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第12节

“学姐,你别笑啊,我是认真的。”

看着笑弯了腰的学姐,陈申也是很无语,有这么好笑的吗?

“学弟,看样子你对基因编辑技术,有什么误会,我来和你细细讲讲吧。”

21世纪初,一项颠覆性的生物技术横空出世,科学家可以在DNA序列的特定位置上,剪开双链,然后敲除一个片段,或者插入另一个片段,从而改变生命!

这就是基因编辑技术!

“我们就是带着工资的农民,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有趣的农作物。不过我更喜欢别人称呼我们为,农作物设计师。”

“设计师?”

“是啊,服装设计师知道不?无论款式与细节多么复杂多样,服装设计都是靠剪裁和缝纫两个动作完成的。咱们基因编辑技术,也是同样的操作,剪裁,缝补,改变生命。”

“知道我为什么笑么?国家生命科学院,高教授,是我们华国这一领域的第一人。小麦容易感染白粉病,她通过这项技术,获得了抗白粉病性状的小麦,为解决一个世界性的育种难题,走通了全新的道路。这个成果被国际核心学术期刊评选为创刊以来,最具价值的20篇文章之一。”

“陈申,你知道你要培育什么东西吗?这要是成功了,你就是这一领域的第一人,而且还不是华国,而是全世界!”

第17章 零食收买吃货学姐

最后,张佩杉学姐,还是在陈申的软磨硬泡下,承诺辣条,辣椒凤爪管饱,加入了他的小组。

用她的话来说,她也是刚成为研究员,暂时没有想要加入的课题研究,自己直接成为组长,资历又不够,就当是帮弟弟忙了。

并且给陈申打了预防针,如果她有了想要研究的课题,可以随时抽身离开,加入别的小组,陈申也是点头答应下来。

就此,陈申手上也算有一名可用人才了。但是接下去的招揽,就没有佩杉学姐那么好说话了,只能用处处碰壁来形容。

看到陈申项目的人,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冷笑不语,甚至有学长直接骂陈申是疯子,并且劝慰张佩杉不要和陈申一起发疯。

开门红,但跑了一天,再也没有后续人员了。

所以这个小组,就两个人,陈申挂帅,张佩杉做科研狗。

看实在招不来人,陈申也不白费功夫了,两个人就两个人吧,总比那时候发现石墨烯,光杆司令强。

“骆驼刺,含羞草,马铃薯,无花果……怎么连狗尾巴草都有?这些都要做基因测序吗?”

“是的,沙漠之茵的基因片段组成,我想从这些植物中寻找出来。”

每一个物种,都有着一个独特的基因序列,这些独特的基因,最终决定了物种的各类特性,测序工作,就是将这些特性标记出来。

对植物的测序工作,就意味着破解植物生长的生命密码。

“我觉得你是疯了。”

张佩杉想要打退堂鼓了。

有没有搞错?这八竿子打不着的植物,真的可以将基因片段剪切,然后缝合在一起吗?

要走点科学根据的,基因编辑,其实和人类器官移植很相似,近亲的器官移植,比如双胞胎,成功率就会高,反之,成功率就会直线下降。

陈申选的这些个物种,比如牛羊马,要通过基因编辑创造个麒麟出来一样离谱。

“你要选择哪一样植物,为主植物呢?”

“骆驼刺!”

主植物,就是以这株植物为主,然后在它的基因序列上,切除一些,缝补一些。

“为什么会选择骆驼刺?”

“骆驼刺,耐旱,耐盐碱,抗涝,适应力很强。而且它是沙漠里面根部最长的植物,根部一般能达到20米,通过长根部,吸取足够水分存活。”

看陈申一板一眼的给自己布置工作,张佩杉知道自己是踏入贼船了。

就这样,陈申来回于中学和蓝大之间,过了快两个月。

再一次踏入实验室,就看到张佩杉兢兢业业的,手中拿着一株嫩芽,将嫩芽上指甲盖大小的嫩叶,剪裁出几十份大小,塞入一个个试管中。

“学姐,辛苦你了,每一次来,进度都有突破。”

陈申手上抱着大箱子,里面全是各种小零食。

张佩杉一把接过,打开看了看,很是满意,嘴角有了笑容。

“学姐,怎么样了,找到合适的大小了吗?”

不满的看了陈申一眼,自己刚拆了一袋怪味豆,还没有入口呢,就要给奴隶主汇报工作。

打工人,打工魂啊。

“我看过了,不考虑适应性,只考虑大小的话,骆驼刺肯定要从育种阶段开始培育的,含羞草要从成熟状态提取,土豆要从发芽状态提取……”

基因组,也是有大有小的,就像是心脏移植,不考虑适配性,一个新生儿能移植一个成年人的心脏吗?大小太不合适了,胸腔都放不下。

“适配性呢?”

“你说呢?”张佩杉没有好气。

陈申摸了摸脑袋,这就是这项研究的困难之处了。

为什么当陈申拿到这项成果知识的时候,心中想着,运气好,一年两年培育出来了,运气不好,那就是一辈子。

原因就在适配性上了。

哪怕知道需要的植物种类,完全不走弯路,适配性上也要把他卡上。

世界上没有同样的鸡蛋,这个道理用在植物上也是一样。

作为主植物的骆驼刺,每一个都不同,它的DNA序列,被敲除的那个片段。

就像是两个紧紧咬合在一起齿轮,敲除那个齿轮,换上新的齿轮,能保证和原来齿轮那么亲密无间吗?

而且有可能换上的新齿轮不匹配,每天想着在附植物上做工作,其实只要换上另一株骆驼刺,它又匹配了,是主植物出了问题。

需要一一排除,一一验证,这是个繁琐的工作。若不是陈申知道明确的方向,知道只要坚持,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一般人只会觉得这是在大海捞针,完全在浪费阳寿。

张佩杉虽然嘴上没有好气,但这段时间可是格外卖力的,她的努力,都被陈申看在眼中。

刚开始,张佩杉只是想着闲着也是闲着,帮帮小老弟忙好了。

但是,她没有想到,陈申给了她充足的信任,研究资金上,她要多少都签字,她有时候在想。若是在申请单上写上麻辣兔头,估计陈申也能闭着眼睛大笔一挥。

给予科研狗充足的支配权,这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他们这本就没什么资源的边缘科室,那领导基因编辑实验室的教授,申请资金单子上,可是精确到几张卫生纸的!

遇上冤大头了!

张学姐还不趁此机会,无所顾忌的研究一番?就算是最后项目失败了,当然,也一定失败。

但在充足资金下,自己这段时间的研究,也算是丰富了自己,将来投入自己想要研究的工作中,这些都会是她宝贵的经验。

只是她没有想到,自己帮助陈申的决定,可谓是她一生中最明智的决定。

直接让她在不久的将来,原地起飞,从一个个小小研究员,一跃成为这一领域,跺跺脚都能产生大地震的人物。

那些曾经拒绝陈申的学长学姐,无不后悔莫及,夜深无人的时候,总会给自己抽几巴掌,心里才会好受一点。

“你明天就要去瑞典了吗?”

“是的,还有一周时间颁奖典礼就要开始了,需要转机首都,前往京城国际机场,再从京城国际机场,飞瑞典,这就差不多要一天,到了后还需要倒倒时差,养足精神,我们这已经算是去的迟了。”

“那我就电视上,收看弟弟的精彩演讲了。”

“佩杉姐又嘲笑我了。”

“唉,要是我哪一天也能站在诺奖典礼上,死而无憾了。”

陈申眼带深意的看着学姐,轻轻说道:“那一天并不遥远。”

只是,声音太小,张佩杉没有听到罢了。

第18章 前往瑞典的飞机上

蓝鲸机场,陈申身边跟着好几名随行人员。

没有家属,甚至陈爸陈妈都没来,一早就有汽车在小区中等候,将陈申接走了。

陈妈还想要陈申多带几件衣服,说那边冷,怕他冻着,被陈申制止。

再带东西,他就拎不动了。

而且他也不是一个人去,这也算是代表着国家了,自有人员随行,衣食住行都安排好了,就是空手而去都没有关系。

带着大包小包,在陈爸陈妈的依依不舍中,离开了家。

机场中,陈申他们走的绿色通道,完全不需要排队,直接上了飞机,坐上了头等舱。

坐在陈申边上的,正是蓝鲸市市长唐黎,还有他的秘书小宋,将陈申一左一右包在中间。

“等会到了首都,还有翻译官、外交官、电视台工作人员等好几位,和我们一同去。”

“这么多人,会不会不太好?”

要知道,有些获奖者,甚至连个助手都不带,甩个膀子就过去了,陈申这么乌泱泱一群人,似乎有些不合适。

“那也是没办法,谁叫这种机会稀少呢?就比如电视台的,以前诺奖颁奖,我们电视台的人想要去采访录像,都不允许进入,只能站在外面,渐渐的也就没人去了,都是转播别的国家电视台画面,现在终于可以踏入会场,并且安排在最前面的位置,当然人员很多了。”

“原来如此。”

飞机起飞,这是陈申第一次坐飞机,很像坐垂直电梯的超重感觉。

蓝鲸去首都,飞机也就飞三个小时左右。所以哪怕是头等舱,飞机也并没有安排用餐,只有各种饮料茶水随便取用。

和唐市长聊了一路,陈申还特别感谢他支持自己的项目研究。毕竟是他点了头,才能在蓝大通过项目的立项。

关系突飞猛进。

飞机降落,伴随着失重感,飞机平稳落地。

唐市长一直在摇头,用手揉着太阳穴的位置。

“怎么了?”

边上唐市长的秘书解释道:“飞机起降气压变化比较大,有时候市长会出现耳鸣的现象,不过一会就会好了。”

说完,给唐市长拿了一片口香糖,说咀嚼口香糖可以缓解症状,并问陈申要不要来一点。

陈申摇了摇头,他身体倍棒,就像是坐了一次海盗船,身体没有任何不适。

终于,唐市长不适的症状得到了缓解,讪笑道:“人老了,要服老,比不得你们年轻小伙了。”

“唐市长您精神矍铄,看上去顶多五十,可不老。”

首节 上一节 12/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港综:从七十年代开始崛起

下一篇:四合院:满院禽兽馋我老婆,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