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蜀山镇世地仙

蜀山镇世地仙 第126节

  另外一点就是,谁也不知道符箓三山积攒了多少张以三境、四境、乃至五境修士毕生法力修来的符。

  当程心瞻知道这里的讲究后,立即就想起了明治山下的那些尸。

  是啊,都是千年的大宗,谁还没点这样的手段呢?

  而自己所知的这些,难道会是全部吗?

  闲话不表。

  参与本次受箓的有四十九名新弟子,程心瞻看了,都是十岁到十五岁左右的孩童,只有男孩,没有女孩。

  他有些疑惑,便轻声问坐在旁边的祝兼容,

  “道兄,龙虎山三甲子才开山门收一次徒,一次才收这么点,怎么延续法统的?”

  祝兼容闻言看了一眼程心瞻,没有说话。

  程心瞻知道或许这个场合不宜讨论这些,便也没有追问。

  “心瞻。”

  程心瞻吓了一跳,险些叫出来。

  他吃惊望着身边的祝兼容,就在刚刚,祝兼容的声音居然在他心府里响起来了!内景天地里突然响起了他人的声音,这岂能不让他惊吓。

  心府昴宿也睁开了眼,此刻心府里不知何时多了一团跃动的火焰。

  不过只要程心瞻一个念头,内景神就可以灭了这团火。

  不过程心瞻没有这么做,而是在等祝兼容的解释。

  “心瞻,这是我心窍神通,「通心火」的另一个妙用,可以把话传到他人心府里,你现在在心府里说话,我同样能听见。”

  他心府里的火跃动着,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

  程心瞻觉得很有意思,他把念头沉进心府里,对着那团火焰笑着说,

  “道兄这真是了不得的神通,要是在对战时,你这突然来一句,谁也得吓个半死。”

  火焰传出笑声,“我这本事还没练到家,心瞻你不曾对我设防,我的「通心火」到你心府里尚还需要些时间,要是应用在斗法上可就难了,倒是现在我俩私下谈谈倒是有用。”

  程心瞻大感神奇,“道兄要是勤加练习,往后定然是了不起的神通。”

  祝兼容笑笑,又以心火说,“心瞻方才之所问,其实是这样,龙虎山的开山收徒,收的都是外姓人,是做给别人看的,实则张家自己人,根本无需通过层层考核,可以直接受箓。自然不用担心法统延续的问题。”

  “啊?”

  程心瞻大受震撼。

  “其实这在我豫章道门的四师二葛中不算什么秘密,龙虎山天师府本就是一家一姓之宗门,外符内箓,最早也是为了延续宗亲法脉而被创立出来的。”

  程心瞻叹为观止。

  “而且龙虎山平日里接张家子弟上山时,为了掩人耳目,时常会为其改姓,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只要不是在三甲子大典上受箓的,都是张家人,即便不姓张,也是后来改的姓。”

  程心瞻无话可说。

  那照此看来,梁真敬的本名,应该是张真敬才是。

  两人此时以神通交谈着,广场上授箓的仪轨已经开始了。

  授箓的仪轨的第一幕就是传度,那些才入门的男童此刻穿着淡蓝色的长衫,此刻有龙虎山道士端着放着衣帽的托盘来到这些人面前,为其穿衣扶帽。

  随后,又有道士拿着纸笔逐一走到这些孩子跟前,让这些孩子在谱牒上记下自己的名字。

  这个过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的,有申文、迎神、挂榜、拔表、诵经等等手续,在四方来宾的见证下,显得十分的繁复和庄重。

  君不见,这些不知历经多少艰难考验才等到今日的外姓人,在龙虎山天师和四方来宾的见证下,看着自己穿上了龙虎山特有的黄紫法袍,亲手在天师府谱牒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是不由自主的喜极而泣!

  授箓的仪轨的第二幕是立誓守戒。

  新晋弟子的立誓守戒要在三师的见证下进行,所谓三师,即是保举师、传度师和监度师。

  保举师是负责招徒时刷选试炼的人,龙虎山三甲子对外开山收徒,不知要来多少人,但最终只要了四十九人,可想其试炼之难,负责整个试炼选拔的就是保举师。

  传度师是授箓科仪的主持者,往往由小天师担任,如果小天师没定下来,一般由当代天师在天师府里指定一个德高望重张姓人。

  传度师就相当于这四十九个外姓人的学师,意义非同一般。

  程心瞻看得清楚,本次的传度师,就是他在白玉京见到的那个公常公子。

  而监度师则由当代天师担任,无需多言。

  在小天师的带领下,四十九位新晋弟子开始立誓守戒,小天师念一句,他们就念一句,

  “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

  “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

  听着小天师念出前四个字,程心瞻就差点笑出声来,不过他忍住了。

  他再看看四十九个无比虔诚的孩童,又顿时觉得有些悲哀。

第131章 祈晴雨

  授箓仪轨的第三幕便是赐发法箓了。

  小天师前往金殿,在天师处取箓,取到后再回到广场上。

  四十九张散发着清辉宝光的「太上三五都功经箓」一一赐发,得箓之人莫不感激涕零。

  这也是龙虎山的底蕴和优势所在,这些尚未修行的孩童抱箓在身,吐纳灵气便快人一筹,等开辟了府窍,再把法箓放置其中,法力增长又快人一筹。

  授箓仪轨的最后一幕就是四方答谢,答谢祖天师,答谢当代天师,答谢小天师,答谢保举师,答谢四方来宾。

  在声声道贺中,这些新晋弟子离场。

  而在金殿之内,自然又有一些人大赞小天师气度不凡,可承大业。

  一派融合气氛中,又是一番祥瑞异象闪过,来到龙虎法会的

  开炉炼丹。

  炼丹是龙虎山的根本,在如此盛典上,自然不可不亮相。

  随着仪官唱和,龙虎山和四方来宾都派出了一二境的弟子下场炼丹,共襄盛举。

  四师二葛都有人下场,炼丹是大道,而且是在龙虎法会上,就是从来不炼丹的庐山剑派,也觍着脸派了两个弟子下去,每派最多两人,这是龙虎法会的规矩。

  有人去看三清山的看台,咦,程义符不下场的么?

  符剑双绝的程义符竟不会炼丹么?

  程心瞻屁股一动不动,他自然不会。

  三清山这边则是方为敏、祝兼容两个人下场。

  最后下场一共四五十号人,蒲团早有人放好,整齐划一,间距极大,下场的丹师寻好位置坐上去,放出各自丹炉。

  有些人丹炉不过半人高,有些人丹炉却有一层楼那么高,大小各异,形态各异,颜色各异,五花八门。

  小天师作为主持之人,宣布了这次炼丹的规则。

  与往常一样,本次炼丹的丹方和药材都是龙虎山提供,是之前未曾出世的丹方,对所有人都公平,一个时辰的时间,谁炼出来的好,谁就是胜者。

  有人便会问,虽然宣称是未曾出世的丹方,但龙虎山会不会在法会开始前就先给龙虎山弟子看过了呢?

  应当是没有。

  因为每次新丹方都是在金殿中,由来宾向当代天师现场出题,天师临时想出的丹方。

  都是四五境的大修士,没必要在这种事上串联糊弄。

  真要说起来,反而是现场参与炼丹的人捡了大便宜,平白得到一张从未现世的、张天师所创的丹方。

  这就是龙虎山了不起的地方了,光是靠拉帮结派、闭门自封、父子相传,自然成不了道门领袖。

  天下丹方半出龙虎山。

  这就是龙虎山的底气。

  除此之外,龙虎山年年都往凡间送祛病之符水,在红尘里的名声也是极好的。

  小天师去金殿,从天师手上领取丹方,随后,再给到广场上的丹师,逐一传阅。

  时间有限,每个人都看的很快但又极为仔细,这丹方里不光有药材的清单,更有配比、剂量、次序,还有炉火之阴阳、文武、转变,能看明白多少,就得看个人悟性了。

  待众丹师传阅完,小天师收起丹方,又遣人送来药材,一筐一筐,一柜一柜,当真是大气。

  待到各家开始起火暖炉了,小天师这才闲下来,向各位来宾介绍本届法会要炼的丹。

  小天师看着丹方说,本次要炼的丹叫虎骨龙筋丹,这一听就是天师现取的名,为法会添彩。

  这丹药服下可以增强法力,可以治疗刀兵外伤,也可治疗内疾暗伤,如果药力强劲,还可以改善根骨,化凡体为虎骨之坚、龙筋之韧。

  众人一听,就知道这丹方的珍贵。

  这就是内外伤皆可用的疗伤良药,又是老少皆宜的强身补药。

  至于这场炼丹比试的评比方法,就是验一验谁的药力强。

  至于谁来验,那自然是龙虎山有名的山猴子。

  广场上炉火闪耀,丹烟交织成霞,香气扑鼻,场面浩大,真有仙家气派。

  其中有佼佼者,丹烟凝成异象,在丹炉上徘徊不去。

  程心瞻看的清楚,方为敏的丹烟就有白虎之形,趴伏在丹炉上,而祝兼容的丹烟散发着灼灼的赤光,也是让人侧目。

  但这其中也有技艺不精的,炸炉了,搞得自己一身灰头土脸。

  但是最让人无语的,是庐山的两位剑侠,压根连丹炉都没有,记下丹方后就原地打坐了。

  程心瞻看向庐山所在的看台,庐山几个长辈看着下面人炼丹看的津津有味,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程心瞻外行看热闹,看不懂那些阴阳调配、君臣辅佐,就看谁的法火耀眼,谁的丹烟玄奇,也觉得很有意思。

  一个时辰马上就到,各位丹师基本都收敛了法火,只待开炉。

  小天师卡着点,说是一个时辰就是一个时辰,点一到,他便大喊一声,

  “开炉!”

  于是各个丹师都停下了手中动作,掀开炉盖。

  刹那间,是光彩陆离,香飘四溢,更有异象丛生。

首节 上一节 126/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