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198节

  可这也没办法啊,六部里面有申图刚在,不可能再把他女婿安排进去,这于理不合。

  剩下户部、礼部都是虚设的,户部的职权都在三司管辖之中,整个户部只保留了判户部这一个职位,负责接受全国的贡品。

  …这个职位用来捞油水还行,但估计齐衡是不愿意干的,毕竟齐国公府不差这点银子。

  而礼部也是一样,仅设判礼部一人,虽然留下的职权挺大,因为光是主管科举和贡院这一项,就足以让人动容了。

  但也正因为此,齐衡根本就抬不上去这个位子,毕竟齐衡才科举完没多久,哪有这个声望和能力呢。

  刑部就不用说了,这个专业要求比较高,齐衡又没有在下面历练过,直接让他去断别人的生死,就有点草率。

  至于不去兵部,那就是齐国公的锅了,这家伙一心想让齐家脱离武将的身份,所以不想让齐衡在兵部和武将们有过多瓜葛。

  这么一算下来,最后只能给安排到工部去了,不过衙门是差了些,但职位是不打折扣的。

  而且李皓还给齐衡找了伴,把盛长柏也给调进工部当虞部郎中。

  虽然李皓的主要目的是见盛长柏进步的比原剧中慢了不少,所以就有意帮了一把,但这也说明李皓还是很看重工部的。

  李皓打算给自己辩解一下,顺便把锅给砸到欧阳修头上去。

  可还没等张口,申图刚又接着说道:“此事我与齐家都记下李大人的情分,日后自会报答。”

  “这家伙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平宁郡主他们这么容易满足的吗?”李皓心里揣摩着申图刚的意思每^日.发!书,群【6`5,0/5^0”2*3>3.8】。

  说完话后,申图刚便和李皓告辞,两人便分开而行,李皓也就把申图刚的话忽视掉了。

  之后十数天,李皓一直在三司之中忙碌着,当时李皓在欧阳修府上说的可不单纯是借口,而是真的准备对税法进行改革,以增加国库收入。

  其实李皓早就有意对税法进行变革,只是以往就任盐铁使时没有职权。

  同样也怕为人掣肘,到时被弄得走了形,反倒有害无益。

  这次李皓当上了三司使,这权限问题已经不用担心,而且上面又有欧阳修这个顶头上司支持,正好方便大展身手。

  李皓重新调取了几年的账簿记录,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去年一整年的税赋数量又有新增。

  从前年的八千四百六十万两白银,新增到了八千九百七十万两白银,当然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增的盐税收入。

  即使如此,也能证明大宋的整体经济是向好的,至少比明朝的穷困好太多了。

  只是这其中李皓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在税赋当中,农税和商税的占比越发的大。

  按照去年的比例来说,以两税为主的农业税2691万两,大概占30%,而商税6279万两,占70%。

  可这个比例在庆历年间,还是几近对半分的样子,短短十几年间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当然按照正常来说,这个比例越大,其实对于百姓应该是越好的,尤其是对于农民阶层来说,他们的负担就会轻一些。

  …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这商税的大头来自各种专卖活动,也正是这些商品专卖导致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激增。

  仅粮食、布帛、茶叶、食盐这几项,就占了一年商税的60%,所以明面上这些是收的商税,但实际上和农税差别不大,已然是横在普通百姓头上要钱。

  当然,如果这一切税赋都能按照律法要求来严格执行,那或许百姓也能过得下去。

  可实际在下面官员的操作中,这能弄出的花样就太多了。

  比如“加耗”就是最常用的手段,因为征收农税是百姓向官府缴纳米粮实物,而且要由民户自发将麦粮,绢绸送到指定的地点,而且一般要输送的地点都不会近。

  这样一来,自然就会有损耗发生,毕竟老鼠、麻雀偷食啃坏东西都是正常的,这在现代都无法避免的事情,就更别提古代了。

  所以地方官府为了弥补这一部分损失,就会额外向农民征收一部分多的米粮实物,也就是所谓的“加耗”。

  而且由于这是地方官府自己的安排,若是当地官员清廉就还好,可要是碰到个心黑的,那对于百姓而言负担就重了。

  当然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其实朝廷也是有相应对策的,那就是“支移折变”,想以此降低百姓负担。

  这项政策就是说可以不用大老远的去交实物,而是将其折换成银两或者官府规定的谋样东西,作为税赋上交。

  听上去这项政策对百姓是很有利的,可以有效减轻百姓负担。

  但实际上,这项政策也是被官府玩出花来的,常把此物折成彼物,或把物折成钱,或把钱折成物。

  如以钱折绢帛,或以钱折麦,或折帛之后再折成麦,反复折纳,总能将缴纳商品的价格人为压低,然后将折变商品的价格拉高。

  如此一来,为了抵消折变的原赋税,就必须缴纳更多的数量,变相的达成加征了税赋。

  除了“支移折变”之外,朝廷原先还有另外一项惠民的税赋政策,到如今也变了味,那就是“和买。”

  这也是当初赵祯想施惠于民的政策,就是官府在青黄不接时借钱给民户,民户在夏秋收成之后,输绢给官府偿还贷款,其本意是帮助民户度过困乏之时,而这一政策也是后面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雏形。

  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官府可以具体操纵利息,于是便成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

  除此之外,其他的杂税就更多了,如“牛皮税“、“契税“、“头子钱”等,种种税赋加在一起,对于百姓的负担甚至比正税都要多。

  要说这些钱真到了国库里面,李皓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可实际上,这之中大部分银子都进了贪官污吏的口袋里面,却偏偏让朝堂当了靶子。

  而且还因为农民的负担加重,导致自耕农阶层的越发稀少,从而加速了土地兼并的速度,将土地集中到了一小部分人手里。

  …当然,李皓现在就属于这一小部分人,只不过相对李皓对于土地没那么多执念罢了。

  另外除了针对百姓的农税有问题之外,商税这里问题也很大。

  原先李皓对于收税的关卡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毕竟从头到尾李皓都没真的走过商路。

  直到这次,李皓才发现大宋的税关有那么多,足足两千两百多个税关。

  而且因为大宋不像现在那样,账目什么的都能清晰统计,直接按交易数额来交税就行。

  而是主要分为住税和过税两大类,其中过税是向转贩货物的商旅征收的税,按其货价的2%收税。

  住税则是开设店铺的商人在当地出售货物或行商到达住卖地分出卖货物,该地税务按物价的3%收税。

  虽然按照道理来说,过税交完一次之后会有相应凭证,是不需要再交第二次的。

  但就李皓了解到的情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重复收取过税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对于正常的商业活动造成很大的损害。

  因为这样一来,小工商业者由于沉重的商税压力,必将无以为继,而拥有雄厚财力的巨商和拥有官面背景的官商则越发能扩大其资本实力,肆行兼并。

  等于无论是土地还是商人,最终获利的永远都会是官员士绅阶层。

  要不是宋代官员士绅阶层只是免除徭役,赋税还得照交不误,否则大宋估计比明朝都穷。

  面对这种情况,李皓自然是想要对税赋进行一次变革的,首要目标就放在商税上。

  倒不是说商税比农税重要,而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改革商税比改革农税触动的利益集团小。

  毕竟别看商税上交的钱比土地上多,但大宋士绅对于土地的热爱终究比单纯的钱财更为重视。

  在明确了目标之后,李皓便派出了人手,对全国所有税关进行一次统计,相应只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

  反正宋代又不和现代一样,交通四通八达的。

  在这里,你想运大宗货物就只能走官道,路就那么一两条,换条路你就指不定跑哪去了。

  除此之外,李皓还想彷照现代的营业执照,给商户做出了一套户籍系统来,以后想要经商就必须到官府领照才行。

  但后来在与下属的商量之中,李皓就绝了这个想法。

  一来是操作麻烦,毕竟这个年代没有电脑,这种不统一样式的东西,全部得由人力来写,工作量很大。

  二来这个各地官府想要相互配合也不容易,而且这个防伪的事情也难做。

  当然最重要是第三点,李皓实在是对地方官员没有信任,现在他们都如此猖狂了。

  要真让这些人去控制商人的进出,这些人还不得翻了天。

  所以李皓最后决定,先对收税的人进行一番整顿,将中央和地方上收税的两套体系结合起来。

  不过此举是在对地方权力的压制,为了避免遭受各州府官员的反击而失败,所以在这件事上,李皓尤为慎重。

  首先,李皓需要得到欧阳修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绝对优势。

  可让李皓没想到的是,欧阳修在听完李皓的话后,直接让李皓先停下来,不要着急。

第二百四十章 康姨母也能变好?

  为了防止李皓误会,欧阳修特意解释道:“变法之事当初本就是由富弼大相公重启的,如今他又马上要回朝了。

  此事若不和他商议,就自行决定,只怕他会心生芥蒂,到时反而麻烦。

  而且此事有利于民,想来富弼大相公也不会反对的,你再等等就是。”

  看来真是到哪都缺不了人际关系的维系,既然欧阳修都这么说了,李皓也只能先偃旗息鼓。

  欧阳修见李皓表情有些沮丧,便说道:“我已经接到了曾公亮的消息,现在富弼大相公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不久就能到任。

  正好你这段时间可以好好歇上一歇,调整一下状态,陪陪家里人。

  另外有一件事我得和你提点下,澄园那里你如今整备可以,但最近这段时间就不要过府了。

  一切等到官家葬入找永昭陵之后再说,以免惹人闲话。”

  李皓答道:“叔父放心,这点道理我还是明白的,绝不会与人口实。”

  随后欧阳修留了李皓吃了顿家宴,才让李皓离开府里。

  后续时间,李皓便开始放慢步伐,正好这时候盛竑压着税银到了,李皓干脆带着人马亲自去城外接收,权当散心。

  别说,盛紘再见李皓的时候,那脸上是真的开心啊。

  隔着老远看到就急匆匆的上前,说道:“下官拜见大人,如此小事何须大人亲自过来,安坐在府衙便是。”

  见盛紘如此殷勤,李皓还真有点不太习惯。

  不过想想也对,盛紘跟着自己混了一路,两三年时间从正五品升到正四品,跨了两个阶梯。

  就这升官速度,盛竑确实应该感谢自己,而且以盛紘如今的年纪来算,他的目标很轻松就能完成了。

  于是李皓面色如常的回道:“你们巡视八省,为朝廷追回了这么多赋税,我出城迎迎也是应有之事。”

  正说着话呢,只见康海丰和他儿子从后面走了出来,向李皓问好。

  而康海丰他们能回来的原因,还是因为王家的助力。

  这次可能是因为康姨母没死的原因,让王老太太终究没有丧失理智,没有参与进这场宫变当中,保全了王家老小。

  当然,王家也没在这其中占到什么好处就是,至少王世平没到剧中结尾阶段的同签书枢密院事的地步。

  要知道那虽然是枢密使、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之下,但也算是枢密院的主官之一,最低也是正三品官员以上才能任职的。

  如果这样都算是能力不济,混的不行,王家老太太这是有多高的要求。

  可要说是投靠曹皇后之后升迁的,那也不对,毕竟投靠之后很快就是朝堂告状。

首节 上一节 198/4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你有病,我有药,吃完一起蹦蹦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