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62节

  二凤眼一横就要跳出去骂,董雪莹浅笑不语的拉着她。

  让卫东不会当着李二凤做什么,但眯了眯眼看这家伙,心里反而拿定主意,对老婆笑笑也跟过去。

  的确因为随着“尤启立被放出来”的消息扩散。

  还是有四面八方的人找过来印证传言。

  光是参观食品厂这会儿,打电话来询问的都迅速挤满火锅馆。

  还有更多人在赶来。

  作为具有深厚经商传统的码头城市,有心人肯定都把这当成是政策风向标。

  但根本不入座,带着李二凤在火锅馆柜台周边指挥调度的董雪莹,轻声给乡下妹子传授:“其实我看大多数人是想来探口风,或者来看卫东的,这几个月我们做沙石生意、熟食买卖都不赚钱少赚钱,这点跟老尤喜欢讲理论区别很大,所以跟随卫东就不要纠缠口舌之争,专心踏实做事就对了。”

  李二凤就舔嘴皮。

  果然这种场面有人还是只在乎吃喝。

  尤启立在商州做生意的能人中间人脉极广,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坐牢。

  现在却愈发沉稳,只是挨着握手感谢来看望,并不多言,反而跟让卫东还低头继续探讨理论和实践的课题。

  语气很平缓,不是争论对错,而是不断通过辩论来夯实能够说服自己的东西。

  八十年就是这种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在摸索方向,如果不形成一套能够说服自己的理论体系,就很难去带动其他人跟随。

  可能唯有让卫东是稳准狠的实干赚钱,用钱来吸引所有人全力以赴。

  于是他俩坐的那边,不由自主的也会吸引些头面人物,有心专注的家伙有意无意的靠近倾听。

  慢慢就堆了不少人。

  这尼玛坐而论道真不是让卫东的强项,他只喜欢干,猛干。

  其实也不断有人进来,董雪莹基本都能认得招呼两句,安排入席再给老尤和让卫东介绍两句。

  让卫东被清谈方式搞得很不习惯,只想喊老婆救我!

  其实也有点这半年他不知不觉开始习惯了当老大,就老是被碎碎念的不耐烦。

  正好旁边那桌分了几个刚放出来的同事里,有人被各种包围喝了几杯酒,开始按捺不住:“老尤,有啥子打算,拿个主意嘛,现在坐了一年牢,总要有个说法!”

  其中就有刚才阴阳怪气的那个:“对头!既然出来了那就要上坊,上告,把案子冤情内幕彻底揭露!”

  “对!难道山高皇帝远,就能一个巴掌遮住天吗?”

  有十几张桌子的屠宰场火锅其实是这里的食堂改造,都是最近才有的新举动。

  本来起码有两三百人,愣是瞬间清风雅静的冷场。

  有人已经在悄悄挪步想出去了。

  这要是真成了什么公开闹事的局面,有一个算一个都要被牵连。

  前些年这种事都不少。

  董雪莹那秀气的眉毛都皱起来了,但深呼吸下忍住了。

  好像想起自己刚被放出来,疯狂的去上诉,到处走访的灰暗情绪。

  回头看眼自己男人,马上展颜一笑。

  仿佛什么阴霾都没了。

  让卫东正好对上眼,心头也立马嘿嘿嘿,还以为老婆在给信号,再看看眯眼没有表情的尤启立。

  自己站起来:“老王是吧,我是让卫东,去年年底只有董雪莹被放出来后四处奔波,当你们的家人都没有冒着危险去这么干的时候,一个带着娃的弱女子,帮一堆大老爷们儿去京城、省城喊冤,到现在我还没听见你们几个有谁对她说声谢谢,你还是不是人?!是不是跟这屠宰场的畜生一样?!”

  总之董雪莹的泪水直接掬满眼帘,刚才闪过的那丝灰暗情绪现在只有甜蜜。

  让卫东是只会干,但这偶尔撩婆娘的心,是直戳心窝子啊。

  尤启立就起身:“对,非常感谢董雪莹和让卫东在过去的日子,为了让我们得到自由做出的努力,我敬二位一杯!”

  李二凤看让卫东都端杯子了,还赶紧也帮董雪莹倒了杯递上。

  浑不觉得这很像证婚人给新人祝酒啊。

  反正让卫东是这么觉得的,起身时的火气都小了些,但也不放过:“老尤是明事理,更是有担当,你们几位如果继续闹,是把他架起来烤火,还是把我这个保人架起来里外不是人?”

  就这都有人不服气:“你倒是说得轻松,我犯了什么错,坐这一年的牢!”

  这会儿没有索取国家赔偿的意识。

  但这话也没错。

  让卫东却很清晰:“有个常识我不知道你清不清楚,如果我上场打篮球,被你在比赛中无意犯规摔倒,不小心把脖子扭断死了,你会偿命坐牢吗?”

  真是所有人都思考了,接二连三的有人回应:“不会!打球出事不这么算!”

  “还是要负点责任吧,人都死了。”

  “那没死呢,只是摔伤,关我什么事?”

  让卫东点头:“对,哪怕只是几个人打球打着玩,没有裁判不是正式比赛,只要不是恶意故意的伤人要怎么样,正常比赛导致的伤亡都不会追究法律责任,因为这是从你登场开始打球,就自动建立的契约,约定俗成的默认你知晓这种运动有危险,但你依旧选择参与,就像你们当初选择加入贸易行一样。”

  对方还不服气:“我加入贸易行可不是为了坐牢!老尤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我本本分分的在做事,没有犯法凭什么抓我!”

  尤启立却接住了话茬:“卫东说得还不清楚吗,这已经不是个简单的做事,我们选择做商州第一家私营公司,就等于是下场比赛,在改革开放和旧思维老体制对抗中的比赛,那就要默认高回报伴随的高风险,这个比喻非常好!”

  连让卫东都觉得很舒服。

  和聪明人打交道是真的舒服。

  以平京那帮大学生为代表的聪明人,交流也舒服,但他们对让卫东更多是佩服景仰。

  反而没有尤启立这种哪怕你说得对,做得对,我还是要挑你毛病挑你刺的批判态度来得共鸣。

  因为他是真的能听懂你在说什么,而且立马能跟得上:“对这过去一年的遭遇,我肯定不满意,但我不主张再申诉,过去的事就当没发生过,因为我们最宝贵的是时间,心思应该用到我们的事业上,只争朝夕啊,同志们!”

  玛德,叉着腰的他就这么一站,搭配大背头,高身材,居然把那种领导风范都拉出来了!

  活该他当主公。

第179章 历史节点随时都在擦身而过

  就在前天刚结束的奥运会。

  激起的万千热潮,到商州这座三峡之城已经没啥浪花了。

  所有人还是更关心和自己息息相关的生计。

  让卫东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只字不提自己在平京引发的奥运热潮,还有媒体狂欢,已经很低调了。

  因为他觉得说了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这地方目前就是个蚊子腿,刮不下来油。

  但他还是狭隘了点。

  重新出狱的尤启立还是很有号召力。

  起码聚集到西二街火锅馆来的人里面,就有好几位银行领导。

  听老尤明说了自己不会纠缠在案件罪名洗冤上坊里,就当即表示要支持他展开工作。

  稍微有过单位工作经历的都知道,哪有什么一个巴掌遮住天。

  有的是各种副职、平级或者上级、巡视、调研在琢磨。

  大家立场不同,站队不同,支持也不同。

  但这场面也太热烈直接了吧。

  让卫东有点吃惊,这是老领导要下了,在酝酿什么大动静吗?

  正好看见丁海峰跟几个改委会的家伙也在火锅馆门口探头。

  他就挪过去悄声问了这话。

  改委会是从当初的专案组转过来,公检法,工商税务,银行商业各部门都有人充当兼职的调查员。

  所以一问就有人小声:“你不知道,工商银行成立了,不过我们商州还没来得及开分行。”

  让卫东吃惊:“工商银行?今年成立?”

  他一直以为是什么百年老店。

  旁边也有人呵呵:“79年成立农业银行,去年成立建设银行,刚成立的工商银行就专管城市金融业务,听说接下来还要成立交通银行,投资银行等等新金融机构。”

  这下几乎就是卧槽,让卫东真是被这十几天的奥运会通宵达旦忙碌给分散注意力。

  完全没注意到这事儿。

  老尤出来这个时间点很微妙啊。

  连董雪莹都看出来整个银行口在悸动!

  谁都想在这个时候出业绩,然后到新银行开疆拓土连升几级。

  不过这都是晚上两口子的私话了。

  中午在火锅馆的“见面会”很热闹,尤启立公开表态不会争论这一年的生涯算什么,压住了他那几个同伴的情绪。

  而且尤启立当众宣布之前所有债务都由他新开的公司承担,所有之前的伙伴可以继续加入,但也要按比例承担债务,退出就完全不用承担责任,哪怕只有一个人,也由他一力承担。

  当场引起一大片热烈掌声,很有担当的感觉。

  银行的各位就觉得更有前景了。

  其实让卫东知道,如果不是他当初偷转了八字哥他们从屋顶吊出来的电器等值钱物品,如果不是他和董雪莹一起完成了柑橘运输合同,把沙石运输协议一直持续到现在,万商贸易行的负债起码得近十万元。

  而现在因为沙石生意薄利多销,居然让万商贸易行的账上一直还有盈余。

  所以就当是回报尤启立给了钛金属这条线,更从董雪莹那边牵上了于松海跟阳光日报的局面吧。

  两口子在火锅馆远远的对视一笑不吭声。

  到晚餐后更是只需要对对眼神,董雪莹说自己跟老同事们聚一聚,让卫东说去市里面跟领导交流,两人分头绕出去碰头上车就去城外交流了。

  酣畅淋漓后长长的舒口气,让卫东才忍不住抱怨:“昨天晚上热死我了,玛德,我记得你那边院子朝着江边有风可能凉快点吧?”

  双排座真是天然空调房,还宽敞方便翻腾。

  董雪莹只揶揄:“姑娘们晚上都在院子睡竹凉板,还说不如一直在厂里上夜班,你真的要过来睡?”

首节 上一节 162/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