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蜀山镇世地仙

蜀山镇世地仙 第301节

  “是。”

  程心瞻继续落笔。

  「地」。

  第二个字写出来后,天上乌云密布。

  程心瞻右手执笔,左手同时掐印,于是,铁槎山山脚,没于海水之下的山根石壁上,一个个银紫色的咒字开始浮现,惊得贴在山壁上的石九公慌乱逃窜,倏忽不见。

  若是这些鱼儿认得龙章,便能识得这些咒字,写的都是「敕水」、「兴雾」、「起波」、「雷池」、「重地」、「禁行」这些字样。

  在写这些咒字时,程心瞻用上了「龙吟水雷罡」的法意。

  马上,一股高远而神圣的威压在这些咒字上往海里扩散,往深海弥漫。不管是蒙昧的游鱼海蛇,还是生了灵智的虾兵蟹将,在感受到这股法意之后,都心生一股大难临头的感觉,这种感觉它们说不上来,却不敢冒犯,于是纷纷往深海里去。

  紧接着,铁槎山一带的海水开始荡漾,迅速弥漫起海雾,洪波涌起,大浪拥着海雾,往岸上送。

  此地本就多雾,在咒阵的控制下,更是何时起雾、起多少的雾,都在他的一念之间。

  与此同时,铁槎山的九顶绝峰上,一个个银白色的咒字也开始闪烁,这是他用「阳明云堂罡」的法意为墨,写出来的咒字。

  咒字闪烁,山顶凭空就生起了丝丝缕缕的云气,袅袅升腾,这些云气既不被风吹走,也不聚集成团,而是没入了虚空中,像是散掉了一样。

  「广」。

  等到第三个字写完,铁槎山已经笼罩在一片海雾之下,海浪拍打着山崖,已经有了雷声。

  山顶处的雷云已然呈现,但是在这雷云之外,却是又围着一圈隐在虚空中的蜃云,这些蜃云把雷云围在中间,同时开始构建海市蜃楼,这海市蜃楼不是别的,就是空空如也的虚空。

  「记」。

  “轰!”

  最后一个字写完,程心瞻收笔,头顶雷声炸响。

  墨迹未干,但是这本名为「括地广记」的地书法宝已经自行从桌案上飞起,缓缓往山顶飞去,要去应那劫雷。

  无论丹器,天地生发的劫雷就是助长其灵性的最好补药,经历的劫雷越多,催生出器灵——也就是「怪」的可能性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三境在渡金丹劫时都会把身上能扛雷的法宝拿出来历劫。

  而如果这些丹器本身成型时,自己就能引来劫雷,那自然是最好的,只要能平安度过而不损坏,那马上就能诞生出灵智,虽然一开始空白如婴孩,但是其灵性的增长比一般的法宝却是会快上许多。

  地书飞到海雾之上,直面雷云,而与此同时,云中的劫意开始酝酿。

  程心瞻闻到了劫意,于是他再掐一个法印。

  “嗖—嗖——”

  随着他捏上印诀,铁槎山上响起数道破空声,像是射出了许多支箭,又像是有许多鸟在腾飞,扑扇着翅膀。

  原来,是一支支旗面卷起来的令旗从铁槎山的各处石缝中飞出,一共八支,这些令旗腾空而起,往八方射去,扎入被蜃云所包围的虚空中。

  这些令旗迅速占了北方坎—南方离—西方兑—东方震—东南巽—西北乾—东北艮—西南坤这八个方位,呈八卦九宫排布。

  八卦在位,中宫空缺,但若从上往下看,中宫则正是程心瞻安坐的位置。

  八支令旗扎根虚空后,飘展旗面,这些令旗的形制和旗面上的纹路全都一样,是燕尾形幡旗,旗杆是九节白竹,旗面上绣着一种鸟,其形似鹤,雀尾而鸡冠,背呈五彩,碧睛灰腹。

  这是翳鸟。

  《鸟占》里说翳鸟「振翅则昼晦,蔽天机,乱无常。」,这是一种能遮掩天机的鸟。

  而这些翳鸟旗只是阵基,阵眼在位于九宫之中宫位上的程心瞻身上,正是掌教纪和合所赐的「玄机无漏符」。

  《鸟占》里只说了翳鸟是一种能遮掩天机的鸟,如果观风时见到此鸟则不宜再占卜,否则会遭反噬,并给出了翳鸟在风中的样子。

  但是程心瞻通过「存神观想法」,把翳鸟之神形熟记于心,再通过「水月天心拓」法把翳鸟神形拓到旗面上,这旗子便有了遮掩天机的法意。

  纪和合赐给程心瞻「玄机无漏符」时,只是说这符能遮掩程心瞻的气息,只要不在五境跟前晃都没关系,但是这样的宝物,如果只是当着这般用,那就太浪费了。

  所以他选择用九宫阵法,以品阶极高的「玄机无漏符」为阵眼,以翳鸟图为阵基,这就组成了「翳鸟遮天旗阵」。

  这就是融会贯通,万法互参。

  程心瞻如此年轻就能成为三清山的万法经师靠的可不仅仅是一众长辈的宠爱。

  他手诀再变,那些翳鸟旗便迅速在虚空中隐去行迹。

  “青伯,能看出什么来吗?”

  “看出什么?”

  “没什么,你继续守着就是。”

  “是。”

  程心瞻抬头往天上看,乌云翻涌变换着,已经转成了劫云,非是金丹劫紫、黄、青、白、铅五品云中的任何一种颜色,而是呈现出赤红色,看着像是一道火云。

  程心瞻马上就明白过来了,天下法宝和丹丸,都离不开金石,都是从炉火中去芜塑形炼出来。五行火克金,所以对于丹器,要挨一次火云雷劫,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轰!”

  火云之中,游窜着赤金色的雷霆,劫雷响了有一十八次——二九雷劫。

  那仿着金丹劫的叫法,这应当是一道「赤明二九天火雷劫」。

  此时地书已经高飞到近前,劫云马上降下一道水桶粗的火雷。

  而程心瞻也只是动用了遮掩禁制,没有再动用阻雷禁制,他也想看看这件承载着他别样寄托的法宝到底威能如何。

  地书虽是方成,但已经懂得如何自保了,不用程心瞻的操控,自行翻书,摊开至一页,只见书页里焕发出耀眼的法光,法光照在虚空上,水墨交辉,映出了一道弯曲的河流。

  程心瞻见状一笑,那正是西康篇——九曲黄河第一湾,白河入黄的图景。

  天火惊雷落入大河之中,天火在河中汹涌的燃烧着,磨灭着法光,等到这大河虚影被消磨干净后,这第一道雷霆便散作了点点星火,落在了法书上。

  法书响起哗啦啦的翻页声,似乎很是愉悦。

  “轰!”

  又是一道火雷落下。

  法书再翻一页,这次显照出来的河流泛着粼粼波光,也是红光一片,看着像是在倒映着天火。

  那是在夔州,长江过夔门的图景。

  ……

  天雷落了整整一十八次,还好程心瞻也游走了不少地方,见过了不少水脉,这二九之数尚能包的住,所以这些雷火均被地书以河图拦之。

  最后一道火瀑似的天雷落下,地书翻开的那一页,正是程心瞻一境时,在齐鲁大地上,见黄河东入渤海,而望洋兴叹时所见到的场景。

  地书里涌出的法光汇成了广袤的大洋,无边无垠,连黄河在图中也不过是一条细线,更何况是一道火瀑呢?

  就这般,初成的地书无惊无险的度过了它的第一次雷劫,比程心瞻金丹初洗时,表现得要轻松许多。

  而这一道预料之外的雷劫,不仅验证了耗费多年心血炼制而成的地书确实神妙莫测,也验证了程心瞻这一年来在铁槎山上花费的精力没有白费。

  当他收回地书后,隔了好一会,武青伯还在问,

  “恩主,您那件法宝,还渡不渡雷劫了?”

更新调整

  书友们,尝试了一段时间的双更,又心悸了,好几天了,昨天晚上难受的睡不着觉,主要是从睁眼写到睡觉,有点顶不住,看来是能力有限。

  所以还是先恢复每日单更4K+,写作状态好的时候再不定时加更吧。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一天从早写到晚,没时间摄取新知识了,很久没有看书了,所以也必须抽一段时间来看书,获取灵感和知识积累。

  所以万分抱歉。

第286章 法书象地,法伞象天

  次年秋。

  又是阴雨缠绵的天气,山海茫茫都不见。

  他在炼一把伞。

  炼书是机缘巧合,福随心至,妙手偶得,炼伞则是早有谋划,是在第一次仓促渡劫后回了山,他就在想自己的渡劫护身之宝该是什么样子的。

  雷霆是天地灵枢,既有催发生机的无上造化,也有殄灭消解的杀伐之意。洗丹劫雷更是如此,劫雷生机澎拜,杀机也是尤为深重。

  劫雷,劫字当先,降世之后是奔着裂解金丹去的,这是天地灵气循环往复的一环,是和生老病死一样的天地伦常。修行人要改命延寿,这就是逆水行舟,窃夺造化,便要历经天地的考验。

  所以金丹得先抗住了雷霆中的殄灭杀伐之意,然后才能说去享有雷霆中的无上造化,使得金丹进一步圆满无暇。

  人向来是聪明的,金丹是大道根基,何等珍贵,自然要小心呵护,万般保全,能不冒险,就不冒险,所以便想了个法子——炼制专门的渡劫之宝。

  劫雷落下,先让渡劫之宝扛一扛那骇人的威势,那要殄灭一切的杀伐之意。不必完全截拦,或是分流,让金丹与渡劫之宝一同浴雷;或是分个先后,渡劫之宝扛着前面,金丹来渡后面。

  至于渡劫之宝要分流多少,或者说要先扛多久,那自然是要根据金丹的品质来。只要金丹能扛得过,那在不裂解的前提下,那自然是受雷越多越好。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话对金丹也是一样。

  金丹是大道根基,是法力源泉,也是可以祭出来对敌的宝物,或是掷击,或是化作法相,如果自身不够坚实,那何谈对敌?

  雷霆洗丹便好似锤击煅兵,是去芜强身之法,但是过犹不及,需要渡劫人把握这个度。

  程心瞻第一次渡雷劫时,因为来的突然,金丹才缔结不久,所以当时他挨了两道劫雷后,意识到不对,为了保险起见,不是看金丹能受多少雷,而是把身上的法宝统统祭出去分流雷霆,法宝实在扛不住了,那剩下的雷霆才浇到金丹上。

  最后,也是手段尽出,飞剑、法剑、符箓、化身,甚至肉身,统统去分雷,这才勉强度过。而饱饮雷霆,这也让他的这些法宝化身数年动弹不得。

  程心瞻自然要吸取这个经验教训,炼制专门的渡劫之宝。

  此外,渡劫之宝也不仅仅只是指法宝,灵物和阵法都算。但是天地不可欺,用来为金丹分雷的渡劫之宝必须与金丹自身气息同源。

  这也就是说,渡劫之宝身上必须只有渡劫人一人的气息,把别人的渡劫之宝直接借来用肯定是不成的,即便不是自己亲手炼制,也得在体内温养足够长的时间,散去旧主气息,侵染自身气息。

  总览程心瞻手上现有的法宝,不过这么几类。

  兵器:阴阳飞剑,五行法剑,雷属法剑,金水体剑。

  礼器:法袍、如意、笏板、醒铃、明镜。

  符宝:太上天都箓、玄机无漏符。

  灵珠:玄牝珠。

  宝镜:绛紫替命镜。

  收容:赤瘿葫芦,洞石。

  法书:括地广记。

首节 上一节 301/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