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鲤鱼开始成为大龙神 第64节
“师弟,这鱼之性是啥?”余书洋忙问道。
“这修行自来分为性、命两种,炼炁化煞是命功,安心静神是性功,鱼之性自然就是鱼的本性。
你们是鱼妖吃一个两个不觉得,我是牛妖一吃就有感觉,这是化身为鱼的体悟。”李太平解释道。
“那这到底是成仙粮没有?”李真再次追问一句。
“应该是没成,这东西不能增长力气,不过灵芝的效果非常好,不比五芝灵丹差多少。”李太平末了补充一句。
余书洋听了也不失望了,本来也没期望能成功,主要还是鱼母晋升法相给闹的,误以为是要成了。
“能当五芝灵丹吃也不错,起码,面馆又多了一个拿手绝活。”余书洋不无安慰的说。
“这馒头已经算是七品灵食了,绝对是镇店的手艺。”胖头鱼余雨田尝了一个也跟着说。
“既然鱼形无用大用,不如在蒸一锅普通馍馍呢?”余书洋想了想问鱼母。
鱼之性对鱼妖来说,还真没大用,都是鱼妖了不用增补鱼性。
“馒头随做随吃就是了,这是用灵芝药做的,不是普通灵粮,虾兵们胃口再大,一天也吃不得十个。
这回蒸了三四千个,你不想想得吃到啥时候了?”鱼母训了儿子一顿。
七品灵食又不是炒糖豆,那能随便就做的出来,看看胖头鱼就知道了,耗费精力心神都很大。
“师娘,您又自创了一个拿手的绝活,起个名吧。”胖头鱼余雨田劝道。
这灵厨自创菜谱,都能给定菜品名,这牵扯到气运,以后其他人学了去,都得分润一点气运过来。
“就叫五芝馒头鱼吧,简单一听就能懂。”鱼母随口报了一个名。
厨子果然都不爱起名,像老楚白菜、宫保鸡丁,都是拿人名给菜命名,跟五芝馒头鱼异曲同工之妙。
余雨田让几个人帮着搭台子放笸箩,把蒸笼里的馒头都捡出来,一应厨房炊具洗刷干净都收走。
“蠢哥儿,面馆还有好多事要忙,我跟师娘就回去了,下回要蒸这五芝馒头鱼,提前送晾干的灵芝到店里就成了。”
余雨田跟余书洋说了几句,就要跟师娘回店里去了。
“娘,那你们就回去吧,我还得在夫子这待些日子呢。”余书洋跟着送了几步。
“九蠢儿,你在夫子跟前,我是很放心的,芝田这收获也很好,你就踏踏实实的吧。”鱼母不忘叮嘱儿子两句话。
“放心吧,这回您法相提升,是不是很快能突破六品啊?”
余书洋末了问了句,这次亲眼看鱼母法相晋升,也没瞧明白厉害之处,免不了好奇问两句。
“突破六品还早呢,不过五芝馒头鱼对我启发很大,以前都是祭五脏庙的思路,只想着敬神养身。
从来没从五脏六腑身神考虑过,之前的一些菜式都可以改一改,说不定半年内能摸到七品后期的门槛。”
鱼母又叮嘱儿子几句,这才叫着胖头鱼一块回面馆了,店里离了厨子是不成的。
余书洋目送鱼母走远了,才又回到灵田,此时老莫吉带着虾兵回来了。
我怎么感觉仙粮篇写的有点拖沓了,本来想一章结束的,硬生生讲了三章,妈呀,咋这么多话。。。你们觉得作者絮叨吗?
第111章 虾精道兵
老莫吉跟十个虾兵完全行伍做派,巴掌大的五芝馒头鱼,两口吃一个,一口气连吃七八个。
他们当初不是按道兵训练的,而是按照武道气血法门修行,相比之下与其说是道兵,不如说是武卒。
武卒是修行武道的府兵,五个为一伍、十个为一什,善结一字长蛇阵,击杀对敌异常凶残。
早年福地内的血气道兵,不仅要会结军阵,刀、弓、盾、枪四样兵刃都要熟练。
能像道兵一样汇聚血气给将军,又能结阵军阵扑杀应敌。
正是血气虾兵用血肉之躯,帮福地度过初期的虚弱。
“蠢哥儿,这东西好啊,吃到肚子里热乎乎的,才吃了七八个,就混了个半饱了。”老莫吉感慨到。
他们修气血的虾兵,即便改修九品登仙法,依然改不了大肚汉的毛病,吃起灵粮跟饭桶一样。
这十个虾兵每天吃灵米两三斗,个顶个的是大胃王。
“老莫叔,这些都是给你们吃了,能补血气壮大肉身底蕴,都是用灵芝做出来的,只管放开了吃。”
余书洋看着也很高兴,吃五芝馒头鱼能补虾兵们的血气亏空,也能省不少灵粮,减少一大笔开支。
毕竟,灵芝草是不缺了,每月可采上万斤,均出十分之一当口粮,也够虾兵们足吃足喝了。
而且,还能有一什武卒老兵,帮着耕种、看护芝田安全,给余书洋省了不少事。
“这东西真不错,感觉跟吃了壮阳药似的,浑身上下一股牛劲。
当年要是有这个,说不得武道法门早就突破了。”老莫吉忍不住感慨一下。
余书洋闻言心里有个想法,李太平刚传了他一招武道招式,能够汇聚星火。
可不可让虾兵结阵,助他施展一回,汇聚一些星火,喂给烛火之精。
随即他就跟老莫吉商量,自然没有不行的道理,特别是对虾兵来说,离开五金台以后,时不时的怀念以前的日子。
老莫吉先是领着十个虾兵演练一番,五兵一伍、十兵一什,各持蛇矛大枪,结成一字长蛇阵。
十个虾兵配合老莫吉结阵,身上气血透过甲胄,前后相互交融在一起,血气怪蟒腾空而起。
随着虾兵不断升腾肉身血气,一字长蛇阵汇聚的血蟒越发壮大,竟然有化蛟的迹象。
随着十三道阵式一一演化,军阵汇聚的血蟒膨胀十倍,如血蛟一样长出四条龙爪。
老莫吉只演练军阵变化,并不真的燃烧血气,这对虾兵们没有半点损耗和伤害。
一字长蛇阵十三种变化用尽,老莫吉就停手,将血气蛟龙散入军阵,断开了结阵法门。
“蠢哥儿,你来跟着一块演练一下。”老莫吉招呼余书洋过去。
气血依照军阵汇聚,接受气血的将领,也不是接受气血灌体,而是依照军阵支配阵法与气血。
老莫吉在一旁指点,十三道军阵变化,气机与火候都不一样。
余书洋并不笨,更何况虾兵们都是经年的老武卒,配合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不过三五回演练,也能做到血蟒化蛟龙。
这就是血气道兵的好处之处,不拘谁都能统帅,毕竟只要是血肉之躯都有血气。
不像仙门道兵,必须符合本命炼炁,汇聚的法力才能驱使,如此局限增多,不利于随时战斗。
掌握了血气军阵,余书洋就配合着开始演练武道招式——举火烧天。
一招四式,先是起手握拳一个青龙探海,也就是一拳打向敌人的下三路。
随即,另外一个拳头中路打出,真奔着胸腹而去,这叫长拳短打。
两拳打出,随即两臂一绞,一个腾挪转身,转向敌人后背,这叫鹞子翻身。
最后一式,就是两手握拳齐着打出,也就是举火烧天。
武道招式就是这样,四个动作并不复杂,没有多余的心法、咒决,看着平平无奇,除了名字里带火,完全看不出跟星火的关系。
一开始,余书洋也是这么想到,李太平解释了才明白。
武道分四个大类:内炼、外炼、外功、技击,拆解开来可分七类——精、气、神、骨、肉、皮、力。
举火烧天这一招,就是技击法门,看着是四式拳法,用武道内力催动,自然就能展现神威。
余书洋没有修行武道法门,要想施展必须得借武道内力,正好,虾兵们的血气阵法能帮忙。
随着他的动作,明显可以看出来不同,血色蛟龙一点点变黑,刚开始像是生了黑斑一样。
这一拳一个招式,四式打完就是一招,余书洋来来回回打了上百拳,只把一条血气蛟龙炼成墨色。
此时,他已经明白,星火本应汇聚到拳头上,因为他是借军阵施展,星火都汇聚到军阵血气蛟龙上。
按理说,血气遇到星火,一瞬间就给烧干了,也不知是拳法的威力,还是星火与火命虾兵相合。
刚才余书洋转身腾挪之间,就见十个虾兵都变成红皮大虾,一个个怒目圆睁、咬牙坚持着。
“师兄,千万不要停,这是武道煅体呢,跟仙道筑基一样。”李太平看出师兄的犹豫,马上出声提醒。
如此一来,余书洋只能继续演练招式,他没有修炼武道法门,感受不到星火煅体的威力。
瞧着一旁的老莫吉,心里不免为他惋惜,阵法以五为基数,十个虾兵能列阵,十一个就不成了。
这好处老莫吉就错过了,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
随着余书洋不断施展举火烧天,血气蛟龙汇聚的星火越来越多,已经化作一团没有形状的黑球。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的出来,黑球在不断的变化,内部孕育着什么,就像法相升品一样。
事实也确实如此,举火烧天四式模仿的乃是星火神兽——鹑鸟。
鹑鸟是介于凤凰、朱雀之间的凤鸟,比凤凰样子要小、尾羽少,又比朱雀长的要大。
挥拳千百次之后,竟然让余书洋打出了拳风,这是拳头破空的声音,在拳法中称作明劲。
随着一声凤鸣声,一只鹑鸟破壳而出,只见它一身火羽如枫叶,随风猎猎如旌旗。
就像福至心灵,余书洋双手握拳,最后一招举火烧天打出,两团星火汇聚在双拳。
如此这般,他汇聚到了星火,施法喂给了烛火之精,也算达到了目的。
不想,十个虾兵星火煅体,虾兵壳甲胄都炼成凤翅铠甲,白捡了天大的便宜。
余书洋又看看老莫吉,真的亏了啊!
写的脑子要爆了,反复修改了三次,感觉还是有点生硬,就是那样特别干涩的感觉。
第112章 鹑火力士
力士法门可分作两种:黄巾力士、五行力士,像莫吉修行的擎旗力士,就是黄巾力士的一种。
所谓黄巾力士,就是头戴黄巾的力士,这类力士修行到最后,生有无敌神力,有搬山移海之能。
这类力士都不修法术神通,只修一种神力,这神力与力气大不是一回事。
如莫吉修炼的擎旗力士,修成后能扯旗遮天、旗门搬运、举旗召兵,乃是非常厉害的军法力士。
上一篇:两界:从倒卖药品开始长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