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第216节

当你开着车去某一个地方的时候,哪怕呆的时间再久,都会有一种家乡的感觉。

但在这儿盖个房子之后,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相比较之下,第三种方案要稍微复杂一些,但因为正好符合侯老的预期,因此在侯老有意无意的引导下,这个方案就被当作了主流。

而另外两个方案,则是可以作为补充。

比如在对火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想要基于火星环境建立起一个生活、科研基地,难度是很大的。

但在起始阶段,使用方案二中提出的实验舱的方案,就简单很多。

如果制造不出火星基地的感觉,那就多个实验舱拼接在一起。

一辆诺马迪森房车很难提供一个别墅的感觉,但十辆凑在一起,便也多少有点感觉了。

虽然这样一来,方案二和方案三看上去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但对于侯老而言,其中的内核则是有天壤之别。

一旦采用方案三为主导思想,则意味着对于火星的态度将由探索,转变为征服。

这很关键。

接下来的时间,从实验舱的尺寸、空间、布局以及硬件软件相关参数,一行人都进行了十分仔细的讨论。

……

会议持续到了晚上八点,等所有科学家陆续离去的时候,关于火星项目的完成度已经达到了70%左右。

根据过去几年时间祝融号探测器发送回来的地质报告,对火星基地的选址进行确定。

随后根据火星的物理参数,对实验舱的相关抗压、恒温等参数进行校正和修改,生态学院士进行实验舱内部生活构造进行规划,结构学院士则是根据各方对空间的要求,快速给出几种方案。

在无数院士相互配合的情况下,中科院这座引擎才算是完全启动。

顾知秋见过其中一两位院士认真工作时的样子,当时便肃然起敬。

但此时看着整个中科院的院士全部投入状态的样子,便只剩下震撼。

当一群聪明人的脑回路同步在同一个频道的时候,

就像是一个顶级引擎的所有部件组装到了一起,一旦运作起来,所爆发出来的能量让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还有几场会议,组成这个科技引擎的所有院士继续进行会议,保证这个引擎不断的转动起来。

而航天局、国防七子、高校联盟等科研场所则负责执行商议出来的规划方案。

侯老将所有院士一一送走,入夜之后温度骤降,侯老也是好一番的叮嘱。

顾知秋刚打算离开,则是被侯老使了个眼色留了下来。

他和侯国强站在一起,将所有院士送走之后,侯老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外面冷,去我办公室说。”

侯国强拿着昔拉计划的相关数据走在前面,顾知秋跟在身后,也开始意识到了什么。

从今天的全体会议开始,他就隐约感觉到侯老的指向性很强。

现在看来,侯老应该还真的在会议上隐瞒了一些什么。

到了会议室,助手端上了两杯热茶之后,便退了出去。

侯老把昔拉计划的数据放在桌子上,随后双手捧着热水杯,道:“你之前的猜想,有一些是对的。”

“什么?”顾知秋一愣。

“关于火星的猜想,”侯国强道:“我手中拿的是丑国昔拉计划的一手资料,里面除了重氢等三个项目之外,还有一些和实验无关的信息。”

顾知秋道:“上面写了什么?”

“火星的过去,以及火星上足以颠覆人类认知的一些事情。”

第277章 一篇神秘的文章

“都有什么?”

侯国强手指敲打着水杯的玻璃壁,低声道:“本来我没有觉得这些非实验数据之外的记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之前你提出过相关的假说,这才让我从这些文字中探查到了什么。”

顾知秋看着侯国强严肃的样子,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快说说。”顾知秋迫不及待道。

“我可是比较担心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啊。”

“这个不需要担心,”顾知秋很是认真的说:“我承受能力比我的科研能力更强。”

侯国强简单整理了一下文件,随后把丑国昔拉计划的实验底稿推给了顾知秋:“在正文刚开始,列项之前,有一段文字,你可以看下。”

顾知秋手指按着已经发黄的纸张,目光看向前面的论述。

内容很简单,只有两句英文。

“人们总是以现在的眼光看待过去的事物发展,人们总是将时间当作事物发展的尺度,人们热衷于太空的探索,但却并不知道探索太空的意义,人们热衷于向更深的深空出发,却从未真正弄懂过这个宇宙的本质,如太阳系的生命之源,那个曾经比地球还要庞大的火星。没有人去思考木星和火星之间为什么会有一片小行星带,没有人思考过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也没有人质疑过火星上的水为什么突然消失。

眼下的所有科学家总是这么幼稚且自大,当探索的道路到了尽头,不是考虑脚下的路是否正确,而是编造出一个又一个谎言,来维持这个已经摇摇欲坠的物理学大楼。他们定义了时间、空间、长度……定义了一切本应该去真正探索才能得到的答案,当他们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的时候,从没有想过,一个建立在假设上的物理体系能有多可靠。”

从前言部分,顾知秋似乎看到了一位特立独行的科学家。

他像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指着,在诉控着这个物理学界。

这份文件的作者已经无人知晓,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和阿波罗计划的设计师们,是同一批人。

“看来无论是重氢实验还是cpDNA、奇点实验,都是这位科学家为了推翻当下物理学大厦而留下来的论证案例。”

“很显然,他也成功了,”侯国强道:“一位五十年前的一名科学家的实验数据,让五十年后的科学家们也都束手无策,甚至几度怀疑自己的科学体系。”

“现代物理停滞了多少年?”

“也差不多五十年,”侯国强道:“现在的物理学界就像是短跑比赛,在五十年前,那些科学家已经把跑道给规划了出来并且跑出了不错的成绩,而这五十年来,所有人都在努力,但究其一生,也只是提升零点几秒的成绩。”

“是很久没有出现那种开辟新跑道的人了,”顾知秋指了指实验资料,道“我觉得他说的挺对的,每个科学家也无法开辟认知之外的道路,就好像每个人都无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一样。”

“可现在的物理大厦已经建成的如此完善,无论正确与否,至少已经让人类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侯国强沉声道。

“可是错的路如果不修正,或许五十年、一百年、几千年之后,也都止步于此了。”

“所以你的意思也是修正?”

顾知秋道:“我的思想一直都是这样的,宇宙其实给人们赐予的东西太多了,但人类对于这个宇宙的了解太少了,基础物理建立在地球这个参考系上,那上限就只是地球,我们必须要换一个参考系了。”

“换成宇宙吗?”

“对,换成宇宙,现在的基础物理框架,已经达到了0.7级文明的上限,该更上一层楼了。”

侯国强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捧着茶杯走到窗前。

两口热茶下肚之后,喃喃道:“建立一个新的物理体系,这是一个大工程。”

“也应该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了。”

“好,”侯国强道:“你能这么想就好,那火星实验室的第一批科研人员……”

“我会去的,很难找出比我更合适的人选了。”

侯老道:“一期项目主要任务是进行钫元素的采集,等到重氢危机解除之后,专门为科研搭建的火星实验室就差不多建成了,到时候火星载人技术应该也会非常成熟,我会送你们赶赴火星。”

顾知秋翻看着实验数据,越发觉得这与其说是实验论文,不如说是一篇指责学术环境的讽刺文章,半晌道:“写下来这些项目的科学家,弄清楚是谁了吗?”

“不清楚,这对于丑国来说是一笔糊涂账,”侯国强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丑国的航天项目多方拉扯,即便是最后提出了阿波罗计划,但因为空军、海军、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和nasa的互相掣肘,导致整个研发都比较混乱,甚至在前几年丑国提出重返月球计划之后,还出现了NASA以为数据和火箭工程师在空军研究院,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以为数据备份在nasa的混乱情况。”

丑国的航天事业并不是顺风顺水,二战之后引进了大量的德意志科学家,并且获得了德意志的v2火箭整套研发流水线。

按理来说航天事业一开始就领先苏联一个身位。

但因为碍于“纳·粹科学家”的舆论压力,所以对于崇尚“自由与和平”的丑国而言,一直迟迟不敢用这些德意志科学家。

当然,后来谁都知道丑国的“自由与和平”全都是放屁,但越是要大力发展军工科技,就越要打着和平的名义。

所以,在丑国刚开始发展航天事业的时候,这些德意志科学家是基本没有参与的。

那时候丑国的航天一分为四,由海军、空军研究所、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和丑国航天局,拿着德意志科学家的实验数据和现成的v2火箭分散研发。

结果就是四个部门都在做火箭,火箭的产量大大增加,造一个炸一个,炸一个造一个,造来造去回头一看,原地踏步。

第278章 关于火星的猜测

苏联就很谦逊了。

知道二十世纪的物理学界德意志是领头羊,于是就极大程度的放权给那些德意志科学家去大施拳脚。

终于,在苏联三天两头就上天成功、加加林甚至出舱在太空行走的消息传到丑国之后,才算是让丑国认清了现实。

还是得让德意志的科学家来才行。

于是,在六十年代初,他们终于放下了面子,将这些雪藏已久的德意志科学家请了出来。

但历史遗留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多方互相纠缠,导致管理十分混乱。

阿波罗计划开始前,同一份报告连最终汇报人也搞不清楚。

在阿波罗成功之后,各方相继邀功,真正做出贡献的德意志科学家又被晾到了一边。

到最后阿波罗计划叫停,太空计划中止,大批的德意志科学家离开。

丑国得到了太空竞赛的美名,nasa在这次竞赛中赚的盆满钵满,但也到此为止了。

因为丑国自始至终的目标很明确,只是为了在太空竞赛中胜出,载人、登月只是一个手段。

而那些德意志科学家的目的,则是为了基础物理的进一步探索。

两方的目的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失望之下,原本可以推动基础物理进入蓬勃发展的机会,也就这么戛然而止。

顾知秋和侯老猜测,这份科研资料中的重氢、奇点和cpDNA实验,都是在丑国航天短暂的蓬勃发展中而得到的数据。

也是基础物理最后的绝唱。

“这些科学家从太空探索中发现了基础物理的全新方向,但可惜随着丑国在太空竞赛中胜出,就按下了暂停键,”顾知秋道:“没想到一暂停就是五十年。”

“这三个实验也是那些科学家给后人留下来的思考题,”侯老道。

随着顾知秋仔细的翻看所有资料,他也越发坚信,这一份老旧的资料,并不是什么学术论文。

而是一篇文章。

首节 上一节 216/2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走夜路遇见呆萌巫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