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第173节

“我们的进食过程中,一定会有食物碎屑残留,口腔是个非常富营养化的地方,这使得它成为细菌、真菌、病毒、以及部分寄生虫的绝佳繁殖场所。”

“很多要求营养极高,甚至需要一些特殊生长因子的细菌,都能够在我们口中找到。”

“常见细菌600种,至少2000亿个细菌,如果有人不注意卫生,这个数量可以乘以几百倍。”

陈申感叹着,看着台下上千研究员,有感而发道:“细菌来到地球34亿年,我们才700万年。”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细菌的世界,我们从诞生之初,浑身就长满了细菌,所有的地方,包括眼睛,只是我们看不见,但确实存在。”

“空气、水,万事万物,哪里它都存在。”

“自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微生物被发现,带入科学范畴内,以前我们解释不通的东西,比如鬼狐仙怪,瘴气,瘟疫,恶魔,这些统统有了解释。”

“我们发现了感染源,1928年到1929年,发明了抗生素,我们跟微生物的战斗,正式打响!”

“刚开始,我们以为自己赢了,现在呢?全是耐药的,一种新药刚发明出来,没用多久又耐药了,不断的加大剂量,不断的尝试新配方,它也在不断变强!”

“细菌很无私,有一个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它会将这个耐药基因发快递,完全的传播开来,哪怕不是一家的,不是一个品种的细菌,都能受益。”

“以上帝视角看,细菌的运动,是以一个星球式运作模式,它是一个整体!”

有人举手,陈申点头。

“陈教授,新球式运作模式?比如我和你之间,这个怎么传递?”

“如果我和你接吻10秒,我们就会交换8000万个菌群,知道夫妻相是怎么产的的么?”

“菌群开始趋于一致了!”

“知道为什么狗随主人么?”

“它经常吃你的剩菜剩饭,啃你啃过的骨头。”

“你的菌群影响它了。”

“猫随主人,因为你吃的鱼骨头给它吃,所以被调侃宠物像主人,亲生的。”

“如果各位在座研究员,家里有刚生小宝宝的,想要孩子多像妈妈一点,那就母乳喂养吧,菌群会趋于一致。”

所有人,瞠目结舌。

“人类不是地球之王,微生物才是,控制着万事万物。”

“我们的身体,每日都在上演数百万细菌大战。”

“我们的肠道,就是这么一个战场,主要阵营分为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

“有益菌能促进肠道蠕动,并能合成各种我们所需维生素。”

“有害菌,会破坏我们的身体健康,比如暴饮暴食,熬夜等不良习惯,就会打破这个平衡,让有害菌占据上风,引起口臭、长痘、出油、腹泻、便秘等。”

“中性菌,墙头草菌,哪边得势帮哪边,有益菌占上风就帮有益菌干活,有害菌占上风,它立马叛变,使肠道失衡情况更加严重。”

“我们有的人喜欢吃辣,詹宏硕,我记得你湖南的。”

“是的,陈教授。”

小伙一脸兴奋。

“那不是你想吃辣,是细菌想要吃辣,来我们这水土不服了吧,细菌会促使肠道微发炎,再分泌点内毒素,这个内毒素,可以直接抵达你的下丘脑,让你去吃辣。”

“所以,为什么减肥难?它其实不是你想吃,是细菌想吃,你还要克服细菌。”

第230章 从微生物身上学习

分了好多组,投入细菌研究中。

比如大肠杆菌鞭毛小组。

它仅用25个蛋白质零件构成马达,可以推动大肠杆菌在1秒钟时间里,跑出自身长度数十倍的距离。

这相当于人类每秒跑100米。

很奇妙,这个发动机结合了常规发动机的转子,定子,传动轴,拐弯链接,离合器等组件。

和转换效率只有30%的传统燃油机相比,它的能量转换效率,几乎达到了100%,没有浪费一丁点能量。

世界最高效的马达!

以前,我们的很多科学发明创造,是建立在动物基础之上。

比如蝙蝠与雷达,蛇的“热眼”到热传感器,野猪鼻子测毒到防毒面具,苍蝇与振动陀螺仪,萤火虫到人工冷光,鲨鱼皮游泳衣等等等等。

可能,从微生物身上学习,从细菌身上学习,将生物技术点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又一次大跃进。

数学与物理,已经来到空气稀薄的科技高原,可能下一次人类的大跃进,在于生物技术点满!

又一次大会结束,分享一些想法,分享一些收获,提供一些研究上可行的建议,陈申散会。

那个男人离开,所有人看着那人影消失不见,内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与神同行,一日千里,各研究进度突飞猛进,这家伙,还是人么?

为什么细菌,组成了我这样的废物?

裴可舔着嘴角,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旁小师妹突然问道:“组长,你在想什么?”

“真想和陈教授,交换一次8000万个菌群。”

猝不及防,将真实内心暴露了,裴可闹了大红脸。

没想到小师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点头附和道:“交换8000万个哪里够,要……”

“要死了你!”

“哈哈,我们这叫为科学献身,交流一些科学细菌回来,为人类做大贡献呢。”

嬉笑打闹。

常常和陈申交流菌群的范菲烟,此时端着茶水,敲开办公室门。

“说累了吧,喝点水吧。”

“嗯,谢谢,放那里吧。”

意识模糊,陷入自己的世界之中。

对于陈申这种顿悟状态,范菲烟那是再熟悉不过,不敢打扰,静静坐在他身边。

过了良久,陈申醒来,突然说道:“对细菌来说,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宇宙。”

“而放眼地球,我们人类,也可能是地球的细菌。”

“而地球对整个宇宙来说,又会不会是一个大细菌呢?”

茶杯推送到陈申面前,范菲烟笑着说道:“盖亚假说?”

“嗯,地球,会不会是活的,是个超级生命体?”

“从生命在地球第一次出现起,地球一直在让自己变得更适合生命居住。”

“1972年,洛夫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盖亚假说。他认为,地球是活的,这和科学家的传统观点完全对立,违背了自然选择原理。”

“我们老祖宗说,优胜劣汰,生命只是在不断适应环境,地球和生命演变是独立进行,是两条路线。”

“地球上的生物和非生物,似乎并没有多少联系。”

“但是,近年来这一理论证据越来越多,比如大气为什么不是由二氧化碳组成,为什么海水不会变得更咸等特征。”

“1981年洛夫洛克又提出一个雏菊世界的计算机模型,这个世界只有黑色雏菊和白色雏菊两种植物,黑色雏菊会吸收阳光,导致这个世界的温度上升;白色雏菊会反射阳光,降低这个世界的温度。”

“随着太阳的燃烧,光度不断调整,不断增强,黑色雏菊率先开始发芽并蓬勃发展,吸收的阳光越来越多,导致雏菊世界越来越热。”

“黑色雏菊吸收的热太多了,开始萎缩,而白色雏菊更耐光,更适应环境,后发力,逐渐占据星球表面。”

“由于白色雏菊能够反射阳光,导致地表无法受热,星球温度急剧下降。”

“这时候,黑色雏菊卷土重来,黑白雏菊反复如此,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使得雏菊世界的温度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震荡,维持着星球的气温平衡。”

“这个模型,完美论证了地球温度,氧气电位,海盐平衡等几亿年来,借助整个地球生命群,自发,无意识的行动,维持不变的原因。”

“这是个地球自我调节的模型。”

“在过去几十亿年里,地球上曾出现过无数的物种,但多数都以灭绝为告终,我们人类没有理由得到地球的更多眷顾。”

“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无法中止,未来可能只有两极地区才能适合大多数生命形式存在。”

“我们正在经历黑色雏菊的世界!”

“它就像是一个熟睡的人,被棉被包裹,被热醒了,就完全掀开棉被直到冻醒,然后再盖上棉被,再次热醒,反复循环。”

“而我们,是病毒,会消杀,可能会经历恐龙灭绝,“雪球地球”事件!”

“当人类物种消失,新的生命又会再次产生,这是一个循环。”

“我需要做微生物星球实验,验证这一猜测,如果,如果这一天真的来临,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文明的延续,至少要修建第二个利于人类生存的星球。”

“第二个星球?”

“不错,而且我们运气很好,不是有一颗很适合的么。”

“火星?但是它的大气太稀薄了,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氧气几乎没有,造成夏季平均气温50度,冬季最冷负120度,大量紫外线,水资源也是一个问题……”

“菲烟,星球,也是可以改造的,如果我没有计算失误的话。”

“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愚公尚且可以移山,而我们已经拥有了反重力技术,开启了太空时代,文明的脚步已经不限于母星,可以踏足更遥远的世界。”

“地球,就像人一样,它穿一件衣服冷,穿两件衣服热,不盖被子睡觉冷,盖被子睡觉热。”

“它目前就是裹着被子睡觉,温度在攀升。”

PS:掀开被子的地球,作者个人对生态理解,度娘都搜不到的,如果有问题,当我瞎说。

“我相信,当地球,裹着被子睡觉,温度攀升到它醒来掀开被子之前,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建立第二个,第三个,甚至很多个人类文明延续的家园。”

“我要先去做微生物星球实验,如果验证一切属实,微生物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存在一个体系,那我们这些仆从,可就要好好指导主人如何走路了。”

看着陈申火急火燎的样子,范菲烟掩口痴笑道:“你这么着急,我倒是觉得,有个人那里,比你还要着急,应该去解决她的麻烦。”

“谁?”

“胡娇娇。”

首节 上一节 173/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港综:从七十年代开始崛起

下一篇:四合院:满院禽兽馋我老婆,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