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174节

  “看来我江南西道果然文风更甚,如今这般下来,或许用不上多久,比也比得上那福建了。”

  贺士璘当下也是满意的点头,王也则是笑着再次开口说道。

  “说来今年这些考试的才子也颇有几分不同,听闻大多都是极有才华的,比如那浔阳府的易雪生,当初可是颇为健谈,语出惊人。”

  “还有各府的优秀学子,今年没准异象连连,红芒涌动啊。”

  贺士璘听闻这番话倒是很高兴的点了点头。

  “他们自然多有几分文采,不过能否写出好的文章,却看他们发挥了。”

  这般说着,那王也却是突然叹了口气,然后突然有些玩味的对着贺士璘说道。

  “说来对这一次的乡试,除了我们豫章省城的几个学子,我最先了解的,却是那位吉州府的宋穆。”

  “哦?愿闻其详?”

  贺士璘听到宋穆的名字从王也的口中说出,当下也多有几分诧然。

  而王也当下也毫不为难,开口说道。

  ……经常能看到许多一直支持的书友,感谢一直默默支持的书友们,这就是咱前进的动力,开头和接下来的情节我会继续打磨,争取让大家更喜欢。作者明日去考试了,明日争取准时发章节,今日的照旧哈。

第229章 君子需养德

  “我的一位表姐,其子曾经就在那石阳县担任主簿,说来,还与当时那件石阳县妖魔祸乱的事情有关。”

  王也当下娓娓道来,旁边的人停了都是神色有些诧异,贺士璘也是点头听着。

  “那时便听闻这宋穆一鸣惊人,在那妖魔祸乱的夜晚,竟然写出那样一首九斗才气诗,将整个天地搅动,还引动了其祖先大儒碑文,顷刻间翻手为云。”

  王也面色平静的说道,神情几乎没有几分顿挫,而听着这一切的众人却是神情亮了起来。

  他们多听闻过宋穆的一些事情,实在是宋穆的成绩过于耀眼,连续六次在《天下文刊》上留名,这等成就可以说令人羡慕不已。

  但也就仅此而已,其余便也知之甚少。

  就是今日,几个训导碰面的时候都对宋穆的事情相互聊了几句。

  那坐在边上的肖厉此刻神情最为顿挫,毕竟除了这件事情,他还知道一个惊天的秘密。

  若是他们知道那《三字经》便是宋穆写的,而且如今自己还收藏了几块《三字经》拓印石块,想必第一时间就要跳起来。

  只不过这件事情上面已经有了命令,除非朝廷公布,自己就只能是烂在心中。

  所以现在听着这些话语,肖厉的神情多有几分尴尬,不过也是频频微笑。

  王也似乎也在一瞬间打开了话题,当下也有那胆子大的训导问上两句,王也也笑着接过话茬说来。

  “那事之后,我那侄子已经发配西陲边疆去做主簿,临别与我来了一封信,却还说了说这宋穆,言其今后,必然一飞冲天。”

  王也当下这么说着,脸上的表情也多有几分慨然。

  “果然如此,之后的事情,其也是一步步往上。”

  贺士璘听着当下也是扶着自己的胡须点头,不过还是开口问道、

  “难道便是这些事情让王大人关注起了那宋穆?”

  王也听闻,当下却是摆了摆手,然后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

  “也不怕诸位大人笑话,小女去年与映雪坊东家的儿子定了亲,前些日子那七夕节,我家女儿却收到了那徐公子的一封诗词。”

  听到对方这么说着,众人脸上却有几分不好意思,毕竟这深闺之事,放在这里说似乎有些不妥。

  可这事情竟然还和宋穆有联系,又让众人有些侧耳。

  不过其中知晓内幕官员一个个倒是神色平静,这定亲的事情倒也算是这王也为数不多慈善的一面。

  “小女得了那徐公子送来的一首词,那词也与我看了,却是让我都惊诧几分。”

  王也这般说着,似乎还刻意抬头看了贺士璘一眼。

  “大家应当都知晓,徐家公子一向不精于诗词,不然也早就是秀才了。”

  果然听到这句话的贺士璘脸色有些许的不悦,想来也是想起了那刚来江南西道的时候,徐云才的一本歪诗气的自己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众人也低头不语,而那王也却是继续说道。

  “虽然那是一首情诗,但某不得不说,造诣极佳,简直是七夕诗篇之中的上上等,今后传播出去了,或许也是一篇佳话。”

  这么说着,王也还伸出手,那远处竖立木板旁的墨水顿时凭空舞动,顷刻间在那上面一张白纸上舞动,然后缓缓汇聚成了一首词。

  正是宋穆的《鹊桥仙》。

  “这便是徐公子送给小女的诗词,诸位且看看吧。”

  众人听闻,当下也是诧然,往着那边看去,见到上面的“又岂是朝朝暮暮”,也是陡然发出一声惊叹。

  “果真是一首好词!简直感人肺腑。”几个训导当下纷纷说道。

  贺士璘此刻见着这情况却有两分不喜,或许觉得众人再次谈论一首情诗,实在是有些过于不像话了。

  所以当下贺士璘就轻哼了一声,开口说道。

  “那王大人何以见得这是那宋穆所做呢?”

  听到贺士璘的询问,王也却是笑了笑,然后开口说道。

  “我已经问过了,那几日徐公子凑巧认得了宋穆,而且还曾经去拜访过一次,就那时候颇为兴冲冲的出来。”

  听到这番话,众人也有些咋舌,当下便有人说道。

  “这宋穆的确在诗词上很有造诣,之前其在院试的时候便写出很不错的诗词,还引得杜圣虚影降临,”

  “我听闻,当初杜圣可是极力想要让其进入杜氏诗宗,但是其始终都未曾答应。”

  说着,众人都将目光看向旁边的肖厉,肖厉也是咧了咧嘴,这事情的确是如此,当初自己等人都觉得宋穆这是痛失良机。

  而王也此刻却是摇了摇头。

  “非也,此人颇有雄心,说来这一次,我便也是想要看看,对方究竟能够做出什么诗词来。”

  话音刚刚落下,那考场之中的祭台突然有了动静、

  只见到那二层的一颗天青色文星,此刻散发出一道青色光芒,朝着四周荡漾而去。

  

  “文星初动,这就有人写出才气文章了?”

  一句话,顿时将一帮官员的目光重新吸引回了这考场之中。

  ……

  考场上,宋穆刚刚在心中打好了经义题前几题的腹稿,此刻正冥思苦想这截搭题的写法,却忽然感觉到周围产生了一阵动静。

  宋穆抬起目光,也是往着场中看去,当下心中也是不住点头。

  这乡试可不是院试的那等场面,其中更是藏龙卧虎,如今才不过午时,便就有人写出了才气文章。

  宋穆当下暗暗赞叹了一句,便也投入到自己的考题之中去。

  这今日的经义题目,弯弯绕绕却是让宋穆觉得有些难受了,还有这最后一题,实在是费尽了宋穆心中的想法。

  终于,宋穆对这一切有了个大概的定论,这才拿起笔来。

  当下宋穆便在草稿纸上落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宋穆当下在面前的草稿纸上落下一行字,是戴胜的《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不过此刻心中却又是有几分不明白。

  其实这一句截搭题可谓是究极缝合怪,‘德润身’三字出自《大学》,‘修身则道立’五字出自《中庸》,‘平天下’,应当来自西汉戴圣的《礼记·大学》。

  出题人将这几句话拼凑在一起,然后得出一个新的道理。

  以德滋润身体,可以修身养性,而后儒道可立,因有儒礼于心,则天下可以平和。

  一句话说到头,其实就是讲君子需养德。

  德,可是这儒家除学与礼之外,最为注重的地方,其涵盖的内容却也足够广泛,任何切入的角度都有足够的内容。

  宋穆如此思索了太久,从小德至大德,从自德与他德,冥思苦想,不过此刻心中却是突然有了那么一丝明悟。

  当下,宋穆再次在草稿纸上写下一句。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

第230章 所待裨益

  宋穆读汉语言文学专业,除诗词外,感兴趣的乃是国学概论,同时对古代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有极大的兴趣。

  过往多年,宋穆多沉浸于书海之中。

  而“进德修业”这四个字给宋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其出自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书》,宋穆从初中起受语文老师的感召,便对《曾国藩家书》多有品读。

  对于曾国藩此人,宋穆的看法倒是简单,且不管其三十岁前是不是庸人,三十岁后是不是圣人,其家书,曾经让宋穆最为爱不释手。

  上面多是敦敦教诲,极像一位经历世界沧桑的老人,为自己的亲属后辈做好处世的全部道理。

  而在这封其写给几位弟弟的家书之中,他讲述了一个极为简朴的修身方法论。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视野,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而这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

  “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

  说来便是一句话,富贵天注定,但修养在自身。

  宋穆对此不敢完全苟同,但是期间的道理也多有滋味。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也多能从这其中解释的清楚。

  每时每刻,注重道德的修养,才能在将来,于庙堂之上说一说国事天下事。

  所以与其从各种德去延伸所写,不如将述德变成对德的方法论,即如何及时养德,再做延伸。

  宋穆当下在心中有了足够的念头,也便顿时出了一口气,伸了个懒腰,然后连忙举着牌子,要求出恭。

  那守在宋穆面前的兵丁见到宋穆的举动,当下上来几步,听得要求,便召来小吏,送着宋穆去出恭。

首节 上一节 174/6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