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首富从水浒传开始

诸天首富从水浒传开始 第76节

大军休整的时候魏军中带的工匠并未闲着,在搭建完军营之后便立刻砍伐周边树木,利用核心部件组装配重式投石机。

等杜昱率领主力大军赶到时候,孙安已经在用投石机攻打瀛洲州城。

瀛洲的太守名叫韩仲超是辽国汉人,韩家在辽国算得上比较厉害的家族而且辽国人一向有‘辽人之法治辽人,汉人之法治汉人’的政策,他才得以在瀛洲做了太守。

面对突如其来的一支庞大军队,韩仲超是懵逼的,原本他还以为是大宋撕毁辽宋澶渊之盟的协议贸然进犯。但看到对面打着大魏旗号的黄色旗帜,他就明白并不是宋兵。

见对面的军队明显是从南方来袭,莫非是大宋境内发生什么变故不成。

韩仲超想不出所以然,只是眼下瀛洲城的守军并不多只有四千多人,还多是汉人为主的‘山南汉军’,战斗力根本不要过多指望。

但他认为守上一段时间等候援军还是能做到的,于是他便召集州府的守备军商议守城和求援的事情。

守备军的军官当然是辽国人,那人名叫耶律平是辽国皇族的外围分支。

不是每个辽国人都是勇于作战的英雄,否则他们也不会被金国人打得抱头鼠窜了。

耶律平见城外的大魏军势头太大,扎下的连营彻地连天,明知瀛洲城内的守军是什么德行,他怎么肯留下守城。

一番强词夺理之后,耶律平带着一众亲卫骑快马从北城门出城,打算到北辽的南京城去‘通知’新皇帝耶律淳。

韩仲超整个人都傻了,守军的最高将领去报信,把整个烂摊子丢给他一个文官,这要怎么玩。

在孙安用配重式投石机连续攻城三日,眼看城墙不保之后,他在城头挑起白旗宣布投降。很快便带人大开城门,将瀛洲城献给大魏军队。

兵不血刃,再下一城。

杜昱让董澄、沈骥、耿恭三人负责处理守军和大大小小的官员,现在是战争时期,将他们留在瀛洲是不可能的。

因此三人将那些俘虏分门别类,按照不同的身份划分队伍,押送回河间府等候处理。

占据一城,少不了张贴告示安抚城中百姓。瀛洲城原本是汉地,汉人依旧是这里的主流族群。

虽说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但对新来的汉人大军也没有明显的敌意。

再加上大魏军队军纪严明,并没有骚扰百姓的习惯,因此在他们看来确实称得上是一支王者之师。

和当初在威胜州一样,拿下一地后大魏的配套官员立刻跟上,查明城中豪强大族之后分别对待。

对那些惯于欺压百姓又死心塌地追随契丹人的自然要予以清算打压,对那些心向汉人又比较善良的自然要大加拉拢。

不过,对待城中的契丹贵族杜昱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杀鸡儆猴这种事该做就做,既然想争天下就不怕杀人。

但对那些普通的契丹百姓,大魏的政令就缓和得多,只要他们安于在治下生活便随他们去了,只是必须要遵守大魏的法令。

处理政事不用杜昱亲自上阵,他关心的还是军事上成果。

因为没有搭云梯强攻这样的操作,孙安的先锋军并没有什么损失,大军在瀛洲休整的时候,他们再此拔营起寨向莫州推进。

孙安吸取了在瀛洲取胜的经验,一进入莫州境内便到处收集山南汉军,套问当地的军事布置。

兵贵神速,他打算趁着辽国上下尚未做出反应的时候多拿下几座城池。

经过五天的急行军,孙安的先锋军来到莫州城下,将城池团团围住,再次开始营造配重式投石机准备攻城。

杜昱的大军紧随其后,不断派出小股军队清扫周边的县城、土堡,为孙安善后。

不得不说,配重式投石机确实是古代的攻城大杀器。

他的主力大军还没等推进到莫州,孙安就在损失不到千人的情况下攻陷州城再立一功。

大魏军连战连捷,确实开了个好头。

连番作战之后,孙安的军队有些疲累,便在莫州休整。但杜昱的主力兵团并不会停留。

他们一路向北清扫一边清扫莫州辖下县城,一边向白沟河畔的军事重镇瓦桥关挺近。

此时,一支打着大魏旗号的神秘军队正在攻略燕云的消息终于传到辽宣宗耶律淳的耳中。

朝堂之上,耶律淳望着众臣长吁短叹,他并不是不想出兵抵御,而是手上的兵力全都派往中京定府,总不能把手里仅剩的京城卫军派过去吧。

无奈之下他只能把目光放在一向力挺他的耶律大石身上,希望他能站出来为自己分忧。

耶律大石见状也只能出班,上奏请求耶律淳给些人马让他带兵拒敌。

耶律淳咬咬牙,从京城卫军中抽出两千契丹骑兵、一千奚人骑兵,交到他的手中,并且言明会尽快招募人手组成军队给他支援。

耶律大石没有办法,只能带着三千骑兵先行出发赶往莫州。

在他看来若耶律平所说属实,那瀛洲必然会陷落,去也是白去还不如赶往莫州在哪里拒敌,至少莫州的太守是契丹人肯定会坚守城池的。

只不过,他没想到自己的三千骑兵刚出析津府就得到莫州陷落瓦桥关被围的消息。

耶律大石眉头紧皱,心中暗道来的好快,按照他往日的认知这绝对不是大宋军队假扮,应该是某个新崛起的势力。

打开随身地图,看了看瓦桥关的位置他的心就是一抽,这里若是丢了魏军便直面涿州、幽州,对方甚至可以打造船只顺着白沟河进入沽河直接攻击内部空虚的析津府等地。

想到这,耶律大石不敢耽搁,催促三千骑兵加速赶路,而且为了避免兵力上的巨大劣势,但凡路过的州府他都要将守城的契丹、奚人骑兵抽走凑数。

第109章 夜袭

杜昱的大军来到将瓦桥关团团围住,立刻开始营造配重式投石机。

其实投石机的核心部件都是他在现代时空找海城本地的加工企业订制的,并不用考虑水浒世界生产力低下的问题。

而且图纸都是现成的,只要军中工匠不傻很快就能组装起来投入使用,用完之后再将其拆除,只带着核心的钢制部件即可。

尽管是攻打辽国的地盘,但燕云毕竟原属汉地,汉人还是主要的人群,当然即便是对契丹人他也没有考虑使用‘莫托洛夫鸡尾酒’这样不怎么人道的黑科技。

不过,瓦桥关属于军事重镇是座石头城,尚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攻克。

杜昱当然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用炮灰营的命去堆,但考虑到大魏最大的对手金国人还没遇到,他并不想过多消耗兵力。

而且随着越来越深入辽国的境内,遇到的小规模骚扰一日胜过一日,不是辽国的正规军,而是那些契丹的地主、贵族的私人武装。其实对大军没什么影响就是偶尔有一小撮人在隐蔽之处放冷箭。

杜昱对这种骚扰烦不胜烦,便将梁山泊的降将解珍、解宝调了过来,让他们带领一支军兵专门负责清扫这些老鼠。

两头蛇解珍和双尾蝎解宝是登州的猎户出身,十分擅长在山林之中穿梭打猎对付那些人刚好。

与此同时他还让钮文忠带着方琼、安士荣、褚亨、于玉麟几人率几千兵马清剿周边的契丹贵族。

双管齐下,那些老鼠很快便消失不见。

但耽搁不少时间后,耶律大石终于姗姗来迟,不过原本的三千骑兵在人数上已经膨胀到八千之多。

他一路收集契丹军兵,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集中兵力或许能与大魏军队正面一战,坏处是后面那些州府的主力都被抽走,战斗力下降不止一个档次。

若是瓦桥关失利,恐怕大魏军队会一路平推赶到析津府。

但军事行动就是这样,以少打多终究不是常态,所以耶律大石才想集中优势骑兵突袭大魏军队,这一招至少在以往的战争中对宋军十分好用。

可惜他并不知道,耶律平没有看到新静塞军就匆匆逃走,因此漏掉了魏军之中有大量骑兵这个重要信息。

到了瓦桥关外围,他远远就望见大魏军队那一眼看不到边的连营。

亲自到前线去侦查一番,耶律大石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看军营布局便知道对方的将领深谙战争。

营前营后壕沟、拒马林立,瞭望塔哨四处都有,想要袭营几乎不可能。

无奈之下也耶律大石只能先观察一下瓦桥关现状,不看还好看了之后他再也静不下心来。

瓦桥关不是城市,只是一座军事要塞,相对来说面积比较小,但作为军事重镇它的防御功能更为强大,城墙又高又厚比州府大城还要坚固一些。

但近百座投石机轮流作业不停用石头轰击瓦桥关,城墙肉眼可见的出现巨大的破损,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

而且让耶律大石揪心的是,城头之上已经看不见辽国的守军,这样的状况又能守多久。返回大军的临时驻地之后,他召集军中的将佐开会商议尽快展开攻势以解瓦桥关之围。

耶律大石并不知道,他的骑兵刚到便被大魏的探马侦知,出于不要打草惊蛇的考虑才让他顺利的到前线侦查。

在他开会的同时,杜昱正在和韩伯龙等人商议如何对付这支契丹骑兵。

“大王,末将觉得应该趁着耶律大石的军队刚来立足未稳,对现在的局势没有看清的时候发动突袭。”韩伯龙说道。

在这种正式场合,他们之间并不会以兄弟相称。

“韩将军是想明日就开战?”杜昱问道。

“不,我打算今晚夜袭。”韩伯龙说道。

“夜袭!会不会太冒险了?要知道骑兵作战冲起来速度太快,夜间视野不清风险很大。”杜昱说道。

“大王,自从军中提供肝脏和鱼罐头之后骑兵之中没有一人患有夜盲症,我不相信辽国人有同样的条件,夜间作战优势在我,静塞骑军必然能击溃那些契丹人。”韩伯龙说道。

杜昱皱了皱眉认真思考一番,他查过资料在真实历史上童贯攻辽的时候耶律大石手上只有两千骑兵,还是打胜之后才有三万援军。

现在他率兵攻辽,耶律大石带来的骑兵至少也在七、八千,想来应该是从析津府那边调过来的京城守军。

如果击溃这支军队的话,北辽大概率再也拿不出同等的骑兵队伍能和静塞军对抗,这样一看冒一点险似乎值得。

“嗯,有些道理。不过韩将军,你知道这支骑兵在我心中的分量,可不要有太大的损失。”杜昱说道。

“大王放心,此事我心中有数,平日训练的时候夜袭我们也曾多次演练,不会出问题的。”韩伯龙说道。

杜昱点点头,终于答应下来。

为了保正夜袭成功,他还特意吩咐韩伯龙带上林冲、杨志、关胜、索超、呼延灼这些梁山降将。

他们指挥作战或许不在行但冲阵的话比他们个人武力强的还真没有几个,包括韩伯龙在内。

就这样,在夜色降临之后,静塞军人马衔枚悄然出营准备夜袭耶律大石的军营。

杜昱尽管心中忐忑,但作为大魏之主又是行军主帅他是不会到阵前冲锋的,相反他学着某神剧,让焦挺泡了一杯咖啡悠然品了起来。

额,当然也不忘来上一句‘糖放多了’。

再说韩伯龙,只带了五千骑去袭营。之所以冒险也是基于情报之上,白天耶律大石侦查的时候,他们的大营也在被时迁等人观察。

不同的是,时迁等人的手中有望远镜这个大杀器,轻易就能在远处将辽军的大营看个通透。

实际上这次耶律大石匆匆而来,便是携带的粮草也仅有十天的存量,更不要说其他的器械了。

所以扎下的大营简陋不堪,又漏洞百出,这也是他刚到瓦桥关就急于开会讨论作战的原因。

而且契丹人毕竟是游牧,他们在扎营方面并没有汉人精细,这也和作战方式有关。

不管怎么说,他们潦草的扎营方式确实给了大魏骑兵机会。

韩伯龙率领大军来到军营前两里的时候停了下来,拿出夜视望远镜最后一次观察敌情。

果然,耶律大石的军营之中只有几点灯火,营门外只有不足百人在巡守。

见状,韩伯龙立刻下令。

静塞军的骑兵们取出面甲戴上,开始催动坐骑缓缓加速,与此同时纷纷从箭囊之中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箭支,将裹在箭头上浸油棉絮点燃,准备随时射出火箭。

再说耶律大石,连日赶路心力交瘁,看到战况之后更是忧心忡忡,在中军帐中看地图想事情,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首节 上一节 76/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苏妲己,绝不祸乱大商

下一篇:我悟性满级,你让我剑冢守墓百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