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11节

  曾巩先是接话道:“献者,博闻多能曰献;惠而内德曰献;聪明睿智曰献;文资有成曰献;学该古训曰献;智质有操曰献。清白守洁曰正;正者,图国忘死曰正;直道不挠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都是正谥,好词呀。”

  李皓听了,郁闷说道:“曾师兄跑题了哈。”然后问颜复道:“会试可是要进行弥封、誊录、校对才到考官手上的,他们怎么说欧阳大人知道哪张是我们的答卷呢。”

  “这便是问题了,他们说欧阳大人光靠文风连刘几的考卷都能认出来。你们跟着欧阳大人学习多日,还能认不出你们的卷子吗?”颜复说道。

  李皓听完愣住了,这话听着到是真有道理。说到底还是欧阳学士在阅卷时做的太过了,平白的落人话柄。李皓又问道:“接下来怎么样了。”

  颜复便接下去讲到早朝之事:“还能怎么样,吕诲一开口,王珪、蒋之奇还有台谏众位官员纷纷出列,要求重罚几位考官,重考会试。”

  那欧阳学士自是不能答应呀,便出班自辩,直斥如今如今科举弊端,说道:“文以载道,道乃圣人之道,自然之道,万物之道,众生之道。吾等即愿用所学圣人道理奉献社稷,那写文章便是要将百姓的喜乐疾苦呈于天子案前。将圣人道理、天子训示传于世人,正世风,除疑惑,安民心。然而如今文坛,却盛行奇涩险峻之文风,非经年饱学之大儒不能懂,如此岂非失却了文章最要紧的功用,我今为内瀚,至此为国取材之际,为国朝除此弊端,何罪之有。”

  “至于说我结党营私,取中学生弟子更是无稽之谈,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其人有才难道只因是我门生便刻意不取,如此岂非失了科举取材之本意。”

  这话一出,官家扶手称好。继而无奈,吕诲又有出言说道:“这终究是你一家之言,若要你证明清白,便当仿照太祖旧例,从落榜士子中选拔众人一同参加殿试,看是否真是庸才。”

  不过这事最后官家也给否了,说是:“说是我朝殿试起因便是因此而来,不必多此一举,只看这届中榜士子才学,若是有滥竽充数之徒到时再治罪不迟。”

  “不过最后还是定下及早进行殿试的决定,想要早些时间把此事完结,殿试时间定在了三月十五,应该很快就会放榜通知了。”

  李浩说道:“只提前两日通知,这么急着把事情处理掉,看来官家也是不想此事再生枝节呀。”

  颜复说道:“是呀,不过此次会试,你们的文章就不能差了,否则难免会被人找到借口,攻讦欧阳学士。”

  李皓笑道:“对于这点,我现在倒觉得是件好事了。

  颜复疑惑问道:“为何呀。”曾家兄弟也齐齐望向李皓。

  李皓笑着解释道:“因为此事已然闹上朝堂,到处都是风言风语。再看官家如今意思每^日.发!书,群【6`5,0/5^0”2*3>3.8】,很明显是相信并支持欧阳学士的。那既然如此,为平息风波和表示对欧阳学士的支持,那只要我等文章不差,可能还会有意将我等名次抬高,以示恩宠,你说这是不是好事。”

  众人听后一想,此事倒还真有可能发生。颜复当即说道:“小师弟,看来你挺适合当官的呀,这心里不知有多少个眼。”然后众人皆笑,一扫前些日子的沉迷之气。

  果然在当天便出了通告,然后差役满城通知中试士子参加会试,而那些串联的太学生被国子监祭酒命人召回,禁止外出串联。京中各家权贵在朝会之后便也将各家子弟找回,不在闹事。少了这两帮人,剩下原本就是被裹挟进来的寒门士子自然不敢再去做什么,由此外界风波算是暂时平息下来了。

  所有人都在等着殿试结果,也就在这众人瞩目的时候,殿试来临了。

  一大早会试中榜士子便开始慢慢聚集在宫门外,李皓、曾氏兄弟到的时候,盛长柏也已经到了,众人聚在一起聊了几句,便见宫中有宦官过来,教导士子入宫规矩礼仪,并让众人按名次分两列站好,由会元在最前当中领队。

  这时另一侧则是上朝的百官在排班等候入宫。这其中李皓注意到欧阳学士是站在文官一侧很靠前的位置,盛紘则是基本站到最靠后面去了。

  当然此时不止士子中再看百官队伍,在百官队列中也不少人饶有兴趣的看着士子这边,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倒是李皓特意注意了盛紘,就看他那装着目不斜视的样子,仿佛连自己儿子在这都不关心。

  等卯时,百官先行上朝,士子们则需要等着散朝后宫内召见才可入宫。

  大约是等到了辰时,终于宫门打开,有小黄门鱼贯而出,宣旨带着众位贡士入宫前往崇政殿,众人在小黄门带领下保持整齐列队鱼贯走进宫门。

  进了宫门后,李皓是发觉这皇宫相比紫禁城来,虽没有紫禁城的宏伟大方,但却显得精巧灵秀,宛若仙境。众人经小黄门从宣德门领进宫来的,看到这宣德门,便能注意到上面建的巍峨阔大的门楼,称宣德楼。城楼下列五个门洞,皆“金钉朱漆”,红黄相间。城楼墙体用砖石砌就,砖石之上镂刻“龙凤飞云”等各种花纹,造型细腻逼真。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凝重中透出变化流动,庄严中显出绚烂秀丽。

  尽显大宋的巍峨气象,而后过了宣德门,进左长庆门,左银台门,宣佑门,便到了延义阁。到的延义阁后,便有宦官过来搜捡衣物及随声携带之物。等众人全部搜捡完成后,才带众人进的崇政殿。

  等众人到时,已经有诸多礼部官员等在此处。接下来便是礼院进行点名,强调纪律。而后安排众人先在殿前空地站好,等候皇帝前来。

  等赵祯到时,身边还跟着几位官员,其他人李皓也不认识,但欧阳修也在其中。随后礼部官员便带着众人向赵祯跪拜行礼,三呼万岁,而后起身躬身而立,低头目视脚下。

  此时便听到上首的赵祯说道:“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历经科考到如今殿试,殊为不易。希望诸位今日都能一展所学,金榜题名。”

  然后便挥手命内侍搬来桌椅、笔墨纸砚,一一放好,礼部官员则来安排众人按名次做到各自位置。等众人坐好后,突然听到上首赵祯说道:“不知李皓、曾巩、曾牟、曾布、曾阜所在何处呀。”

  顿时所有人目光全部望向了五人,李皓等人听了心中一惊,而后便在礼部官员指导下起身行礼。

  赵祯看后说道:“不要紧张,只是此次会试争议颇大,朕好奇看看你们罢了。”

  然后又对李皓专门说道:“听闻卿如今刚到十五岁,年少英才呀。”

  李皓再次行礼道:“多谢陛下夸奖,陛下谬赞了。”

第二十九章 殿试全过

  殿试的桌椅坐着是有些不舒服,因为这时的考桌是唐制的几席,桌子是足二尺高的小桌,坐的是方凳,坐下后要弯着腿才能坐下,低头就着案牍就能写字,很不舒服。

  然后每张小桌上贴着考生的姓名,摆着御赐的笔墨纸砚,都是上好的贡品。等考生考完后,这些东西是可以自己带走的,算是官家的赏赐,也作为各自人生的一段记念。此外,还有一把用以改错字的小刀,因为试卷是特制的宣纸白摺,比一般宣纸厚得多,如果写错了字,可以用小刀刮去再写,否则是为“脏卷”,要降等录取的。

  等众人全部坐好后,便有礼部官员宣布殿试开始。然后便见有宦官举着牌子出来,上面是贴着本次考试题目,宦官分成数拨,举着牌子从前到后走上三遍,让所有人都能看清后,方才下场。

  此次殿试考题共有三道,一诗一赋一策论,以《鸾刀诗》、《民监赋》和《重巽申命论》为题。这题目李皓看到后就胸有成竹了,因为这就是历史上这一届的殿试考题,并没有发生改变。要知道这一届科举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所以有很多流传后世的文章都是被仔细研究过的,如今考这些,自己可是有了天大的优势呀。

  因为殿试的考试时间是一整个白天,即使扣除掉午饭时间,那时间也很充足,李皓也不急着开始答题。便先缓缓心神,动笔将姓名、年龄、外貌、籍贯等个人履历信息按要求填上,然后闭目养神,打打腹稿将大致提纲定下。

  其实要说《鸾刀诗》的话在后世已无详尽记载,但诗文在殿试中本就占比不高,只要不跑题,不犯忌讳便好,若是能在符合皇帝心意便是加分项了。

  至于《民监赋》,其本意就是要弘扬民本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就可以参考章衡所做了,要知道历史上赵祯看完章衡的赋,评价是:“此赋虽不切题,然规模甚伟,自应作状元。”有了这个明确导向,再结合自身所学及后世的参考,自然就能把这篇赋写好。只要注意不要像林希那么头铁,开头就来了个“天监不远,民心可知”,非要给皇帝以警示,结果让赵祯大不高兴,让一个“别头试第一”落到了四甲去。

  至于最后的论,苏轼的【御试重巽申命论】有全文留存,而且后世评价颇高,也能作为参考来应题。

  李皓心里想着,提前押中了所有题目,还有参考答案,这样若还不拿个好名次都没天理呀。

  等李皓全部想好了该如何作答时,周围的考生基本都已经动笔有一段时间了。

  李皓打好腹稿重新提起笔来,按心中拟定的提纲开始了答题之路,这一写起来便是一气呵成,连贯有序,只感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也就在李皓全心写作之时,浑然没注意原先坐在上首的赵祯走到自己身边了。赵祯看着李皓正在写完的试和正在写的赋时,只觉这写的甚合自己心意,越看越高兴。

  等停留好一会后,才继续往其他考生处走。等大致走了一圈后,赵祯便先带着贴身宦官离开了,接着除了负责监考的礼院官员及宦官,其他官员也一同跟着走了。

  而这边考场上,写了好一会后,李皓感觉手腕写的都酸了,便先停笔休息。这时差不多到正午时分了,便有礼院官员通知考生殿试午餐要送到了,要众位考生收起卷子,不要脏污,以免影响成绩。

  其他的李皓还没注意,但一听中午御膳要送过来,顿时精神来了,想着皇帝赐宴还没吃过呢,御厨出品,必是精品呀,赶忙把卷子收起来。

  等过了一会,便见众多宫人端着吃食走了过来,一人一份。等宫人将吃食放到李皓桌上,其中荤素搭配还有主食及酒水,但量都不多。李皓满腹期待的尝了下,发觉味道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相比起来还不如樊楼的吃食来的惊艳。不过终究是御膳,吃着还是感觉不一样的。中午李皓也不敢吃的太饱,吃了个八分饱后便停了下来,要不然影响接下来答题就更不好了。

  等众人基本都吃完后,再有宫人出来统一将餐食收走。众人便开始了下午的答题,等快到寅时时,便有考生已经答好,陆续交卷给考官封存,李皓在过了寅时二刻左右,也全写好并在检查两遍后也提交给考官了。

  交完答卷的士子接下来便安静坐下,等着考生全部答完,考官收完全部答卷便可离场了。

  但就在这时,赵祯却又突然回来了崇政殿,身后还带着一众官员。这时底下的考生看了还没有什么反应,但礼部官员看的却很奇怪,因为以往殿试皇帝没有去而复返的,只会等着殿试次日来看考生答卷。而这次不仅回来了,还有谏院、学士院的一众官员跟着。

  赵祯来后,便先将已收上来的答卷挨个阅览一遍,在大略看完后,又将交给身后官员浏览。然后吩咐礼院官员,将所有收上来的答卷都先送到自己手里过目,再行封存。

  此举让在场所有官员疑惑不已,不过也只以为是本届科举闹得沸沸扬扬,才让赵祯如此关注,也没想可能会有其他目的。

  可等到会试众人全部答卷完毕,礼院官员准备请示赵祯让考生离宫时,却被赵祯叫停。说道:“让诸位考生在等一会,等看完所有答卷后,再行离宫。”

  这话一出把在场官员彻底弄糊涂,也不知道赵祯具体想做什么,但也能猜到恐怕等会会出大事了。

  同样这件事传达给在场考生后,在众位考生中间也引起了一阵骚动,因为此事从未有过,顿时底下传来了众位考生窃窃私语的声音,李皓也在问曾巩,说以前有没有听过有这种事情发生的。

  “肃静,不得喧哗,全部都坐好。”听到底下声音嘈杂,便有礼院官员出来呵斥众人,被呵斥后的考生重新端坐整齐,心里虽有疑惑却不敢再喧哗了,顿时场中一片安静。

  等了许久,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已经有宫人开始点灯了。三月的气温本就不高,下面考生也没想到会在宫中待到这么晚,有些考生已经被冻得有些瑟瑟发抖了。

  此时赵祯终于把所有考卷全都粗略看了一遍,而后带着众位官员来到考生面前,说道:“此次欧阳学士主持会试为国选材,多有争议。朕本来也有些疑虑在,但今日我已看过你们的文章,发现俱都有真才实学,并多优异之士。所以朕决定,今日殿试不在进行黜落,只以你等文章优劣来定排名顺序。”

  这话说完,全场寂静无声,当然场中考生是被惊喜加身,高兴的一时说不出话来。因为确认不在黜落人选的话,就意味着从此时开始,他们所有人都能考中进士,进入官场了。

第三十章 殿试排名

  在所有考生缓过神,重新接受这消息后,齐齐向赵祯行礼,谢皇帝恩典。

  赵祯令众人免礼后说道:“今日天色已晚,诸位快快离宫回府吧,待得传胪日,朕当亲为诸位贺。”然后便命内官引全部考生离场出宫。

  等所有考生走后,原先跟着赵祯进来的部分官员,便追着赵祯要上谏启奏,询问此事缘由。

  其中,侍御史吕诲直接拦住了要离开的赵祯。说道:“陛下今日为何突然做此决定,如此轻易更改祖宗之法,是否有所不妥。”

  赵祯听后说道:“此事朕自然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的,一来是此番考生答卷我都已看过,都有真才实学。二来本朝优待文人,可这历年来都有殿试落榜者无力还乡,甚至有的人流落汴京数十年,朕看着实于心不忍,若是真有无才之人,黜落也是应该,可众人皆有才学再强行黜落朕于心难安呀。”

  吕诲这时想接话说些什么的时候,赵祯抢先说道:“殿试不就是为了朝廷选拨可用之人吗?如今可用之人良多,难道卿就不为朝堂高兴,还是认为如今官员已然足够,觉得不需要这么多进士呀。”

  然后,赵祯环视了拦着的这些官员,说道:“卿等若是真有此想法,不若明日朝会上卿等提出来,让朝中百官一同共议吧。到时若百官认同,便是恢复黜落,减少进士数量,朕也是同意的。”

  吕诲他们听了,哪敢答应,否则岂不是得罪天下读书人,而且朝中百官也都有家中子弟要参加科考,这种事哪敢在朝会上提出,于是便说道:“臣等无此想法。”

  赵祯笑道:“那便好,既然无事了,那此事便就这般定了。卿等若不是本届读卷、阅卷官员者,要不还是早些出宫吧,要不等宫门落锁就不方便了。”

  众人听后,齐声说道:“老臣告退。”说完便出宫去了。

  而另一边的众位考生跟随内官离宫后,等内官离开,宫门关闭。考生之中相熟的人便自然的聚在一起,往长街外走去,因为众人坐过来的马车都只能停在那边,然后步行至宫门口,如今要坐马车便只能先走过去。

  天上挂着一轮满月,散发着清冷的光,像个晶莹剔透的白玉盘。月明则星疏。夜空上,真正的星星确实看不见几颗。

  这轮满月也照亮了地上这些士子那满脸的笑容,毕竟除了那些成绩优异,自信能拔得头筹之人,其他人知道自己不会被黜落之后,便已然心满意足了。

  要不是三日后便要放榜,担心如今闹得太过惹人眼,怕不是很多人早就呼朋唤友的去酒楼放肆高兴了。

  这边李皓、曾家兄弟、盛长柏六人也是聚在一起走着,浑身也是洋溢着高兴的氛围。然后便听李皓说道:“没想到官家竟能如此支持欧阳学士,竟为此更改殿试黜落的规矩,怕是那些想看着欧阳学士倒霉的人都傻眼了。”

  只有曾巩有些疑惑说道:“是呀,此事确实出乎意料,看来官家也是早就不喜这糜烂的文风了,又正好此次老师做的正合心思,而且应该不光是如此,官家应该还有其他考虑才是,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李皓听了说道:“你想这个干嘛,反正现在看来对我们是件好事就行,其他的事以后再来考虑吧。”

  其他人听了,也是连连点头。

  等众人快走到停靠马车处时,远远的被下人看到就围了过来。然后便听符登说道:“少爷,你们怎么才出来呀。前面老爷还特意还让人来问过了,说少爷怎么还没回府呢。听见我说没看到有人回来,又陪我等了一会,才回去回报老爷、大娘子的,现在估计老爷、大娘子都等急了。”

  李皓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赶紧回去吧。”说完便和盛长柏告辞说道:“长柏兄,也早点走吧,估计你家里人也都等急了。原先本来说会试后便去樊楼聚聚的,可中间又出了差错,也没去成。这次等到殿试放榜后,我们可一定再去樊楼庆贺庆贺。”

  盛长柏点头应是,然后众人各自上了各家马车回府去了。

  等李皓回府之后,卫氏与李建匆匆过来迎接,询问为何如此之晚才能回来。

  卫氏说道:“不是说殿试最多到卯时便结束了吗,今日怎么这么晚,还好我派人去问符登时说的所有人都没出来,要不然可不得把我急死呀。”

  李皓听后笑道:“没事的,这晚出来是好事,官家今日宣布殿试不做黜落了,就是说我现在就已经考中进士了。”

  李建与卫氏听了,向着曾巩吃惊得问道:“这是真的吗。”

  曾巩说道:“当然了,恭喜伯父伯母,中进士了。”

  李建与卫氏听后,激动的抱在了一起。倒是李皓听后对着曾巩笑道:“我在此祝贺兄长考中进士。”然后曾家几兄弟一听,便也互相祝贺,祝贺到最后,众人相望一眼,然后便一同大笑起来,尽显畅快。毕竟十年苦读,今日算是一朝得报了。

  盛家那边也是如此,王大娘子从盛长柏嘴里知道此事,差点没大半夜的就安排人放炮庆祝,还好最后被盛紘给劝了下来,说等放榜后知道名次再说。至于明兰那边在听到消息后,为长柏和李皓高兴,同样也为自己姨妈高兴,高兴有人能帮卫家光耀了门楣。

  而在其他人都走了之后,宫里的崇政殿里依然灯火通明。因为今夜留宿宫中的礼院官员及翰林院官员还在忙碌着,他们需要连夜把考卷全部弥封,不过由于时间匆忙,殿试墨卷不须誊录成朱卷,而是直接弥封官盖上弥封关防印送掌卷官,再由掌卷官交由阅卷官处保存,等待第二日的阅卷。

  在三月十六日卯时,十七位读卷官入宫开始评审试卷。由于阅卷时间只有一日,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每篇殿试文章一一评头论足,分出高低好坏,实在是强人所难,更何况其中不少考生自身水平相差其实不大。因此,殿试阅卷往往会先把会试前十的试卷挑出来,先进一步提前呈交给主考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甲前三名往往便是在这十份试卷中产生,其他的七份也会占据二甲的前几名。

  毕竟会试是经过了半个多月的阅卷,经由几位考官层层筛选,加上会试考察方面也更全面,比相对时间更短、考察面较窄的殿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意见。

  所以主考官会预先挑选出来明天用于皇帝亲阅的试卷共计十卷,并决定给皇帝阅览的试卷顺序。而剩下的三百多份试卷便是由所有读卷官评卷、分类。评卷官觉得好的就会在卷子上画“O”,觉得不好便画“X”,“O”越多,则最终名次会越高。不过在已经决定了前几名是谁的情况下,这些剩下的卷子的排名顺序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于是乎,读卷官会在粗略将所有卷子看过后,将评好分的卷子分为上一等和次二等。分好后,主考官便收取上一等试卷,判为二甲,次二等判三甲。

第三十一章 传胪大典

首节 上一节 11/4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你有病,我有药,吃完一起蹦蹦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