他们虽然没有那些商人,工坊主,高手匠人一样大发其财。

但他们都有职田补贴,就算是刚入职的“斗食吏”,论收入也不比工匠们差多少。

升到一等吏,也等于一个小商人。

加上隐形福利,社会地位……很少有吏员对商人们赚钱感到眼红,最多小有羡慕。

辞职去当商人,工坊主的,几乎没有茅。

大当家对他们够好了。

“你们大当家确实是出色之至。”

柴进也是由衷赞了一句,接着看看窗外,又问道:“怎么这么多车马在这种天气和时间往掖县赶?”。

第一百三十四章 纷至沓来,格物学院

“倒是巧了。”礼宾司官员笑道:“咱们大当家在掖县建了一座格物学院,专学物理,算学,几何学,地质学,水利学等学科。最近,有好几位大儒都赶到了掖县,因为格物学院要做几样大试验。”

“格物学院,大试验?”

柴进这前朝皇室,绿林大豪,越发感觉自己的脑子是不太够用了。

“格物……”柴进思索一番,笑道:“这好象是二程的学说?”

二程,便是神宗年间逐渐成名的“洛学”的两个首领人物,程颐更是在哲宗年间成为帝师,洛学成为显学。

但徽宗年间,因为反感旧党,支持新党,王安石的荆公新学仍然是朝廷最认可的新学,当政的蔡京等人,都是曾经的新党成员,自是推崇新学。

此外还有周敦颐的“廉学”,张载的“关学”等,都是北宋中后期的显学。

其中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在其身后成为千古名字,激励着后来者。

不过,一切学说,到了宋理宗年间都是消亡或是被取缔。

只有二程和周敦颐的理学传承了下来,并且被朱熹发扬光大。

朱熹也是第一个因为学术著作成就被封为国公的存在。

且大收版税,成为巨富。

且为官政绩也不怎样。

理学在南宋初开始成为显学,在南宋末占绝对统治地位,到了明朝更是显赫一时,一直到阳明心学的出现。

心学在清初到中期都占优,但出现了相当多伪心学信徒,只讲万事从心,不象理学家那么刻板律已,结果间接促进了清朝吏治的堕落腐败,也是令人哭笑不得。

清中期到末,理学回流,又出现了诸多理学信徒。

首节 上一节 163/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