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地球大融合

诸天地球大融合 第186节

而现在从这个朱标嘴里说出的话,给人一种朱标和朱元璋是一样的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是一种骨子里的凶残,外人是看不出来的,但是这种人发起狠的话,会比那些所谓的狠人,狠出好几倍的。

“郭桓案是你亲手经办的?”

说完这句话话,卓群嘴里小声的念叨了一句,至于说的什么朱标没有听清。

他只听到了上半句,他就点了点头:“郭桓案是我亲手办的,郭桓一党也是我亲手杀的,这种倒卖官粮,结党营私家伙是不能留的,不过我父皇为了给我处理这件事的首尾,处死了审刑官吴庸等人,倒是让我有些不好意思的。”

朱标的话卓群听到了,议会里面的那些人也都听到了。

郭桓案里,郭桓和他的同党可是遍布了整个的六部的,这个案子在前期可是直接的清洗了整个的朝堂的。

六部主官几乎都被杀绝了,各部的堂官也都全员流放的,可以说是对朝堂的大清洗,而这些朱标居然说都是他做的。

这话的可信度是相当的高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朱标是活不久了,卓群又对他进行了催眠,让他的潜意识里认为卓群是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所以现在说的话是绝对可信的,想问什么都可以的。

“卓总,朱元璋出现了,和我们之前的猜测一样,朱元璋过来了,他对他的太子确实很上心,这个朱元璋的长相和传奇皇帝朱元璋里面的角色,长的是一样样的,就是老了点,胖了点,身材很是魁梧,有着虎背熊腰猪屁股的猛将身材,不是那个满脸麻子的鞋拔子脸。”

邓振华在通讯频道里进行了通报。

“朱元璋带了多少人过来?”

卓群使用喉部的通话器问到。

“他带着一大群的锦衣卫,我扫描确认过了,有1000人,已经将东宫包围了,他现在带着几个锦衣卫进来了,快到门口了,需要我们治住他们么。”

邓振华就在宫殿的上空呆着,穿着铁霸王的机甲开启着视觉隐身,谁都没有发现他。

“不许对他动手,我这里没有危险的,我先和朱标聊一聊天,朱元璋现在不用管他。”

卓群在通讯频道里面说到。

卓群斜眼瞄了下门外,那边有不少人都站在门口,透过门上的窗子向里观望,可就是谁也不敢进来。

“看看门口的那些家伙,一个个都想冲进来,但是又都不敢的样子真是蛮有意思的。”

“他们是我的东宫六率,都是我一个一个的挑选出来的,都是精明强干的人物,是不会逊色于锦衣卫的。”

朱标神色淡然的说道。

这时候邓振华也传来了消息,朱元璋到门口了。

“你不是屡次上书要处置锦衣卫么,怎么却拿自己的人和锦衣卫相比呢?”

卓群对这个问题倒是有些兴趣,一个讨厌锦衣卫的人,却说自己的人不逊色于锦衣卫,真是有的意思。

“我讨厌的不是锦衣卫二,而是锦衣卫的办事风格,他们太高调了,尤其是这个第三任的指挥使蒋瓛,他和第二任的毛骧一样太猖狂了,不像是第一任的指挥使,那一位才是真正的高人呀,我查了他十几年,却一点消息都没有,知道么,胡惟庸是这个人办的,但是砍头的人却是毛骧。”

朱标说起锦衣卫的前后俩任指挥使语气和神情都有些不屑。

“毛骧明史上出现的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我们一直都认为这是第一任,没想到还有一个在他前头的,不过也对,在毛骧之前锦衣卫也是神神秘秘的,直到毛骧出手办掉胡惟庸,锦衣卫才正式的出现在朝堂上之前只是以大汉亲军的身份出现的。”

议会里一个研究明史的大佬说道。

“还真是有趣,这里是可以直面历史的,难怪这俩年大宋的电视剧拍的那么好了。”

“谈这些有什么用,那边和我们又不是一个世界,知道这些对我们也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就不能让他问问别的吗?”

议会大厅里新加入的人都在那议论纷纷,觉得卓群问的这些东西都没什么用。

“闭嘴,卓群做什么是不容你们置喙的,我们就是在对他进行心理侧写,进行评估,看看他是否可以和我们合作。”

冯春国看着说话的那些人一眼,冷冷的说道。

他真是很烦这些新来的“年轻人”,一点都不沉稳,明明之前都是很木讷的实干派,怎么一年轻就这么喜欢说话呢?,真是烦死了。

“这么说你不喜欢现在的锦衣卫?”

“是的,不喜欢,他们不该出现在明面上,明面上的锦衣卫有大汉亲军,和边疆各地的卫所就足够了,其他的人身份是不应该漏出来的。”

“所以,你就上书要求停了锦衣卫,是么?”

“对,锦衣卫漏了行迹,那就不能再用了,需要换一个新的名字,新的指挥使,重新把自己埋起来,明面上的锦衣卫用来安放勋贵大臣的子孙就行了,暗地里的锦衣卫才是最重要的监察百官,获取军情,这些才是他们该干的,拷掠百官这种事皇帝的亲军是不能做的,太损伤皇帝的颜面了,而且这些人的手脚还不干净,拷掠百官的人拿,的钱太多了。”

朱标叹了气,说实话他是不想去对皇帝的亲军下手的,但是连续的俩任指挥使,都是疯狗,太损伤颜面了,皇帝的亲军怎么能这样呢。

真是给皇帝丢人现眼。

------------

第十七章 喜法家的太子

你很看重皇帝的颜面么。”

卓群听到朱标三句话不离颜面就问到。

“对于皇帝来说颜面很重要,也很不重要。

乱世出来的皇帝是不要颜面的他们都是横行霸道的螃蟹,颜面都是自己挣来的,所以做事只要实际好处,行起事来不顾颜面,颜面对他们是不重要的。

但是,那些后世之君就不行了,他们都是继承的皇位,一切行事都要讲究名正言顺,身为皇帝是一点污点都不可意有的,他们注重的是颜面,而锦衣卫却是一个会让这种话继位皇帝有污点的东西,你说一个皇帝有了污点会怎么样?”

不等卓群回答,朱标就继续说道:“就像是汉文帝和汉景帝,谁的名声手段也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汉文帝的名声,要比他儿子好那么多?”

卓群没有说话,他知道这是朱标在潜意识里要开始倒苦水了,是呀,雄主的儿子谁没苦水,反正现在快死了,就一起倒了吧,刚好看看朱标是怎么想的。

“想那汉朝皇帝想要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人来背锅的,从来不用亲自下场。

汉文帝刘恒为了干掉薄昭,削弱外戚,能在宫里为他设灵堂,要知道薄昭可是他的亲舅舅呀,说逼死就逼死了,谁去干的宰相张苍,天下谁说刘恒的坏话了。

当时的勋贵领头羊,陈平周勃有拥立之功,刘恒又是如何对待的,陈平身体不好就给了他事务最重的左丞相,将他累死在了相位上,天下谁人说了他的不是,都只言他体恤老臣,重用老臣。

太尉周勃升为右丞相,收了他的兵权,又用问询国事之由,将他免职赶回封地,又让人告他谋反,在狱中又让人对他百般羞辱,才放出来,谁人说了他的不是,只会说周勃无宰相之权?

宰相张苍在位过久,权利过大,他是怎么做的?一个黄龙改元就借用一个小人物和张苍辩驳什么水德土德,就把张苍赶回封地了,九年的实权宰相说赶走就赶走,后世皇帝谁能做到?

而我父亲呢,为了除掉胡惟庸和清洗淮西勋贵势力,就亲自下场去编排什么胡惟庸谋反的事情,这不是再给自己招黑么?”

“知道么,我不是不赞成杀胡惟庸,而是不能让皇帝亲自下手去和胡惟庸掰腕子,这不是在告诉天下,大臣是可以和皇帝分庭抗礼了么,他是掌控着天下兵权的雄主,无所谓的,但是后世之君能出几个雄主,皇帝一旦有了污点,那在天下间的名声可就毁了,而这个污点就是锦衣卫,知道么,锦衣卫就是皇帝的污点,我本来希望锦衣卫是可以成为郅都、义纵、张汤这一类的人物,没想到从毛骧开始锦衣卫成了王温舒,来俊臣这样的人物了,要知道酷吏和酷吏也是不同的。”

“我想要的是法家的酷吏,而不是那种只会拷掠、酷刑、诬告的小人!”

朱标一口气说了一大段的话,心里舒服了不少,这些话门口的朱元璋也都听到了,只是摸着自己的胡子什么话也没说,什么事也没做,也没有让人进来,反而将那些人都驱赶到一边去了。

“你不是学的儒家么,怎么会想要法家的人物?”

卓群询问道。

“你知道我最喜欢史书里的那句话么?”

朱标没有回答卓群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

卓群人都懵了,我到哪知道去,我连你看哪本书都不知道。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朱标不等卓群回答就直接说道,“我其实一点都不喜欢儒家,我的第一任老师是李善长,那时我还是吴王世子,不是太子,他教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儒家和法家的区别,不是什么仁与法,而是儒家要求皇帝成为他们需要的样子,而法家则成为皇帝需要的,我喜欢的是汉朝皇帝手里的法家,是王霸道,而不是德教!”

朱标说完话就靠在了床上,喘着粗气。

“李善长?他好像学的是法家吧?”

“是呀,李师是法家,而且是自学出来的法家,他从小就教我汉书,学习汉家皇帝的东西,到我成了太子后,又助我组建了东宫六率,最后他看出来了我父亲不喜欢宰相,就推荐了胡惟庸做宰相,他在回老家之前说过,胡惟庸是个贪婪的小人,结党营私、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什么坏事都会做的,但是只要拿住证,抓他的时候三五小吏就够了。

他网络的那些党羽也没有什么大用,都是些贪婪的小人,拿到证据依法办了就是,该杀杀,该流放流放,都是很好办的,军队又不可能听他的命令。

他知道自己推荐了胡惟庸是必死的,只求我能保住他的孙儿就行了,我答应了,也做到了,李芳,官至中卫指挥。李茂,官至旗手卫镇抚,都是皇帝身边的亲随,本来我准备再给他们复爵的,没想到我却不行了

可狠的是毛骧那个蠢货,居然拿胡惟庸这件事来为锦衣卫立威,他是立威了父皇的名声也败坏了,真是死不足惜,还有那蒋瓛,不管干什么事都向胡惟庸这个案子里装,所行之事都不是人臣应有之行,居然还想构陷与我,挑拨天家父子亲情,真是胆大包天。”

朱标愤恨的说道。

“所以你就上书要废除锦衣卫?”

卓群瞄了眼门外问道。

“对,锦衣卫就是块擦手用的毛巾,一定是要干净的,不能有一丝的污秽就像是汉代的那些廷尉一样,立身要正,可是他们各个贪腐成性,拷掠百官,要是他们拷掠的钱财是进了内库,我也不会说什么,最多就是清洗北镇抚司衙门,给人一个交代而已,就像汉朝处置廷尉一样。

可是他们拷掠来的钱财都被自己吃下了,还落了一个树矮房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北镇抚的话由,这可不是张汤、义纵这种能威慑天下不法的酷吏,而是王温舒、来俊臣这种败坏皇帝声望,执法犯法的混账。

我想要的是法家的酷吏,可不是这种喂不饱的蠢货。”

------------

第十八章 谁能当太子

朱标这话说的真是劲爆,估计这话是一直憋在心里了,不知道多少年了,这话一说出来,朱标的面色都红润了几分。

看样子是心中的郁结之气消散一些的缘故。

不过谁能想到一个儒家教导出来的太子,最想要的臣子会是法家的酷吏呢!

“那这些话,你为什么不去和你父亲说呢?”

卓群看了一眼门外说道。

朱标斜靠在枕头上,摇了摇头:“父皇,他想将我培养成一个完美的太子,一个仁慈的君王,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仁君岂能用酷吏?”

“你很想要酷吏?”

卓群问道,这个问题很关键,是议会厅里的人让问的,心理评估需要这个答案。

“我不喜欢酷吏,在我看来最适合我的是张释之和于定国这种人物,可惜没有法家没了,就只能来培养酷吏了,当今天下不喜法家呀,可能成为真正酷吏的是一个都没有。”

朱标抬头看着手撑着头,双眼有些迷离。

“李师是最后一个法家了,就是这个法家也是乱世自学成才的,现在五经取士一定,天下就完了,人人都会去研习五经了,就连那些儒家的子弟,现在也是只识五经了,现在也不能说出自己的意见了,所有文章都是要代圣人言,还只能去学习朱熹的东西,一个道德败坏之士的学问有什么好学的,要知道这朱程理学,学的最好的,可是江浙之士呀!”

“我父亲做过和尚,做过乞丐,古之君王无人比他的起点更低了吧,却成为了天下得国最正的天子,就是秦始皇,也是奋六世之余烈,几十代的积累夺得的天下。

其他历代开国的君王最差的也就是汉高祖刘邦了,可那也是读书识字做过亭长的人呀。

而我父亲不是呀,他是放牛娃出身的,一个大字都认识,做和尚的时候就是为了一口饱饭,连经文都不会读,他是在做军队里才学会了写字。

他尊敬读书人却对读书人的东西一点都不了解,再加上被宋濂他们蒙蔽,就去选择了朱程理学,将朱程理学定为了天下的正统学问,这种代圣人言的抠字眼的学问只能去培养那些腐儒的,到了开国之后,江浙之士屡屡成为状元,宋濂刘基都说是他们的才学好,是应该的,我呸,他们都研究了几百年的理学了,甚至文章怎么写的都是他们定的,不比才学只比文章,入取的一定是江南那些文章写的花团锦绣的清流之士了。

首节 上一节 186/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我回收超级加倍

下一篇:诸天:从玄黄大世界开始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