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蜀山镇世地仙

蜀山镇世地仙 第128节

  再祭六张,又有云聚。

  九张雷符引来雷霆万钧,十二张雷符大雨倾盆。

  雨到点数,再一口气祭三十六张雷符上天,于是大雨间歇,缓缓停下。

  落点近四寸了,超了不少,只是比起龙虎山雨落不停,已是好上不少了。

  看台上,神霄派的几十人当即起身叫好。

  这就稳拿头名了!

  看台上,三清山席位。

  赵无极叹了口气,低声道,

  “龙虎山丹雷双修,我三清山更是兼修万法,单论雷法,确实不如神霄派精纯。

  “况且当今天下风气,修雷者都是奔着雷法刚猛刑威去的,哪里还记挂着祈晴雨,当然,这也包括我在内。

  “现在在应元府里,新招的弟子只愿意去北极司,不愿意去蓬莱司,蓬莱司最近当值的新弟子,还是心瞻去旁听水雷呢。”

  任无失抚须点头,“是,不过龙虎法会上能有祈晴雨这么个章程,倒也是让我们有个警醒,莫要忘了初心。”

  “不忘初心,这可不容易呀!”

  赵无极说着,心里则想着回去定要提一提蓬莱司的地位才是。

  而广场上,神霄派有第一位珠玉在前,后面四位就乏善可陈了。

  前三位也是光打雷不下雨,倒让人还有些放心,可是第四位到底还是还落了些雨下来,让还没上的几家愈发心烦。

  终于等到神霄派结束,法坛下的阁皂山弟子却笑着说,

  “您两家先上就是,我家本就不善雷法,就不去搅这个浑水了,先上后上无妨的。”

  本来三清山和净明派还想着争一争先后,但阁皂山此话一出,却显得人家豁达,自家狭隘了。

  净明派的想了想,也笑了,

  “谁不知豫章雷道是三府鼎立,我净明派只管治水除妖就好,祈晴雨,还是你们三家来吧!”

  说罢,净明派弟子也脚下生根,伸手请三清山的先行。

非009 喜报!征文得奖!

  非正文章009 喜报!征文得奖!

  向书友们报喜,三清山征文活动咱们勇夺三等奖!

  因为是征文投稿期最后一天投的稿,很仓促,字数也少,所以我觉得能得奖就十分优秀了!

  再次感谢书友们的支持!

第132章 坛法

  看台上,三清山、阁皂山、西山三家师长互相拱手示意。

  下面的晚辈互相礼让,行事大方,他们这些做长辈的自然面上有光。

  兵锋山的虽说有抢占先机的意图在,但换句话说,也是敢为人先嘛,况且又实打实拿了成绩,另外三家也都道了声喜。

  兵锋山的脸上笑开了花,但嘴上也骂着回去定要教教弟子们什么叫谦让。

  台上其乐融融,且再看台下。

  程心瞻看向郝兼思。

  郝兼思是枢机山蓬莱司甘霖署的一位二境道士,和贺济源同出一脉,按辈分来讲,还是贺济源的师叔。

  程心瞻在甘霖署听讲时,学师是兼平道长,是贺济源的师尊,是郝兼思的师兄。

  他和郝兼思有几次值外勤时见过,也是个年轻有天分的,不然也不会被甘霖署的署主收为关门弟子。

  程心瞻伸手,道,

  “道兄先请。”

  不过郝兼思却摇摇头,轻声道,

  “别人不知,难道心瞻还不知,我甘霖署负责降雨,却不懂放晴,排水解涝是晴空署的事,要是我先上,这雨就停不下来了。”

  程心瞻笑着点点头,甘霖署的本事他是知道的。

  于是他朝剩下的人拱拱手,便迈步登坛。

  全场瞩目。

  程心瞻等了一会,最后一个神霄派的弟子召来了云雨,雨淅淅沥沥的,云也是凄凄惨惨的,下又下不来多少,散也散不利索。

  他不想借这凄风苦雨的势。

  好在那人召的雨少,今日又是春阳暖煦的天气,程心瞻没等多久,头顶天空就重新放晴了。

  他面朝北方,从洞石里放出了一个长桌。

  长桌很高,到人胸腹之间的位置。桌面焦黑,上面布满了曲折的枝丫纹路,这是由雷击枣木制成的法桌。

  这桌子是他在外游历时,在晋原荒野里,从一处坍塌的道观废墟里掏出来的。

  桌面上有一圈深痕,一看就知道这是摆在神像前供奉香炉的法桌,这圈深痕,就是香炉放置日久,留下来的底座痕迹。

  法桌由雷击枣木制成,又不知供奉了多少年的香火,已经有了阳性,所以才能在道观废墟下还一直保持完好。

  随后,他甩出一副卷轴,卷轴自动展开,在法桌右侧当空悬挂,正是:

  《昊天二十八宿星君立身像屏风—残卷—白虎七宿篇—战国拓印本》。

  程心瞻的第一幅观想图。

  随后,他又往左边挂起一道长轴,正是,

  《昊天二十八宿星君立身像屏风—残卷—青龙七宿篇—战国拓印本》。

  他有钱之后又去书库里买来的。

  接下来,又是一前一后两道卷轴,前面的是玄武七宿图,后面的是朱雀七宿图。

  这两幅残图三清山里并没有,是他托十一娘为他寻来的,这才凑了个整。

  “心瞻这是要起坛法呀!他从哪学来的?”

  看台上,应静松问赵无极。

  赵无极摇摇头,回答说,

  “后面他是在五雷院里学雷法,应当是长老们教的,说实话,我也不知那些长老们给心瞻到底教了多少东西。

  “那些长老往常我不知求了多少次,想让他们帮着府里带徒弟,可他们就是不肯,说是不会教徒弟。但是前几年碰上了心瞻这么个天分极高的,却是要抢着教,我听说,长老们自个还排班呢!”

  任无失在旁边听着,心里的想法更坚定了。

  广场法坛上,程心瞻又拿出烛台和香炉。

  烛台倒没什么特殊,苗家寨子的烛。苗寨里不能没有烛,一到天黑,家家都要点起来,用的是那边特有的一种树油制成的烛。

  香炉和法桌一起,得自于晋原的道观废墟里。

  香炉初得时已经破破烂烂,随后被他在兵器院的炉火里重新走了一遍,融了些精金进去,此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香炉不偏不倚被放在长桌深痕里,纹丝合缝。

  插上香,就是香樟镇的香。

  随后,他拿出一本书放在桌上,就在香炉后边,书名是《雷霆荡魔志》。

  他又拿出三张纸出来,上面绘着画像,是他写《雷霆荡魔志》时画的人物插图。

  正是执笏板的神威荡魔霹雳真君、捧金鉴的神雷秋官将军、持鼓槌的水雷夏官将军三位。

  这还不算完,他再拿出一个青铜水盂。

  这个青铜水盂叫星月留盂,是他从东天道同门地摊上淘来的,是一个承露谷的弟子用过的法器,品阶并不高。

  在清朗的夜下,星光和月光落到盂里,会结成露珠,服之可以香津固精。

  但此时,被程心瞻另作他用。

  他取下腰后葫芦,往盂里倒了半盂清水。

  随后,他又咬破指尖,滴了一滴血进去。

  血滴进清水里后没有散掉,反而隐隐化成了龙形。

  把水盂推到烛台旁边,顿时,法桌、四方星宿图、香炉、烛台、雷神书画、水盂齐齐散发出亮光。

  坛法已成。

  他拿出五张空白符檄。

  这就是五雷院的长老教他坛法时送给他的了。

  至于为什么五雷院的长老会教他坛法,是因为应元府里已经没人愿意学这东西了,而恰好程心瞻,什么都愿意学,又学什么都快。

  而之所以没人学,是因为此方天地的天神地祇逐渐销声匿迹,虽说神灵在天地间的法则烙印依旧在,但施展坛法也要坛主能与这些神灵法则烙印应和上才是,施展坛法比上古时不知难了多少倍。

  他摊开第一份空白符檄,拿出符笔,当场书写。

  众人只见那程义符刚落笔,广场上已有悠风初起。

  掌风的神灵不少,风伯,菡仙,巽郎三位大神,还有下属风吏,要是在古时,程心瞻根本不必多想,直接发檄到雷部去,自有雷部神仙发令到风司。

  不过此时天地间哪还有什么雷部,要请风,就得激发风神在人间留下的烙印。

  程心瞻虽习风法,但是还未观想风神,所以此时请的是西方白虎监兵神君,亦能掌风,《白虎七宿篇》在他手里多年,他自然是观想过白虎群星的。

  他以风草写罢神文,高祭符檄,随后手往符檄上一指,口念,

  “风来!”

  符檄在高空中燃烧,天上闪过西方七宿群星,成一个虎形。

  众人隐约听见一声虎啸。

  虎啸又化作风吼。

首节 上一节 128/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