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座命 第126节
把自己跟刘无常第一次见面的过程详细的讲了一遍,他一个头磕在了地上。
脑门都迸出了血来,
“我鬼迷心窍背叛将军,罪该万死。
但我的兄长跟母亲,还有家姐、家嫂、侄子、侄女…”
“行了行了,再说下去恐怕连你家里的猫猫狗狗,都要点出来了。
你犯下了大错自然要罚,但株连亲族,连坐邻里这种事我是不会做的。
所以你不用担心。
“有您这几句话,罪人死而无憾!”
韩大福闻言激动的感激涕零,朝张贵又重重的磕了几个头,之后梗着脑袋朝石墙撞去。
眼看就要脑浆崩裂。
张贵一脚把韩大福踹在了地上,“你的死活暂且不论。
你大哥韩福泰我却甚是欣赏,不想让他心生芥蒂…”
“龙虎放心,我便是死了,大哥也必定不会怪您。
要不是老母亲还活着,他早就先扎死我了。”
“他这样忠贞知孝更是更难得了,值得我破例饶你一回。
但百卫你是不能做了,重新从小兵做起吧。”
韩大福一愣,知道自己能活着了,发了一阵子呆。
声音嘶哑的一字一字说道:“仆、必、以、死、相、报、龙、虎、宽、恕、之、恩。”
张贵像是没听到般没有回应,迈步走出了‘小功德房’,消失在夜色之中。
第135章 忍不忍
第二天清晨。
在新任幕府右宰丁成器的召集下。
芝海镇龙虎幕府全员兵将久违的在校场集结。
操练了足足三刻钟点。
期间全程龙虎将军张贵都在幕府宰承吕真端的陪伴下,在场检阅。
由此在芝海镇上做买做卖的商贾们,不管知不知道张贵跟珍王的纠葛,却都明白这位龙虎将军又回来理事了。
芝海仍然是张贵的芝海。
而且从珍王党羽吕真端对待他的态度看,张贵无论有没有投靠如今在东粤行省如日中天的珍王殿下,最起码没有闹翻。
所以大家可以买卖照做,银钱照赚。
就这样时光流逝,转眼过去了半个月。
随着珍王在东内海真就站稳了脚跟。
但也没在鲜茸岛上展现出一鼓作气,颠覆千济乱党,把元山、白羊博尔沁护国军,扫入大海的霸气。
整个明宋北国的时局也就慢慢开始降温,不在那么烈火烹油般热闹。
这天。
平阳镇张家主宅,一栋藏于深宅大院之中的小小道观院落,
梧桐树下,水井旁边。
曾经的四阳郡辅学,平阳张家家主张六铎,坐在摇椅上,拿着本道经,悠闲的翻看着。
身边低矮的石桌上摆放着应节的青瓜、蜜瓜、大番茄,清茶瓷盅。
真正是一副致仕归隐怡然自得的做派。
但突然间一股阴风不知从哪刮来。
将院里本就不多的暑气吹散的干干净净。
一个鬼魅的身影从梧桐树影子里走了出来。
来到平阳张家老家主的面前,语气羡慕的道:
“张兄,你现在可真过着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好日子。
让人艳羡。”
自从院子里刮起阴风,张六铎的表情就已经起了微妙变化。
此时不速之客已经现身,他却又恢复了平静,
“阴先生,自从珍王殿下出京,我就算到你会来见我,但没想到来的这么晚。”
来人正是珍王私下里称呼‘舅舅’的阴先生。
听了张六铎的话,他很认真的道:
“上次跟张兄协力做事,却被张岩出其不意的搅合失败。
连累你丧子、失位,我心中一直极为愧疚。
这次没有十足的把握,又怎么好意思贸然再来找你。”
听到阴先生的口中吐出‘张岩’这个名字,张六铎终于难以控制心中的怒火。
咬牙切齿的道:
“没想到阴先生还记得这件事。
当初你我年少游历时气味相投,结为兄弟。
最初我可不知道你是宫中贵人的贵戚,没想过占什么便宜。
结果交往几十年,你说想在海外布局…”
“张兄,我给你的布局之物,可是数百年前由神话般的机关大匠宋应星制成。
总数上映天罡的奇物‘天工开物’。
而且是三十六罡星中仅排三甲之后的‘天闲’。
派出的助力也是京畿军府最为精锐的重甲骑士。
意义远远大于实际。
难道你会想不出事情跟宫中贵人有关吗?”
阴先生的这一番话说的张六铎哑口无言。
其实他想要强辩也很简单。
但人是不是心里起了不该有的野望,自己最为清楚。
当着聪明人的面在那里自己骗自己,未免可笑。
而看到张六铎没有继续扮‘纯洁’,阴先生反而又自责起来,
“可张兄你乃是古神后裔,家门又曾经出过调理天下阴阳的大宰。
想要借力使力的重振门庭,也是天经地义之事。
又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呢,总归是你我兄弟时运不济…”
“那是时运不济吗,那是张岩这狗贼倒翻天罡,坏了咱们的好事!
事情说明了也好!
你当初想要跟我合谋在巨蛇头岛建造‘大悬’,不就是一打算给珍王做一个大大的钱袋子,预备未来夺嫡;
二便是万一夺嫡失败,在海外有个退路吗。
结果现在坏了大事的罪魁祸首成了珍王的得力干将,你还来找我做什么!
当初我若是真对不起那张岩,想要卸磨杀驴遭了报应也就罢了。
可我许给他的可是族中‘外务家老’的位子。
已经是硬着头皮所能给出的极限了!
可他做出的回报却是杀了我的幼子…”
阴先生静静听着张六铎恶语咒骂发泄,最终拱手行礼,深深鞠躬道:
“张兄,我知道你的委屈,可我也是无奈啊。
古语有云,时也势也。
那张岩在元山偕同千济水军强行‘行在’之时,出手相助…”
“行了,你有你的理由,我不想再辩,也毫无意义。
请吧。”
看到张六铎做出送客的手势,阴先生没在强求,甚至连自己来见张六铎的目的都没有讲。
只是看了看一旁的石桌,轻声说道:
“我记得张兄你最爱吃赤枣,尤其喜欢读书的时候食此甜果,自诩其乐无穷。
可现在却不吃了。
此物虽然盛夏不产,但用暖房也能种的出来。
下次再见时我给你带些。”
之后他移步树荫,消失的不见了踪影。
而不远处张六铎的面色却变得愈加阴沉。
赤枣虽不应节。
但平阳张家剩下的几处庄子里也有种植的暖房。
可就因为不应节,今年厨房便不给张六铎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