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7节

  不是为了看著名的园林,而是沿着一路上的村镇,观察这著名的发达地区已经发达成什么样。

  哪怕是在整体不发达的八十年代,江浙沪的经济情况也吊打西南盆地。

  一家小厂都能随时取出几千块,让卫东那一千七交过去,大妈喜得打电话叫厂长、财务赶紧来取,拿着烫手。

  更主要是收集各种工商信息,看看这里大概需要什么。

  从尤启立的小册子,到他们那帮人喜欢高谈阔论吹牛逼,让卫东就发现,这位首富大神的风格似乎不那么踏实。

  总是希望做些惊天动地的事,却连最近的省城江州有多少厂区产品,都没认真考察过。

  税务专员稽查员都知道挨家挨户的去清查这个片区有多少企业,有多少生产销售情况呢。

  这方面让卫东还是有耳濡目染的态度影响。

  只是这苏杭之地真是太“发达”了,不起眼的村镇里就这样工厂那样作坊,规模也许不大,但各行各业都在做,很多已经是私营规模。

  远远走在西南地区前面。

  看得眼花缭乱,又容易乱了心神。

  所以转了两天还是到看不懂的姑苏园林打个卡,直奔沪海。

  在西湖边,让卫东看见有相机卖,国产的150元,手痒了痒还是没买,不是舍不得钱,而是实在太抢眼了。

  回到市里绝对是整条GAI最亮的仔。

  跟背夫的身份格格不入,万一被人清查经济来源那就该坐牢了。

  他在这方面绝对小心谨慎,闷声赚大钱才是真。

  结果沪海直接看花眼,狗蛋站在苏京路上都挪不开腿。

  让卫东也觉得看到了后世热闹繁华的样子。

  或者说再过四十年,这里依旧是这个样子再叠加些现代细节吧。

  所以就凭借那张介绍信,两人在沪海结结实实逛了三四天,在外滩拍了张旅游合影,等着拿了洗出来的照片才回西南。

  狗蛋根本不问这趟带着那么重的东西出来做什么,每顿饭都吃得点滴不留,跟让卫东每天坐轮渡到外滩对面去住乡下旅社也开心不已。

  那张彩色照片更是他欢喜得把发小托在肩头骑马合影,让卫东教他要伸出俩手指比耶,不知道为什么但做得很认真,嘴都快呲裂了。

  啥都没买。

  就换了身穿着都尽量普通不起眼,这会儿区县还挺时髦的灰绿军装加深蓝警裤跟解放鞋。

  就这,狗蛋也觉得一身新衣裳时髦极了,着急忙慌的想回乡下显摆。

  结果还被让卫东叮嘱对谁都不能说去了沪海,照片给你收着,问就是出来干活儿,这一百五是腊肉钱,这一百带回去给你妈存着娶媳妇。

  狗蛋听了犟着头不跟让卫东说话了,死活不收那一百块。

  一路上吃好喝好,后面七八天都没啥事。

  到处闲逛看了大城市还要拿钱?

  这都有天理吗?

  看不起人,把我狗蛋当什么了,我们是穿开裆裤长大的兄弟!

  气鼓鼓的踏上归程,好在买饭还是要吃,但非要把火车盒饭那点猪肉都挟给让卫东。

  表达个我不吃你肉的赌气态度。

  可让卫东看那些毛都没洗干净的肉皮毫无食欲。

  他被后世养叼了嘴跟生活习惯,每天洗脸洗脚,勤换内衣的习惯都延续下来。

  风餐露宿不是不行,但只要有条件就还是别太没苦硬吃,又不是没钱。

  所以才在省城、市里都租房,随时有个落脚点过得舒服些。

  现在无语,那到了省城先带着买些东西带回去吧。

  但强调叮嘱:“不要把东西拿给李二凤那个哈婆娘,给你妈收好当成你娶老婆的家当,不要摸脚!”

  狗蛋身上也带了几块钱,让卫东教他把钱藏在小腿护腿里,这货就爱没事摸两把,生怕别人不知道那藏了钱吗。

  尤其回来这片省城码头附近的批发市场,上次的六月遇见过的小扒手给了让卫东很深刻印象。

  所以自从开辟了江对岸的厂区销售市场,他就基本不来这边。

  但明显感觉治安情况好像好了点。

  批发市场大门外也贴着那种法院公告,一个个名字列出来,白底黑字,却唯独在最下面的“此布”二字上打个血红的大“√”!

  那上面被红线勾出来的名字,就全都要去见阎罗王了。

  活该。

  但看见里面偶有破坏经济秩序的经济犯,让卫东还是感到毛骨悚然,大腿上的七千多随时都提醒他站在刀刃上。

  漂亮崭新的被套枕套,中老年的衣裳,成套的锅具和炊具差不多也近百元了。

  一人一套背回商州。

  然后在汽车站一脚踹狗蛋上车去,记得把钱藏好,等我春节回去杀年猪熏腊肉,你没事可以先砍青杠炭准备好。

  狗蛋像受了多大的委屈瘪着嘴:“我不能跟着呆在市里吗?我一定卖力干活,吃饱就行!”

  让卫东觉得他是看花了眼:“春节过后再说,没腊肉我们去省城干嘛,包里塞了条甲秀,记得孝敬你爹。”

  狗蛋又咬牙切齿的点头说好,也不知道他能理解到哪层。

  让卫东自己拿了条在省城买的红塔山,这才是他心目中的高档烟,整个九十年代前后,县市里面办事都是这标准。

  四十块钱,其实已经比很多人月薪都高了。

  藏在那套锅碗瓢盆床品里回去。

  可敲开门他妈居然说:“你爸上班去了,怎么一走十来天,把施老师和我们都担心得不得了!”

  让卫东被接连两棍打得踉跄后退:“上班?上什么班,什么施老师!”

  然后他妈再来一棒:“董同志也每天都来问你什么时候回来,每天都帮我做家务,你看这些东西都是她帮我归置的,还说这个月到期我们住到她家去,有空房子不要钱。”

  让卫东莫名其妙:“哪个董同志?”

  他妈对这些城里女人一点都没多想:“就是那个在巷子里被死瘟伤欺负,你救出来那个女同志啊,好热情哦。”

  哦哦,让卫东都快把这售货员忘了:“这种卖货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要信她,上班是啥子回事?”

  他妈都忍不住笑了:“施老师啊,她家里是旁边大单位的,叫你爸去看门儿,有三十块钱工资,还能吃单位伙食,吃皇粮了咧!”

  让卫东内心卧槽,历史轨迹还是坚定的走下去,反正是自己救了姓施的老娘们,她爸还是把这个看大门儿的工作交给我们家。

  这算是帮自己解决了后顾之忧吗。

  想想点头:“好,晚点让爸拿这条烟过去感谢施局……哦,他现在还不……”不是一把手呢。

  这时候门口剥剥轻响,让卫东转身过去开门,果然是那个女售货员。

  有点习惯性愁眉轻锁的样子马上展颜惊喜:“你回来了!”

  让卫东之前就发现,贸易行上班居然有工作服,在整个地级市甚至省城都罕见,这次去沪海苏京路大百货公司看见才偶尔这样。

  俩女的上班基本都穿那种灰扑扑的劳保服,所以很少关注到身材,现在一件小碎花衬衫绷得扣子都要弹开。

  哎哎哎,这年轻少妇真是一点都不避讳,让卫东眼都花了:“啊,你是要搬东西吗,走吧。”

  就堵住门口不想让对方进。

  毕竟这会儿一堆崭新的东西,谁看了都会下意识的想来自哪里。

  谁知董雪莹居然挤着探身有礼貌:“阿姨我就请卫东帮我去做点事哈……”

  差点把让卫东弹飞。

  小伙子出来都还面红耳赤!

  谁知这女人出来立刻变回苦大仇深的愁眉脸:“你能不能陪我去一趟平京?”

  还有点西子捧心的柔弱感。

  让卫东如果真是十九岁的纯真少年,估计已经猛点头了。

  现在却马上浑身如冰水浸过,燥热感都瞬间消失:“你要去干嘛?”

  董雪莹个子不高,却坚定昂头:“告状!”

  卧槽,这是御状啊,鬼大爷才陪你去上访!

  追读呀,请各位收藏、推荐,每天没事儿也翻翻,保持追读数据,才有更好的推荐位,能够更有动力写好,上架以后更多爆更给大家,拜托了

第19章 开车不难修车难,救人不难相处难

  让卫东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

  “大道理我不懂,但明知道这是坨铁,还非要去撞头,那就是头铁,现在的问题不是社会有多黑暗,而是发达地区的认识和我们内地山区有差别,你非要抱定在粪坑里面养出一朵水仙花,那不是有病吗,要么悄悄做,要么去外地做,非要在这里硬碰硬,挑战地区领导的权威,那是有大病。”

  他也没发现,其实自己眼里也没权威。

  说是想抱首富大神的大腿,但哪里如果不对,也不会崇拜盲从,而且不会当面说,悄悄做了就是。

  董雪莹脸色焦灼又失望:“我以为你是个勇敢的人!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

  让卫东连忙摆手:“不用戴高帽子,你这是被洗脑被灌鸡汤,还有那个P,P什么来着,反正就是建功立业名声大噪是他,你们这些一个个被牺牲掉,这不是敌我矛盾,只是进度认识有点不同,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回就行,等改革开放更好的地方发展好了,自然就教会落后地方改观念,我不赞成这么去激化矛盾。”

  如果不是到江浙、沪海,他都不会有这么清晰的认知。

  这改革春风吹满地,既有风口柳絮飘得高,有果实落地,也有落叶掉进臭水沟里,不可能完全一样。

  蜀川盆地出了名的水火不浸的难以影响,不然怎么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呢。

  董雪莹紧皱眉:“可他们还在看守所里面受苦受难!”

  没想到让卫东居然说:“那是活该,如果我卖电视就悄悄卖,而不是摆在外面天天显摆,彰显我生意有多兴隆,枪打出头鸟,闷声发大财的老话都摆在这了,自己选的那就自己承受。”

  董雪莹确实是很坚定:“可这么伟大的事业,总要有人去呐喊奔走……”

  让卫东已经不想争论了:“你找好地方没,我看是晚上还是白天方便帮你搬运,这次运气不错,出血案恰好死了八字哥他们,不然肯定要刨根问底的到处找这批货在哪,我只是同情你们的努力,而不是赞成你们的做法,所以你不会去告发我这种同情吧?”

  董雪莹明显没听过这种论调,脑子现在开始同步摇晃得很乱。

  让卫东看不得,回身到家里墙缝中找出那本笔记本:“老尤当时丢我背篓里的,你收着吧。”

首节 上一节 17/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