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1节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看主角在影视世界纵横成长,以古装剧与现代剧为主。

第一世界知否,一个现代古文学博士生的三无穿越,看他在明了剧情后,能否改变剧中人的命运轨迹。

第二世界星汉灿烂、月生沧海,已完结

第三世界曾少年,已完结

第四世界莲花楼,以太子之身纵横江湖朝堂,已完结

第五世界问心,另辟蹊径,重塑中医荣光

第一章 穿越北宋

  北宋年间扬州府治下有个大树村,这时日头已经西斜,田野间浮起蒙蒙暮霭。袅袅炊烟依依而上,时有几声狗叫鸡鸣。

  环首望去,这一侧是青山,一侧则是溪水,其时夕阳西下,淡金色的斜晖照在溪水之上,清溪波光粼粼,绕着嶙峋的怪石,奔流蜿蜒,仿佛一条银练。而漫天霞光泛红,衬出远山浅碧,清溪蜿蜒,仿佛名家手笔的青绿山水,风景极为秀美。

  一个七岁的少年就坐在溪边看着这堪比后世5A级景区都好的风光愁眉苦脸。

  谁让这个风光再好,都不如给他个鸡腿来得强呀。

  这少年本是现代来客,一位普通211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因为能对口的工作实在不好找。只好一边找着,一边深造,结果年近三十的人了,博士都快毕业了,都没找着特别满意的。

  所以顺路到普陀山去求求事业运,也不知是不是观音菩萨听见了,还大慈大悲的给安排了,还是怎的。一觉醒来稀里糊涂的就跑到这大宋朝,打听了下,如今年号庆历,没错就是范文正公庆历新政的庆历。当然了,这个暂时和李皓也没关系不过也正好,不过仁宗时期天下太平,科举选拨正盛行。这让他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研究的唐诗宋词、四书五经没有白费,倒还真算是专业对口了。

  反正自己也是孤儿院出来的,无房无车还没啥存款,在现代社会真没什么牵挂,来了这大宋就好好努力,过过这三妻四妾,软玉温香的古代士大夫日子。

  不过就是自来了以后正好一个月了,混合了当前身体记忆下,也就清楚了家里情况,妥妥的贫农出身呀。家里住的是茅屋土胚的房子,坐北朝南。进门后有一个院子,大概有七八十平的样子,然后正中间是一间主屋由父母住着,并排两侧是两间客房,自己就住在右边这间。然后东侧是间厨房,西边是间杂物房。除了房子之外的家产就是两亩薄田和一口池塘。

  另外父亲能做些木工活,母亲也有一手不错的绣工,能不时贴补家用才算是比下有余了。

  所以家里人口也是简单,父亲姓李,名叫李建,是外地逃荒来的。因为人忠厚又勤快,上面又没有公婆,母亲看重才嫁了他,所以在家里基本也是母亲当家做主。母亲则姓卫,也是父母早亡,有个姐姐,前身记忆里也没见过几次,只听说嫁了官做妾室,前年也过世了,当时母亲还去了一趟,后来消息也只是说留下个女儿,跟着他父亲去汴京城了,之后就没在母亲提起过。

  “李皓,李皓,你娘叫你回去呢。”

  正想着入神呢,突然听见叫声,赶紧回话到:“知道了,张婶,我马上回去。”

  说着便起身往家里跑去,生怕晚了回去又要挨个顿教训。

  大树村里依山傍水的分布着三十二户人家,一眼望去,除了两家大户宅子宽广,是土木构建的几进的大宅子,其余的基本都是茅屋土胚。另外村中心还有一颗百年的银杏树,枝繁叶茂,大树村名也是因此而来。

  刚跑到家门口,看到卫氏就站在门旁。双眼微张,负者双手,凝视着自己,也不说话。

  不禁讨好的笑道:“母亲,这天气都凉下来了,您怎么站在这里,不在屋里安坐呀。”

  “你这猢狲,又跑哪疯玩了,这太阳都快下山,还不回来,是想干嘛。”卫氏道想着自己这刚穿过来时,为了了解这边世界,仗着年纪小,四处闲逛的事,只好讪讪一笑,也没回嘴。

  “赶紧进屋吃饭吧,就等你了”卫氏道。转身便往屋里走去,李皓赶紧跟上。

  进了屋,父亲李建已经坐在桌旁,然后看见餐桌上两盘水煮的放了些盐的青菜,旁边还放着两个煮鸡蛋,主食是杂粮做的窝头。赶忙跑去洗了手,坐到饭桌旁,说道:“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呀,连鸡蛋都舍得煮了。”

  卫氏一横眼,刚想开口。李建便提前说到:“前些日子做的桌椅和你母亲做的刺绣托人送到县里去卖,今日把钱拿回来了。”说着便拿起了两个鸡蛋,一个放到儿子这边,一个放到媳妇那边。

  卫氏看着,伸手把鸡蛋拿起来剥好放到李建碗里。”你吃吧,明天还得下地干活呢。”然后转头对李皓说,“你也快吃,吃完了到房里拿本书看看,不要整天去外面瞎胡闹。”说完,端起碗便吃了起来。

  李皓父子两对视一眼,也开始动起筷子。一顿饭后,卫氏收起碗筷到厨房去洗,李建则到主屋书房去了。

  这书房的书还是李皓外祖父留下的,卫家本来也算是耕读传家,李皓外公也是经年饱读,若非是后来身体不计,为治病花光了银钱,卖掉了祖产,也不至于让女儿给别人做妾室,导致现在这份家业还是后面才置办下来的。

  进了书房,随手拿了本论语到院子,找了把椅子上坐下便翻了起来。要说这书上的繁体字,在上学时候,也是研究过得,再加上前身跟着卫氏也是学过认字的,继承记忆后倒也能看的八九不离十。

  翻着翻着,这思绪就飘了。想着现在儿童启蒙书籍,千字文和百家姓已经有了。但三字经可是南宋末期才出现的,自己又能全文背诵,这以后不就是我写的了吗。不谈能否挣钱,光是这名声可是大大的好呀。只能对不住王应麟先生,谁让我现在比他早呢。得选个好时机来把三字经写出来!

  想着忍不住就笑了,再后一个小石子就被扔到了身上,把李皓吓了一跳,跳起来就准备发火,就抬头看到卫氏抿唇狠狠地盯着自己,顿时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凝结了。

  打了一个寒颤,赶忙满脸堆笑,低眉耸肩的看向卫氏。“母亲这是为何呀,我这正看着书呢。”

  “是嘛,现在看到哪一篇了,”卫氏冷声道。“现在看到第十四篇宪问。”李皓回答道。

  “既然如此,那可会背诵了,背来我听听,要有错的,这一顿打就是免不了的了。”卫氏说道。

  这时李建插话道:“皓儿还小,哪能记下那么多,是不是让他在背背,过些日子再来问。”

  卫氏横了李建一眼,说道:“他即在看书,自当专心,拿着本书在那装着,满心的胡思乱想,若非烂熟于心,否则这般行为,便是要罚的”。然后转身就对李皓道:“背,快点”。顺手走过来把论语拿起,翻到了宪问篇。

  李建只好对李皓做了个无奈的表情,好似在说无能为力,让他自己保重。

  李皓这边闭眼想了想,开始背道:“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通篇背完,自信满满在那摇头晃脑的嘚瑟,心想还好原先研究论语时底子打的牢固,加上穿越一趟后,记性变好了很多,要不然这顿罚是跑不掉了。

第二章 家中夜话

  这边卫氏听完背诵虽是有些讶异,但终究还是想给个教训,当即说道:“既是十四篇宪问会背了,那第六篇雍也也应当是看过了,现在背给我听听。”

  听完,李皓苦着脸说道:“母亲这哪里是抽考,分明是借故非要打我一顿不可呀。”。

  卫氏听了,心想虽是如此,但嘴上自是不肯答应,回道:“瞎说,我说了你若能背上,我自然不罚你,若背不出,过来领几手板,也就算了。”

  李皓听完,这得想个法子架住卫氏,要不然背的再多,也跑不了这顿打。当即回嘴说道:“母亲,这雍也一篇字又多,不好记下。不如我背第一篇学而吧,从头开始,后面我在努力通诵记忆,保证都能背下的。”说完,便一脸可怜的看向卫氏。

  卫氏心里一软,但想着李皓那书本读书的懒散样,还是硬着口气说:“你即字数最多的宪问都能背下,雍也字数比宪问还少,肯定也能背的。快背,背的下今日就不罚你了,背不下就主动过过来领罚,不要在诸多理由了。”

  听完这话,李皓算是心里踏实了,知道这顿打终究是躲过去了,便开口将雍也一篇背完。然后装作满脸无辜的看着卫氏,也不说话。

  卫氏听罢,停了半响,才开口说道:“好了,即会背了,那这顿打就暂且记下。不过既然拿了书再读,就当用心体会,明了圣贤道理。下回若还是这样疲懒,你且想好了后果。”说完便起身回屋了。

  留着李皓父子两呆在院子里,李建倒是惊奇的看了李皓一眼,便去忙自己得了。

  到了夜里,李皓一人在院子,躺在竹子做的摇椅上,晃晃悠悠的看着星星。

  说起这摇椅,还是李皓为了在院子里也能躺着舒服,专门和李建研究好几天,才做出来的。后来还专门试着多做了几把拿出去卖,没想到还挺受欢迎,也挣了些钱回来,可惜就是不太长久,毕竟没多少技术门槛,有样式在,老木匠没过几天,就也做出来卖了。把李皓气的都多吃了一碗饭。

  不过这看着星星呀,李皓也开始想着以后的路怎么走,毕竟既然好不容易赶上了穿越浪潮,最低也要混个三妻四妾,富甲一方吧。可以古代士农工商,阶级分明,这农民太苦,工匠太累,商人倒是有钱,但地位太低。还是当官好,尤其是在宋朝,刑不上大夫,赵宋可是于士大夫共天下的。过了科举当了官,拿的那不是铁饭碗,是金饭碗呀。

  想到这,李皓就起身找了个树枝,在地上画一条线,然后开始分析自己现在处境和未来。

  先写不好的一面是:一,是知识理解问题,虽然说自己也是系统学习过古代文学的,但同一篇文章现代人的理解和古人的理解,不一定相同,有时或许就南辕北辙了,这个就是需要重新进行系统学习了,这个就需要长时间来弥补。二、书写问题,古人写字是用毛笔,虽然自己也练过一段时间,但那个时候大部分都是写简体字,现在这边需要繁体字,这就也要花时间来习惯。要不然真进了考场,关键时刻写成了简体字,就真弄了笑话了。三、资金问题,这时候的书籍、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可不便宜,要想能安心读书,想个挣钱的办法是当务之急。

  写完不好的,接着写好的一面:一、知识储备量大,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的十年专业性苦读,古文阅读与积累都够,不像别人是从头学习,自己只要转换成果就行,底子好进步就快。二、对大的历史事件有基本了解,不说能有多大作用,但至少关键时刻能找条对的大腿抱,不至于站错队。三、感谢九年义务教育的填鸭式训练,感谢物理老师,给自己留下了发家致富的方法,就是初始资金要来想想怎么弄。

  这一写完,发现虽然前进道路稍显曲折,但是未来前途是无限光明的。想着不由高兴起来,然后用脚把字擦掉后,又躺回椅子上,望着星空再度陷入沉思,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意。

  同时,在屋里面,没点灯火,李健与卫氏也坐在窗边,就着月光谈着儿子的事。“皓儿聪明,你看他往日里可曾有过几时是真的苦读书卷,但就这三天钓鱼两天晒网的懒散模样便能熟记文章。纵使是不求甚解的背诵,也是很难得的了,总不能让他在如你我在这乡间蹉跎过一生呀”。卫氏说道。

  李健点了点头,认真回答:“是呀,这孩子聪慧,倒是继承了岳父大人的文采,就前些日子看了杂书,便能思考推敲,一步步的告诉我做出摇椅来,这记性和思考是厉害的,确实不能浪费了”。

  卫氏听罢,接着说道:“恩,所以我是这样想的,乘着春耕还没忙起来,帮皓儿找个书塾送去启蒙读书,这样不求他能封官显贵的,但能多些学问,日后总有大好前程的。”

  李健听完连连点头,卫氏接着说道:”就是这束修不知是多少钱?每年供着的话,家里银钱不知够不够用。”

  李健听完倒是微笑了,说:“为了孩子前程,这些钱该花总是要花的。大不了咱们辛苦些就是。只是不知这附近哪边有合适的书塾可以就读呀。”

  卫氏沉吟了一会,开口说:“江都县里有一个清潭书院,我父亲原先就曾在里面就读,当年我父亲去世时,还有同窗来拜祭的,过了这些年,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你哪天去县城里的时候打听打听。”

  “好,过两天,张家兄弟他们要去县城赶集,我到时与他们一同过去,到时我打听下情况,再回来商量。”李健说道。

  “就这样办,到时把事情都弄清楚了,在和皓儿说,让他高兴高兴。”卫氏说完便起身,临走前说道:“你出去看下皓儿有没有睡下,要没有的话让他早点睡觉。”

第三章 捕鱼为乐

  次日清晨,天下起了绵绵细雨,根根银针似的往下落,浇了漫天漫地的水雾,窗户和帘子将屋内隔成一个静谧的世界。

  李皓起床梳洗,用麻布做的毛巾洗脸,牙刷蘸着泛着淡淡苦味的食盐刷牙。别怀疑就是用牙刷刷牙,老祖宗们对于生活享受的发明创造还是先进的。

  李皓用的这还是差的,用木质的柄加上猪毛制作的,刷起来贼刺激。像更好的他就知道村里那两家大户里,用的就是玉质的柄加上马尾毛做的高级牙刷,还有专门制作牙粉来刷牙。简直奢侈,可即使像他手里这样一把牙刷都要二十五文钱。对于自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钱了,所以搞得即使是毛掉的七零八落,还得在坚持用。

  感受到嘴里这贼硬的刺激感,加上带着苦涩的味觉,更加深了他要赶紧致富的欲望。虽然在现代也是三无青年,无房、无车、无女朋友,但过得也没有这么惨过呀。

  洗漱完,看着外面的雨,一时也不知道能干什么了。没有电脑、手机,没有网络的日子倒是感觉时间多起来了,搬把椅子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雨发了会呆。

  等卫氏叫来吃早饭的时候,倒是把脑子给腾空了些。

  农家的早饭,只要不是农活重的时节,一如既往的白粥、杂粮饼和一点咸菜,吃不了太饱,但也能顶饿。李皓端着勺子,有一下没一下的喝着白粥,想着等会应该干嘛。

  这时李建开口对卫氏说道:“我刚去张家兄弟那边问过了,他们定了是后日到县城里赶集,我和他们约好到时一起过去,借着他们的车把这些日子新作的椅子一起送到城里卖了,顺便去打听下昨天说的事。不过那天得早点动身,卯时二刻就要出发,赶早进城,张家兄弟到时还要去采买东西,估计会晚些回来。”

  卫氏听完,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到时我给你准备些饼和水,带在路上吃。”李建听完,点头说好,便没接话了。

  倒是李皓听了,心里算了一下,卯时二刻大概的话就是早上五点半呀,天还没亮呢。不过想到自己还从没进过县城呢,心里一动,便对李建说道:“父亲要进城的话,把我也带上吧,我也想去县城里看看,涨涨见识。”

  李建还没接话,卫氏便直接开口拒绝,说:“你父亲去是有事要办,没空带着你。好好在家呆着,没事就去看看书,不要想着到处瞎跑。”说完比起身收拾东西离开了,李建对儿子做了个无奈的表情,也起身离开。

  但李皓可不想就这么放弃,可又找不到什么合适理由,想着反正还有两天,在慢慢想个合适理由,也就没在说什么。

  接着下来李皓看着下雨也不能出去,便去书房拿了本书回屋,一是装装勤奋刻苦的模样博博好感,二来昨晚想好的科举大计,自己也确实要多读读书。

  等卫氏把碗洗完出来,看见李皓拿了本书坐在门边的认真模样,倒是好生惊奇了下。但也没说什么,便进屋去拿针线刺绣了。

  结果雨淅淅沥沥得下一天,伴着雨滴落下来的声音清脆,像一曲温婉轻柔的小调。一直到晚上才停下,李皓是结结实实在屋里看了一天的书,别说这记性好了是真有用,不说看过了就过目不忘吧,但也能几个八九不离十,多读两遍基本就能背下来,果然穿越者都是开了挂的。但就是跟着去赶集的好理由实在没想出来,毕竟一个七岁的小孩子,能干的事还真不多。

  不过睡了一觉到了第二天,旭日东升,天朗气清。吃过早饭,和父母打声招呼。李皓便出门了,带着东西钓鱼去了,因为实在想不出好办法,只好给自己准备了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小孩心性,自己去卖自己的东西,到时先把李建说通了,再在卫氏那刷刷无赖,应该也就答应了。

  这路上用跟大木头扛着一大串东西,就往溪边走,一路上碰到村里邻居,一路叔叔、婶婶的打着招呼。顺路碰到前些天找自己玩的二牛,也给叫上做苦力,让跟在旁边看着,到时钓上来鱼给他两条带回去,二牛听了就屁颠屁颠的跟来了。农村里八九岁的孩子,一把子力气可是不弱,妥妥的廉价劳动力。

  到了溪边,找了个合适的地方,把精心准备的鱼饵拿出来,要知道为了准备这点鱼饵可以费劲了,李皓可是费劲了心思。先要小心翼翼的从厨房偷了点香油滴在混入了适量树叶的泥土了,再把红虫放里面养了快十天了。这次出来还又偷了一点他爸的黄酒,用来拌饵料。

  冒了这么大的风险,若非是想一次钓的多些,还让理由充分,他可舍不得全带出来。为了出去县城,他可是把自己准备平时钓鱼补身体的储备都拿出来了。

  把鱼钩穿上饵料,往水里抛过去,然后就是等待了。

  然后安排二牛在一边安静呆着,等着晚上喝鱼汤,话刚说完二牛就老实的跑到一边坐下。顿时让李皓感觉到了这孩子好哄呀,以后有苦活还是要带上他的。

  还没感慨一会,就感觉鱼杆上吃上了劲,李皓本能地把钓竿朝上一提,用得力气大了,鱼钩挂着一条肥鱼,使劲扭着尾巴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水滴落了二牛满脸。都没来得及擦,就起来主动把鱼取下来,放进鱼篓里。这积极劲让李皓是一阵感慨呀。

  一上午的功夫,饵料全部用完,总共钓上了五六十条鱼,加起来估计的得有一百多斤重了。带过来的鱼篓是装不下的,剩下的都用草绳把鱼弓着,不然鱼容易缺氧死掉。

  就这还把二牛给惊着了,说是都没见过这么傻的鱼,一条接着一条的上,还说要记着地方,下回自己带着东西过来也钓这么多。

  李皓听着也没说什么,只是心里想着,我这是饵好,正常你能有鱼上钩就不错了。

  收完东西,李皓然后和二牛两个,先把弓着的鱼用棍子串着扛上,各背上个鱼篓就先回家了,剩下在水里浸着回头在来拿。

  这一路上,扛着这么多鱼倒是被人不住的看,不住的夸能干,李皓还没什么,到时把二牛给骄傲的。

  到了家门口,没看到卫氏,只看到李建正坐在院里刨木头,赶忙喊来接手,李建看到这么多鱼,是一脸惊奇,赶紧找出了几个大盆,把鱼放进去养着。看李建收拾好了,李皓先是挑了五条大鱼,让二牛给拎回家去。然后带着李建,又往溪边去拿鱼,顺路把自己想跟着去县城的事和李建说了,求了半天,李建也同意,但还是说道:“这事我同意了没用呀,还能得你母亲同意才行,要不我可不敢带你去。”

  李皓听了赶忙说道:“母亲那边我来说,你只要帮帮腔就行,怎么样!”

首节 1/4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你有病,我有药,吃完一起蹦蹦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