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125节

他派出的这人叫赵忠武,是他的外甥。因为之间进攻牛勖失利,他便派出对方去利州打探敌情,不过算算时间,对方最多在利州没待到两天,就回来了,这能打探出什么消息?

鹿晏弘皱眉道,“让他进来。”

本来鹿晏弘准备去旁边房间的,结果赵忠武就这么闯了进来,神色惊慌,看到鹿晏弘便大喊道,“舅父,大事不好了。”

鹿晏弘看到自己这外甥如此沉不住气,加上旁边有外人在,便有些不高兴,瞪了对方一眼,“瞎叫什么?你看看你,遇到点事就慌慌张张,能成什么大事?不是让你去利州打探消息,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舅父。。。。”赵忠武不禁缩了缩脖子,神色有些惧怕,这才看到旁边王建等人也在,便有些犹豫。

“有什么事就说!”鹿晏弘不满地说道,“王将军等人不是外人!”

赵忠武着急地说道,“舅父,真的出事了。我在利州打探到消息,朝廷并没有承认舅父的节度使之位,而是委任了寿王担任新的节度使并兼兴元牧。同时以兴、凤二州成立感义军节度使,以牛勖为节度使。

除此之外,朝廷还下令以寿王为主帅,率领天策军、感义军和东川军来讨伐舅父你。”

“什么?”听到这个结果,不仅是鹿晏弘,王建等人都很惊讶,嘴张得大大的,半天合不拢。

“此话当真?”鹿晏弘最先反应过来,着急地追问道。

“千真万确,我走的时候,天策军的骑兵已经抵达了利州。而且听说,后续军队正在赶往利州的路上,外甥这才回来向舅父汇报这个消息,让舅父好做准备。”赵忠武解释道。

“怎么会这样?这寿王是谁?本帅怎么没有听说有这个王爷?”鹿晏弘说着看了看王建等人。

“对于朝中的亲王,我也不清楚。”王建摇了摇头,你要说吉王什么的,他还有所耳闻,但寿王,他真不知道。这几年都在跟黄巢军队作战,谁去管朝中有哪些亲王。

“寿王?”一旁的绿袍文士不禁皱眉。

“怎么?李参军知道这位寿王是何方人物?”看到皱眉的李振,鹿晏弘不禁问道。

这位李振就是他现在的谋士,也正是因为对方,他才会攻取兴元府,驱逐牛勖。对于这位李振,他倒是有些了解,虽然年轻,但是颇有谋略,不然他也不会十分信任对方。

对方出身并不简单,他的曾祖父就是兴唐名将李抱真。李振从小就很聪明,自诩有曾祖之才,因此便去参加科举,不过数次考试都名落孙山。

后面由于黄巢之乱,对方流落在商州,本来对方要去成都参加科举考试,结果被鹿晏弘的军队给强行抓入军中。因为想活命,所以便斗胆找到鹿晏弘,用其本事说服了鹿晏弘。鹿晏弘被李振的谋略折服,加上得知了李振的身份,刚好很手下也缺这样的谋士,所以便把对方留在身边,并委以重任。

当然,对方并不是真心留在他身边,对于这点,鹿晏弘也知道。但即便如此,他对李振依然很信任。

李振点了点头,“回禀节帅,下官的确听说过这个寿王,只是不曾想到对方会被任命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兴元牧。”

“那这个寿王是何方人物?怎么本帅未曾挺过?皇族中比较有名的亲王,就那么几个,现在也是死的死,逃的逃。”鹿晏弘疑惑道。

“其实这也不怪节帅不知道,主要是这位寿王崛起的时间很短,而且下官要是没记错的话,对方今年才17岁。”

“17岁?”听到这个年龄,在场的将领神色都有些奇怪。

没办法,17岁对于他们来说都太小了,忠武八都的都头最小的都有三十岁,而且鹿晏弘的儿子都快20了。所以听到这个寿王才17岁,众人惊讶也很正常。

“应该差不多,这个寿王是当今陛下之弟,是先皇的七皇子。因为之前救驾有功,被任命为天策军大将军,而且此人有些才华。”

说到后面,鹿晏弘都忍不住笑了笑,才华在他们眼中根本就是无用之物。想到这儿,众人对于这个年轻的寿王就有些轻视起来。

不过一旁的李振则是在沉思,他不认为这个寿王就好对付,虽然对于这位寿王,他也是一知半解。但他比较奇怪寿王的这个任命。

如果说是兴元牧,到很正常,府牧这个位置,一般都是亲王挂职。不过现在对方还兼任着节度使之位,同时还是天策军大将军,虽然这天策军只有几千人,但这也比一个普通的亲王所掌握的部队要多。

突如而来的消息,打碎了众人的美梦,特别是对于王建等人而言。除此之外,他们被定性为叛军,而且朝廷还派了三镇军队前来围剿他们,这可不是好消息。

弱受后面朝廷平叛大军抵达,他们如何自处?

就在忠武八都众人心思各异的时候,快马加鞭的李晔,也抵达了利州。在这里,将翻开他人生中新的一篇!

第149章 初到利州(二)

利州,隶属于山南西道节度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接汉中,南接剑州,位于剑门关以北,扼守金牛道。

除了地理位置险要,这里唯一出名的或许就是武则天的出生地。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唐朝虽然出名,却被唐朝皇族视为罪人,并没有得到皇族的承认。没办法,武则天时期,死在其手上的唐朝皇族成员,数不胜数。

利州,下辖六县,州治在绵谷县。不过人口并不多,近4万户,总共人口17万左右。不过在整个山南西道,利州的人口仅次于兴元府(7万户,约25万人),加上地理位置重要,在山南西道的地位并不低。

山南西道虽然下辖1府14州,其实人口并不多,远没有西川的人口众多、密集。

本来之前担任利州刺史的人也是牛勖的提拔起来的,不过在朝廷的任命书以及天策军抵达后,前利州刺史便怪怪的接受了任命,然后高兴地赴任去了。因为很简单,利州刺史和蜀州刺史对换了一下,利州之地虽然险要,但富裕程度自然不如蜀州,怎么选,并不难。

李晔来到利州的时候,孙辰已经上任,并开始在熟悉利州的过程中。

不过利州以及山南西道的复杂程度,远比李晔想的要夸张,或者说这个时候的地方,都是这副模样。若真要对比的话,山南西道还稍微好点,毕竟朝廷的控制力度还比较大,不像其他藩镇,甚至一个县都是一个小藩镇。

利州的情况要稍微好点,但李晔想要短时间内控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殿下,赵典军那边派人来传信,说是王妃一行人走后遭到了西川军的追击,不过幸好殿下未卜先知,王妃等人这才没有遇到危险。”在李晔进入议事厅之前,林克来到其身边低声说道。

李晔点了点头,“只要王妃等人没事就好。”

说完,李晔就进了眼前的议事厅,此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看到李晔后,纷纷起身行礼。

“参见殿下!”

李晔坐到首座,看着眼前的众人,右手一挥,微笑道,“诸位免礼,就坐吧!”

在场的众人文武分明,文官则是以裴荣、孙烨、孙辰、郑凝绩、徐世仁、李英旭为首,武将则是以刘麒、李洪、刘奎、欧阳靖、彭鹤等人为首。虽然裴荣、徐世仁在军中任职,但其本质上也算是文臣,当然做的话,还是在武将那边;至于李英旭本身是王府的官员,虽然是录事参军事,也是军职,不过却坐在文官这边。

若是以文武划分不太准确,那么以王府和天策军这两个系统划分,就更为准确。至于孙辰,本身不属于两个系统任何一个,但也在孙烨下首坐着。

待众人坐下后,李晔便对下面坐着的郑凝绩吩咐了一声,“郑司马,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利州以及整个山南西道的情况,包括感义军节度使。”

“是,殿下。”郑凝绩站起来点了点头,然后便开始侃侃而谈,“殿下、诸位同僚,接下来郑某所说,乃是抵达这段利州这段时间所打听到的,准确与否不得而知,不过却也能让我们了解一下整个山南西道的大致局势。

目前,山南西道主要有四股势力。一是我们寿王府以及天策军,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初来乍到的我们,却是实力最弱的一方;

首节 上一节 125/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