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第129节
不过哲宗还是有些不放心,他继续问道:“那皇叔的胜算到底有多少?”说著哲宗伸出了三根手指,他问道,“可有三成的胜算?若是皇叔有三成胜算的话,那么朕便敢同皇叔赌上一赌!”
赵穆却是摇了摇头,哲宗见赵穆摇头,不由得皱眉道:“哦?胜算不到三成?那可有两成?若是两成的话,确实危险一些。”
见到哲宗开始动摇了,赵穆回答道:“臣有十足的胜算。这一战,我大宋必胜。”
“哦?”哲宗闻言有些兴奋,“皇叔当真有十成的把握?皇叔,君前可是无戏言的。”
赵穆点头说道:“自然!臣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殿前欺君。况且臣自诩为保守派,若是没有万全的把握,臣也绝对不会去弄险。所以陛下放心即可,若是陛下支持微臣跟辽国打一仗,那么臣有十足的把握,让辽兵退却,甚至会主动同我们议和。”
哲宗闻言瞬间转怒为喜,他说道:“哦?皇叔当真如此?既然皇叔有信心,那么朕愿意抗命一次,跟皇叔赌上一把!”
第280章 两国的巨差
赵穆看著哲宗摇了摇头说道:“不是赌,是咱们肯定赢。本来臣还打算让辽国再安生两年,但这一次辽国使者自己上来找死,搅扰我大宋与大理联盟的宴会,这就别怪臣心狠手毒了。臣当众折辱他们,也是为了把这件事彻底闹大,让辽国背弃澶渊之盟的盟约对我大宋宣战。”
“只要他们对我们主动宣战,那么臣便有信心击败他们。这也算是臣送给陛下亲政的贺礼,若是陛下在亲政之后,首战便告捷,完成前人未尽的功业,这对陛下将来在群臣面前立威也是有好处的。而且我们打赢后,也可以让朝中的那些膝盖软的看看,辽人不是不可战胜的,他们也是人生父母养的,刀剑砍过去,他们也知道痛,也会死。”
不过说到这里,赵穆也是叹了口气说道:“唉!只可惜被太后娘娘。”
哲宗闻言也是不屑的冷哼一声,哲宗说道:“好了,咱们不提太后娘娘了。太后娘娘老了,他们那一代人畏辽人如同恶鬼,自然不如咱们年轻人抱负大。不过皇叔说的这些都是咱们打赢之后,但如果打输了呢?”
赵穆笑道:“陛下放心,臣愿意拿项上人头,三族性命担保。”
哲宗笑道:“哈哈,皇叔的项上人头还是留著给朕出谋划策吧,至于皇叔的三族,朕不也在里面吗?哈哈哈。”
哲宗笑完后,继续说道:“不过皇叔,咱们还是说些正经的。皇叔啊,并不是朕信不过皇叔,只是朕需要一个可以说服百官.”但哲宗想了想后说道,“不!至少需要一个能说服忠孝王和杨元帅的理由》
“呼延家和杨家自我大宋开国伊始,他们两家便是我大宋双璧,而两家为我大宋江山甚至将几代人都填了进去,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他们两人是我大宋的正副枢密使,我大宋的军权皆在这二人之手。只要朕能说服他们两个,那么我们便可以调动几十万禁军。”
“至于文官当中,可用之人不多。司马光乃是太后的亲信,蔡确又是的老滑头。这两个老顽固定然不会支持朕的。但是苏辙倒是可以试著拉拢一下。一来他的兄长苏轼被贬到了外地为官。而他的父亲苏洵当年也是支持对辽开战的主战派。”
说著哲宗从龙书案上翻找了一下,找到了当年苏洵写给仁宗皇帝的六国论原稿。
自神宗开始,大宋的天子便也渐渐不满给辽夏岁币买平安的日子。
神宗皇帝便将当年的六国论原稿找出来,时常拿来夜读。哲宗这些年来也是如父亲的习惯一般,时不时地就把这六国论拿出来看一看。
而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也是因为想效法秦孝公变法图强,以求增强国力。
只可惜神宗皇帝虽有大志,但也和太宗一般,文治尚可武功不足。虽有东平郡王等贤臣辅佐,但难掩颓势。加上三十多岁便英年早逝,也没搞出什么太大的名堂。
哲宗打开这陈旧的奏折,看了一下后说道:“苏家兄弟向来关系不差,若是朕答应把苏轼调回来,加上这‘先父遗命’苏辙想必会支持朕的。”
说著哲宗认真的看向赵穆说道:“所以皇叔,朕这个万事俱备,就需要你出一个可以说服他们的理由了。”
赵穆说道:“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辽国外强中乾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朝中大臣们恐辽,只不过是不知晓辽国的实际底细罢了。如今的辽国虽大,但他们的人丁户口不过九百余万,就算加上女真,鞑靼这类归附的蛮兵,也不过一千两百余万。”
“而我大宋在籍人口却是辽国的十倍。这意味著什么呢?那就是我们可以征收的税银是辽人的十倍。我们可以动用的兵员也是辽人的十倍。”
“而战争虽然注重刀兵,注重谋略,但更多的是注重两国的国力差距。自澶渊之盟以来,两国汴京开放榷场通商。但是辽地需要内地的物资居多,内地需要辽地的物资很少。而辽地能卖的上价钱的马匹,辽国却又禁止向我大宋输送。因此便导致了,咱们大宋和辽国做生意,我们是大赚特赚,他们的银子却都流入到了我们这里。”
哲宗闻言默默地点点头。
赵穆继续说道:“澶渊之盟自真宗朝到如今将近百年,年年如此,辽国的府库臣想来已经快被我们掏空了。或许他们可以不给士兵们发粮饷,放任他们劫掠来弥补粮饷的缺失,来提升士兵的士气。但是兵器,马匹,盔甲这些东西都是需要银子来维持制造的。辽国府库即将耗尽,他们拿什么跟咱们打?”
“或许我们在战争初期会在军事上产生一些颓势,但如果我们将这场战争拖的久一点呢?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是十年!辽国人口不如我大宋,我大宋可以随时征召青壮轮换。但是辽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国内的青壮不足,若是全都上战场打仗,良田荒废无人耕种,用不了几年粮食也会耗尽。”
“而我们只需坚壁清野,凭藉险要据守,而且不再对他们出售粮食,茶叶等物资,辽地严冬时间比中原要长的多,也要冷的多,没有了内地的木炭和粮食,用不了多久辽国必然饿殍遍地。而辽国内乱一起,其他部族为了生存,也定然会反叛。女真,鞑靼他们都是蛮子,这些蛮子就足够辽国头疼了。”
“而我们没有了辽国的物资,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一来我中原地大物博,不少的东西我们能自给自足。二来辽国能给我们的,无非是些皮草,长白山的人参,鹿茸,熊胆之类的物资,这些东西并非不可替代,大理国同样也能给。而之前在辽地经商的人,也可以派遣他们去大理国边境经商贸易。这样也不会影响我们每年的商业岁入。”
“我们失去了辽国,几乎对我们完全无害。但辽国失去了中原的供奉,那么就只能坐地等死。单凭这一点,咱们大宋就立于不败之地。若是咱们打不赢,那就想办法拖上几年就好。哪怕只是把士兵摆在边境不动,辽兵也得全面备战。咱们府库充裕,打上十年八年也无妨。但是辽人耗不起,若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不出三年,最多五年,辽国内部就会直接崩溃。况且辽兵充其量也就三十万罢了。养这三十万人尚且吃力,更别提全面战争了。而咱们大宋如今的东京禁军就有八十余万,踩也能把他们踩死。”
哲宗听完赵穆的分析之后说道:“好!皇叔分析的有理。”不过哲宗想到了一个问题,他随即问道,“只是各国的丁册人口都是绝密的,非亲贵不得而知。皇叔是如何知晓的?”
第281章 破敌仅需五百兵
哲宗的这个问题属实问的恰到好处。
无论在哪朝哪代,户籍人口,可用兵员,岁入,物资储备量这都是国家的高度机密。就算是本国的权贵,如果不在其位的话,也是不知道这些信息的。
但是赵穆可以很清楚的说出辽国的人口总数,还有常备兵力数量,以及辽国府库空虚的军事秘密。
赵穆自然不敢说,这些只是因为自己历史学得好,从课本里学来的。而赵穆说的这些还是辽国巅峰时期的人口总数和常备军数量。现在的辽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真正的动员实力比赵穆说的还要弱的多。
赵穆随口胡扯道:“陛下忘了臣出身逍遥派了,逍遥派的总舵是天山灵鹫宫。臣的师伯天山童姥座下除了有灵鹫宫的丫头们,还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奴才可以驱策。这些人虽然都是些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的三教九流,乌合之众。但这些乌合之众,却有一个我们这些官宦子弟们没有的能力。”
“那便是各种情报的搜集。这些人有些就是辽国的本土人,难免就有些官面上的朋友。这些人对于自己的血脉亲戚,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定然是不设防的。信口就说了出来。而臣在灵鹫宫的那段时间,还特意调阅灵鹫宫中搜集的各种情报。”
“臣统计了这些信息后,再经过简单的计算,便得出了这些结论。而且臣还是以最保守的计算估计的。辽国如今真正的国力和实力,想来要比臣估计的还要弱一些,所以臣有绝对的信心可以击败辽军。”
哲宗点点头说道:“皇叔当真是为国操劳。大宋能有皇叔这样的贤臣,真乃我大宋之福。既然如此,那么朕便越俎代庖一次,那我们现在便与辽开战。正如皇叔所言,打上个三年五载,咱们大宋也打得起!”
赵穆闻言却是摇摇头说道:“不!回禀陛下,之前臣说过。平辽先灭夏,如今西夏未平,还不是跟辽国彻底撕破脸的时候。况且咱们大宋与辽尚有澶渊之盟的盟约在,尽管两国之间偶有小范围的摩擦,但确实没有大的战事。自古出师当有名,若兴无名之师,一来会影响士兵们的士气,这二来也会被天下人所诟病。当年吕蒙白衣渡江背盟偷袭,便被后人诟病至今。臣可不想做第二个吕蒙。”
听完赵穆这话,哲宗倒是有些疑惑了,哲宗问道:“那依照皇叔之言,皇叔也认同咱们现在不应同辽国交手,那之前说的‘打’是怎么个打法?”
赵穆回答道:“我大宋和辽可以打,但是我们不能先动手。可以打局部的战争,但是全面开战的话,需要先拿下西夏,以绝后顾之忧。以免两个蛮子联合起来对付我们。虽然以我大宋如今的国力可以对抗他们两个,但双方作战的胜负除了比拼两国国力外,还有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些不可计算的所在。”
“因此两线作战总是危险的。所以臣建议咱们可以借助此次辽使搅扰宋理和亲大典,对大宋天子不敬的理由,拒绝辽国使者的无理要求,同辽国打一次小范围的战斗。战后若是辽使请和,还请陛下务必同意。切勿听信朝中主战派的‘乘胜追击’之言。”
“咱们此举只是为了给大理国展现一下天朝上国的威严,以及震慑辽人不再以身饲虎,以及治治朝中那帮文官们的软骨头,让他们的膝盖坚挺一点,别动不动就跪下去。况且臣也不认为,辽国真的会跟我们全面开战。”
“之前辽使所言不过是纸老虎的恫吓罢了。看上去很吓人,但实际上一捅就破。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他们若是想打你,不必找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早就动手了。如今他们平和了上百年,足见当年澶州之战就已经把这些蛮子给打怕了。”
哲宗思虑后,默默地点点头说道:“皇叔所言有理。只是若如皇叔之言,辽国外强中乾,若是他们不跟咱们打那该如何?”
赵穆笑道:“不会的,辽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这一仗他们必然会打。若是不打的话,以后他们也别想再从我们这里敲诈岁币了。而辽国如果兵锋受挫,自知无法吞宋的话,也会第一时间跟我们讲和,重新商议‘澶渊之盟’。毕竟西夏对辽国来说也是个威胁。辽国也害怕自己伤筋动骨后,被西夏这头反复无常的恶狼盯上。而如果他们这一次真的认怂了,那再好不过。这也算是陛下不辱国体的第一功。”
哲宗问道:“那依照皇叔之见,这一次朕可以严词拒绝,把方才丢的面子全都争回来?”
赵穆默默地点点头说道:“是的,陛下可以著重谈及他们搅扰和亲宴会的事情,说这是他们对大宋和大理两国的不尊重。咬死了是辽国使臣无礼在前。并且言辞拒绝他们岁币翻倍的无理要求。并且以此事为切入点,要求辽国免除今年的岁币作为对这件事的赔礼。若是我们如此的话,辽使定然会以武力要挟。到时候陛下不畏强权,斥责蛮夷无礼,再将他们打发走即可。”
哲宗将赵穆的话记下,随后问道:“那么如果两国真的开战了,该当如何?何人挂帅?”
赵穆自信的说道:“这件事是臣惹出来的麻烦,自然是由臣全权负责。若是辽人袭来,臣前往应战便是。”
哲宗闻言不由得皱了皱眉,不过赵穆没让他失望过,见到赵穆这般胸有成竹,哲宗选择相信他。
哲宗说道:“好!能者多劳,这件事朕也全权委托给皇叔了。只是不知道皇叔出征要多少兵马?”
赵穆闻言伸出了五根手指。
哲宗见状说道:“皇叔!五万兵马是不是少了点?皇叔之前说辽国的常备兵马有二三十万。纵使皇叔勇冠三军,这敌众我寡,我军的士气怕是也会很低落。朕虽不知兵,但未战先怯乃是兵家大忌,皇叔就多带一些吧。”
赵穆此时笑著摇摇头说道:“陛下误会臣的意思了,臣要的不是五万兵马,而是五百。”
“哦!五百.什么!五百!”哲宗刚听完上半句,还没反应过来。但随后确认自己没有听错,哲宗猛地撑著桌子站起身来,他瞪著眼睛望著赵穆继续说道,“五百!皇叔刚才说的是五百?”
第282章 擒贼擒王
赵穆眯著眼睛笑著点点头说道:“不错,臣跟陛下请五百精兵,摇旗助威为臣以壮声势便好。
哲宗用小拇指掏了掏自己的耳朵,确认自己没有听错,随后坐下说道:“看皇叔的样子,想来不是跟朕开玩笑。只是这五百人真的足够吗?那可是令太宗皇帝都铩羽而归的契丹蛮夷。在朕的眼中五万人都不多,怎么皇叔只要五百。”
赵穆笑道:“皇上放心,五百军士对臣来说已经足够了。我们并非是跟辽人真正开战,以五百人迎战足够。”
赵穆敢说这话,也是有他自己的底气的。
因为哲宗有一点说的不错,那就是未战先怯乃是兵家大忌。
眼下大宋的军制改革还没有开始,大宋的军队畏辽兵如虎狼。
这种毫无战斗意志的军队无论带出去多少都是一样的。
用楚云飞的话说,用五万头猪都比他们强。赵穆感觉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宋军很合适,这是因为猪不会成建制溃逃。
如果赵穆带的人太多了,一旦辽兵大范围展开冲锋,前线的士兵们产生动摇有一两个人逃跑,那么会瞬间引起连锁反应。会造成军队的成建制溃散。
如果军队失去了组织度成为溃兵的话,那么他们就不是军人,就是任人宰割的绵羊。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赵穆感觉还是少带点人为好。
省的这帮人给自己找麻烦,到时候不战自退,那才是真的输了。
况且赵穆也没打算跟辽兵正面对抗。只是简单的跟他们碰一下罢了。
赵穆的战术不是大纵深对抗,而是“特种斩首”“釜底抽薪”。
若是辽兵人少,那么赵穆有信心将其全歼以壮声势。
若是辽兵人多的话,那么就直接趁夜行刺他们的统帅,烧了他们的大营和粮草。只要无人指挥,没有了粮草,辽军人数再多也只能灰溜溜的溃退。
况且赵穆也不打算真的就带五百人去,他还有外援可以请。
而这个外援就是自己的好大哥乔峰,与丐帮的众长老们。如果段誉想去的话,那么也可以带他去玩玩。
这些江湖侠客们统军作战,战场上正面厮杀或许不行。
但是他们都会武功,让他们搞个破袭,暗杀,下毒之类的任务还是可以手到擒来的。而这也是侠客们真正的用法。这些人适合小队尖刀偷袭,用来填线那可就太浪费了。
而且丐帮宋奚陈吴四大长老,自前朝至今跟辽人和西夏人斗了大半辈子。他们无论是对西夏军情,还是辽兵的军情都十分的熟悉。吴长风甚至还得过杨将军颁发的记功金牌。让他们这些有作战经验的前辈去执行,比要一群新兵蛋子要强得多。
他们在江湖上的声望,个人品行如何先不必多说,毕竟人无完人。但是他们在家国大义上面,大家还是挺同仇敌忾的。
如果自己邀请丐帮助阵的话,想必四大长老和乔峰都会很乐意帮忙的。
只要趁夜烧毁辽兵营寨,烧掉他们的大军粮草,亦或者击杀了他们的统帅,到时候趁著辽军大乱,自己再率领五百骑兵尾随追击,追杀几十里。那么五百人亦可成就不世之功。
只要首战告捷,以少胜多,必然会震惊各国朝野。到时候再给辽国一个台阶下,那么这件事就可以圆满的收关。在赵穆的预想当中,虽然不至于把辽国的意志击垮,但至少每年的岁币可以免了。
而且这一战也会像郑庄公射落周天子的那一箭一样,只是辽国“天命”弥散的开始罢了。
朝中那帮文官们的看法赵穆根本不在乎。
只要让大宋的百姓们,还有军中士卒们,看到辽兵也不过如此就好。
打破辽人不可战胜的神话,重塑他们的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大宋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全军的士气。
而赵穆要做的就是在未来的一场小规模冲突当中“射出那一箭”,打破辽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尽管哲宗总感觉赵穆的要求有点离谱。但哲宗还是秉持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选择相信赵穆。
哲宗思虑一下后说道:“五百兵士著实太少了点。不如这样吧,朕给皇叔调拨三万甲兵。这算是朕如今能调动的所有了。这三万兵马任由皇叔调配,皇叔!朕不求皇叔能获胜,但只要能不全军覆没,那么朕就给皇叔记头功!”
赵穆笑了笑后说道:“陛下还是对咱们大宋的兵将有些缺失信心。陛下尽可放心,臣也不是傻瓜,臣既然敢夸下海口,就有臣的应对之法。况且此战臣打算用斩首破袭的法子,人带的太多反而会成为臣的负累。若是陛下真的不放心的话,那么陛下就给臣三千兵马吧。一千精骑,两千甲士。若是再多的话,臣就真的会很为难了。”
见到赵穆这决绝的态度,哲宗只好无奈的答应道:“好!那朕就给皇叔三千兵马。”
赵穆躬身说道:“谢陛下,不过臣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三千兵马必须全都是绝对的精锐。甚至是死士。因为这一战关乎我大宋的天命。关乎之后大家对辽作战是否有信心。若是此战能战胜辽国,那么既可以为陛下立威,亦对之后陛下的改革有帮助。但若是此战我们败了,那么非但臣万死难赎,而之后再谈平辽灭夏,便如泡影一般了。若是没有这些绝对的死士的话,那么臣宁愿一人迎战。”
哲宗虽然不能完全明白赵穆的话,但他看赵穆的神情,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上一篇:同学还没入道,我已三千大道圆满
下一篇:开局奖励小李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