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倚天:明尊张无忌 第194节
正当张无忌要查看书信的时候,包裹书信的羊皮纸却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上面有字。
“后世子孙,可凭此包中之物为石教主正名。”
看到这上面的字,张无忌不由得皱起眉头。
按理说这石教主当众向敌人下跪,在位期间丢失了明教的至宝,可谓是“罪该万死”。
为什么还要正名呢?
张无忌看到了这信上的落款为“罪女,衣绮罗”。
“衣绮罗?这留信之人莫不是明教前任衣教主?”张无忌不由得疑问。
随后张无忌望向了石教主旁边的石函,可是衣教主的石函早就不翼而飞了。石教主是最末一个。
尽管心中有疑问,但现在自己连个能问的人都没有。
黛绮丝年纪小,她加入明教的时候,阳顶天早已掌权多年,恐怕她对中土明教的一些过往怕是只知皮毛。
至于范遥等人,想来也差不多。唯一可问的人,也就是自己的三朝元老外公了,只可惜外公在万里之外的汴梁不在身边。
带着心中的疑问,张无忌看向了自己手中的一叠书信。
其中排在第一封的书信,信封上写着“罪女衣绮罗绝笔,望后人拆看”。
看到“绝笔”这俩字,张无忌更是一脑袋雾水了。他现在真的感慨,明教的教众换代快是有原因的。
张无忌拆开了这封书信后,坐在一旁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张无忌想起了之前石教主的绝命书,还有那件石教主的临终血衣,不由得对他心生敬佩,随后对着那血衣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
“看来明教近几代的教主,除了阳顶天是徒有虚名外,其他人都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就连这位衣教主,也是敢作敢当的女中豪杰。”张无忌心中感叹着。
张无忌对石教主和衣教主,从之前的鄙夷,突然转换成了敬佩。是因为衣教主留下的这封绝笔书。
原来当年百损道人杀上光明顶重创明教众高层。还有石教主的自裁,以及圣火令的失落,这其中都另有隐情。
并非是外界传言的那样,也不是之前石教主自己的“罪己诏”上写的那样。
因为无论是百损道人杀上光明顶,重创明教高层。还是圣火令遗失,石教主自裁,甚至是最后的衣教主接任,这一切都是石教主与百损道人的策划。
而他们两人的努力便是为了保存明教,保存抗元的火种,暂且保证天下的安定。
而衣教主则是在整理石教主遗物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张无忌手中的这些书信,她才了解到了百损道人与石教主的计划。
才发觉自己当年伙同其他人“不分青后皂白”的“逼死”了石教主。
发现真相的衣教主无法接受这一切,因此衣教主心中有愧,在给明教培养出阳顶天这个继承人后,她便也自绝经脉,追随石教主而去。
而她临终前将这件血衣连同证明石教主清白的书信,还有自己的绝命书放在了里面。
信中衣教主也提到了,本来她想自己给石教主正名的,但那个时候大家反元的势头很大,若是被人知晓石教主当初跟蒙元侯爷勾结,哪怕是为了保全明教,保全大家,这也是不能被轻易原谅的。而且会影响士气。
因此衣教主便交代自己的后继者阳顶天,来日若是驱逐鞑虏后,便让后人打开石教主的档案石函。若是阳顶天没有做到,便交代给后继者。直到驱逐鞑虏后,方可开启这石函。
但衣教主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寄予厚望的继承人,最终却死在了一个水性杨花的贱人身上。而差点让明教再度经历一场灭顶之灾,让明教先代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而她在后记当中也提到了,她没有让阳顶天给自己立石函。并不是她的石函丢失了,而是根本就没立。
而张无忌将这封信收好后,便开始看剩下的那些被当成“证据”的信件。
这些信件都是石教主与百损道人来往书信。石教主没有将这些书信焚毁,或许也是想让后人发现,为自己洗清身上的“不白之冤”吧。
张无忌看完这些来往书信之后,默默地点点头。这让他对百损道人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百损道人正如他之前猜想的那样,他一直在秉承着自己的“救世”理念。
面对故土沦丧,他不是不救。而是不能硬来。在绝对的劣势下逞匹夫之勇,无非是自取灭亡罢了。
因此在百损道人的眼中,当时的明教是自私的。
若是现在这种格局的话,百损道人若是还活着话,绝对会支持明教抗元。因为蒙古部族已经开始了分化,已经到了反击的时候。
但在天下初定,人心思安,而且还是全盛时期的元廷。大规模的反抗,很显然是“作死”的行为。
明教的那些高层自己煽动百姓们“谋反”,若是成功了他们这些人高官厚禄。
而若是失败了明教众人可以逃回昆仑山,正如同方腊起义失败后,继续蛰伏,积蓄实力,等待下一次的时机。
但那些受他们蛊惑的百姓们,他们能否拖家带口的跟这些明教的江湖人一同逃离?
很显然,不能!
那等待这些百姓们的可就是蒙古人的屠刀了。
第377章 波斯总教吞并明教的阴谋(
而蒙古人的性格,百损道人还是了解的,一地有一个反贼,他们可是要灭一城的人。
到那个时候就不单单是妻离子散,而是真正的家破人亡。
面对一个,两个,甚至是百个蒙古人,百损道人都可自信傲然以对。
但面对一支万人的军马,他可没张无忌那样的傲然气态,更没有信心能在这些屠刀下保全天下百姓。
“家师在世之日,曾与吾言曰‘青阳,留存性命,图谋他日再起之机’换言之,若不留存性命,保存薪火,日后有可乘之机时岂能燎原?”
这句话是百损道人在书信当中向石教主叙述的,用来驳斥他鲁莽,不负责任的话语。
而在这些来往书信当中,张无忌也了解到了,当年明教遗失圣火令的全部真相。
这件事还要从石教主前往中原传教说起。首先一点是石教主的武功并不弱,虽然相较于百损道人来差了些,但他也将乾坤大挪移练至第三层的境界,是当时江湖上的一流高手。
最初石教主的传教与方腊没什么不同,都是用各种话术来聚拢人气。方腊所用的是宋朝人民对宋室的不满。
而石教主却更容易一点,他利用的是中原百姓的亡国之痛,还有侠客们的民族大义。
尽管天下初定,不少的普通百姓们想过安生日子,但是不少豪气干云的侠客,还有没有被收编的宋朝遗民们,都慢慢的聚拢到了明教的麾下。
明教便如同那未曾熄灭的火星,只要来一阵大风,便是燎原之势。
但是明教虽然吸纳了不少的义士,但也流进来不少的败类。
这些人是铁杆的汉奸,他们苦于没有被蒙古主子收编,心中十分的气恼,于是便想拿明教的这些义士们的脑袋“领个军功”。
正是因为这些叛徒的出卖,明教的几个据点都被蒙元朝廷起获。
而也是在那个时候,忽必烈注意到了这个叫明教的组织。
因此派出了大批的江湖高手前往查查,看看是什么人这么大胆,敢来反抗他的帝国。
而被派出的高手,其中就包括洛阳候李清微。
其实当明教在洛阳渗透的时候,作为本地镇候的李清微早已察觉了这一切。只不过是默许这些抗元义士们进来而已。
而且李清微也有跟他们接触的打算,毕竟有些事情他去做的话,可能不那么方便。
只不过后来明教教徒的无差别攻击,让他认识到了这些人不是一帮可以成事的人。
于是那一次李清微便接受了忽必烈的征召,率领朝廷的高手开始了针对明教的围剿。
不过围剿归围剿,这些抗元义士们,李清微也是能生擒,绝不杀。
最终在“大汉奸”百损道人的绞杀下,明教的起义也在那个时候被扑灭了。
而明教的众高层,其中就包括那位后任的衣教主都成为了他的俘虏,被他囚禁在了汴梁的大牢当中。
为了营救自己的手下,石教主带人夜闯大牢。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百损道人与石教主见了第一面。
书信当中也提到了那天晚上的具体细节。
当天晚上当石教主闯入的时候,他的手下便在瞬息之间被百损道人打晕。
正当石教主以为自己要羊入虎口的时候,百损道人却没有对他动手,而是直接击杀了协助自己看守的蒙古鞑子。
见到这一幕,却让石教主有些不明所以。清除了一切阻碍之后,两个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心。
百损道人先是听取了石教主的计划,随后对其表示了肯定,但是却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便是天下人心思安,现在不是起兵的最好时机。二来如今的蒙元势大,若是强行起兵无异于飞蛾扑火。以江湖势力在暗掣肘才是上策。
听到了百损道人的分析之后,石教主也是茅塞顿开。
毕竟一个完全有实力一举歼灭明教,邀功领赏的“汉人世侯”却在这里语重心长的与他论天下大势。这让石教主没有理由去怀疑他。
不过石教主当时并没有直接答应百损道人,放弃起兵,而是同意等他回去后与明教众人商议一下。
而百损道人也没有强求,而是答应了石教主,先率人返回西域,日后若有闲暇再行联络。
两人商定之后,百损道人便自戕一掌,随后便倒在了地上。而石教主对他行礼拜别后,便前往大牢当中救出了被关押的明教众人。
本来若是明教就此收手,退居西域继续积蓄实力的话。那么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那个时候明教的反元情绪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程度。
纵使石教主苦口婆心的让众人以大局为重,认清现实。众人也只当是他怕了。
而且那个时候波斯总教方面,明面上诏命中土明教效命元廷,但暗中却是渗透到了当时的明教当中,添油加醋让中土明教与元廷火并,以此来削弱中土明教的实力,从而让波斯总教吞并中土明教。
纵使没有达成这二虎竞食之计,那么波斯总教方面,也买通了当时的明教高层,想以此来逼迫石教主下台,让他们扶植的人坐上教主的宝座。到时候无论是诏命投效元廷,或者是吞并中土明教,还是将乾坤大挪移心法收回,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因此当时的明教高层,以此为契机,利用那些热血不明真相的教徒和豪侠们,一起向石教主逼宫。
而石教主则是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不惜一切代价向元廷开战,而开战的结果,那么就是以卵击石。明教有彻底覆灭的危险,苍生遭难,生灵涂炭,明教被波斯总教吞并。而他也将成为中土明教的千古罪人。
而如果不开战的话,那么会对反元的士气有很大的影响。说他是胆小鬼倒是没有什么,但这会导致明教的分裂,还有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对立,从而被波斯总教攫取大权。
因此无论战与不战,当时的石教主都已经落入了总教的彀中,都是总教得利。
而总教得利的最终结果,都是乾坤大挪移被总教夺走,中土明教的百年基业被吞并。而中土明教在波斯总教的操纵下投靠元廷,成为汉奸走狗。
这是石教主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因此这也为石教主和百损道人的第二次接触创造了契机。
为挫败波斯总教阴谋,为明教和反元留下必要的火种,石教主和百损道人最终还是在敦煌秘密碰面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张无忌不禁一笑。果真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看来当年的那位总教教主和自己的想法一样。
只可惜她遇到了百损道人。
第378章 损一毫,而利天下
张无忌继续看着后面的书信。书信当中也转述着当日石教主与百损道人在敦煌密会的细节与结果。
上一篇:我的信息修仙人生
下一篇:综武:我瞎子守武当,拦下李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