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地球大融合

诸天地球大融合 第185节

开国六王、淮西勋贵,江浙文人都是朱标的太子班底,结果开国六王死的都早,而活下来的东瓯王汤和,又是个不管事的年纪又大在洪武二十二年就会凤阳老家了。

江浙势力的儒家第一人帝师宋濂洪武十年就告老还乡了,浙东势力就此从朱标的身边衰退了。

而李善长推荐的老乡胡惟庸,因为和朱元璋玩起了君权压相权的纷争,被彻底的玩死了,一起死掉的还有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这倒也不是冤枉了他

就这样朱元璋或主动,过被动的干掉了他给自己儿子朱标安排的东宫势力。

是不是很秀,然后他对朱标的解释是,我在给你除刺,实际上就是因为东宫的势力失衡了,朱元璋才动的手,六王要是不死的话他是不会动手的。

不管怎么说东宫的阵营是玩完了,然后朱标自己又玩起了另一组的东宫。

他将自己的妻舅凉国公蓝玉,督察御史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这些人又聚集了起来成了自己的新班底。

文武官员和淮西勋贵又都配齐了,和之前朱元璋给配的那些人相比也就差了一筹而已,但也是当时的人杰了。

结果朱标短命呀,壮年而亡,朱标刚死他的班底就被他爹一气全给除掉了,也就是明初四大案里面的蓝玉案。

要是朱标不死的话,蓝玉案是不可能发生的,而且朱棣也是不敢造反的,因为打不过呀,蓝玉要能入武庙的话最差也是七十二将的上流之列的。而朱棣,最多也就是七十二将的中流档次,也就和蓝玉案牵连的定远侯王弼、颍国公傅友德是一个级别的,甚至还有所不如的。

而现在朱标马上就要死了,死因是风寒,风寒呀,这是从古到今中国第一致命的疾病,而朱标实在什么时候得的风寒呢?

就是在考察长安是否可以作为国都的时候,劳累过度得了风寒,之后没有休息直接从长安一路返回应天府,疲劳加风寒就这样一命呜呼了,然后就是朱允炆上位皇太孙了。

现在卓群就带着人出现在了慈庆宫里面,朱标已经再让人给自己穿上衮冕九章了,他知道自己要死了,但是死也是要有仪容的,他不允许自己在死后被人摆弄穿衣,他要在死前就把太子的衮冕九章穿好。

卓群看着这个朱标,长得很像潘越明,有点《孔雀东南飞》里焦仲卿那种温文尔雅的样子,不管是和谁说话都是彬彬有礼的样子,即使自己快要死了也是如此。

在穿好衮冕九章之后他还对着那些帮他穿衣的人一一行礼道谢,那些人一个个都是眼圈赤红的回礼,谁不敢看他。

卓群就大大咧咧的出现在慈庆宫里,坐在人群的最后,吃着个苹果,在哪里瞧着朱标。

朱标对突然出现的人有些好奇,人类呀即使是快死了,但是还是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的。

刚才那里是没人的,慈庆宫里的人我都认识的,可这个人我没见过的,他穿的衣服我也没有见过,他是谁。

朱标脸色苍白的看着卓群,卓群也在那里吃着苹果看着朱标。

“你是何人,孤未曾见过你。”

朱标说话的时候面色潮红。

这是慈庆宫里的人才看见卓群。

“你是何人,为何出现在太子宫中。”

几个侍卫立刻拔出了腰间的剑站到了朱标的面前,将他护在身后。

“今天是什么年月了。”

卓群看着朱标问道,至于那几个侍卫他还真没有放到心上,在他看来都是些土鸡瓦狗之辈,插标卖首之徒。

这话是夸张了一些,但是却不是大话,卓群看的出来这些人的身体素质,也就和最早的高大壮他们差不多,都是普通人的级别,他单手就能全都解决掉。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不知道为什么朱标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他就是回答了,他对这人有些说不清的信任。

“四月二十四了,这么说你明天就要死了呀。”

卓群吃了俩口苹果就把苹果放到了桌子上,看着朱标说到。

“大胆,居然敢诅咒君上。”

那几个侍卫拿着兵刃冲了上来,抬手持剑就作势下劈。

卓群摇了摇头伸手一抓,就把领头的人抓了过来,扔了出去,其他的几个侍卫也都一样扔了出去,而卓群是动都没都一下。

“莫要伤了他。”

朱标看到那几个人出手就立刻说到,他担心坐着的这个人会受伤的,这几个侍卫都是朱元璋从锦衣卫里精挑细选的,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

第十五章 经历三大案的朱标

你放心,我不伤人的。”

朱标的话还没说完,那几个侍卫就被卓群扔出去了。

朱标看着护在自己面前的内宦和宫女摆了摆手,“你们都下去,他要杀孤的话早就动手了,你们是拦不住的。”

朱标说完话那些人没有一个动的,还是站在朱标前面,死死地盯着卓群。

“下去吧,没有我的召唤不可过来,都下去!”

朱标看着这些人平静的说道。

这些内宦和宫女互相看了看,只能应了一声事,就面向着朱标退了出去,把殿门关上了,不过人也没有走远,就在门口呆着。

“你到底是何人,为什么说我明日就要死了。”

朱标斜靠在床上看着卓群问道。

“我,我是誰现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明天就要死了,就没有什么想说的么?”

卓群没有回答自己的身份,他想知道朱标现在是什么想法。

一个人在明确的知道自己死亡时间的时,候会做什么呢,他想看看朱标的表现。

卓群之前洗了一个澡,睡了一觉,休息了一天时间才过来。

在睡觉前就和人说了如果朱标死了的话就立马告诉他,再把朱标的尸身偷过来,治好他,让他活过来。

要知道人在心跳停止后,大脑还是有意识的,我们平常说的死亡就是心跳停止了跳动。从科学角度来讲,当人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人的身体里面还存在一部分的能量,可以维持身体各个部件运转,而且大脑也保持着清醒。但是这种状态并不能维持很久,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当人们体内的能量耗尽,大脑也就不工作了,这时候人们就会失去意识,你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可是在极乐空间死亡的概念就是这种,这种大脑不再工作,脑细胞全部死亡,在他们看来才是真正的死亡。

所以要是朱标在卓群睡觉的时候断气的话,卓群他们是可以把他救过来的。

要是让朱标不是的话,卓群就是最大限度的改变了大明的世界了,能得到一大笔的时空点,来填补在极乐空间和日本沉没这俩个世界的亏空。

这俩个世界卓群过去了却没有对世界做出什么改变就回来了,没改变就是没有时空点,两亿的时空点花了出去都没有回本呢,要是这个世界也没有什么收获的话,卓群下一次的开启新世界可能就要等很久了。

不过现在朱标还有不到一天的寿命,他想知道朱标现在在想什么。

“我若死了,凉国公也会死吧?”

朱标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的那些弟弟都压不住凉国公的,而凉国公,又过于的骄傲自矜了,又兼喜好将年轻有为的军中后进收成义子,虽说是为了提拔他们,但是也太多了,我父皇在我死后为了后继之君着想是一定会铲除他的,不只是他,我的东宫班底也无人能留下的,一定会掀起大案的。”

卓群看了朱标一眼,“你倒是很清楚你的父亲会做什么。”

“怎么可能不知道,从洪武十年开始,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哪一个案子不是经我的手办的,我父皇想做什么想怎么做,除了我母亲就我最知道了。”

朱标话刚说完就开始大咳起来,他咳嗽的时候,卓群都隐约能听到他肺部那个空空的响声,再看他的面色潮红,就摇了摇头,扔给他一板阿莫西林胶囊。

“你这是风寒犯肺了,加上忧思过度,无法好好的休息,难怪会死了,这个给你是能治疗风寒犯肺的特效药。”

“阿莫西林胶囊?我都快死了,这个药还能有用么?”

朱标拾起扔到床上的阿莫西林看了起来,上面的字他倒是都认识的,但是连在一起他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而且这个材质他也是不认识。

他倒是没有怀疑卓群是要用药毒杀他,因为刚才他看到了卓群的武力,那绝对是在他老丈人之上的,要杀他的话早就动手了,那里还会用药。

“这个怎么吃?”

朱标拿着药左看右看,也不知道怎么拿出来。

卓群走了过去,给他取出了一粒,“这么拿每次一粒,每天三次,用温水送服,吃了药你的病就会缓解一些了,你也能好受一点。”

朱标什么话也没说,就把药吃了下去。

“你倒是胆大,就不怕我是要杀你?”

卓群看着朱标吃了药就坐回了原位。

“你要杀我早就杀了,况且我的身体我知道,今日能起身穿衣,已经是回光返照了,你给的是毒是药都无所谓了。”

朱标喘着粗气说道,他倒是看的很开。

“你真是很有意思的人,在生死面前能向你看的这么开的没几个了。”

卓群看着朱标,眼睛眯了一下,这人已经是看透了生死了,而且和明史上说的那种好好先生的样子有些不同呀。

他给朱标阿莫西林,是想让他好受一点,他要问的还没有问完,还不想这么早的给他治好风寒,再说了阿莫西林也是治疗风寒犯肺的特效药了,就是有些副作用而已么,但是见效快呀。

“这洪武三大案,你倒都是经历过了。”

卓群笑了一下,三大案从洪武十三年就开始了,胡惟庸案是洪武十三年,郭桓案是洪武十八年,唯独这空印案有俩个说法,一个是洪武九年,另一个是洪武十五年,而朱标说他经办了三大案,也就是说,空印案是发生在洪武十五年的。

“经历过,也下令杀了不少的人,大大小小的官员加在一起,怎么也有近万人了吧。”

朱标的话让卓群有点心惊,近万人,不是说朱标仁慈么,怎么下手这么很呢?

这真是那个仁慈的太子么?

“胡惟庸案的时候,我没有参与,倒是救了一些人,空印案的时候我杀了一些人,郭桓案前期可就是我主办的了。”

朱标面色不变的说道。

他的话说的简短但是卓群却很清楚的知道了朱标对这三个案子的态度。

胡惟庸是为了清除相权,朱标没有参与进去,不过也没有反对,只是救了一些人。

空印案就开始杀人了,杀得倒是不多但因该都是真的有罪的犯官。

郭桓案可是明初最大的贪腐案,大明损失精粮两千四百万担,郭桓可是巧立名目的收刮了民脂民膏的,前期是在杀那些贪官的,听朱标的意思这个时候杀人就是他在主持的。

真是改变了卓群对朱标的一些看法,这位可不是一味的仁慈的。

------------

第十六章 厌恶锦衣卫的太子

这个朱标和历史上那一位有些不同呀。

面对三大案可以侃侃而谈,居然还说出了郭桓案是他一手办的这种话,可真是让人惊讶呀。

要知道朱元璋一直都表示太子不类我的。

而历代雄主对自己的太子都会有一个要求类我,就是像我的意思。

而那些不类我的太子几乎都被自己的父亲干掉了,最大的例子就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就因为汉武帝说他不类我而被排挤,最后造反自尽的。

秦始皇、刘邦、赵匡胤、朱棣、康熙都因为嫡长子“不类我”,而出现过撤换太子的事。

首节 上一节 185/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我回收超级加倍

下一篇:诸天:从玄黄大世界开始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