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第1节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作者:尽虚叹

简介:“请问陈教授,您中考高考各考了多少分?”

“每逢说到这个,我内心都有一种遗憾的伤痛。

本来是要准备中考了,你们猜怎么着?

我获诺奖了!

根本就没参加中考,直接上了高中。

上高中就算了,毕竟还有高考嘛,你们猜又怎么了?

我又获诺奖了,直接保送,你们还有填报志愿的权利,我连选择学校的机会都没有。”

吃瓜群众:这太凡尔赛了吧。

第1章 开局获科技重奖

2004年10月4日,医学或生理学奖公布,漂亮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获奖。

2004年10月5日,物理学奖公布,华国陈申获奖。

2004年10月6日,化学奖公布。

……

关键的第二条信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华国。

华国学术界,发生了大地震,所有人都疯了!

这特么的陈申是谁?哪冒出来的?没听过啊,到底是哪位大佬?

研究物理科学学术界的资料名单中,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号人!

他是谁?他到底是谁?疯了!

而且,这可是物理学奖,不是和平奖和文学奖这种奖项所能媲美的。

弥足珍贵!

电视中也有相关访谈,一位国大的院士,对关于最近新闻媒体上火热的诺奖消息,侃侃而谈:“在发现石墨烯以前,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热力学涨落不允许任何二维晶体在有限温度下存在。所以,它的发现立即震撼了凝聚体物理学学术界,颠覆了学术界对凝聚体物理学的认知。”

主持人:“能具体说说吗?”

“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但石墨烯却是二维结构。在发现它以前,物理学界认为,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所以陈申获得诺奖,实至名归!”

“请问王院士,您认识这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陈教授吗?”

“不认识,不过我猜想他一定是一位克勤克俭的研究员,专注于基层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像是前年我们邻国,那位田中耕一教授一样,也是突然获得诺奖。”

田中耕一,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前也是一个透明人,埋头于实验室的基层研究工作,与樱花国学术界几乎没有任何交往,连论文都没有发过几篇。等得了诺奖之后,才从一个籍籍无名之辈,一下子被大众所熟知。

一名戴着金丝眼镜框,打扮为秘书的青年,跑的满头大汗,手中拿着文件袋,敲响了古色古香的房门。

“人查到了么?”

“查出来了,不过……”

“不过什么?”

“您老还是自己看吧。”

文件袋打开,一张学生照片掉了出来。

“学生?”

声音中,包含着太多惊讶。

“是的,蓝鲸市第二中学的初三学生。”

……

挥洒青春,以梦为马!

不苦不累,初三无畏,不拼不搏,初三白活,加油吧,骚年们,一起冲刺小高考!

坚持NO.1,还有最后258天!

灭绝师太在讲台上唾沫横飞,给学生们大讲数学题型。

我们的猪脚陈申,坐在最后排靠垃圾桶边上的位置,回头看了看后面的黑板报。

自初三以来,黑板报上尽是这些,增添了同学们很多压力。

能荣获垃圾桶边上这个宝座,和身高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也不是最主要的,与他的成绩也是息息相关。

算不上最学渣的那一撮人,但肯定算不上优秀学生。

差生中的高个!

原因简单,偏科太严重了,数理化好有什么用?语英政,拉胯了。

木桶定律,决定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陈申英语就考个位数,试卷难或简单都看不出来的程度,还能妄想综合有多高分吗?

如果一切照常进行,他会被五五分流,进入技校,学个理发,学个修车,学个厨师什么的。

“陈申,你在发什么呆?你数学是好,这就不用上我的课了?看看你其它学科的成绩!”

“上周小考,数学是满分,语文呢?语文120就考74,勉强及格,英语,看看你的英语,9分,这9分还是选择题蒙的,充满水分。

还有你的政治,政治开卷考,就是让你照书抄的吗?一半分都没有!这么下去,上高中是没有希望了。”

灭绝师太还不罢休,继续骂道:“你要和谁比?和贾迪?他根本就不参加中考,就在这混日子的!你要和他比?可以啊,你有他们家有钱吗?

你有他那样的老爸吗?还想和谁比?李飞?他爸什么级别你知道吗?上学期上课时间玩撕胶带,喊你父母来,忘了?”

陈申忍不了了,站了起来,反驳道:“老班,我说过好几次了,那不是在撕胶带玩,那是我在做科学研究。”

“我看你是疯了!还科学研究?前两天的新闻,同学们看了没有?我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陈申,虽然名字是一样,但大家要认认清啊,此人非彼人,不要搞混了。”

“哈哈哈……”

台下传来了嘲笑声。

双手压了压,灭绝师太继续说道:“不过同名同姓也有好处,今年中考语文和政治,可能就会考,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谁啊,你们就可以填上陈申的大名。”

下面的笑声更欢乐了。

“坐下吧,陈申,认真听。”

灭绝师太,并不是要侮辱陈申,而是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有的时候好话对一些学生并没有用处。

需要通过别的方式,比如敲打,比如需要伤伤对方的自尊心,说不定这么一刺激,就能让对方开窍了,成绩提高。

很意外,陈申并没有随着她的话坐下去,他要干嘛?

“嗯?你怎么还不坐下去?”

“老班,其实我想说一句,这两天上新闻的诺奖得主,不是此人非彼人,就是我!石墨烯,就是我发现的!”

陈申没想过要隐瞒,也隐瞒不住,脑袋里有那个,诺奖,只是他的起点罢了。

掷地有声的话音刚落,教室中安静了两秒,更加肆无忌惮的笑声响了起来。

有同学一边擦着笑出的眼泪,一边说道:“老陈,没看出来,你这笑话功力见长啊,还敢当着灭,哦,不不,老班的面这么说,真是牛逼大发了。”

“陈申,你该不是在家里背单词背疯了吧,真是笑死人了。”

“陈哥,就两个字,牛掰,昨天吃豹子胆了?敢这么和老班说话,不怕叫家长啊,哈哈。”

讲台上,老班面比锅底还黑。

从牙缝中发出挤出一句话:“明天,叫你家长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大腹便便的地中海将教室门推开,脑袋锃光瓦亮。

“袁校长,您怎么来了?”

班主任很惊讶。

然后更惊讶的来了,袁校长没有走进来,而是做了个请的手势,让别人先行。

门后,走进来几位一直在电视上出现的熟悉面孔。

“他没有乱说,你们眼前的这位,就是今年的诺奖得主,陈申!”

教室里,所有人嘴巴,都张的大大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第2章 火遍全国

陈申火了,蓝鲸市第二中学火了!

新闻报纸,头版头条,整版横幅,到处都是有关的报道。

这还是04年,不是人手一部智能机的时代。但哪怕是这样,也没有阻挡消息快速让全国人民知晓。

这两天新闻上播报的华国诺奖得主陈申,竟然是一名初三学生!

简直离了个大谱!

随意翻开一份报纸,就看到醒目的插画。

那是蓝鲸市第二中学的校门,校门口上挂着横幅。

“热烈祝贺我校初三学生陈申,荣获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再一翻弄别的报纸,也都是相关新闻。

最年轻的诺奖得主,本世纪诞生,来自华国!

然后就是些具体介绍,比如诺奖最年轻的得主,曾经是1915年的劳伦斯?布拉格,获奖年龄25岁。

但是现在,记录被打破了,被华国人打破了,年仅15的陈申,一下子将这个记录拔高十年。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人再想打破,怕是不可能之事了。

火遍全国!

一所老小区中,布满着警戒线,武警官兵十步一岗五步一哨,静静守候。

搞的那些个买菜回来的大妈大婶,原本回家都很随意的,吵吵闹闹,现在别说吵了,脚步都放轻了。

首节 1/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港综:从七十年代开始崛起

下一篇:四合院:满院禽兽馋我老婆,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