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第217节

从开头的第一个字开始,就表达的是当初他们所处的科研环境的失望。

而后面的三个实验,也并没有按照论文的格式进行描写。

作者只是通过叙述的形式,将太空探索中发现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阐述。

为了展示宇宙和地球的对比,引入了这三个实验。

他们的本意也不是让后人去把这三个可怕的实验给完成。

而是告诉人类,现代物理接下来要走的正确的道路——

探索宇宙本身。

只可惜,当年的丑国和苏联在正处在冷战过程中,科学和现代物理,只是他们手中博弈的棋子。

顾知秋看着这篇文章,能够体会到背后的科学家对于那个时代的失望。

不过更加引起他兴趣的,则是在字里行间深处的一些内容。

除了昔拉计划相关的三个项目之外,这篇文章还写出了作者在丑国太空探索过程中受到启发而写出的一些猜想。

其中最多的就是火星。

甚至在文章中,对火星的猜测占据了大量的篇幅。

比如通过对太空陨石和月壤的分析,他们猜测火星原本的体积,是比地球要大的,而且它还是太阳系的生命之源,在太阳系形成之初的46亿年前,在太阳和土星、木星的影响下,导致火星的火山活动异常频繁,并随着时间的演化,太阳系第一批有机物形成。

但在太阳系形成的混沌之初,多方的引力潮汐之下,火星出现了持续两亿年的“蜕皮”过程。

在陨石撞击之下,大量的山体、岩石脱离,一部分受木星和火星引力的综合影响,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了一条小行星带。

一部分受太阳引力影响,向太阳系中心逃逸。

四十五亿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在火星的海里斯盆地,一块巨大的携带有机物的火星岩石和无数碎屑向太阳系中心冲击而去。

这块巨大的,宽约两千米、长约八千米的,姑且称之为“海里斯”的陨石,最终和地球相撞。

这无疑是地球最大的撞击事件,这次撞击事件引燃了地球的大气,产生了水和冰冻中的有机物,并且撞出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雏形。

当然,这块海里斯陨石并没有留在地球。

在和地球相撞之后,他改变了轨道,受太阳和地球的共同引力作用,开始围绕地球运动,并在44.25亿年前,最终形成了地球的卫星——月球。

猜想充满了作者对火星探索的热忱,但与这热忱相对应的,则是他们对丑国的失望。

阿波罗计划在作者看来,本应该是火星登陆计划的前置项目。

换句话说,当时参与阿波罗计划的德意志科学家,也都是这么看待的。

因为在阿波罗计划之前,现代火箭之父、前纳·粹德意志科学家冯·布劳恩就提出了NERVA计划,而在NERVA计划之中,阿波罗登月计划只是为火星计划做一个实验验证。

从NERVA被提出的那一刻,目标就是火星。

也正因为如此,无数德意志物理学家致力于将所有精力全部投入进阿波罗计划之中。

但可惜,他们终究还是错付了。

他们的计划很丰满——1978年登陆火星,1981年开始在月面建设永久性基地,NERVA的发动机将作为把载荷从低地球轨道送至目标轨道,为地球和月球轨道上的空间站和月球基地运输补给的“太空拖车”使用。同时NERVA的发动机也计划作为替换土星五号第三级发动机的“S-N”(Saturn-Nuclear)方案使用。

甚至在一开始,一切进行的都有条不紊,虽然热核发动机的爆炸次数有些激进,但在1969年还是通过了NRX/XE测试。

NRX/XE引擎的测试结果表明,NERVA引擎可以在反应堆功率为1140MW时产生24.667kN推力、推力室温度2272K、室压3.861MPa、燃料流量35.8kg/s、地面比冲710s,长度6.9m、直径2.59m,测试样机总重18,144kg,具有多次重复启动能力,运行时拥有相比化学能火箭2倍的比冲,并完全适用于太空飞行推进使用。

NERVA的成功,再加上阿波罗登月的顺风顺水,让他们几乎已经兴致勃勃的开始畅想后面的火星计划了。

可谁也没想到,丑国只是把他们当猴耍。

第279章 火星小分队

从太空计划开始,两者的目标便是不一样的。

这位现代火箭之父,以及一众德意志科学家的目标是深空,是火星,是这个宇宙的本质。

而政客的目标则是利益,是国际影响力。

当载人登月计划完成之后,这些科学家距离自己的科研抱负更近了一步,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叩开了足以颠覆现代物理的真理大门。

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和势头,足以支撑他们完成对火星的探索。

可对于政客而言,登月之后,目的便已经达到了。

往后再花一毛钱,都是亏本的买卖。

所以,紧接着,就是一个至暗时代的到来。

NERVA已被认为准备好了在NASA今后的飞船中应用的时候,国会山的议员们则声称火星计划给丑国国家预算带来了威胁以及相应的政治危机。

而保护NERVA计划的新墨西哥州议长安德逊病重,强力支持人类太空探索计划的众议长林登·约翰逊宣布放弃竞选连任。

接着,丑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计划资金在1969年被国会大幅度减少,关闭了土星火箭生产线,并在阿波罗17号之后取消了阿波罗任务。

没有了土星五号火箭,NERVA计划的可行性大幅降低,最终整个NERVA计划在1972年解散。

有些东西是要为政治服务,比如军事。

但有些东西是不应该被束缚上枷锁的,比如科学。

当太空探索成为了丑国争霸的手段,当物理的发展被丑国经济献祭的那一刻开始,现代物理就陷入了黑暗和混沌之中。

过去,人们总是把阿波罗计划,以及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物理飞速发展,猜想是人类借助了外部的力量。

比如外星人,比如UFO。

但没有人相信,人类借助的这些力量就是人类自身的力量。

二十世纪的物理迅猛发展和德意志科学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二十一世纪,如果物理学界的黑雾终将散开,那黑雾下砥砺前行的,就一定是华夏。

顾知秋把文章仔细的看完,然后怅然若失的放好。

从这篇文章中他看到了人类的渺小,宇宙的深奥以及丑国的自大。

文章中的重氢试验等三个项目,只是那些知道未来无望的德意志科学家留给后人的告诫。

他的本意只是想要让后世的科学家知道,和宇宙相比,人类是有多么的渺小和无知。

顾知秋很庆幸能够看到这么一篇文章。

这也更加坚定他接下来要走的路。

“侯老,如果有机会希望您和丑国政府继续斡旋,尽可能的寻找这个作者的蛛丝马迹,”顾知秋道:“我能感觉得到,他想写的内容绝对不是这一篇文章就能写下来的。”

之前顾知秋猜测上个世纪德意志民族集体暴走,主导着全球物理学界的高速发展的原因,是因为意识层面的突破。

而意识层面的突破,很可能和水和水波中蕴藏的信息有关。

虽然一切都是猜想,但它能明显的感觉到这些德意志科学家对火星探索的渴望,已经达到了近乎狂热的地步。

而在火星计划之后,到NERVA计划解散这段时间,人类对火星的了解不能说很少,只能说基本上一无所知。

虽然从1960年开始,陆续向火星发射火箭,但能到达火星的寥寥无几,而靠近火星轨道能不失联的也寥寥无几。

但这篇文章中所写出来的关于火星的短短几段文字中,却写出了大量超出人类认知的猜想。

也就是说,写下这篇文章的德意志科学家对于火星的猜想并非是根据太空探索的科研报告中得出的。

也就是说哪怕没有阿波罗计划,也丝毫不影响他写下来这样的猜想。

而且关于火星的短短几段文字,写的信手拈来且无比自信,这都是让人能感觉到很多疑问的。

因此顾知秋猜想,如果能找到这位作者,哪怕这位作者已经去世,找到他的相关学术著作,也应该能够查探到更多信息。

现在虽然这个文章和顾知秋的猜想有一些重合,但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差异。

比如这篇文章的作者所在的时代还没有发现水波,也没有察觉到德意志的意识觉醒或许和水中的信息有关联,也没有质疑过自己无比坚定的探索火星的原因或许也和水中携带的信息有关。

这些猜想的验证同样也是顾知秋接下来的工作内容,而找到这个作者其他的学术文章,或许也是给他的猜想寻找佐证的一个重要途径。

侯老点头道:“这个我会继续和丑国沟通的,如果有任何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顾知秋点了点头,又看向那篇文章,道:“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了很多。”

“后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火星实验室的第一批科研人员以你为主,剩下的人选你来决定,”侯老道:“目前计划的是组建五个人的科研团队。”

火星实验室的初步计划还是类似于空间站那样的又几个实验舱结合起来的实验基地,所以无法承载太多的人。

而火星实验室的工作,因为要应对各种恶劣的火星环境,所以中科院这些上了年纪的老院士已经无法承担这个任务了,所以还是得仰仗年轻人才行。

而作为第一批科研团队的核心和领袖,让顾知秋自己决定人员的任免,也是无可厚非的。

“好,那我就先回去了,到时候确定了人选之后,我把名单给您。”

顾知秋应下了任务之后,便和侯老告别,打算离开。

“尽快确定,后面可能还要进行一些适应性训练,”侯老把顾知秋送出了门外,呼啸的寒风吹的他摇摇欲坠:“你路上慢点,现在积雪越来越厚了,在雪下行驶的时候速度不要太快。”

“您这边也是,帮我留意着那篇文章的作者,如果在前往火星之前能找到这个作者的话,或许对火星的研究会有很大帮助。”

“已经过去五十年了,很可能已经去世了,而且这么多年都了无音讯,你别抱太大希望。”

顾知秋把衣领竖了起来,脖子往下面一缩,便快步消失在了黑夜之中。

第280章 海选好难啊

接下来的几天,中科院的火星实验室项目相关会议照常举行。

会议上产生的任何成果,都会第一时间发送至国家航天局。

在多方配合之下,火星探索计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进行着。

即便在会议中突然定下来的方案可能会有一些是失败的,但会议中提出的方案实在是太多。

再加上各大高校和实验室都参与其中,所以每天抛开了失败的方案之后,还是会有很大的进步。

而顾知秋在会议之余,也开始物色着前往火星的人选。

克里和沈千澈自然是不用质疑的人选。

加上他之后三个人,还剩下两个名额。

而对接下来的名额选择,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

科研能力要强,能吃苦耐劳,而且年龄在二十至三十五之间。

首节 上一节 217/2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走夜路遇见呆萌巫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