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座命 第75节
照在张贵刚刚露出来八颗小白牙上烁烁放光,
“金子婶客气了。
大金哥呢,怎么没在家,是出去喝酒了吗?”
街坊大婶笑着道:“嗐,他又不像你,做着官,掌着印。
除了皇帝老子谁都管不着。
今年跟以往不同,不是打起仗来了吗。
族里的大人们说既然打大仗,就会多耗粮。
三日前就把你大金哥这些种田的劳力把式都召集了起来,带着家奴院工下地干活了。
回家的时辰是一天比一天晚。
这还是把好多庄子都卖给容家了呢。
要不然不得通宵的监工。”
战争期间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便是粮草。
所以才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至理名言出现。
可‘今日开战,明天开始努力耕种存粮’,这无疑是个笑话。
但张贵前世经历过许多次,‘口号胜于实际,表演的意义远超现实意义’的活剧。
心里倒也不以为奇。
反而知道自己之前预想,‘稳定压倒一切’的时期真的到来了。
“这下子至少三、五个月,宋明与元山的国战由动员状态,演变成常态的鏖战前。
双湖容家哪怕查出来我身上的猫腻,也绝不会轻举妄动了。
普罗大众看待问题可是一贯阴谋论,又不爱深究真相。
我干的那点子鸟事,在他们的眼里能演变成,
‘主战成功的皇帝内廷皇商,跟主要提倡和平主张的南国政治圈内掌印武官,发生武装冲突。
这到底是皇帝下手威慑呢;
还是南国官僚阶级对皇帝发出的警告;
亦或者有人要搅乱时局,意图谋反?’
啧啧啧。
但凡双湖容家的大人们有点脑子,就算家主被我搞死了。
现在都会秘不发丧。”
想到这里,张贵的嘴角不由泛起一丝真心的笑容。
心里的石头也放了下来。
战争期间时局瞬间百变。
再加上他不管自身力量,还是在外海经营的势力都处于高速膨胀期。
几个月之后,无论是超凡力量晋升至丙类。
还是把真龙国的一千新卒,由奴从彻底转变成合格的士兵。
然后把他们全都炼制成单石尸士,组成十支特殊兵种的百人编制部队。
应付双湖容家都会变得轻松许多。
打探到了消息做出新的判断后,张贵没有扫兴的马上离开。
而是仍旧耐着性子陪街坊畅想了好一阵子未来。
直到看见老娘从鱼市码头方向走来的身影,才摆摆手道:
“我老娘今天收摊的早,这就从码头回来了。
各位兄弟,我几天没跟娘亲见面,甚是想念。
就不再跟大家闲聊了。
见谅、见谅。”
这话说的有礼有节又客客气气,大家虽然谈兴正浓却不好多说什么。
只得恋恋不舍的散去。
张贵则大步流星迎向倸央多洁。
第81章 如神(上)
母子两个在坊市向海的沙滩地上碰了面。
倸央多洁此时已经知道自己绝不可能,再把儿子拉回平凡却安全的人生。
虽然有不知多少话想讲,却只是伸手摸了摸张贵的面庞,满脸慈爱的说道:
“回来了啊。
走,阿姆去给你做虾酱面。”
张贵知道母亲这句平平淡淡的话背后,不知省略了多少叮咛,多少嘱托。
一时间也有千万句安慰涌上心头,却也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最终他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拉起阿姆粗糙的手掌,一步一个脚印的朝家走去……
与此同时。
东胜洲地理位置最高,号称‘云中之国’的苯佛吐蕃。
这里千万年来皆是以‘藏’为‘省’。
共分为前、中、后、密,四藏之地。
前、中、后藏都建有至少五百座城池,上千个庄园。
密藏却藏于群山深处,常人难以到达,也就不知其中情形。
而世人甚至不少生活在前藏、后藏的苯佛吐蕃农奴,都以为这里多山少水。
可实际中藏的‘天翰大泊’一望无垠。
其中可以住人的大岛上百。
最大的岛屿‘白象昂鼻’形态细长,面积足有三千余哩。
已经开垦出的良田数百万亩。
种植着青稞、粟麦、甜薯、番瓜等等粮食蔬果。
养着中藏最大的苯教庙宇‘大象雄寺’的上万萨满,百万奴仆。
可如今这片被中藏苯教信徒认为是圣地的地方,已沦为处处烽烟,断壁残垣的地狱。
头戴皮盔,身穿皮甲,罗圈着腿的元山大军,历经四年死战,终于杀死了‘大象雄寺’最后一名萨满。
彻底灭绝了苯教在中藏地区最古老、正统、权威的教派。
不要俘虏,没有劝降,一个不留!
之后胜利者按照他们皇帝,长生铁木定下的规矩:
不降者,破城劫掠十日,刀不归鞘。
在敌人的土地人肆意烧杀,当街宣淫。
而作为这些魔鬼的首领,长弓哲别没有参加这场‘盛宴’。
独自一人,站在‘大象雄寺’左偏殿前的石阶上。
眺望着这座终于被征服的岛屿,突然像是失去力量般瘫坐在了地上。
这对于一个身经百战,又没在征战中直接战死的乙类超凡强者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可对于长弓哲别来说,此生敬畏如神的王者亲口向他下达的命令,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完成。
脑袋里紧绷了几年的弦松开,心口的巨石落地,又岂是别人能体会的。
敬畏这个词其实清楚的说明了,‘尊敬’跟‘畏惧’这两种感情,在突破某种界限后,其实是相差无几的。
想到皇帝那深邃如海的双目,他不禁声音发颤的喃喃说道:
“伟大的长生天啊,我终于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攻陷了‘大象雄寺’。”
作为十万大军的统帅,软弱片刻已是奢望。
看到夕阳西下,长弓哲别站起身来,走下了偏殿的石阶。
‘大象雄寺’占地万亩的广场上。
许多今日已经抢劫、杀戮够了的元山士兵,正牵着自己的马儿,打水、洗刷、喂食。
作为世世代代的牧人,砍掉敌人的脑袋,跟照顾好自己伙伴般的坐骑,是他们懂事起就需要学习的两件事。
血水四溢。
溅湿了一群元山青年军将的靴子。
不过对于正在比赛,谁砍了最多苯教武士头颅的他们来说,除了挂在腰间的圆脑袋其他都不重要。
“哈哈,我砍下了十九个脑袋。
其中一个还挂着黄金铸造的鼻环,明显是名大武士。
要算三,不,五颗普通武士的头。”;
“得了吧,利枪巴图温,真遇到逃亡的苯教大武士。
即便他双手双脚都被折断,掉脑袋的也必然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