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856节

“留在为父身边?那样就只能当个亲兵统领,可没什么前途。”王建打量着王宗佶。

“就算是那样,孩儿也愿意。”王宗佶毫不犹豫地说道。

“宗佶你倒是孝顺,随你的便吧。”王建一脸无所谓,心里却是有些欣慰,然后看向其他几人,“你们呢?”

王宗侃、王宗翰、王宗黯、王宗弁四人相互看了一眼,有些犹豫。

“孩儿愿意惟义父之命是从。”

其中王宗翰回答的最爽快,因为他即是王建的义子,也是他的外甥,这血缘关系不是改不改姓能抹掉的。

王建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未尝不是对几个义子的试探。

如果说没有野心,那是不可能的,即便王建换了好几个职位,心中的野心也一直在。

只是以前没有他的机会,但现在却有了这个机会。

镇南都督府天高皇帝远,他本身又是都督,手握军政大权,为什么不趁机培养自己的亲信?

最后王建五个义子中,有两个改回了本名,王宗侃改回原名田师侃、王宗黯改回了本名吉谏。

虽然这两人改回了本名,不过王建也没有因此怪罪。除了王宗佶王宗翰留在他身边担任亲兵统领外,其他四人都被任命为都将,各掌一千兵马。

当然,这四个都的编制都不在禁军中,也不在建昌都督府中,而是在镇南都督府麾下。

禁军的任命,王建插不了手;建昌都督府的都督是岳昌旭,对方肯定不会同意王建在其麾下安插亲信。

王建此行之前,的确得到了圣上的授意,组建并训练军队,但是王建这任命自己几个义子分别担任都将的做法还是引起了一些不满。

副都督孔崇弼,包括都督府长史和司马都找到了王建,认为不该这样大肆任用其义子。

可王建直接以都督的身份,把这个事压了下去。

唯有周德威这个副都督没有掺和这件事,只是在一旁看着,还有几个朝廷直接任命的将领。

而王建在镇南都督府的做法,自然没能瞒过锦衣卫,很快关于王建在镇南都督府大肆培植亲信的消息就传到了长安的锦衣卫官署。

看到王建在镇南都督府的做法,李简也不禁摇头,这昔日的熟人想干什么?

拿着眼前密报,李简觉得有些烫手,犹豫了一会儿便让人备马,这件事他不能瞒着不报。

一刻钟后,李简便出现在了大明宫延英殿,那封密报自然也到了李晔的手上。

看着李简呈上来的密报,李晔随手往桌上一扔,淡淡道,“李简,这次你的消息倒是慢了一步,锦衣卫是已经开始堕落了吗?”

“陛下,臣得到消息便把密报呈了上来,中间没敢拖延。”李简顿时吓得头冒冷汗,他眼睛一瞥,发现圣上的桌上还有几封奏折,难道还有人比锦衣卫的速度还快?

“是吗?”李晔盯了一会儿李简,后者整个人神经紧绷,“自己查查吧,王建的事已经发生了半个月,锦衣卫才得到消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你自己去查。

至于王建的事,先不要对外透露,记得保密。派人好好盯着他,该怎么做,不用朕多说吧?”

李简吓得连忙跪在地上,“陛下放心,臣知道。”

“下去吧!”说完李晔便闭上双眼。

“陛下圣安,臣告退!”

第749章 舜化贞

“张威,朕对这些人也算不错了,升官加爵,荣华富贵都满足了,为什么有些人就不满足呢?

好好当一个臣子不好吗?”

李简走后,李晔睁开双眼,神色有些恍惚,嘴里喃喃道。

张威连忙道,“陛下,这天下总有一些狼子野心之辈,陛下之需要下旨处置他们就是了。”

“处置?”李晔摇了摇头,“王建毕竟是立有战功,而且也是朝廷的郡公,仅为这点事就处理其,有些不妥。

再给他一次机会,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若是他仍不继续收敛,到时候再收拾吧。”

李晔还是觉得自己把人心想的太简单了,每个人都有野心,更何况王建这种本来可以成为一代枭雄的人物。

谁不想当个一方诸侯,割据一方。

他只是没想到王建刚到镇南都督府,就迫不及待培植自己的亲信。

“陛下,那宫中王才人那边?”张威试探道。

“你这是让朕对一个女人撒气?”李晔瞪了一眼对方,吓得对方连忙求饶。

“陛下,老奴知错了。”

“好了,这些事情你别想太多,让张威把朕交代的事情办好。”李晔说道。

“老奴明白。”

“张承业如今做的事,倒是甚合朕心。他的年龄倒也不大不小了,你派人问问他,看他是否愿意回京,朕倒是希望他能在外面多干几年,这样朕也能少操心不少事。”想到张承业,李晔也的确感到很欣慰。

如今朝廷增开了不少市舶司,市舶司也成为了朝廷税赋的重要来源之一。

乾宁十年的国库收入超过了六千万贯。

两税钱变化不大,依然维持在一千万贯左右,主要增长的还是商税和市舶司的收入。

市舶司的收入其实也是商税,只不过单独列了出来,这也得益于市舶司收入的数量巨大。

目前朝廷一共有登州、海州、升州、明州、福州、泉州、广州七个市舶司,乾宁十年却是产生了500万贯的收入。

首节 上一节 856/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