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358节

  沪海这会儿的城区也没多大,蒲东那边就不用说,根本是隔壁临县,连西郊这边都是农田野地。

  但已经有些城镇化改造痕迹,先划六十亩作为电子工业开发建设用地。

  让卫东同志能克服困难,完成工作吧?

  只能说这家伙也是经验丰富,在江州、商州都已经非常熟悉这种工作模式了。

  现成地块上的极少数公社房屋腾出来作为前线指挥部。

  这会儿又不是没钱,外资调拨先到位五百万美元投入建设。

  力争先把零件装配车间、显像管生产车间、键盘鼠标生产车间建立起来。

  市里面特批给外方专家的工作签证,马上请外籍生产技术人员过来指导工作。

  而且让卫东有大量的高校队伍做支撑。

  六月嘛,本就是毕业季,他恰好可以让自己的销售人员,去相关高校宣传招揽应届毕业生,更有沪海市各单位协助调令,迅速点齐兵马上阵。

  原本还有些忐忑,感到自身工作被针对,被不公正对待的年轻人们。

  现在只觉得是老大出马,局势立刻扭转过来,所有被查封的环节都被解开,之前面目可憎的对待又变成了春风拂面。

  还不更加顶礼膜拜的信任追随?

  欢呼雀跃的跟着立刻投入!

  更是对面前豁然开朗的巨大前景激动到战栗。

  明明我们只是跟着老大,卖卖相机,卖卖牛仔裤,好像还说以后要卖电脑,怎么突然就变成我们要生产电脑,并且建设新城区了呢?

  老大是要变区长吗?

  因为六十亩大概就是四万平米的空间。

  虽然还没江州厂区一半大,在沪海近郊已经是很阔绰的地界。

  而且这边距离机场比市区更近,利用沪海周边水乡河渠纵横的特点,蛮好蛮好。

  让卫东哪怕再不熟悉三四十年后的沪海地界儿,但也估摸着未来城区多半会扩张包含眼前地块。

  买什么房,比得上自己在沪海直接兴建一片街区呢。

  这可是利用外资建设产业新城的机会。

  江州那边关于小街区规划和建设的专家,连同老耿的施工建设专家,立刻调个小组来沪海。

  沪海在这方面的底蕴绝对是全国领先。

  但让卫东也要有自己的人手来掌控局面,严格执行他的主旨思路。

  哪怕目前只是厂区规划,也要按照小街区模式来展开。

  很显然这片规模,大概会划分出七八个小街区的电子工业园区,会很快超越商州和江州的开发区建设进展。

  因为这边用的是美刀啊。

  按照让卫东和史蒂夫的销售协议,这七千五百万美刀的外资银行本票,其实里面有两千五百万是让卫东的“新款上市”提成!

  五千万美元才是史蒂夫重掌苹果电脑话事权以后,要求董事会对东亚地区代工厂生产的投资。

  哪怕所有人对于去中国内地投资,还感到难以置信。

  史蒂夫对天才的纵容跟溺爱都毫不犹豫,最舍得砸钱给天才干这种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让卫东实际上明白,只要随着后面的改进、生产展开,自己只要帮苹果电脑“正确”的把脉,这代工厂规模会越来越大。

  根本不用影响自己在内地的销售资金,就借鸡生蛋的把规模做起来。

  而且由于目前对外资引进的政策没有完全开放,现在所有资金都是以东升贸易的名义展开。

  如果不是他跟史蒂夫的关系,苹果电脑肯定也不允许这种产权模糊的情况出现。

  所以他也要尽快做出个样板让史蒂夫能消除董事会的质疑。

  加上沪海地区冠绝全国的物资调拨能力。

  于是这建设进度就可想而知的高效。

  也就目前建筑成本稍微比江州、商州高点吧。

  可没想到的是,随着江州专家组过来的,居然还有港商组!

第400章 做事最终都是做人

  港商们的内心,怎么会瞧得起西南边陲的江州呢。

  HK的豪门家族乃至上流社会,相当部分都是抗战到解放时期从沪海迁移过去的。

  沪海才是他们心目中永远的女神。

  可能除了秦羽烨是真心实意的选择在江州发展牛仔裤厂,其他各位都只是把江州当个跳板。

  在各种投资政策都不明朗的情况下,试着在江州发展看看情况。

  半年下来,秦羽烨这十八岁的小姑娘在内地赚得钵满盆满,那些位港商的商务代表都看在眼里,积极回报邀约。

  只有各家老板在内地事业做大做强,他们这些高管经办人才能跟着喝汤。

  可让卫东始终不冷不热,建厂很欢迎,搞房地产就推三阻四。

  然后最新的汇报就是他居然自己搞起房地产来了。

  光是在江州就有三栋二十层以上的高楼兴建。

  二十多层的高楼,在这时候的内地,绝对是全城最高楼的存在。

  同时兴建三座,这是技术、资金、人脉关系都绝对到位,才敢做的事情。

  八十年代的国内能把这三样同时平衡好,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却把他们心心念念的好几块地产项目都拖着。

  美女、豪车都送到嘴边,也没吃。

  这是要做咩啊。

  本来是齐聚江州想施压问罪。

  市里面也热情接待,但推给让卫东同志来具体经办。

  太极拳熟练得让港商们无可奈何。

  结果得知他在沪海又开始房地产建设,简直是武大郎喝药还续杯,兴奋又上头!

  连忙赶过来,甚至还有人从HK也飞过来碰头。

  比较好笑的是因为他们的,沪海机场外面这会儿趴活儿的出租车也没多少,养尊处优的港商们也只能跟着规划、建筑转角爱们挤面包车过来。

  好在距离也就十来公里,新买的面包车带着异响,嘎吱吱的往返几趟也行。

  于是看见夏日炎炎的江南水乡郊外,热火朝天的工地边小河畔,就那么搭着简陋的工棚下,让卫东带一群年轻人蹲树荫下啃西瓜。

  闻声转头看见从面包车里跳下来的秦羽烨时,还有点卧槽,女资本家就是闲情逸致的到处玩啊。

  接着看见董雪晴挤下来,居然带着点眼泪汪汪的嗔意。

  马上伸长脖子看后面,唉,老婆怎么没来呢。

  一堆港商有什么好玩的。

  再开个瓜吧。

  就那么笑嘻嘻的招呼亿万富豪们吃西瓜:“刚运输过来的西北瓜,给我们改革建设队伍的特供品,很甜的。”

  老亨哭笑不得:“我们在江州等了你好几天,你倒这么悠闲?!”

  但还是把切好的瓜接过去,习惯了冷气大楼、豪华房车、咖啡品茗环境的他们,这会儿也确实觉得嗓子都要冒烟了。

  让卫东挥手介绍周围:“一共两千多亩的电子科技工业园区,前两个月才成立的园区开发公司,划了六十亩给我,争取要在八月开始调试苹果电脑的装配生产线,十月上显示器显像管生产线,美元投资超过五千万,你说我闲不闲?”

  还是秦羽烨抓住了想扑过去抱抱的小姨子,主要是拉姆尽量低眉顺眼,但眼睫毛都在看八卦的端着西瓜奉上。

  港商们立刻被花旗科技新贵的名头压住:“你真的搞定了苹果电脑?”

  “不错不错,这一片都是你的?我们来参与,建楼我们才是专业的……”

  “市区呢,你跟沪海市搞定关系没,我们朝着市区建商业中心吧!”

  “江州你说暂时不用建商业中心,沪海总需要吧,我来过两次,高级酒店还是很有必要的,你来衔接最好。”

  这时候内地不是没有大力招商,各种渠道邀请港澳台商、海外侨胞来投资发展。

  但应者寥寥。

  富豪们不是看不到商机,而是充满了防备,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疑惑,担心投资变成肉包子打狗。

  而且以他们接触观察最多的恰恰就是伍曦说的那什么二小子这类情况,豪言能搞定一切。

  但真正的生意人都明白,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

  因为今天可以帮你搞定一切,明天就能反手搞定你。

  商业规则、契约精神一旦被践踏,构建整个商品经济、资本价值的体系都会崩塌。

  所以越是那类牛逼哄哄的人物居多,真正的商人就越不敢进入。

  愿意抱关系大腿的做法,经验老道的商人都知道不长久。

  但让卫东恰恰就是个严格按规矩办事的脾性,这时候内地很罕见的脾性:“不能吧,我不朝着市区去发展,卧槽,你是不知道水有多深,老子这次都差点翻船……”

  “你说得轻巧打个颠倒,你怎么不在尖沙咀、中环搞,哦,你有啊,那你是HK土著、当地豪门当然可以这么干,沪海什么地方,你在市中心动个砖头旮旯角都有一堆人盯着你要撬墙角的。”

  “你搞清楚,这里是工业区,搞什么商业中心……酒店,我想想,好像还是真有必要哦。”

  还是不一样。

  商州搞工业园区,全凭让卫东这一个土豪老板支撑工商业发展,外部投资商看都不会多看一眼这贫困地级市,所以没啥酒店需求。

  江州稍微好点,也有限,旅游市场没兴起之前,江州也很难吸引港澳台外商去投资。

  仅有的那点汽车、摩托车外商,靠大厂里自带的招待所整修下也能接待。

  那市里不是已经在建二十多层的玻璃大厦酒店么,让卫东也不去争抢市场了。

首节 上一节 358/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医疗系学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