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144节

  但蜀地官员报来的这种规模的匪乱,却是没多的,而且又恰逢西北告警。

  这事巧合的让人不得不怀疑,只不过英国公那边传回的消息,也证实了西夏边军确实有异动。

  对于英国公,曹皇后还是很信任的,也不觉得他会帮赵宗全欺瞒朝廷。

  至于蜀地那边,皇城司也派人去查过了,也证实了有白莲乱匪,也不像是假的。

  所以曹皇后只能接受现实了,既然李皓那边没了指望,那齐衡也能当个备选。

  可考虑搭配齐衡这个人虽然有些天真,但也没有那么蠢,直接和他挑明了说,只怕他没那么容易听话。

  而且对于那位平宁郡主,曹皇后了解为人,知道那就是个人精。

  若是顺风顺水的,让她帮着推上一把,她指定是愿意帮忙的。

  但想要她冒着风险,替你来冲锋陷阵,那是白日做梦。

  所以曹皇后就打算走走迂回路线,正好如今也有现成的借口。

  赵祯如今病重,两个皇子作为儿子,是要时常待在赵祯床前侍奉的。

  当然赵宗汉年纪还小,估计心里可能确实没有太多想法。

  可赵宗全心里是想着让赵祯变好,还是直接驾鹤西去那就说不定了。

  不过想归想,表面功夫大家做的都还是不错的。

  于是曹皇后便提出,要一位皇子前往大相国寺,为赵祯祈福,保佑他的身体早日康复。

  那个位置赵宗全就没有去抢的意思每^日.发!书,群【6`5,0/5^0”2*3>3.8】,毕竟这年头献殷勤自然是当面的好。

  所以理所应当的就由赵宗汉前往大相国寺了,不过赵宗汉年纪毕竟还小。

  而且这次祈福需要在大相国寺斋戒三日,肯定的要人陪同的。

  那除了一众伺候的太监和护卫之外,作为小皇子的说书,正好可以在宫外看顾赵宗汉。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任谁都不好反对。

  于是在一番准备过后,齐衡就和赵宗汉一起前往了大相公寺。

  本来这件事也没什么可让人在意的,只是他们在大相国寺的时候,汴京城突然有了些传言。

  正好就让如约出来的杨文远听着了,当然一旁的靖海侯也听了个正着。

  随后在吃酒时,杨文远没等靖海侯说话,就直接说道:“看来齐国公这是有想法了,不知对此您怎么看。”

  靖海侯听后笑道:“这种市面上的以讹传讹,贤侄也相信。

  齐国公府能做主的是那位平宁郡主,她什么时候做过这种冒头的事。”

  杨文远则说道:“也或许平宁郡主在宫中得了什么消息,所以提前下注。

  就像当初的邕王一样,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话说到这里,靖海侯的脸色颇有些不好看,不过还是说道:“贤侄说笑了,当初邕王和兖王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以平宁郡主的眼界,还不至于会犯同样的错误吧。”

  杨文远对此笑而不答,可靖海侯却多少有些坐不住了。

  本来自己过来就是想帮赵宗全拉拢杨文远的,结果却突然听到这事。

  虽然他也真不觉得齐国公府会真的靠拢向赵宗汉,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现在市井里都能传的沸沸扬扬,就让靖海侯心里多少有点没底。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毕竟齐国公府是不中用,但它终究和宫里还有勋贵们都有联系。

  若真是他家真的表态,虽然不一定有什么直接影响,但只怕有些本来可以拉拢的人,就又会变得动摇了。

  知道这个时候不再适合开口,于是靖海侯便没有再多说,而是和杨文远单纯喝酒聊天。

  等酒足饭饱之后,靖海侯便径直去了赵宗全那,准备商量看要如何应对这事。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汴京城里面消息灵通的,也都知道这事了,其中就包括平宁郡主和齐国公。

  本来齐国公当时是在外面与人谈事的,可中途一众人就听到了这个小道消息。

  顿时其他人看向齐国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还有人直接说道:“国公爷,你这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啊,怎么还瞒着我们呢。”

  齐国公则是解释道:“这等消息都是别人胡乱编造来的,我齐国公府一心效忠官家。

  这立储大事自然是应该由官家决断,哪有我家说话的份。”

  这番解释显然不足以让人相信的,不过齐国公暂时也顾不得这么多,现在他只想赶紧回家与自家娘子商议一番。

  于是便直接和众人告辞,匆匆忙忙的上了马车,赶回家中。

  等齐国公到时,平宁郡主正一脸阴沉的坐在正厅,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见齐国公这时回来,便猜到他应该也是听到了,果然之后齐国公的话,也证实了平宁郡主的猜测。

  这时齐国公便说道:“要不就传个消息给元若,让他赶紧回来,表明一下态度。”

  平宁郡主说道:“这是在给官家祈福,这三天里面元若怎么能够离开,这可是大不敬。

  我那位母后的时机把握的是真好,看来当初邕王的那套法子,还真是屡试不爽。”

  对于这件事背后的始作俑者,其实齐国公心里早有猜测,所以如今听来倒也没多少惊讶。

  而且曹皇后用的也是阳谋,小小的一推就让打乱了齐国公与平宁郡主的打算。

  本来两人是打算和大部分公侯之家一样,先静观其变,等待结果出来的。

  可如今两人却被逼着要站队了,要么就默认下来,支持赵宗汉;要么直接派人去解释清楚,但那肯定就会开罪曹皇后。

  从理智上来讲,两人自然是觉得赵宗全更有希望些;但从感情上,那自然是希望曹皇后能心想事成。

  而且如今齐家在朝中最大的倚仗还就是曹皇后和赵祯,现在这事一出,在赵宗全那印象便已经不行了。

  可真要决定投靠曹皇后,平宁郡主和齐国公又实在下不了决心。

  接着两人便想找个自己人商量,于是便动身前往了申府,可最后却吃了个闭门羹。

  当然两人也不是全无收获,估计审图刚也猜到这两人会来,所以特意留下来了一封书信。

  看过信后,平宁郡主便入宫了一趟,名义上是去问候赵祯,但实际上却是与曹皇后有了一番密谈。

  具体内容其他人不得而知,但在这之后,齐国公府也确实像是默认了一样,没有来反驳。

  而这一幕颇有些刺激到赵宗全,本来和靖海侯谈时,赵宗全还真没把齐国公府当回事。

  但万万没想到齐国公府还真靠向了赵宗汉,这给自己脸打的。

  不过再怎么生气,赵宗全也得先忍着,维持台面上的平静。

  而在成都府这边,刚与赵拚闹翻的李皓,也不愿意在成都府多待。

  所以便想着去找下盛纮,他如今正和康家的人一起,在夔州路的云安监呆着呢。

  顺便也可以就近查看一下井盐的具体制作流程,看能不能有什么可以改进的。

  只是从成都府到夔州路,中间路途遥远,来回不易,于是李皓便打算把人马带过去。

  但成都府相对又太重要了,李皓也不能放手不管,所以在李皓再三考虑之后。

  再根据现有情况,发现白莲教实际并没有经过训练的兵马,就算鼓动百姓发动叛乱,其战力也不会有多高。

  至于当地禁军和厢军会不会有问题,李皓也不担心,毕竟现在是扎营在一处的,就近盯着也不需要这么多人。

  于是李皓便打算分兵,直接平均分配了战力,留下一半兵马依然驻守在成都府外,保证成都府的安全,另一半兵马则跟随李皓一起前往夔州路。

  当然李皓也不是随意走的,而是向赵拚进行了一番请示,而赵拚自然是不想让李皓离开的,于是百般相劝。

  可李皓是心意已决,今天来询问,也是为了大家面子上好看罢了。

  虽然赵拚是被李皓给驳了面子,但在李皓迁营的当天,赵拚还是亲自来了,给李皓送行,力求证明没有与李皓不合。

  但实际这个行为却没起到什么作用,毕竟这么粗糙的表演,哪能过的去行家法眼。

  不过这一切李皓暂时都不想管,进过几天行军之后,一众人进了夔州路境内。

  由于云安监并不靠近夔州城,但带着这么多兵马去云安监也不合适,所以李皓只能找到夔州城外安营扎寨。

  顺带着被夔州的一众官员吃了几顿酒,然后才带着一众亲卫前往了云安监。

  等李皓到时,提前得了消息的一众人都等在外面迎接,其中康家父子和盛纮也在其中。

  李皓近前下马之后,先是好生慰问了一番盛纮和随他来巡查的人。

  然后才与康家父子说话,别说经过了这一番磨练之后,看着还真是有几分不同了。

  不过李皓也没有细究,而是在他们的带领下把盐井给逛了一遍。

  还别说,这里的制盐情况和李皓现代看的自贡制盐差不多,看来井盐的制盐技术似乎没什么代差。

  一番参观过后,时间便过了申时,天色将晚,于是康海丰便邀请李皓前去他府上赴宴。

  本来李皓是真心不想去的,主要是不想见那个讨人厌的康王氏。

  不过李皓推辞了一会之后,盛纮也跑来帮康海丰劝说。

  本着当初坑了盛纮的原因,李皓便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所以最后一行人就这么去了康海丰在这里的家,不过到了这里,李皓发现情况好像是有些不太一样。

  本来李皓以为康王氏经过这次,怎么也能吸取下教训,有些改变。

  尤其是康海丰这么积极邀请,李皓还以为是康王氏已经洗心革面了。

  但似乎是李皓想多了,在李皓到时,康王氏不仅没有出来迎接的意思每^日.发!书,群【6`5,0/5^0”2*3>3.8】。

第一百九十章 挨揍的康姨母

  不过康姨母的脸色好不好看,李皓倒也不太在乎,反正只要她别来恶心自己就行。

  但康家父子却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他们俩现在是吃够了在云安监的苦。

  本来到了蜀地,要是能到成都府待着,这两人也能好受一些,可谁曾想李皓便偏把他们给弄到了夔州路。

  这里的条件相比起汴京,那真的是穷乡僻壤了,两人是真心一刻都不想在这里多待。

  本来想着和李皓搞搞关系,希望李皓能把他们给调回汴京,或者实在不行,放到成都府去也可以。

  所以见到这一幕,康海丰当即就不乐意了,而且到了如今,康海丰也明白了当初李皓把自己赶出汴京的原因。

  要不是康姨母,自己怎么能落到这个地步,而这也让康海丰本就有的休妻念头,更加强烈。

首节 上一节 144/4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你有病,我有药,吃完一起蹦蹦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