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78节

  依旧带点对自己职业的傲然。

  石头更会察言观色:“三姐是淸倌儿,她还没男人,大姐才是要抛头露面,现在我们知道大姐那样也会被杀头了。”

  让卫东实际上知道这也是矫枉过正:“反正这几年赚钱多了被发现也有杀头危险,你们都注意点,外人面前尽量就是个孩子。”

  结果这俩对看一眼齐声抱拳:“听大哥的!”

  让卫东无语:“这是普通孩子的反应吗。”

  从小被严格培训的俩兄弟还得练。

  然后马上就用上了。

  怕小蝶被风吹,看了一会儿让卫东就退回街口茶铺里,跟码头上的大哥、管带们吹牛聊天,顺便看董雪莹送过来的账本。

  不过她也会摆姿态,放了东西就去柜台支应安排茶水瓜果小吃,给让卫东把面子拉足。

  两兄弟也能跟着看,让他们看懂自家在商州码头上做的沙石生意、农产品运输就故意没有赚钱。

  把利润尽可能分给下力人,还有司机、货场这些参与者。

  这都是在故意收买人心,更是防着一直在查的工商税务数据。

  被拉着坐在长凳上,吃着瓜子喝着茶,这俩终于有点孩子该有的样儿。

  哪怕八几年了,商州的码头文化和江州差不多,再怎么都会在码头存在些残余的江湖痕迹。

  毕竟力夫、运输行业没有文化,只会蛮力,是出了名的容易抱团结社。

  运输公司、搬运专营这些单位都改不了底子。

  那几个大哥、把头都认定小少妇是让卫东的女人,倒也不说什么风言风语,重点交流各种能出去赚钱的生意。

  让卫东有思路:“现在出去的肯定啥都不会,先给我打下手,平京、冀城、浙州甚至沪海都能放单去做事,接货送货,收钱回款,如果够聪明有路子,要自己单飞那是自己的造化,一直跟着我也不会亏待。”

  重点就在这个放单。

  再厉害的家伙,单个丢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除了依赖自家销售生意、介绍信才能存活,连几个人伙同搞事的机会都没。

  总有人想出去看外面的世界,从两眼一抹黑到有人带路还有合法收益。

  聊得很是投机。

  这时几个穿着严肃的人走进来,能让整个茶铺都噤声。

  两兄弟本来在低头看账本吃瓜子,好像瞬间感应到气氛,抬头一看,毛儿就不由自主的往让卫东身上靠,石头则把头低得更深,好像在琢磨桌子腿是不是有问题,但手上悄悄把账本卷不见了。

  让卫东看见那个小警察也混在里面就不慌,迎面看着,反正比去年刚到城里看见白警服已经镇定得多。

  董雪莹想过来,被他用眼神挡住了。

  人家态度也不差:“让卫东同志吧,有空跟我们到市里面去了解下情况?”

  让卫东抱着女婴起身说好,两兄弟也的确尽量恢复点这个年纪该有的“天真稚嫩”,抓着他的衣服跟着一起。

  于是让卫东就成了一身挂三娃出门的样子,董雪莹躲在茶铺柜台后看了好几眼,就不是太担心了。

  开始琢磨中午弄几个好菜,犒劳下男人。

  那几个不敢吱声的大哥,这会儿都只能悄悄说让老弟现在是真的成了市里面的座上宾吗?

  进出还对小少妇都拱手示意。

  这边对拖儿带女的让卫东也挺尊重,一直到市里面,领导在开会,还留了几人陪他聊天。

  当然也是顺便盘道儿,从哪里来,准备去哪里,有什么打算想法,这码头上的沙石、农产品生意跟你有什么关系。

  让卫东都一一作答。

  那小警察帮着泡了茶坐下:“我跟江州江南分局了解了下,你们红光门市部春节前卖给他们的收录机质量很不错,节后又在做什么买卖吗?”

  看似问话,实则在做证明。

  那几个专案组成员的态度都又变化了下。

  让卫东接过话头:“这次就大了,四月初我跟阳光日报的记者一起从果州等周边工作忙完到了省城,因为之前的一些成绩,省里面希望我们做销售工作的多协助蓉都地区电子电器生产企业,尤其是军转民的三线工厂,所以我去参加了四月五号的蓉都市电子电器厂家联合会议,最后敲定跟省里面邮电器材厂合作推出两款收录机,这就比以前只会从沿海进货来卖大不相同,是在拉动推进生产企业升级投产,希望有机会把新产品卖遍全国,那对我们省里的电子电器产业发展一定是个好消息。”

  有人在做记录,都不由得面面相觑。

  整个专案组抓尤启立他们,最大的罪名就是投机倒把。

  现在让卫东已经彻底跳出了这个层面,开始介入生产研发。

  而且还是省里面的各种企业关系,更有阳光日报在保驾护航……对,阳光日报:“最近阳光日报的系列社评在全国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其中有不少你的工作成绩吧?”

  让卫东就从衣兜里摸出自己的西山厂工作证和折叠在里面的影展协议复印件递过去。

  那份原件也就给像馆看过,平时都舍不得折叠。

  在他心里,眼前这什么专案组,还不如个区区像馆经理重要。

  三方协议最后有让卫东签字的。

  这下彻底打散了对方的心理优势,连声说去给领导汇报就匆匆去了。

  然后俩兄弟就看见剩下那个白警服,居然偷偷给自家大哥做个贼笑的会意表情。

  顿时觉得大哥就是传说中黑白红全道通吃的清水大爷啊。

第90章 这世间终将如您所愿

  果然,这下市领导很快来接见了改革能人。

  对让卫东拖儿带女的阵仗反而更加和蔼可亲:“这是你的孩子吗?”

  让卫东现在也会信口胡诌了:“同事的,我正在做测试,您看这育婴袋是我们在浙州买到的进口最新产品,跟我们乡下用的包裹布是不是相比先进很多,正在江州考察厂家准备生产。”

  的确是有天壤之别,西南地区都是那种破布毛巾被之类兜着襁褓,讲究点的人家也就一大块布绣个花,多几根带子而已。

  这据说是东瀛产的育婴袋已经跟二三十年后的没啥区别,尼龙扣,矫正带,托腰垫一应俱全。

  而且外观精美,锁扣方便。

  国内要仿制,成本都不知道多高,估计尼龙扣到高密度海绵都没法搞定。

  顺口瞎说罢了。

  就为刚才自己拿出了跟胶片厂、日报社的影展协议,和蓉都电子电器厂的生产研发合作,专案组就不得不变色。

  现在立刻顺着这条线扯啊。

  让卫东肯定不会说这是你们抓过那个营业员的娃,在他这里就看不到半点对抗性。

  却立刻让对方专注凝神:“生产这个?有经济效益吗,这看起来不便宜吧,能卖出去?”

  让卫东展开解释:“十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超级巨大,关键是要做出消费者确实需要的东西,当然就不愁卖了。”

  领导翘起二郎腿坐在沙发上:“按劳生产,朝着按需生产转变?”

  让卫东哪怕去年才高考,也不喜欢钻这些字眼,他只干事:“从春节之后,我开车到浙州,再从浙州到冀城、平京,开过会又从平京沿着晋西、安西回蜀川,从西山到果州到蓉都,最后回江州,昨天才回商州,算是脚踏实地的十几个省市调研销售得出个结论。”

  “当下的情况就是各种厂埋头生产一堆不管适合不适合的商品积压,消费者嗷嗷叫的买不到凭票供应的很多东西,因为整个统购统销的渠道全都在变革,几乎等于瘫痪,您春节前给我说到的商业模式,厂家到消费者的产品搬家现在基本做不到了。”

  领导点上烟:“为什么做不到?”

  让卫东居然敢解开育婴袋让毛儿背着到室外回避。

  然后才作答:“我是白峰山的农家子弟,整个公社都统一上工,统一农活,没有自留地,很快就会有人偷奸耍滑,浑水摸鱼,给公家做事出工不出力,所以搞了包产到户,各管各家的地以后积极性立刻勤劳高产,现在工业也是这个情况,生产的做多做少反正都有工资,那为什么要努力研发生产,销售的做多做少一个样,也不愿去开拓市场,所以当鼓动的热血消失,人性根本的自私贪婪出现后,以前的模式就行不通了。”

  他不想来讨论这些废话的,搞什么制度关他屁事。

  但既然来都来了,还是要争取把老尤搞出来。

  果然领导皱紧眉头的思路是:“人民群众的觉悟还要再提高啊!”

  让卫东尽量不笑出声:“以前还不够提高觉悟吗,这都是人不是机器,人天然喜欢吃好点穿好点,为什么山城烟卖得贵点,还供不应求,要让所有人过得好,才是让大家幸福生活的根本,全都勒紧裤腰带喊口号已经被证明行不通了。”

  领导一力降十会:“乱弹琴!”

  石头静静靠在大哥身边,只感受着这好大的官威。

  大哥居然不慌不忙的继续侃侃而谈:“我没有资格弹琴,父亲差点摔残废,所以我要拼命赚钱才能送他去做手术,道理就这么简单,如果没有经济开放这点机会,我父亲就只能瘫痪一辈子,所以我非常拥护改革开放。”

  领导看着他:“现在手术完成了吧?”

  让卫东点头:“对,江州现在走在改革开放的前面,所以我带着父母把家安在江州,他们现在开个餐馆,每个月有……上千元收入吧。”

  实际上是每天上千元都不止。

  但这打了超级埋伏的收入依旧把地级市的领导惊到了:“上千元?!这合理吗?这不是破坏了经济秩序,拉大贫富差距?”

  让卫东纳闷:“为什么不能是所有人都赚到上千元收入,就非得全向最低看齐呢,合理合法的劳动收入,带动十几个农村子弟能拿到城市收入工资,我这趟回来就是希望带更多农村子弟出去打工的,他们带回来的收入、技术,也能帮助家乡建设得更好。”

  江州哪怕后来直辖了,依旧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

  商州更是贫困中的贫困,所以往后二三十年,这里都是朝着沿海地区输送打工潮的主力。

  但这会儿还没开始。

  让卫东这种基本不对抗的交流态度,让领导也欣然接受:“一个餐馆能带动多少人,你要带动更多人啊。”

  石头就带着七八岁孩童该有的稚气笑容,坐在大哥身边,还吊着脚晃悠呢。

  显着让卫东特别像是在拉家常:“春节前不是给您汇报了人民相机的工作吗,已经结出成果了……”

  果然让领导兴致盎然的凑近倾听。

  没有随身携带简易相机,但也不妨碍让卫东列数据:“商州市区十几万人口吧,有多少人买得起照相机?但大家想不想拿相机记录自己的生活,给自己留下一张漂亮的照片?市面上照一次相片黑白得五毛到一元,彩照要两元了,一台相机至少一百多,稍微好点就三四百甚至更多,妥妥的高档货。”

  比划着掰手指:“所以我跟西山光仪厂的思路就是开发生产出简易相机,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只要能留下光影就行,三十元行不行?”

  领导都眼睛一亮:“好啊,这个产品正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好东西。”

  让卫东再描绘:“您知道我们怎么绕开所有的供销系统,把产品搬运卖到人民群众手里吗,很有趣的,理论上应该先去沪海,找那些大百货公司争取给个上架销售的机会,又或者去江州、粤州、平京的什么工业品展销会得奖露面,不,我们直接拉到西湖边找个卖胶卷的小卖部,一眨眼就把几百部卖掉了,游人如织的西湖边上,谁看见这样的景色不想拍照留念呢,然后还能把相机带回去继续使用拍照,是不是就觉得很快乐幸福了?”

  这些坚持抗拒改变的人,曾经也是站在斗争最前沿的坚定身影。

  只是他们的经历决定了没法接受这样翻天覆地的思想改变,尤其是过去的十多年都在这样拉锯。

  但说到这种场景天然就感兴趣了,还哈哈大笑:“对,对对对,二十年前我去过西湖,当时我也想拍照,但开会的人很多,没来得及啊。”

  让卫东就吩咐了:“石头,回去找董姐要台相机来,下次您有机会可以拍些自己喜欢的场景,这就是我们搞这次影展的目的。”

  身边随时带着俩小子是真好用。

  石头跳起来就去了,让卫东再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自己在西山厂怎么得到国内七家感光材料厂,都在攻关研发生产国产彩色胶卷的信息:“现在市面上所有彩色胶卷都是进口货,从二十八元到三十七元一个,一个胶卷就抵得上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可还不得不买,不发展经济,就没有钱搞科研,这次到蓉都的感受就是国家已经穷到很多科研项目都停了,先保证这些科研人员、军工企业能吃饱饭。”

首节 上一节 78/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