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857节

其中登州居第一,达到了190万贯;其次是明州,110万贯;再其次是广州70万贯。

而跟大唐做生意的,最多的就是新罗,占据了差不多一半;其次就是东瀛;再其次才是渤海。

这三个国家占据了目前大唐外贸的八成,至于前往南洋、甚至阿拉伯世界的只占了两成。

而市舶司能取得这么高的收入,张承业在期间起了不小的作用。

。。。。。。

南诏,羊苴咩城。

在前任南诏皇帝隆舜死后,郑买嗣实际上就掌控了南诏大部分权力,虽然还有现南诏皇帝舜化贞和大臣杨登等人,但已经威胁不到他的权力了。

更何况杨登杀了隆舜,弑君的罪名,他是不背也得背,跟舜化贞联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掌握了朝中大权,郑买嗣自然把目光看向了军权。

若是想要控制整个南诏,仅仅是控制了文官不行,还得控制武将,把军权收在他的手中,这样他才能高枕无忧。

不过他没想到段宝龙这边居然出了意外,不仅没能除掉对方,还让对方携整个会川都督府投降了大唐。

这才南诏国内可谓引起了极大地震动。

南诏上下都高呼要讨伐段宝龙这个叛国贼,但却被郑买嗣阻止了,认为段宝龙已经归唐,讨伐段宝龙就是跟大唐开战,郑买嗣就犹豫了。

其实郑买嗣的担忧,也很简单。

虽然他已经掌握了南诏大权,舜化贞也只是个傀儡皇帝。但是舜化贞毕竟是南诏的皇帝,郑买嗣对于军权和地方的官员并没有做到绝对的控制,位置并不稳,这个时候自然不敢擅动兵戈。

若只是段宝龙叛乱,他倒是会出兵。

但段宝龙投靠了大唐,而且大唐还出了兵,若是这个时候讨伐段宝龙,并闹成两国开战,到时候南诏国内出乱子怎么办?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郑买嗣才会坐看段宝龙叛出南诏,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至于派出使臣前往大唐,郑买嗣没想过,起码在段宝龙叛变后,他就没有派人去大唐。

不过他不打算派,却是有人打算派。

这人就是现任南诏皇帝舜化贞。

此时的舜化贞很年轻,刚刚20岁,比李晔年轻多了。可惜这年轻的帝王,神色却是带着浓浓地忧愁,根本不像一个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别看舜化贞已经登基为帝,但是皇宫很多郑买嗣的亲信,不说他的一举一动被监视,其他的命令出不了皇宫。

年轻气盛的年龄,自然不愿意当一个傀儡皇帝。

因此他便想着办法想要夺回大权,但郑买嗣却是挡在他前面的一座大山。

“陛下,郑买嗣目前把控了朝局,陛下想要夺回大权很难。”对于舜化贞的想法,他的亲信并不看好。

“难道就让朕一直当一个傀儡吗?”舜化贞不甘心。

“陛下,现在郑买嗣势大,陛下应该隐忍,暗中培植自己的亲信,等待时间合适再对郑买嗣发难,或许还有成效。

其实。。。”亲信犹豫了一会儿,吞吞吐吐,不知道该不该说。

“其实什么?”舜化贞面带愠色。

“陛下,其实也有些办法,不过就看陛下是否采纳。”亲信迟疑道。

“什么办法?”舜化贞连忙抓着亲信的双手追问着,整个人很激动。

“段宝龙,段都督。”亲信犹豫了一会儿说道。

“他?一个叛国之人?”听到段宝龙,舜化贞脸色不太好。

“陛下,段都督是因为郑买嗣的逼迫,自保才投靠的唐人。若是陛下可以既往不咎并委以重任,段都督未尝不会转投陛下,要知道段都督手中可有上万军队,这对于陛下来说,是非常需要的。”亲信建议道。

“可他现在已经投靠了唐人,而且他那点军队也不是郑买嗣的对手,如何帮助朕夺回大权?”舜化贞有些底气不足。

“陛下,若是这样的话,臣还有两个建议,不过这两个建议都意味着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什么建议?”舜化贞脸上流露出一丝期待。

“第一,陛下遣使前往唐人的京城长安,请唐人出兵助陛下平定郑买嗣及其党羽;第二,请蒲甘王国出兵。”

第750章 舜化贞的抉择

“请唐人出兵?难道向唐人请求和亲?父皇当初请求与唐人和亲都没能成功,唐人现在会答应吗?”

舜化贞有些担忧。

要知道他父皇隆舜在世的时候,数次派遣使臣前往长安和亲,结果最后还死了几个得力的大臣。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父皇后面就没有和亲的想法。

“陛下,当初是当初,但现在若是陛下想要夺回大权,可以试试与唐人和亲。

但是有一个问题,唐人或许会提出很苛刻的条件。

如今唐人设立了镇南都督府和安南都护府,很明显就是针对南诏。”

舜化贞一咬牙,“最不济就是失去会川都督府并向大唐称臣,若是能夺回大权,这些也不是不能接受。那你第二个建议是什么意思?就是像蒲甘王国借兵?”

亲信连忙解释,“陛下有所不知。当初蒲甘王国是先帝助其复的国,有着一份恩情在。

如今蒲甘王国日益强大,若是他们能借兵助陛下,陛下或许就不用向唐人卑躬屈膝了。

首节 上一节 857/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