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165节

设在莱州的格物学院,来历就是如此。

表面上就是一个为了格物,为了打造技术人才设立的学院。

但各种学说均有,真正的核心就是两字:格物!

一切均为了格物!

这个学院,原本就是营造司和矿务司,交通建筑司牵头,还有贸易司在后头大力支持。

这几个司,都要涉及到营造和建筑,贸易司则是希望营造司能造出更多更好的商品,当然也是鼎力支持。

至于王伦在后头推波助澜,那就更不必多提。

为了格物,算学和几何学,物理,化学,还有地质学,这几门学科就是格物学院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另外就是天文学,水利学,以及道,墨,法,等各家学说,也包括逻辑学,哲学等各种课程均有。

学员都是从梁山各州,县的中级学堂毕业的优秀学子。

语文,算学,物理,几何,都要考在最优等才有机会入学。

至于教授,那就更难了。

王伦搜罗天下,才找到一些勉强合格的教授。

有的是数学专家,这方面最好找。

南北朝时,还有祖冲之这样的数学大家,华夏的数学基础不算弱,只是没有形成传承有序的数学著作,没有大学传承,一切都以按兴趣来研究。

华夏之大,人口之多,聪明人多也是一点不奇怪。

但多半的聪明人都去研究儒学,在孔子画定的圈子里做学问,这真的是悲哀。

就算如此,前有祖冲之,北宋时也是有楚衍,杨辉,贾宪等数学大家,特别是贾宪,他的贾宪三角,增乘开方法,都是在当时极为先进的数学理论,到了南宋就出了个秦九韶,他的“数书九章”也是划时代的作品,有很多极为出色的数学定理和概念。

只可惜,没有大学,也没有专门学院,研究和巩固这些数学学说。

浪费了这些聪明人的才智。

如今当然不同。

梁山是重金礼聘,大宋还真的不缺研究数学理论的顶尖聪明人。

几个大数学家的弟子也不少。

王伦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用简洁的白话文语言来阐述数学,因此在上岗之前,这些大数学家还得学王伦编的白话版语文书。

几何学也是数学分支,一样有研究几何的高人。

还有地质,水利,都有高人研究。

王伦穿越前还以为华夏是一片空白呢。

缺点就是,原本这些学说就晦涩难懂,加上文言文阐述,简直是难过天书。

都得把他们的学说以白话文重写,然后去掉些玄学部份,形成各学说的教材。

这学院,框架不就起来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儒不满,格物致知

最难的还是物理学人才。

压根没这个学科。

好在现在是北宋徽宗年间!

距离神宗年间不远。

神宗年间,有一个妖孽般的聪明人横空出世,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水利,医药,经济,军事,营造,无所不精,无所不通。

还有一部奇书横空出世,那便是留传后世千年的“梦溪笔谈”。

此书涉猎极广,一般的人看都看不完,看也看不懂。

沈括却是在当官之余,顺手就写了。

普通人不要和聪明人比,会气死~。

沈括的官职是做到了龙图阁学士,没错,和包青天一样,要进两府为执政,学士-官职是基础。

然后是翰林学士,权知三司使,后来被弹劾出外,任一路安抚制-置使。

他的官职,再向上就是参知政事或同知枢密,也就是两府执政。

在地方已经是最高层次了。

做官到这个地步,是朝中几万文官的梦想。

但在北宋神宗年间,沈括名声不太好。

一则无诗才,管你杂学样样顶尖,诗才不行也是白搭,算不得顶尖文人。

和同时代还在世的欧阳修,范仲淹,苏东坡父子三人,王安石这些顶级的大儒级的高官相比,沈括黯然失色。

此时的人,可不知道杂学的 FFF备佣群㈧74㈨97712 重要性。

惟诗惟词,王安石的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用的巧妙之至,引得时人追捧,惊叹。

王安石的新学也成为当世显学,王荆公和晏公,欧阳公,范文公,这些人才是读书人的最佳模板,躲在地窖苦修资治通鉴的司马光都远远比不上,更别说沈括了。

各种学术成就,能比一个“绿”字的精巧用心?

除了杂学出色,诗赋不行外。

沈阳在政治上就是个墙头草,新党得势他就钻营新党,旧党卷土而回,他就依附旧党。

毫无真正政见,在当时是很受人鄙视的行为。

另外,此人就是有名的妻管严,在后世是好男人典范,舔狗榜样,在宋朝……你连妻子也管不住,降服不了,如何叫朝廷诸公和天子相信你有能力管好万千生民百姓?

沈括最终未入两府,政治上的不稳定,还有畏妻如虎,是最主要的两个原因。

其学术成就真的不小。

数学上是发现了隙积术,会圆术,物理上是磁学成就不小,以人工磁化的办法做试验,改良改进指南针。

沈括比较了指南针的四种装置方法:水浮法,碗沿法,指甲法和悬丝法,指出悬丝法最优,并做了相应的分析。

沈括通过观察实验,对小孔成像、凹面镜成像等原理作了准确而生动的描述,他用“碍”(焦点)的概念,指出了光的直线传播、凹面镜成像的规律,并把光通过“碍”成像称之为格术,即现代光学中的等角空间变换关系。

另外就是发现了声学的声波变频和共振现象,在梦溪笔谈里有试验推导过程。

还有化学上的以石油为墨,以及胆水炼铜。

地理学,水利学,地质学,都有涉及。

天文观测,改修历法,则是沈括做的最大成就。

毕竟曾经是大宋的提举钦天监。

因为其学术地位和名气,还有官场上的职位,沈括在世时的弟子就不少,此人现在逝世不到三十年,当年弟子还真的有不少。

而且是天文,水利,地质,物理,化学,数学方面都有,有的是沈括指点过,有的则是跟着沈括学习过,有的就是纯粹跟着沈括的著述学习。

还好,有这么一批人在,物理和化学教授也算是有人了。

他们好歹学了十几二十年,给这帮中学生往前带一带的本事还是有的。

王伦也是搜刮记忆,准备了几本物理,化学,几何,地质,生物学的教材。

要不是穿越带来的记忆力超群,他想凭当年求学时的二把刀水准复制这些材料也是绝无可能。

梁山和王伦都是极度重视格物学院,人力,物力,师资,学院建设,可谓软件硬件都是一把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原本在境内也无人说话,但游历了一圈之后的杨时等人不干了。

要说小学堂也罢了,除了王伦的语文识字教材外,梁山这边也就是给原本的各种童蒙读物加了句读。

句读原本也是读书人特有的本事,从小训练,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了。

那些古籍,文言文,生僻字,加长句不断,看起来简直是难过天书。

就是要这么难!

识字算读书人?

当然不算!

要不然,商号里学买卖的伙计也算读书人了?

那些在衙门里抄抄写写的小吏也算读书人?

给人写信,算卦的也算?

就是要设一个门槛。

文言和白话就是门槛。

还有各种用典,各种生僻字,对经义的各种解读,一本论语那么点字,相关的注释几十万言,大学,中庸,春秋,毛诗,都是一样,薄薄一本原经,各家注释解读几十万上百万字。

一道道门槛把“识字”和“读书”区分开来。

其实有句读基础,加上标点符号根本就不难。

而且竖行字也是被王伦改了。

竖行不利于阅读。

就这个简单的理由。

原本竖行是因为早年是刻竹为简,一根根竖简你只能竖着刻。

现在都有雕版印涮加白纸为书了,还要竖着,只能说习惯难改。

梁山教材,一用横版,二加标点符号。

三,算学,语文,学这三门课都是用白话。

教材都是王伦“编著”出来。

科学就是一些入门的东西,与其说是教知识,不如说是打开孩童对科学现象的兴趣之门。

除了这三门,百家姓,千家诗,三字经,还有幼学琼林也都教。

毕竟家长们也就知道这些。

天天上学,一问千家诗不曾学,对对子不会对,难免会叫百姓失望。

首节 上一节 165/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