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第51节

虽然心中已然有了答案,但还是很难相信。

“如您所见。”

黑狐笑容满面,想着,一身所学,就应该保护这样的老板,这才是为国为民做贡献,人生才有意义,而不是保护那种鼓吹房价的老板。

陈申笑了,挥手招呼,甚至参与了合影之中,没拍几张,骚乱人群就有些不受控制了,在抱歉声中,陈申跟着机场领导走绿色通道,上了汽车。

一位拍照的小哥,满脸激动,手拿着相机寻找着什么。

突然,一张三年前的照片出现。

还是同一个位置,还是那么多接机粉丝,不过三年前的陈申,落寞而去,今日,众星捧月!

两张照片前后对比,他笑了,发财了!

该寄给哪家报刊呢?

三日后,一份报纸刊登了这两张照片,出现在各大报刊亭,引来争相购买。

标题为:正确的价值观。

主要讲述陈申三年前第一次获诺奖回蓝鲸,这么大荣誉,接机的却只有某明星粉丝,灰溜溜淹没于人群。

但是今日,同样的位置,三年后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出现了。

这些改变,不是教育上突然发生了改变,而是陈申变得和三年前不一样了,裹挟着更多的荣誉而归。

这需要大家反思,竖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为时不晚。

当然,这些陈申就不知道了,他没这么些精力关注。

陈申回家了,回到熟悉的港湾,吃着老母亲做的饭菜,这才觉得一切变得真实。

“听说你们乘坐的游轮着火了?你怎么不说,我还是听邻居老王说才知道。”

陈申吃了一大口卤牛肉,笑道:“小事故,没一分钟就扑灭了,这也需要通风报信吗?”

“没有受伤吧。”

“怎么会,我都不知道船着火了,呼呼大睡到天亮呢。”

“那就好……”

陈母笑着点头,看碗中切好的卤牛肉被陈申吃的差不多了,赶忙又走到厨房,重新拿出一块,切片起来。

吃饱喝足,陈爸还在单位看报纸,哦不,在单位工作,还没回来。

陈申询问陈母道:“妈,这段时间我不在家,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勤俭节约是陈家传统,陈申在国外打电话回家,老妈总是没说两句匆匆挂断,说那话费太贵了,没事不要总打。

“儿,你知道文物保护么?”

“额,知道,关我们什么事?咱家可没古董。”

“咱们以前的老房子,那个304,成文物保护遗址了。”

“啥?”

二次诺奖获得者,华国两院院士陈申故居。

陈申看着老妈拍来的照片,老房子门牌上这么几个字,总是不得劲。

故居?

故居,指某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或者说曾经的居所。但是一般荣获故居的住宅,原主人很少有在世的情况。

所以,故居,就是已故之人的房子,陈申概念中就是如此定义。

我特么的才18岁,有故居了。

“无偿征收了?”

“街道出钱,高市场几倍价买的。”

“以后那是个景点了?”

“可不是,还收门票呢,听说这几天队伍排的老长了,直接排出小区外,很多人不知道,还以为斩鸭子呢,也上去排队了。”

简直离了个大谱!

“这以后要是我想回小时候住处看看,还需要买门票吗?”

陈妈果断摇头:“儿,以后你可别回去,朱嫂子过来说了,她家老朱气的要死,指望着拆迁呢,这文物保护单位一搞,念想断了,天天冲朱嫂子发飙。”

陈申揉了揉脑袋,这,害人了?

算了,等以后绿茵集团盈利了,来几个小目标,将那里买了好了。

老小区了,设施老旧了,很多人盼着拆好几年了,不能因为自己让那里的左邻右舍断了念想。

在家休息了一天,老爸也回来了,吃了晚餐,拿到那沉甸甸的茶叶,他高兴极了,马上就泡了一杯。

还说明天带上几罐,给车站马叔叔,站长他们,真是太照顾他了。

陈申没有说邮轮上遇到凶险的事情,报喜不报忧,可能是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会做的事情吧。

希望陈爸陈妈他们,永远不会有知道这件事的那一天!

晚上打了些电话,主要是打给京大的韦奕,那边一个人不够,成立了攻破小组,暂时没有进展,陈申也不着急。

陈申不是天才,今日所有一切,都是靠金手指。

他数学虽然是强势科目,但要加入韦奕那种课题小组,明显不够。

所以上学,补足文化课,这些东西不能丢了,需要继续充足自己。

张佩杉觉得陈申带着她起飞了,其实陈申如果没有张佩杉,根本搞不成沙漠之茵。

就说那些设备如何使用,都是张佩杉手把手指导他的,他唯一的优势,就是那颠覆性的知识罢了。

所以陈申没有仗着院士身份,不上学,不仅要继续上,还要正常补充大学知识。

第二天,陈申就前往了蓝鲸市第二中学,回到了强化班。

第78章 巨氧时代

您的学生是两院院士,二次诺奖得主,请问您给他上课,压力大不大?

如果有人采访的话,大河马会说,亚历山大。

大河马刚讲了某个古诗的剖析,听到陈申咳嗽一声,他就停了下来。

仔细的看着自己黑板上的讲解,好像,似乎,没什么错呀?

第一时间,怀疑自己,觉得自己是不是讲错了。

然后问道:“陈申,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很小心的提问。

“额,老班,我没有意见,您继续,我就是鼻子有点痒。”

“哦,好的好的。”

从十月陈申再获诺奖,成为两院院士,成为新闻中常客,这种操作在课堂上,稀松平常。

讲台下的强化学子们,也是早已见怪不怪。

陈申虽然还坐在垃圾桶边上的位置,但是他身边的人全部换了。

比如说我们的校花班长,甘雨骞就坐在陈申的前头。

左右位置,不是这个委员就是那个委员,学渣们统统坐到了讲台前。

用那几位的话说,王者陨落之地,被陈申害惨了。

这两个月,甘雨骞对陈申发起的进攻不似10月凶猛,原因简单,她的青春痘再次换发了第二春,不好意思继续猛攻。

倒是喜欢正常交流,比如给陈申看看她的课堂笔记啥的。

第三次开科技盲盒后,积少成多,陈申脑袋灵空很多,以前看好几遍才能记住的知识要点,现在只需要一两遍就会了。

突然变聪明,陈申当然会补足一些曾经的疏漏。

借用书本,成了陈申的常规操作。

为啥呢?因为陈申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毕业后的书和刚发下来的时候差不多,崭新崭新的。

这让家里上门来借陈申课本的亲戚们大失所望,就这书?还用借?重新买一本还不是一样?

娟秀漂亮的小字,密密麻麻的写在甘雨骞的课本上,包括高一高二的书本,陈申在重新学习。

随意翻了翻,好家伙,注释感想要点方法比书上正文还长,就这还不是全部,边上还有书上写不下去,另外搭配的笔记。

这就是学霸的世界吗?

看看自己的书,光洁崭新,陈学神?我不配!

周六周日,陈申照常去了蓝大,那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陈申的隔空充电技术,暂时被材料算法两大难难住,而沙漠之茵又太过重要,超过了陈申之前的预料。所以这项新技术陈申打算进入大学之后再搞了。

先全部精力,投入沙漠之茵第五代再说!

时光如流水划过,新年,陈申没有回家,泡在了实验室中,和张佩杉奋战到天亮。

看着培养仓中,那快速发芽的新一代沙漠之茵,陈申看着手中报告皱眉。

“这光合作用改变,繁殖效率增高,却也让氧气提升了?”

“是的……”

“这不可以。”

“其实这没什么不可以,早晚有一天,那一天将会来临,而且会有解决的办法。”

沙漠消灭,好处很多,比如华国,草原面积增多,畜牧业更发达,小疆地区将会超越小蒙子,成为华国最大的牛羊生产基地。

从古至今困扰京津冀的沙尘暴危害将会消失,难以估量的人或环境损失将不在。

改善气候条件,降水增多,农业大发展。

更别说开发出新的土地,获取那地底下宝贵的财富,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得到扩大了。

除了吹捧,当然也有质疑。

首节 上一节 51/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港综:从七十年代开始崛起

下一篇:四合院:满院禽兽馋我老婆,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