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750节
“都不像。做研究的没你那么有钱,你身上的松弛感,至少已经财务自由了;
创业的,哪怕是最小的小老板,人也要活络得多;
收购瓷器,又没有那种财大气粗,老子不缺钱的样子;
自己开工作室,说真的,您真不是手艺人的样子,尤其不是做瓷器的手艺人样子……”
“怎么说?”
“指甲缝里没有瓷土,脸一看就没有被瓷窑熏过,眼睛不是看过火的眼睛——好吧现在用电炉烧挺多的,但是脸上手上,都没被热气烫过……”
沈乐只好笑着摊手,承认自己只是来访友。司机一脚油门,顺着大路向前飞奔,直接把沈乐送到一个郊外的产业园门口。
直到沈乐走进园区大门,消失在里面,那司机还在琢磨:
“所以这位到底是干啥来的呢……”
他都不让我直接送到里面!
这个园区好大的!
从门口走到最里面那栋楼,保守估计要走半个小时,一个不好就得迷路的那种!
里面居然没有人来接他,这位拜访的朋友,真的靠谱吗?
朋友靠谱不靠谱沈乐不知道,沈乐只知道,这个园区应该相当靠谱。从大门开始,瓷元素就密集得让人眼晕:
各种颜色的碎瓷片镶嵌出整个园区的名字,在大门口拉划出一道彩虹;
两座至少两层楼高的瓷花瓶,炫技似的矗立在大门左右,标榜着整个园区的烧造实力;
再往里走,一栋一栋小楼的门口,墙上,摆放着、镶嵌着或繁复或简约的瓷器:
有衣袂脆弱婉约,如同薄纱的白瓷舞女;
有从粉红、桃红,到铁锈红、豇豆红,所有红釉依次呈现,如同摆了一张色卡的梅瓶;
有薄到半透明,能够透过日光的瓷碗,也有用碎瓷片镶嵌的瓷画,各种首饰,各种软装……
有高高的红砖房,疑似旧厂房改造而成;
有通体玻璃框架做成的小楼,恨不得把所有产品都放在窗边展示;
有巨大的古法瓷窑,甚至能够看见工人手工淘洗瓷土;
有年轻的情侣说着笑着,从小楼里走出来,各自捧着一个歪歪扭扭,惨不忍睹的瓶子,一看就知道是来体验陶瓷手工制作的……
总之,业态相当丰富。
沈乐顶着大太阳在园区里慢慢行走,一边走一边左顾右盼,看的很开心。
一直走到园区最深处,左一绕,右一绕,穿过一个疑似八卦阵的建筑群,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高挑,洁白,峻峭如保俶塔的瓷塔,在烈日下反射着湛湛明光,灵气吞吐。
瓷塔下,白衣美男子微笑而立。
“哎呀,原来您在这里!这整个园区,都是您的道场,不,已经快要成为您的秘境了吧?”
第640章 瓷妖: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见到人站在瓷塔下面,沈乐赶紧抢步上前。一边快步行走,一边收敛了自己的精神力:
之前是感应整片园区的布局,现在人都看见了,当面探查就不太礼貌了。而且,面前这位,也用不着探查:
他身上的灵力波动,都快要亮出光圈来了!
更何况,哪怕不是修行者,单纯用双眼看,也能知道此人不凡。他身材纤细高挑,站在T台上一班名模之间,都完全不输给任何一个人;
面容白皙,不是中国人日常称道的那种白,也不是北欧人冷白皮的那种白,而是一种冷硬的、偏偏又流转着光泽的白。
沈乐一步步走近,就看见阳光照在他脸上、手上,漾出一泓淡淡的光晕,不经意间,仿佛竟有彩虹流离。
和沈乐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透光白瓷杯在强光下的折射,不能说非常相似,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再走近一点,看得更是真切。那位身上长款的开襟白袍,纤细菲薄,如烟如雾,看着像是最好的轻纱制成;
然而,今天园区里风力很是不小,沈乐的额发都被吹得乱飘,对方的长袍衣角,却在空中一动不动。
毫无疑问,这就是那位千年瓷妖,景德镇的坐地户,哪家瓷窑想要烧点好东西,都得给他上贡,不然就真的烧不成……
“是赵先生吗?”
沈乐抢步上前,双手去握。一边伸手,一边已经流水一样,感谢的话滔滔不绝:
“上次请教您那些瓷器的出处,承蒙您指教,还给了我一批瓷器作为参考,这一向也没有登门道谢,实在是失礼了——”
“啊,没什么。”瓷妖微笑着伸手和他握了一下。沈乐只觉得手上的触感似冷似暖,仿佛光滑坚硬,又仿佛柔软温暖,不敢多摸,赶紧放手。
只听那瓷妖赵先生道:
“后来那几个瓷盒你修好了吗?”
“修好了,全修好了。”沈乐赶紧掏手机,切出照片给他看:
“这些瓷器,是一件妆奁盒的一部分,整个妆奁盒修好以后,成为了一件灵器,名叫兰妆。
兰妆在投射光影,释放符篆方面具有专长。也就是最近她出海执行任务去了,要不然,怎样也要带她一起过来,给您看一看的。”
“这样啊……”
赵先生并没有伸手触摸屏幕,只是就着沈乐的手上看了一眼,点点头。他旋即转身,抬手向瓷塔一引:
“能报效国家就是个好事儿。来,请、请!”
这瓷塔是您的秘境?
还是您的真身?
沈乐一肚子好奇,随他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抬头仰望:
景德镇原本有一座青花瓷塔,座落于昌南湖畔,塔高59米,共11层。
那座瓷塔主体建筑系钢筋水泥结构,外立面镶嵌的青花瓷片纯粹是装饰用,塔身雪白、塔檐塔顶青蓝,刚硬峭拔;
但是,园区里这座瓷塔,一眼看上去像是白瓷,塔身一色纯白,并无任何装饰。走近细看,却是每走近一步,就感觉它变了一种颜色: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浅青色;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瓷;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的白瓷;
“鹧斑碗面云萦字,兔褐瓯心雪作泓”的黑瓷建盏;
甚至艳若晚霞的霁红,澄若清空的蓝釉,尊贵无伦的明黄……
总觉得,自己如果站在这里,仰头看上半小时,能把全中国曾经出现过的各种颜色,各种釉质,全都看上一轮!
“沈先生?”
瓷妖站在门口呼唤。沈乐一个激灵,赶紧三步并做两步,冲进瓷塔。一脚踏进塔门,眼前瞬间变了一个天地:
热浪滚滚,扑面而来。沈乐下意识地倒退了一步,呼唤一道风墙绕在自己面前,停一停,又挥洒出一道水幕。
然后,他就眼睁睁地看着风墙扭曲,对面的景物线条晃来晃去,从直线变成曲线,从往左弯变成往右弯。
须臾,水幕剧烈蒸腾,咕嘟咕嘟地向上冒气泡,很快就把前方景物遮蔽的啥都看不见了。就听瓷妖赵先生哈哈一笑:
“哎呀,忘了调整方位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这里面进进出出,都是我的同类,我习惯把窑炉入口开在这儿了……”
沈乐连连后退几步,挥散水幕风墙。定一定神,只见前方已经变成了一片池塘,或者说,一串人工挖好的池子:
每个池子底部都沉着一层泥浆,上面覆盖着柔柔缓缓的一层清水,从池边溢出,流入下一个池子当中。
仔细看,那清水也不算特别清澈,仿佛挟带了一点什么;
而从高往低走,每下一层,池底的泥浆都越发细腻一分。
下到最低的一层池子,沈乐凝立不动,精神力微微舒展,从池底舀起一捧泥浆,微微凝神:
“非常细腻的高岭土。这个,已经可以直接拿来做瓷胚了吧?”
赵先生微笑点头。骨碌骨碌,立刻有个小陶钵就地滚了过来,在沈乐面前一转,钵口朝上。
沈乐讶然,精神力裹着泥浆放进陶钵,就看见那个陶钵向前倾斜一下,如同给他鞠了个躬,又骨碌骨碌滚了回去……
沈乐感觉,自己在那陶钵外壁上,似乎看到了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灵动而又鲜活……
下一刻,一个陶杵高高跃起,跳进陶钵,一下一下开始锤捣泥浆。
更远处,有拉着纱布过滤泥浆的,有躺在平板上奋力蹬腿转动的,有举着小胳膊,从泥胚上面刮下泥屑的……
一个一个,有的略具人形,有的看着根本就是个陶罐,陶瓶,陶楼,瓷碗,瓷盘,瓷缸……
沈乐出神片刻,小声问:
“它们都是瓷器生灵?”
“是啊。”赵先生背着手,笑眯眯地看着满地乱跑的小家伙们,如同在看自己的孩子和后辈:
“他们的灵性还不太强,还要慢慢蕴养,慢慢长大。有些真的能成灵,绝大部分……”
他慢慢摇了摇头,继续向前。沈乐一边跟着他走,一边缓声道:
“没什么,反正陶土也好,瓷器也好,都是千年不朽、万年不坏。会有足够时间,给它们慢慢成长,陪在您身边的。”
“呵……借您吉言。”赵先生笑了一声,似乎并没有被这种祝福打动,也可能是已经听得足够多。
他们继续往前走,有活泼可爱的瓷孩儿,在釉料里面打滚;
有肩若削成、腰若约素的美人瓶,执笔在瓷胚上凝神绘画;
还有两个肌肉贲起的唐三彩俑人,举着画好釉彩的瓷胚,“杭育杭育”往瓷窑里送。一边送,匣钵里的瓷胚,一边叽叽喳喳:
“我感觉我瓶肩的线条还不太流畅,应该回去重新修一下……”
“我身上的釉彩好像淡了一点……”
“我能醒过来的吧?我肯定能醒过来的吧?”
沈乐远远望着长龙一般在山坡上起伏,喷吐着巨量热力的瓷窑,暗暗心惊。
如果说整个园区是瓷妖赵先生的道场,瓷塔是道场的枢纽和秘境的入口;
那么,瓷塔里面这片天地,就是以烧制、蕴养、点化瓷器生灵为目的的,一片格外特殊的天地。
上一篇:混在1980
下一篇:都重生了就别结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