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鲤鱼开始成为大龙神 第63节
我知道一门星火之法,鹌鹑善驱星火,也适合这烛火之精。”
随即李太平又将星火的法子讲来,这法子是从一套武术中拆出来的,名叫举火烧天。
不知道为啥,被他老祖宗看上,收录在了血脉传承中,这一招四个动作,由下到上打拳披挂,最后举火烧天汇聚星火。
“师弟,你这传承还真杂,不过这真是个好东西啊。”余书洋夸赞一句。
星火乃是七大真火之一,乃是日月星三光之一,只此一火就异常珍贵,更不要讲能引星火的一招拳法。
问一下,作者这样松散着写,你们觉得怎么样?
第109章 五芝仙粮(下)
七道真火、真水都不一般,余书洋水命炼子水、亥水两道法符,被他靠着天资养出两道真水。
后来被他用天象地运禁,各自施法炼做两颗真水宝珠,说实话,真水、禁法缺一不可。
如今灵田种植上,肉眼可见的实惠,一百八十亩五色灵芝,每月可收获万斤,能换符钱八百万枚。
全靠天一真水宝珠,每日点化两次灵水,由此可见,每一道真水、真火都异常珍贵。
余书洋是知道好歹的,特别是前几日李太平跟他讲的妖仙世家,让他深刻的知道,一切看着不合理的背后,都有必然的逻辑。
想到这里,他不免多看了李太平两眼,这小子得了兕兽血脉传承,知道不少秘法、见闻,真的是一个行走的大礼包。
“师兄,快翻面啊,我闻着要糊了。”李太平出言提醒,奇怪的看了一眼发呆的余书洋。
被喊叫声闹的回了声,余书洋贼人胆虚,立刻显得事忙手也上慌乱,果然还是不能有贪多的心啊。
眼见着翻面不急,忙着吹风降温,这一下倒给他提了醒,煎制灵芝也是炼制的一部分,他的风法也是用的上的。
五芝有五行,八风也有五行,余书洋对照炮制,一面吹风降温,一面仔细煎烤,不想效果更好也更快。
他念咒吹的风都是五季法风,自将灵芝切片吹的风干,在室火烛精的煎烤下又精炼一番。
只把巴掌大的灵芝片,炮制的各个拇指大小,瞧着跟严重缩水一般。
如此这般,风吹一道、火烤一道,只把六百斤灵芝炮制的不足二百斤,好似被贪污克扣一般。
“师兄,你这炮制法快赶上九蒸九晒了,只剩一道灵芝精炁,可当饵药服食了。”李太平扔嘴里一个嚼着说道。
闻言余书洋也尝了一个,还别说,如口不嚼只含在嘴里,也有一股灵芝精炁化在嘴里。
另外一边胖头鱼师兄余雨田,另起炉灶支上大铁锅,七八个大蒸笼放上,面案子搭起来放好,一应家伙事都齐活了。
“蠢哥儿,你还不死心呢,又淘弄仙粮的事?”余雨田过来抱煎好的灵芝片。
“师兄,你按着颜色分一分,别都混在一起磨粉。”
余书洋懒得应付,胖头鱼也是个擀面杖的性子,只比前几日上门打白工的牛妖洪涛好一点。
这次灵芝用舂米的石臼磨粉,另外一边鱼母已经开和面了,用的灵植五谷中的灵麦粉。
蒸馒头自然离不开麦粉,仙粮也是一样,先把灵麦粉和出一团,放上老面酵母一旁等着醒面。
二百斤灵芝粉,少说也得配三百斤灵麦粉,自然得先发一盆醒面,等会和面的时候要用。
白案灵厨做面点,都离不开传承的老面酵母,这是让馒头、包子、油条、烙饼好吃的关键,可让馒头蓬松、面皮软糯不黏牙。
胖头鱼师兄磨好一个颜色的灵芝粉,就紧着给师娘送过来。
鱼母拿灵麦粉混合,又将发好的醒面切一块,混着一块和面,完事了拿出两根大棒槌,冲着面团左右手各锤五百下。
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更有嚼劲,吃起来麦香味更重,也更香甜一些。
如此这般,六种灵芝粉混着灵麦粉,整整和面四百五十斤,若是普通人来做非得两三个时辰。
到了鱼母手里一时三刻全部搞定,此时已经开始上手捏形,她捏的都是鱼形,金鱼、鲤鱼、娃娃鱼一类。
按说应该捏龙、虎、牛三道真形,可惜这不是凡人捏面人,想捏什么样就能捏了。
鱼母用的是东厨花馍的法子,捏出的样子具备真形法意,更符合仙粮的传说。
五芝六色捏出来面鱼也是一样,各个透着一股芝药香气,隐隐透着淡淡的宝光。
“丹纹?”李太平看着芝药香汇聚成团,隐隐约约看着像丹纹。
引得余书洋、李真也去看,就见一团青白药气纠缠交错,汇聚成残碎的灵文箓字一样。
“这下好了,二舅妈能炼丹了,我就说灵厨和炼丹是一家吧。”李真忍不住的骄傲,活像一只打鸣的公鸡。
“别说话,没点眼力劲的。”余书洋说着把李真拉一边去了。
此时的鱼母仿佛在悟道一般,一手拿起面团,不用捏就化做一条鱼形,就像手中有个无形的模具。
一时间鱼母化身流水线,左右手忙个不停,这个面团拿起、那个鱼形馍馍放下,眼看面案子都要摆不下。
胖头鱼余雨田忙着往笼屉里收,余书洋也跟着帮忙,两个鱼妖四只手,都赶不上鱼母一双手快。
不过一刻钟时间,四百五十斤面,捏了三五千个鱼馒头、鱼馍馍,好在蒸笼都是法器炼的,不然还装不下这么多。
鱼母捏完了,就站在那闭目不动,不知道是还在悟道,又或者静静思索。
“师兄,你看着火候蒸吧,这馒头也不能等着,时间久了就要酸坏了。”
余书洋不敢打扰老娘,只得让胖头鱼师兄顶上,白案做的馒头用老面酵母,放的时间久了发酸不好吃了。
余雨田看看师娘,又看看师弟跟蒸笼,咬牙跺脚说一声干了。
蒸馒头也得看火候,也区分大火、小火,时间久了馒头蒸塌了发硬,时间少了蒸不熟。
火候也是一样,是蓬松可口,还是硬的咯牙,全靠把控大火、小火的时间。
这也是灵厨、炼丹是一家的道理。
余书洋、李真、李太平三个都躲在一边看着,他仨谁也不会蒸馒头。
“表哥,真能跟你说的一样?”李真来的路上听了仙粮的事,一路上都在算小账,仙粮、灵丹那个更好。
“这我那知道去,等会馒头出锅了,你自己尝尝不就知道了。”余书洋心里没底,隐隐多了几分期盼。
“师兄,伯母是什么修为境界,我看着好像是法相升品?”李太平看着蒸笼跟鱼母,瞧出几分门道来。
“法相升品?我记得是七品初期修为,不能是突破晋升。”余书洋记得清楚。
“那就是法相升品,这是对灵厨体悟有了创新,又有修行资粮帮着提升,推动了法相的升品晋级。”李太平为俩人解释道。
果不其然,鱼母身后法相显露,乃是一口煮面铁锅,肉眼可见锅中鱼面漂浮。
就见一旁蒸笼散发的锅气,如炊烟一样流入法相心里,煮面锅中也升腾一股股白色水气。
此时两口锅都在煮,看着蒸笼不冒气,都被师娘法相收走,余雨田压力如山倒,此时他无从判断。
只能咬着不断烧火添柴,凭着鼻子闻馒头味,把握火候的大小。
早晨起来,眼睛疼的睁不开了,两个眼充血,都是血丝,没熬夜正常11点睡觉的,肯定是昨晚没睡好,最近压力太大了。
第110章 五芝馒头鱼
炼丹是有劫的,就如神兵劫一样,夺天地造化予一物,恰如与天地拔河,不能取胜自是丹毁、神兵亡。
灵厨一道与炼丹相似,却没有劫难,盖因饮食男女天地纲常,自不会兴劫毁坏。
胖头鱼余雨田专心烧火,靠着平时的经验,以及对麦香味的熟悉,总算把一锅馒头都烧好了。
这一会不说前胸湿后背,也是浑身湿哒哒,蹲在灶台太久,猛得站起来,只觉得两眼一黑。
一屁股摔在地上,疼的他直咧嘴,不说尾巴骨裂了,屁股也给摔出三个瓣。
“九蠢师弟,快来熄火,到时候了。”余雨田坐在地上疼的爬不起来。
他是不知道神兵陨身劫,不然,非得说自己这是造了劫了,不然摔一下咋这样疼?
余书洋急忙过来,先是一口冬风吹灭了灶火,又把胖头鱼师兄从地上扶了起来。
“师兄,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按规矩,需要还敬神,你待我念祷一番。”
胖头鱼对着灶台、笼屉,先是请灶头神来吃馍馍,接着老笼神、铁锅神、面案子神,最后末了五谷神、灵芝神也请来吃。
灵厨一道不信神,他们最近念的都是灵,涉及到也都是厨房、灶台、做饭用的各种食材。
这也是庖厨之道的根本——祭祀,庖厨就是为祭祀准备祭品,敬俸祖先神灵,之后分食祭品以求庇护。
余书洋在一旁看着,发觉灶台、蒸笼、面案子等器物,都微微得了一道性灵,看来这套法子不仅是心祭。
“可以打开,我拿几个大笸箩出来,等下把蒸笼一层层的取下来,稍微凉一凉,都捡到笸箩里。”
胖头鱼说话间就从法囊里拿笸箩,打眼四望也没地放,四下里都是灵田土地。
余书洋上前一下把蒸笼盖揭了,一股白烟四散开来,不是普通的蒸笼气,白的跟烟雾一样。
笼屉里有点点微光,就跟太阳西下,一道残阳打在河水里,那种波光粼粼的模样。
这莫不是传说中的发光美食?
不等他愣神想呢,眼角一点刺眼的光,一扭头正看到鱼母法相晋升。
就见面锅水蒸气散开,锅里金光四射,大约一时半会,耀眼的光消散后,锅里一尾尾金鱼畅游。
“这都蒸好了?”鱼母收了法相,来到灶台上看,随手拿了一个馒头尝了尝。
有一股淡淡的杏仁味,劲道有嚼劲,吃在嘴里有微风,就跟薄荷糖的感觉差不多。
“二舅妈,仙粮做成了吗?”李真凑上前问,别的他都不关心。
“滋味挺好的,灵芝也很补,没有啥神力,可能又失败了吧。”鱼母一边说一边感受着。
闻言,李真的小脸瞬间就垮下来,随即又想到鱼母晋升法相,又问道:“二舅妈,你不是晋升法相了,没道理仙粮不成啊?”
鱼母闻言又捡了一个拿来尝,三五口吃了,有感受一下浑身上下,依旧没生出一丝神力。
“应该就是没成,我晋升法相是对鱼身真形有感触,不过这馒头挺好吃的,起码开胃健脾。”
这下李真是彻底死心了,同样心情还有余书洋,他用玄武龟书还推算过,搞出来一个开胃健脾的山楂丸?
那还不如直接卖灵芝药材,省得废这个力气跟功夫。
李太平也上前取了一个,先是端详了一下,又扔到嘴里嚼了,纯粹牛嚼牡丹一般。
“这馒头还是有功效的,吃了能得一点鱼之性。”李太平说道。
上一篇:两界:从倒卖药品开始长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